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石英质玉石的颜色分布及其微量元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英质玉石已成为国内玉石市场上的新宠,其丰富多变的颜色是影响石英质玉石价值最主要的因素,但目前对石英质玉石的致色矿物及颜色形成机理未有深入研究。本文以安徽霍山、云南龙陵地区多种颜色的石英质玉石为研究对象,采用高分辨率显微镜、X射线荧光光谱仪、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等仪器设备,对其颜色分布状况、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分别进行了定量测量,并对石英质玉石的颜色成因及影响因素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以针铁矿为主要组成的铁质致色矿物质赋存于黄色石英质玉石的裂隙及石英颗粒之间,黄色石英质玉石的颜色为次生色。本次研究对石英质玉石的综合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石英质玉石的成分除α-石英外,还或多或少含有一种低温低压的SiO_2矿物"斜硅石",关于斜硅石的相对含量与石英质玉石结晶程度的关系还未见有研究。本文选取中国云南龙陵、安徽霍山、广西贺州和内蒙古阿拉善盟地区所产出的不同类型的石英质玉石为研究对象,采用拉曼光谱、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确定了斜硅石的相对含量与石英质玉石结晶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石英质玉石中斜硅石的相对含量越高,石英质玉石的结晶程度越低;其中拉曼光谱中能够描述斜硅石相对含量变化的502 cm~(-1)/465 cm~(-1)两峰强度比值(X)与石英质玉石的结晶度指数(Y)基本上呈负相关关系:Y=-0.36X+6.93(r=-0.94)。此结论为利用无损检测手段大致判断石英质玉石的结晶程度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也为定性评价石英质玉石的品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论约束。  相似文献   

3.
张勇  周丹怡  陈华  陆太进  柯捷 《岩矿测试》2016,35(5):513-520
质地细腻、颜色多彩的隐晶质-微粒脉石英在我国珠宝行业称为石英质玉石,颜色是石英质玉石价值判断的主要因素之一,揭示其致色矿物及致色机理对于研究石英质玉石的颜色评价指标和矿床成因具有重要意义,但前人并未直接获得致色矿物的准确信息。本文运用上海光源(SSRF)BL15U1线站的同步辐射硬X射线,使用μ-XRF和μ-XRD技术对黄色和红色隐晶质-微粒脉石英中的致色矿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色石英质玉石由赋存于石英颗粒间或微裂纹中的针铁矿(特征衍射峰0.49574、0.41594、0.26887、0.25705、0.25189、0.24510、0.21806、0.17133 nm)或其集合体致色,红色石英质玉石由赋存于石英颗粒间或微裂纹中的赤铁矿(特征衍射峰0.36774、0.27091、0.25200 nm)或其集合体致色,黄色-红色石英质玉的颜色由针铁矿和赤铁矿共同致色,赤铁矿的显色能力要高于针铁矿。本文获得了石英质玉石中致色矿物的直接数据,为玉石结晶温度与致色机理的探讨、石英质玉石的品质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黄色和红色石英质玉石的颜色成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英质玉石是由隐晶质-微显晶质石英矿物集合体组成的一种玉石,黄色和红色是石英质玉石最主要的颜色种类,近年来在珠宝市场上备受关注。前人研究结果表明,黄色石英质玉石的致色矿物颗粒非常细小,赋存于石英颗粒之间,通过一般的测试方法很难准确鉴定其种属。本文对云南龙陵、安徽霍山、广西贺州3个产地的石英质玉石进行了显微镜观察、拉曼光谱和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测试,通过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的一阶导数图谱,对石英质玉石的黄色和红色部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色石英质玉石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一阶导数图谱的特征峰有545~535 nm和435 nm,主要由针铁矿致色;红色石英质玉石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一阶导数图谱的特征峰介于555~595nm之间,主要由赤铁矿致色;黄色和红色之间的过渡色可同时出现595~555 nm、545~535 nm和435 nm特征峰,主要由针铁矿和赤铁矿共同致色。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2016,(6)
研究区石英质玉石受区域构造及岩浆岩作用,多产出于二长花岗岩与片麻岩接触带附近的构造硅化破碎带中,在岩浆作用及后期孔隙水、裂隙水的氧化淋滤作用下形成各种品质的石英质玉石。结合研究区石英质玉矿矿床成因,对该矿床的开采技术条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王久华 《山东地质》2008,(11):60-60
和田玉的籽料是相对于山料、山流水料而产生的,是玉石界自古相沿承袭的名词。在《珠宝玉石国家标准》中并没有将和田玉区分出籽料、山料、山流水料。籽料和田玉在收藏界一向享有玉石至尊地位,因其价格昂贵,市场上赝品泛滥,不可不辨。  相似文献   

