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中国地震学会各位会员: 2006年世界空间研究大会将于2006年7月16日-7月23日在京举办. 会议由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COSPAR), 中国科学院, 科技部, 国家航天局, 国家基金委, 航天科技集团等单位主办. CNCOSPAR,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和北京理工大学等单位共同承办. 中国科学院江绵恒副院长担任本次大会地方委员会主席.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张东宁研究员、郑需要研究员、郑秀芬博士和刘爱文博士于2006年7月21日至23日期间,参加了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科学学院主办,科技部、中国地震局和中国气象局等单位协办的“地球科学计算机基础架构国际学术研讨会”(Th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主办的地球深部研究(SEDI)青年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7月20-24日在山东省威海市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IUGG中国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刘光鼎教授主持。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地震局、北京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等单位的60多名从事地幔动力学、高温高压实验、动力大地测量学、地球化学和深部地质的中青年科学工作者提交  相似文献   

4.
3届北郊地球科学学术沙龙于2007年2月9日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举行。孙继敏、徐锡伟、方念乔、方小敏、钟大赉、郑德文、丁仲礼、丁林、姚檀栋、刘小汉、刘静和付碧宏等人围绕中国西部构造与气候相互作用等热点和前沿科学问题作了主题发言。围绕这些主题,来自不同学科的研究人员和研究生开展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北郊地球科学学术沙龙是马宗晋院士倡导,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共同发起的。由各单位轮流主办,欢迎地学界各兄弟单位和科研人员参与学术沙龙活动。第3届北郊地球科学学术沙龙于2007年2月9日举行@王二七$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徐锡伟$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  相似文献   

5.
《国际地震动态》2012,(2):38-39
2011年8月25—26日,中国地震学会空间对地观测委员会换届暨2011年学术研讨会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唐渠大酒店召开。这是空间对地观澳4专业委员会自2008年5月12日中国科协、民政部正式批准成立以来召开的第四次学术研讨会。到会的专家代表来自中国地震局、四川省地震局、湖北省地震局,江苏省地震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广东省地震局、山西省地震局、河北省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质研究所、预测研究所、地壳应力研究所、兰州地震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以及东北大学等单位,共计70余人。  相似文献   

6.
引言2013年11月18日-11月20日,“中国地震学会空间对地观测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研讨会”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地震学会空间对地观测专业委员会主办.来自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地壳应力研究所、地质研究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地壳工程中心、地震台网中心、武汉地震研究所、兰州地震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八院、航天东方红卫星公司、航天503所、上海天文台等多个单位的80余位专家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全国空间天气学研讨会于1998年8月7日至13日在黄山举行,这次会议是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信息产业部22所和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日球物理数值研究开放实验室"联合主办,来自总参气象局、总参通信部、航天部、信息产业部、高校、地震局、海洋局和中国科学院等部门所属20余个单位8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国家科技部基础司邵立勤副司长到会作重要讲话,他指出,空间天气学是一门跨世纪的新学科,从现在起应予重视,好好策划.空间天气是指太阳表面、太阳风、磁层、电离层和热层中影响空间、地面技术系统的运行和…  相似文献   

8.
(2 0 0 4年 9月 1 9~ 2 5日 ,武夷山 )第五次空间天气学研讨会暨“中国科学院空间天气学研讨会” ,也是第一次国际日地系统气候和天气计划空间天气主题研讨会 (TheFirstChineseSpaceWeather/CAWSESSymposium)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和中国科学院主办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具体组织、承办 .出席会议的人数为 16 1人 ,其中院士 7人 .会议由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魏奉思研究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地球物理和空间物理学科主任于晟博士共同主持 ,各单元的学术报告由刘振兴院士和中国…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七届年会于1991年10月8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全国共有113个单位343名代表参加了会议。理事长翁文波致大会开幕词,中国科协学会领导和地球物理学会主要支持单位代表到会祝贺。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刘光鼎在大会上展示了中国及邻域的最新的布格、空间和卫星三幅重力异常图(1:1000万),以此献给年会。  相似文献   

