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国大多数地震台站使用的短周期地震仪基本上采用墨水记录的DD—1型地震仪。它的优点是记录可见,使用方便,便于及时发现并处理地震。它的缺点是摩擦振幅比较大,从而导致记录地震时初动不清或丢失。记录笔与纸面接触就有摩擦存在,这是目前笔绘记录里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仪器设计时,应使其摩擦振幅小到基本上可忽略不计,在地震观测中一般要求摩擦振幅小于±0.1毫米。影响摩擦振幅大小的因素很多,其中以记录笔的结构参数和记录方式的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对六十年代生产的烟熏记录地震仪进行技术改造:保留烟熏记录,保留65摆(或DD—1摆)以ARA积分放大器代替线性放大器,以线性笔头代替积分记录笔,增配电子报警器及交直流自动切换电源,组成新的地震观测仪器系统。技术改造方案在广东地震台网实施、两年来仪器运行正常、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3.
十九世纪末,由于现代地震仪器的诞生,地震学便获得新生,从此,不再是一门仅是描述性的科学,而转变为一门数学——物理学的科学。它使人类在本世纪对地球甚至月球的认识有了飞跃的发展。七十年代初,我国笔绘记录地震仪DD—1(短周期,T_1=1秒)及DK—1(中长周期,T_1=15秒)的诞生,在临震监视与速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它存在的一些弊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CTS-1宽频带数字地震仪和模拟仪器DD1、DK1记录的地震资料,发现在地震记录与大震速报方面,数字仪器可以代替原来的模拟仪器,并与模拟记录实现“无缝”连接。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在我们的地震台站大多数都装配有DD-1笔绘记录仪和65型烟记录仪,这两种仪器为我们的地震工作积累了大量的地震记录资料。但是,由于这两种仪器记录到的波形弧形失真,不能直接用来进行各种谱的分析处理,这就需先对其进行波形的校正工作。经过校正就可大大提高这些资料的使用价值,使其更好地为地震科研工作服务。本文在研究了DD-1记录仪,65型烟记录仪与VGK光记录仪的不同结构后,对这两种仪器所记到的波形弧形失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波形校正公式,经检验证明用这种公式对DD-1仪器记录的波形进行校正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省地震台站使用的地震仪器,有两种系统。一种是线性放大器——积分型记录笔系统,如67型、FD1型为代表;一种是积分放大器——线性记录笔系统,这种系统以DD—1型、DSL—1型为代表。线性放大器——积分型记录笔系统存在两个严重的缺陷,一是高频大幅度特性不好;另一个是有严重的过荷失真。高频大幅度特性不好是由于放大器输出电压幅度有一定限度造成的。过荷失真是放大器线路中信号幅度过大,阻容耦合电路中产生的附加充放电过程引起  相似文献   

7.
改进DD-1型地震仪标定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2年9月17日正值我台DD—1地震仪标定期间,国家局地震所九室的夏恩山同志为了修改规范,提高地震观测质量,来我台主持DD—1的标定工作.标定过程中,使用了国家局分析预报中心最新研制的DZB—1型自动标定仪,作了一些新的尝试,为探讨进一步完善地震仪的标定工作作了一些有益的工作.一、DZB—1型自动标定仪DZB—1型自动标定仪是国家局82年上半年研制成功并通过鉴定的新仪器.该仪器的用途是对地震仪放大器—记录笔系统的幅频特性作分段标定和对地震仪系统进行脉冲标定.该仪器具有以下特  相似文献   

8.
笔绘记录地震仪器是目前国内地震台站使用的主要仪器之一。本文试图从理论上分析仪器各部件对记录地震初至波形的影响,计算它们所引起的初动记录误差,从而对仪器的设计要求提出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太原台自建台以来使用的是DD—1、64型微震仪,从1971年至今资料比较连续.近年来重新分析了71—80年的地震记录,对我台记录的近震震相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特别是对莫霍面的反射波P_n、S_n的记录特征及其起始距离有了新的认识,现分述于后:  相似文献   

10.
徐忠蓉 《地震研究》1992,15(3):330-333
T—90调速晶控是比JK—79型晶控钟推功器及87型晶控推动钟更为完美的记录器动力源,它既保持了原晶控推动动力晶体稳速的特点又具备能在大范围内任意调速的功能,使得地震记录图纸时分号角度线能简便地满足台站记录规范的要求,它可以替代JK—79型及87型晶控钟,又可改进DD—1、DK—1及传输台网多笔记录器的动力源。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系统控制理论,分析了DD—1和DK—1地震仪开环系统的零极点分布,讨论了零极点分布对系统动态特性,包括对初动特性的影响,讨论了系统开环零极点分布与单位阶跃响应的关系,讨论了主导极点和偶极子对仪器过渡过程的影响。给出了DD—1和DK一1地震仪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的函数表达式和响应曲线,并给出了评价系统动态特性的时域指标。提出了用调节时间t_s作为评价仪器记录初动质量的特性参数。讨论了初动分析过程中,仪器的初动特性对初至波记录的影响,并给出了这种影响的时间尺度。本文还简要地讨论了实现脉冲标定存在的问题和实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数字地震记录应用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数字地震记录的含义,数字地震记录仪器的分极结构和仪器响应,以及在频域和时域中数字记录去除模拟地震记录仪器响应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前台站测震手段大都使用DD—1型短周期地震仪记录地震。该地震仪装有一个地震报警器。由于该报警器的抗干扰能力差,所以平时乱报警。为了提高报警器的抗干扰能力,往往是把警报器的灵敏度调到最小,这样也不解决根本问题。而且由于灵敏度调小,使得一般的地震来了不报警,常常造成地震波形重迭。不但影响地震图纸的质量,而且也给分析地  相似文献   