7.
袁晓玲  张青  阳珊  张鹏 《安徽地质》2012,(3):188-191
利用光薄片观察,结合X衍射和化学分析,揭示大别山玉的颜色、光泽及“水草”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大别山玉原生颜色为无色,系石英集合体的自生色;绿色、墨绿色系含一定量的绿泥石所致;白色系孔隙引起的假色.籽料大别山玉的红—黄色系氧化或充填致色,为玉石所含铁质矿物氧化和外来铁质浸润引起;光泽的不同主要由石英粒度引起;“水草”由铁锰质沿裂隙贯入形成.  相似文献   

8.
通过偏光显微镜、X射线粉末衍射(XRD)、红外光谱等测试方法对唐河彩玉石的矿物组成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唐河彩玉石成分十分复杂,根据其物相组成可分为4类,分别是透闪石质玉石、透辉石质玉石、石英质玉石和方解石质玉石。在此基础上结合岩石学命名规则,探讨了关于含有杂质矿物的透闪石玉的命名方法。最后,提出了唐河彩玉石中透闪石玉的无损或微损的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9.
黄蜡玉的主要组分为石英,材料特性完全符合玉石的三大标准;美观、耐久、稀少,是品质很好的一种云南玉石新品,与翡翠、软玉相比有相似性或一致性。与我国其他地区所产石英质的京白玉、东陵玉、密玉、贵翠等相比,质地更细腻绵润,颜色更柔和,光泽更亮丽。龙陵黄蜡玉有独特的工艺经济价值,以及很高的科研价值。  相似文献   

10.
和田玉籽料细腻润泽,产量较少,在玉石界十分抢手,近年来价格迅猛上涨。玉器市场中籽料仿制品比比皆是,真假难辨。因此有必要揭露其作假手法,提高鉴赏能力。1和田玉籽料的特征根据产出环境和成因类型和田玉分为山料、山流水和籽料。棱角分明、无磨圆、无皮壳的山料,经过风化和搬运作用,滚落于河流之中;在河流中经长期的冲刷和磨蚀,最终形成籽料。籽料的特点是浑圆状、卵石状,磨圆度好;表皮颜色多样,以红褐色为主,可见秋梨皮、虎皮和枣红皮等色。与籽料相比,山流水多为次棱角状,磨圆度差,有薄的皮壳。  相似文献   

11.
论透闪石玉命名及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穆尔1863年发表了对来自我国圆明园的和田玉及翡翠的矿物学分析成果,将它们分别命名为“Nephrite”和“Jadeite”。这两个词后来被译成“软玉”和“硬玉”一直沿用至今。其实,它们之间硬度并无不同,“软玉”一词在矿物学界和玉石界使用中也有一定混乱。根据玉石命名原则及和田玉的矿物成分和它在我国悠久的命名历史,建议“软玉”一词以“透闪石玉”取代。透闪石玉是由微晶透闪石组成、具毡状结构、符合工艺要求的玉石。可按地质产状、颜色、工艺等级、并考虑传统名称进一步划分品种。按产状可分为子玉、山玉、山流水等,按颜色分为白玉、黄玉、青玉、墨玉、碧玉等。  相似文献   

