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四湖,通称微山湖,由微山、昭阳、独山、南阳四个串连湖泊构成。位于山东省南部偏西,跨东经116°34′至117°24′,北纬34°26′至35°20′。湖盆狭长,呈西北东南方向,南北长120公里,东西宽4.5至24.5公里,总面积1233平方公里(微山县地名普查数,有的为1266平方公里)。南四湖是怎样形成的,形成过程如何?众说纷纭。各种说法都有根据,也各有道理,但都是概括地统指南四湖的形成年代,分别指出其形成过程的并不多见。其实,南四湖是由18个小湖(现在查到的,可能有一湖二名者)逐渐各自扩大,最后才统归于南四湖的。所以原始的南四湖,其基底是不相通的,当初是各自为湖的。而且出现的时间有先有后,并非同时存  相似文献   

2.
南四湖,是山东省境内最大的淡水湖泊。在发展农业灌溉、水产、航运、工矿、城市供水及防洪、除涝等各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过去在治理和利用中,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因此,如何加强对南四湖的综合治理和合理开发利用,使其在生产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复杂的问题。本文主要是对南四湖的水资源特点,及如何开发利用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历史上山东湖泊的变迁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本文利用第四纪地质及古气候分析资料,论述山东的湖泊主要形成于中全新世气候最宜期。指出历史时期山东湖泊衰退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变干旱、森林破坏引起水土流失的加强,以及黄河迁徒、泛滥、淤积的影响。应用卫星影象的地貌分析和大量历史地理资料,对鲁西大野泽—梁山泊等湖的衰亡,南四湖的生成,以及鲁北与胶莱平原湖泊的衰亡过程作了扼要论述。  相似文献   

4.
湖泊沉积物中色素的研究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湖泊沉积物作为揭示古环境、古气候变迁的最佳载体,它完整地记录了地质历史时期区域气候、植被以及人类活动的演化轨迹。而沉积色素是研究湖泊沉积的重要代用指标,它们对于重建区域初级生产力、反演区域生态环境提供了有用的信息。本文在综述国际上生物色素在湖泊沉积中研究进展的同时,着重阐述了它们在湖泊沉积物中的保存、生物输入源的识别以及对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响应等方面的研究动态;讨论了色素在利用湖泊沉积研究环境变化方面的发展前景,指出随着分析技术的发展,沉积色素将在重建古气候、古环境演化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5.
南四湖生态能量转换效率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生态能量流的角度,通过南四湖湖盆水生生物资源和历年渔产量的全面调查研究,以及对该湖滨湖地区四个典型池塘养殖单位能量收支情况的分析,首次研究并报导了南四湖湖盆与滨湖池塘平均能量转换效率分别为0.0774%和12.08%;同时初步找出了南四湖生态能量转换效率不高的原因,并指出了提高其生态能量转换效率以及改善和维护其生态环境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湖泊富营养化是世界范围内最严重的水质问题之一(李炜,1999;翁笑梅,2006),早在20世纪60年代,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就开展了相应研究。自从湖泊富营养化问题出现以来,人们就设法通过构建模型来管理和认识湖泊富营养化。通过几十年的发展,富营养化模型无论在理论上或实践方面都有较大的发展,已建立了大量的复杂程度不同的湖泊富营养化模型,其中不少模型在认识和管理湖泊富营养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加速南四湖大水域开发利用的必要性、紧迫性和现状做了分析,并提出今后发展应以大湖增、养殖为主,增、养、捕相结合的对策。利用湖区自然优势,充分发挥湖泊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一、水产植被的环境条件南四湖位于山东的西南部,即北纬34°27′至35°20′,东经116°34′至117°21′之间。由南阳湖、独山湖、昭阳湖和微山湖四个湖泊串连而成。各湖之间无明显界线,总面积为1126平方公里。在汛期和枯水期面积常有变化,通常水深1—2米。湖中部二级坝水利工程把其分成了不同水面高度的两个湖泊。通常情况下,上级湖水面比下级湖水面高1.5米左右。  相似文献   

9.
舟山渔场水产资源是国家的重要财富,也是沿海省市,尤其是舟山渔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近年来,由于捕捞强度不断增大、海洋污染日益加重,舟山渔场传统的经济鱼类资源严重衰退。但对渔场海洋污染给水产资源造成的严重危害却仍未引起人们应有的重视。一旦海洋污染进一步加剧和扩散。必将会给舟山渔场的水产资源造成毁灭性破坏。因此。舟山渔场的环境保护必须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在控制捕捞强度、制止酷渔滥捕的同时,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治理渔场海洋污染,并把舟山渔场作为国家重要的生态保护区加以特别保护,使水产资源实现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0.
滇池湖流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滇池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南郊,不仅供给湖周的工、农业用水,尚有航运之利,更有着丰富的水产资源。其流域面积为2920平方公里,湖水面积约298平方公里,平均水深4.17米,最大水深10.16米左右,为云贵高原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泊。主要入湖河流有盘龙江、宝象河等十多条。大一些的河流上游都建了水库,海口河为滇池的唯一出口,泄水能力不大,也为人工所控制。因此,在旱季可以认为,滇池是一半封闭型的湖泊。在整个湖泊范围内吞吐流  相似文献   