14.
前言温州数字台为国家数字台 ,是中国地震局 95-0 1 -0 1重点建设项目 ,承担着地震分析和大震速报任务。于 1 999年 1 2月开始安装 CTS-1型宽频带数字地震仪 ,并投入试运行 ,2 0 0 0年 1 2月正式通过验收。我台为地面摆房 ,花岗岩台基 ,数字记录的拾震器与模拟记录的拾震器并放在同一个房间。我台现有 763、DK-1、DD-1 3种模拟记录仪器 ,数字地震记录系统的数据采集器为 EDAS-C2 4型 ,前台机使用 NNVS-RTS实时软件 ,后台机交互分析软件在 2 0 0 0年 4~ 6月使用 NNVS—IAS软件 ,2 0 0 0年 7月以后 ,改用 SSDP单台分析软件 ,2 0 …  相似文献   

15.
问题的提出佘山台是我国最早的一个地震记录台站,1908年增设了一台德制魏歇尔E、Wiechert无定向水平地震仪,从1909年4月13日开始就有地震记录资料,记录清晰,特别适宜于发生在亚洲地区的强震记录。仪器示意图见图1。仪器有两个自由度的无定向摆,置在卡登(Cardan)簧上。仪器的重锤重1200公斤。地震时仪器受到水平力作用,支架与重锤产生相对向运动(利用机械杠杆放大带动阻尼器及记  相似文献   

16.
一、地震工作大发展出现的新问题解放后,我国地震事业发展很快,尤其是1966年邢台地震后,在党的直接关怀下获得飞速发展。目前,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都成立了地震机构,并已建立起大,小规模的地震台站四百多个。这些台站都分别装有一套或多套地震仪器,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监视着地震活动,不管有地震还是没记到地震,每套仪器一天总要记录1~2张图纸。假如每个地震台平均每天按2张地震记录图的积累量统计的话,全国400个台站,每天就将出图800张,一年积累  相似文献   

17.
由于地震监测是一个未攻克的世界性难题,因此在地震灾害发生之前能够采取积极的防御措施,在地震灾害突然袭击时能够高效有序地开展应急救灾就显得尤为重要。记录保存好历次地震震动持续时间对于研制减震器各种工程性防御设施、设备、仪器和各种应急、救助装备以及在震时、震后采取各种有效的救灾行动等都将有重大的指导作用。因此,各测震台网在地震发生后不但要记录保存地震“三要素”,还要作好地震震动持续时间的记录保存工作应重视记录保存历次地震震动的持续时间$镇江市地震局@黎建新  相似文献   

18.
正地震前驱波现象在不同观测仪器的记录中都有一些报道,但多是单一观测仪器的记录现象,不能从其他观测仪器得到验证,信度相对较低,因而地震前驱波问题在地震研究中至今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近来笔者发现在2010年1月24日山西河津4.8级地震前山西及邻区不同前兆观测仪器中记录到较显著的前驱波信息,并对其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获得一些新  相似文献   

19.
对"国家强震动台网中心"在2017年8月8日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中获取的66组强震记录进行整理、基线校正和滤波等常规处理,分析记录的幅值以及频谱特征。此次地震记录到的强震记录PGA范围0.98~185gal,最大PGA为距震中最近的51JZB(九寨百河台)NS向获取;此次地震仪器烈度范围为0.93~6.8,与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烈度图对比结果显示仪器烈度与宏观调查烈度误差在1度以内;通过观测数据与霍俊荣和第五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地震动衰减关系对比,发现霍俊荣衰减关系更适用于此次地震的加速度衰减;用克里格插值方法绘制了水平向PGA等值线分布图,发现震中附近等值线呈NW向分布;分析了不同震中距和不同场地条件下典型台站的反应谱特性。  相似文献   

20.
利用芦山地震获取的数字强震动记录资料在地震学和地震工程学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尝试,得到如下结论:①使用近场加速度可以计算地震震级、震中位置以及震源深度;②在芦山地震中计算的仪器烈度与考察烈度误差小于±1°;③芦山地震中的地震动方向性效应特征比较明显的是地震烈度以及地震峰值加速度的衰减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