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南京大凹山铅锌硫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凹山铅锌硫矿床位于栖霞山—大凹山多金属矿田的西部。栖霞山的铅锌银矿床在我国东部久负盛名,研究者甚多,对矿床成因众说纷云,莫衷一是。本文通过对大凹山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物质来源及物理化学条件的研究,探讨矿床的成因。矿床地质特征矿区位于下扬子台褶带东端,宁镇复褶  相似文献   

2.
宁芜盆地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7个矿集区之一,以中生代火山岩和玢岩铁矿的广泛发育为特征。凹山铁矿床位于盆地中部,是宁芜盆地玢岩型铁矿床的重要代表之一。本文首次利用成矿元素Fe的金属矿物对宁芜盆地凹山铁矿床的黄铁矿进行了Re-Os同位素测年,获得凹山铁矿床的黄铁矿Re-Os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127.7±2.6Ma(n=5,MSWD=0.66),直接代表凹山铁矿床的成矿年龄。~(187)Os/~(188)Os初始比值为1.73±0.56,γ_(Os(t))值为527.18~535.93,介于地幔与地壳之间,结合已有研究成果,认为凹山铁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富集地幔,少量来自地壳。  相似文献   

3.
在鄂西震旦系白云岩地层中,新发现了白鸡河锌矿床、凹子岗铅锌矿床、冰洞山铅锌矿床。白鸡河锌矿床矿石成分简单,富锌贫铅;矿石结构主要为细晶结构、交代结构;矿石构造变化大,存在角砾状、浸染状、纹层状、条带状及"雪顶"构造;成矿温度低,白云石化交代角砾岩作用普遍;矿石硫同位素为重硫,值域很宽,闪锌矿与方铅矿在相对封闭环境沉淀。矿床地质特征可与MVT型铅锌矿床相类比,成因为碳酸盐岩容矿的后生沉积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4.
造山型矿床、成矿模式及找矿潜力   总被引:92,自引:9,他引:9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衍景 《中国地质》2006,33(6):1181-1196
矿床新类型的识别往往导致大批矿床和成矿省的发现,预测和识别矿床新类型是矿床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造山型金矿的普遍性和重要性已被世界范围的大量研究所证明,但其他矿种的造山型矿床却很少被涉及。笔者提出了造山型矿床的概念及其变质流体成矿的实质,建立了矿床、矿田和成矿省等不同尺度的造山型矿床成矿模式及其随时间演化的3阶段模式。强调会聚造山作用的挤压伸展转变期是大规模成矿时间。同造山成矿系统的特点是成矿年龄滞后于造山作用时间。通过矿床实例研究证明了造山型银矿床、铅锌矿床、铜矿床和钼矿床的客观存在.阐明了中国巨大的造山型矿床的勘查潜力,例证了运用矿田尺度成矿模式进行成矿预测的有效性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隐爆角砾岩筒型矿床成矿流体演化趋势曲线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阐述了隐爆角砾岩筒型矿床及其成矿过程中的隐爆流体演化趋势曲线的一般特征,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凹山铁矿床、祁雨沟金矿床、七宝山铜金矿床等典型矿床的矿体产出特征与隐爆流体演化趋势曲线之间存在的耦合关系,结合隐爆角砾岩筒型矿床成矿流体演化的一般特征和特殊情况,对轻微剥蚀岩筒、中等剥蚀岩筒和深度剥蚀岩筒的成矿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冬瓜山层状铜矿成矿地质背景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冬瓜山层状铜矿床为例,通过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研究,探讨层状铜矿床成因。研究发现冬瓜山层状铜矿床是在原始矿胚层沉积基础上,经燕山期岩浆热液叠加成矿作用所形成层状铜矿床,成矿作用经历了两个成矿阶段:早阶段是由泥盆至石炭纪喷流沉积形成的块状硫化矿床,晚阶段受燕山期岩浆改造而形成的热液交代型矿床。  相似文献   

7.
作者在1983年对扬子地台的城门山、德兴、栖霞山矿床进行了考察.位于扬子地台的各矿山都具有典型的扬子江型铜矿床—斑岩型铜矿床和密西西比型铅锌矿床.德兴铜矿是中国的第一个大型铜矿,曾有中外地质学家进行过考察.该矿床是在近几年才进行露天开采的,因而下部新的面貌被展现出来.在此对德兴铜矿等三个矿床的概况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8.
论宁镇地区层断热液型铅锌矿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  莫吉勋 《江苏地质》1997,21(3):145-152
系统研究了宁镇地区栖霞山,大凹山,老人峰等铅锌矿床,该类矿床经历了成矿物质的初步富集期,构造改造富集期及热液叠加矿床富集成型期三个时期。因而、称为层断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9.
邓小华  姚军明  李晶  孙亚莉 《岩石学报》2009,25(11):2739-2746
河南寨凹钼矿床位于东秦岭钼矿带,是近年来新发现的脉状钼矿床.9件辉钼矿样品Re-Os模式年龄介于1603.1±10.8~2031.9±10.2Ma,其中7件样品给出了精确的等时线年龄为1762±31Ma(1σ误差,MSWD=3.6),模式年龄的加权平均值为1753±26Ma(1σ误差,MSWD=3.2),表明寨凹钼矿形成于古元古代或熊耳期,代表着~1.76Ga左右的钼成矿事件.根据区域地质演化,认为寨凹钼矿形成于与熊耳群弧火山岩建造相当的活动大陆边缘岩浆弧背景.寨凹矿床的发现表明,熊耳期成矿事件虽遭受后期多次增生和碰撞造山作用的改造和破坏,但仍可在秦岭造山带最北部保留.  相似文献   