11.
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艾比湖湖泊面积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疆艾比湖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区,为典型的内陆封闭性湖泊,由于受内陆极端干旱气候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湖泊面积显著变化。湖泊面积变化所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以不同年份的多源遥感数据为数据源,分析了1972—2008年湖泊面积变化情况,并分析了特征年内湖泊面积变化的原因。认为气候要素中降水对湖泊面积影响较大,另外,人类活动引起绿洲变化,而绿洲农业灌溉用水对湖泊面积变化影响较大。同时,还分析了湖泊萎缩引起的湖泊水质恶化以及湖滨植被退化和区域沙漠化等环境效应,结果表明,湖泊面积是流域生态保障的重要指标,可作为反应湖泊流域生态情况的重要指标。由此提出了保护艾比湖生态环境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2006-2008年的南四湖4条入湖河流水质监测数据为基础,以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5日生化需氧量和氨氮作为监测项目,采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法对南四湖入湖河流进行水质评价.结果表明,除泗河监测断面水质为Ⅲ类水体外,其他都属于Ⅳ、Ⅴ类水体,污染较为严重.本研究可为南四湖主要入湖河流的污染治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南四湖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元素的污染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南四湖不同湖区的20个表层底泥样品的重金属浓度做了实验分析,并对底泥重金属元素进行了研究,揭示出南四湖不同湖区重金属元素空间分布的特征。结果表明,整个南四湖的上级湖已经受到Hg,As,Pb和Mn等重金属元素的污染。其中南阳湖的Hg污染严重,铅、砷等较次之;独山湖的As,Pb和Mn污染较重;昭阳湖污染较轻。  相似文献   

14.
基于南四湖湖区2006~2016年的水质监测数据,选取COD_(cr)、TP、TN、和NH_3-N作为水质评价指标,对南四湖各湖区的污染情况及年际变化趋势进行对比分析,并利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对南四湖水质变化年际趋势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06~2016年间,各监控站点COD_(cr)、TP、TN和NH_3-N浓度的年平均值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NH_3-N的浓度平均值下降率最大,为72%。2016年南阳湖、独山湖、昭阳湖、微山湖的综合水质指标分别为4.096、3.446、3.350、3.128,呈现出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2006~2016年间南四湖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由4.620下降至3.350,整体提高了1~2个水质类别,水质得到一定改善。由此可见,加强湖泊区域实施"治"、"用"、"保"并举等流域综合治理措施对湖区的治污效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南四湖     
一、南四湖的形成和演变南四湖由南阳、昭阳、独山、微山四个串联湖伯组成,位于泰沂山西侧和黄河冲积平原的接合部。据有关资料分析,在距今约五、六亿年以前的吕梁运动时期,山东地台即隆起成山,长期屹立海面。以后的地质年代中几经变迁到第四纪,华北平原逐渐被黄  相似文献   

16.
微山湖区包括微山、昭阳、独山、南阳四个湖泊,统称南四湖。过去直接相连,1964年后,被二级坝拦腰分为上、下两部分,谓之上级湖和下级湖。沿湖有大小河道三十余条,总面积约为180万亩。湖跨江苏的铜山、沛县和山东的微山、滕县、济宁、鱼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在本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生物生产力和水域营养评价方面的研究,还只是少数湖泊学者和水生生物学者感兴趣的课题。湖泊营养评价的研究只是在渔业范围,或者是为了类型分类的需要而进行的。湖泊发展的历史表明:在湖泊演化期间通常发生营养水平的提高;水域由贫营养型转变至中营养型及富营养型。这个过程发展很缓慢,并且在每种具体情况下的发展速度又取决于湖泊的形态指标及其历史与地理特点。  相似文献   

18.
试论南四湖的淤积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四湖,又称微山湖,从出现到今天,已经有了700余年的历史。它已进入了老年期,如不加以治理,则有消亡的可能,促使它消亡的主要原因是淤积。南四湖从出现到现在已经淤积了2—6米深。其主要原因是地理位置决定的,必须清挖湖盆,加大泄洪口,继续治理河道,以减缓淤垫,否则何以谈及综合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9.
南四湖区泥沙淤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南四湖区各主要入湖河流径流泥沙资料,分析了河流泥沙要素变化规律以及入湖泥沙淤积情况,对掌握和了解流域水土流失状况,进行流域治理,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西昆仑山区湖泊初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论述了西昆仑山区湖泊的分布、成因、水化学特征以及其演化历史与高原隆升、古气候变化、高山冰川进退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湖泊主要靠暖季高山带的冰雪融水补给,故矿化度的变化与其距补给源的远近密切相关;它们在第四纪期间的演化是高原构造隆升和全球气候变化二者作用的结果;根据现有资料,该区湖泊的演化历史可大致分为3个阶段,即距今4.6万年以前的大湖期,晚更新世晚期的湖面波动期和全新世的湖泊退缩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