12.
翡翠的结构特征及其对宝石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翡翠的结构是决定翡翠质量的重要因素.翡翠中常见的结构可分为3类:变晶结构、交代结构、碎裂及变形结构.变晶结构是翡翠的主体标型结构,交代结构、碎裂及变形结构对翡翠质量也有很大的影响.翡翠结构的复杂性导致了翡翠质地的多样性变化,同时翡翠的结构直接影响翡翠工艺价值.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南阳独山玉是我国史书记载的四大名玉之一,南阳独山玉矿床在地质特征、矿物组合、化学成份极奇独特,独山玉色彩斑斓,五彩缤纷,生性温润,玉质细腻,其工艺品玲珑剔透,俏色天成,深受世人喜爱。本文在分析南阳独山玉矿床特征、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认为南阳独山玉资源丰富,琢雕效果好,在国内外市场上竞争力较强,具有良好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新密密玉是我国史书记载的名玉之一。通过对该矿术地质背景、矿床特征、矿物组合、化学成份等方面的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密玉产于古元古界庙坡山组中,属于后期热液交代型矿床,为细粒石英岩;并根据物理性质差别对密玉进行了品质分级,确定了密玉玉脉分布特点及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5.
石棉地区的玉石矿产大都属中低档的玉石石料。按玉石的质地、色彩、花纹可划分出象牙玉、蛋白玉、汉白玉、桃红玉、翠荷玉、碧玉等六种。从各类玉石矿产的产出地质条件,矿体产状以及玉石矿的结构构造等特征判断,其成因属接触变质和动力变质  相似文献   

16.
虢国墓地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区上村岭,于1956年被发现,经历过20世纪50年代和90年代两次大规模发掘,共发掘墓葬250多座,出土了33000余件(套)珍贵文物。本研究对象是出自M2011太子墓的380余件精美玉(石)器。采用宝玉石学和岩石学的研究思路和无损鉴定方法对M2011(太子墓)出土玉(石)器的玉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肉眼观察颜色和不同程度受沁的26件出土玉(石)器中23件为软玉,3件为细砂岩。严重受沁会影响出土玉(石)器的材质鉴别,用强透射光观察受沁玉器玉质,部分能够看到沁色的深度,反映出本来的颜色和质地。大型仪器测试可以很好的反映出土玉器的材质与结构特征及成分的变化,弥补了肉眼观察的局限。本研究丰富了三门峡虢国博物馆出土文物的研究内容,提高了出土玉器研究的科技含量,有助于出土玉器的分类命名以及文物等级的确定。  相似文献   

17.
青川石英质玉是近年在四川省发现的新玉石矿。玉石矿体赋存于新元古界通木梁群太阳坪组云母石英片岩中。玉石的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铬云母、铬绢云母,具显微细粒粒状、片状变晶结构,片状、条带状构造。玉石种类分为绿色和白绿色,具油脂光泽;矿体规模大、块度好,玉石品质佳、可加工性强,可制作手镯、摆件、挂件、雕件等。根据野外地质工作判断,青川石英质玉属于区域变质成因,青川玉石矿的发现填补了四川石英质玉的空白,对丰富区域成矿系列和拓展区域玉石矿找矿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翡翠玉的岩石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翡翠玉的矿物成分特征与岩石的结构构造特征将其划分为五类,把翡翠的生成划分为五个世代,并认为翡翠玉岩体是低温,高压条件下的产物,目前,对于翡翠玉的矿物组成,结构构造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揭示翡翠玉的成因,探讨其宝玉石学的意义,而且可为翡翠玉的处理工艺和鉴定,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贵州罗甸玉特征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林  王兵  王雷  谭靖  王亮 《贵州地质》2011,(4):241-246
采用岩相学、痕量元素分析等方法,对产自贵州黔南罗甸境内的透闪石岩进行了初步研究,该透闪石岩化学成分特点与软玉平均值接近,但具有高钙低镁的特点;组成矿物中,偏光显微镜、IR、XRD等揭示其为较纯的透闪石,透闪石含量一般大于95%,多在98%以上。显微结构研究表明,该透闪石岩中透闪石因普遍发育的交织结构,纤维间的互相穿插绞...  相似文献   

20.
独山玉矿体赋存于加里东期的辉长岩体中,矿体一般规模较小,属于分布不均匀却又成群出现的小脉状矿体。通过对独山玉矿物成分的分析,认为矿物成分决定了玉石的颜色,玉石中TiO2、Cr2O3等微量元素的含量与玉石颜色相关。在分析独山玉矿地质特征、玉石成分、结构构造特征、矿床成因、找矿标志的基础上,认为独山玉矿资源潜力较大,指出了季河-大盆窑基性岩带中众多的隐伏基性岩体是独山玉的成矿远景区,是独山玉矿的重点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