10.
向缉熙 《地质论评》1959,19(5):195-199
安徽省马鞍山市,水陆交通极其方便。在市区南部,内生铁矿床分布极广,其中包括著名的凹山铁矿(凹山式铁矿代表)、南山铁矿(南山式铁矿代表)、大小东山铁矿、向山铁矿以及新发现的其他铁矿。本文只准备简单介绍一下凹山式铁矿(以凹山、大东山两铁矿为主)的主要地质特征。  相似文献   

11.
湖南瑶岗仙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瑶岗仙钨矿成矿过程中构造岩浆活动频繁,地壳中的W、Mo等成矿元素在各时期岩浆-成矿活动中逐步富集,最终形成多期次、多成因的瑶岗仙黑白钨矿床。在国家危机矿山找矿项目的支持下,综合研究认为瑶岗仙钨矿的成矿受到了成矿岩体、区域构造及含矿围岩的控制和影响,具有典型的、多元化的"五层楼"+"地下室"成矿模式,同时深部的脉型钼矿、岩体型矿床(化)类型的"地下室"将是未来找矿的较好方向。  相似文献   

12.
大兴安岭岔路口钼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于大兴安岭火山岩带北部,呼中—塔源多金属成矿带塔源南侧的岔路口钼多金属矿床,经过几年的地质评价已成为—大型斑岩型钼多金属矿床.成矿元素以钼为主,共伴生铅锌银.钼矿体总体呈拉长穹窿状,主体隐伏,在垂向上总体分为三种类型:上部层状工业矿体、中部较厚大工业矿体、底部富厚工业矿体,赋存在早白垩世流纹质凝灰熔岩、流纹质隐爆角砾...  相似文献   

13.
莲花山铁矿位于昌邑-安丘铁成矿带的中部,铁矿体赋存于古元古代粉子山群小宋组中。本文通过矿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矽卡岩矿物组合和赋矿围岩结构特征的对比研究,证明了莲花山铁矿与条带状铁矿相似。莲花山铁矿矿石稀土元素含量较低,经页岩标准化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呈现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富集的特征,具有明显的Eu、Y、La异常,为无明显Ce异常,Y/Ho比值反映了在其沉积时受到海水作用的影响,表明莲花山铁矿的稀土元素来源于火山热液和海水的混合溶液。微量元素中Ti、V、Co、Ni、Mn、Sr、Ba等含量较低,原始地幔标准化的微量元素配分曲线显示,U、La、Hf呈正异常,Ba、Nb、Ta、Sr呈负异常,SiO2/Al2O3、Ti/V、Ni/Co、和Sr/Ba的比值指示了莲花山铁矿成矿物质来源于火山物质的沉积。研究结果表明,莲花山铁矿成矿作用源于火山热液与海水的混合,成矿物质来自火山沉积物,其地质与地球化学特征与五台山铁矿一致,为火山沉积变质型铁矿床。  相似文献   

14.
西藏甲马—驱龙矿集区成矿远景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藏甲马-驱龙矿集区长约124km,宽69km,位于冈底斯陆缘火山-岩浆弧(中-晚侏罗-古近系)的中东部。通过最近的地质调查、矿床勘查和研究,发现冈底斯陆缘火山-岩浆弧带内存在多个矿集区,其中甲马-驱龙矿集区是该弧内一个重要铜多金属矿集区之一。该矿集区的矿床以正在开发的大型甲马铜多金属矿床为代表,还发现了驱龙南、驱龙北、底日玛、松多雄、拉抗俄和象背山等一批非常有潜力的矿床和矿(化)点。它们的矿化类型独特,成因类型多样,是冈底斯陆缘火山-岩浆弧演化过程不同阶段的产物。这些不同类型的矿床集中在一定的区域,已初步显示并成为冈底斯陆缘火山-岩浆弧带内极具成矿潜力、并有一定成矿远景的重要矿集区。相信通过今后进一步工作,该矿集区有望成为中国西部又一个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基地。  相似文献   

15.
贵州晴隆大厂锑矿田固路锑矿床控矿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固路锑矿床位于晴隆大厂锑矿田中部,支氽向斜与黑山箐背斜夹持部位;矿体严格受地层、岩性、构造、岩相古地理及岩浆岩等因素控制;古地理环境控制了"大厂层"的厚度及其分布,构造控制了锑矿(化)体的分布,有利的岩性(岩相)提供了良好的容矿空间。  相似文献   

16.
位于法国比利牛斯山的Trimouns矿床是世界上最大的滑石-绿泥石矿床之一。对该矿床形成的条件及滑石和绿泥石矿石的含量已较清楚。它是由不同类型的岩石通过热液交代蚀变而形成的,主要包括白云岩蚀变为滑石为主的矿石和硅铝质岩石(云母片岩和伟晶岩)蚀变为绿泥石为主的矿石。滑石矿石显示片理化结构(滑石片岩)或压实块状结构(块滑石)。由伟晶岩蚀变而来的绿泥石矿石为呈绿色的球状矿体,而由云母片岩蚀变而来的绿泥石矿石呈块状或片理状、颜色为灰绿色和深灰色。本文对欧洲这个独一无二的滑石和绿泥石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因进行了总结和讨论。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流体为高盐度(20to30%eq.wt%NaCl)、中温(320℃)、压为为2.5kbars。磷钇矿和独居石的U—Ph定年结果表明,成矿年代为112—97Ma,成矿作用可能持续了16Ma以上。  相似文献   

17.
安徽池州许桥银矿地质特征及矿区深部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桥银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安庆-贵池矿集区东南部,矿床银储量达到中型规模,成矿岩体为分水岭石英闪长岩,矿体主要呈似层状赋存于分水岭岩体北东侧奥陶系仑山组、汤山组地层层间裂隙中;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黝铜矿、黄铜矿、辉银矿、自然银,脉石矿物为石英、碳酸盐矿物;矿石组构以自形-他形晶结构、交代结构、稀疏浸染状构造和网脉状构造为主;围岩蚀变类型主要有硅化、碳酸盐化、矽卡岩化、绿泥石化等;许桥银矿床成矿作用经历了两个成矿期:热液期和表生期,热液期又可分为三个成矿阶段,即为矽卡岩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及碳酸盐-硫化物阶段;成矿流体早期以岩浆热液为主、晚期混有大气降水的流体演化特征;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热液,地层贡献了部分矿质;成矿温度为中低温(208~259℃),矿床类型为中低温热液银多金属矿床,并指明了矿区深部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8.
西藏墨竹工卡县甲玛矿区筒状矿体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是冈底斯成矿带内与斑岩成矿作用有关的斑岩-矽卡岩型矿床。通过对甲玛矿区16号、32号勘探线剖面上主成矿元素以及其他常微量元素矿化分布规律的分析,指出在16线ZK1620~ZK1618之间存在筒状钼铜矿体,其角岩中矿体最大厚度491.38 m,铜平均品位0.21%,钼平均品位0.046%,矿化中心位于ZK1616附近;同时,在林布宗组与多底沟组层间构造带中产出巨厚的矽卡岩型铜钼(金银)多金属矿体,矿体厚度最大达252.2 m,铜平均品位0.75%,钼平均品位0.10%,金平均品位0.24 g/t,银平均品位12.26 g/t。在32线ZK3212~ZK3220范围内也存在筒状钼铜矿体,角岩型矿体最大厚度826 m,铜平均品位0.24%,钼平均品位0.054%,矿化中心位于ZK3216附近;角岩矿体下部为矽卡岩型铜钼(金银)多金属矿体,矿体最厚处超过127.9 m,铜平均品位0.72%,钼平均品位0.053%,金平均品位0.11g/t,银平均品位7.02 g/t。研究表明,甲玛铜多金属矿存在一个以ZK1616~ZK3216一带为矿化中心的筒状矿体(角岩+矽卡岩型矿体),在筒状矿体的深部可能存在隐伏含矿斑岩体。  相似文献   

19.
高永伟  曹新志  张旺生 《矿产与地质》2012,26(2):114-118,125
210金矿床位于新-甘边界地区哈密市境内,大地构造背景位于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与塔里木板块交汇部位东北缘的北山裂谷。断裂构造是矿床内最为重要的控矿因素。F210韧脆性剪切断裂带为矿床内的主干断裂,由该断裂张性破裂发育的逆冲断裂破碎带为210金矿床的直接控矿构造,控制了蚀变岩型金矿化的发育,由逆冲剪切产生的叠瓦式逆断层不含矿,而近NS向缓倾斜构造控制了210金矿床石英脉型矿化的发育。并运用里德尔剪切理论对逆冲断裂带控矿构造成因机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那西郭勒铁矿床位于青海省西部祁漫塔格成矿带,矿床特征与苏必利尔型BIF铁矿类似,是祁漫塔格成矿带近年来新发现的成矿类型。那西郭勒铁矿床产于古元古界,这在中国比较少见。该矿床的发现不仅丰富了中国铁矿成矿类型,带动了祁漫塔格乃至青海省铁矿的勘查,而且对于区域地质环境及构造演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