10.
1990年12月20—21日,地震科学基金会在广西南宁主持召开了地磁台网标准化研究课题鉴定会,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广西省地震办公室、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单位十多名科学技术专家参加了会议,中国科学院空间研究中心的刘庆龄教授提供了书面意见。会上由6名成员组成了鉴定委员会,并推举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蒋邦本副教授为主任委员。鉴定委员会具体组织鉴定事宜。地磁台网标准化研究课题是由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部分研究人员合作,1986年9月至1990年3月由地震科学基金会资助的,历时3年半。课题组成员经过数年的努力、刻苦钻研,圆满地完成了研究任务,在此期间,他们在北京地磁台做了大量的测试、仪器比测工作,并到琼中等  相似文献   

11.
全国第一次火山学术讨论会于1993年7月3日至9日在吉林省长春市举行。会议的主题是“火山灾害与环境”。并对长白山的天池火山进行了实地考察。会议由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震害防御司、地震联合基金会和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火山学会联合主办,由吉林省地震局承办。参加会议的专家来自国家地震局直属研究所、有关省市地震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和地质矿产部有关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长春地质学院等31个单位。到会代表  相似文献   

12.
2003年10月17—22日,第十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暨第四届中俄空间天气研讨会在上海市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206名,其中来自中国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大学、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等23个单位的代表177名,29名国外代表分别来自俄罗斯、日本、挪威等8个国家,共宣读论文208篇。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及其空间物理专业委员会召开的“灾害性事件和空间科学”研讨会于1992年10月30日至11月2日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航天部、水电部、机电部、国家地震局、海军等所属近20个单位的5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国家减灾委员会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4,(3):I0001-I0004
正《中国科学:地球科学》(中文版)和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英文版)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的地球科学类综合性学术刊物,由《中国科学》杂志社出版.旨在报道地质科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地理科学、环境科学、海洋科学、大气科学和空间科学等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和高水平的最新研究成果,要求文章的可读性强,能够在地球科学相关学科领域产生深刻的影响.月刊,中文版每月20日出版,英文版每月1日出版.  相似文献   

15.
吴雪芳  张永仙 《地震》1998,18(1):102-102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与国家地震局预测预防司于1997年9月19至23日在杭州联合召开地震短临预报研讨会,来自各省局、地震台站、中国科学院、有关工厂等22个单位56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李宜瑚并代表国家地震局预测预防司主持了会议;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主任罗灼礼作了大会报告;浙江省地震局副局长陈修民在会上讲了话。会议在热烈活跃气氛中进行。会议对近二年来发生在中国大陆的6个主要地震(1995年7月12日云南边境孟连?.3级地震、1996年2月3回云南丽江7.0级地震、1996年3月19…  相似文献   

16.
征稿简则     
《中国科学D辑》2009,(1):F0004-F0004
简介:《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中文版)和ScienceinChinaSeriesD:EarthSciences(英文版)是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中国科学》杂志社出版的学术刊物.力求及时报道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空间物理学、地理学、大气科学和海洋科学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和重要科学意义的最新研究成果.月刊,中文版每月20日出版,英文版每月1日出版.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委托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筹备召开的全国第一次地球重力场及固体潮学术讨论会于1982年10月6—11日在武昌举行。出席会议的有全国测绘、地震、石油、地质、海洋、中国科学院及高等院校等66个单位,100名代表。我国地球物理学界老前辈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方俊教授出席了会议并宣读了论文。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9届重力学与固体潮及重力仪器暨中国测绘学会1998年重力与地球形状学术讨论会,于1998年12月20-23日在福建厦门市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地震局、解放军郑州测绘学院及总参测绘研究所、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等16个单位的36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重力与固体潮专题组主持。中国科学院武汉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许厚泽院士作了题为《大地重力学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的特邀报告,介绍了近两年来国内外在地球重力学领域的研究现状、进展和发展趋势,阐述了6个热点问题:1.围绕…  相似文献   

19.
《地球物理学报》2006,49(1):233-233
首届全球华人空间/太空天气科学大会由澳门特别行政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和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主办澳门科技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共同承办.与会者共计200余人.会议期间,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何厚铧先生会见了与会的主要代表,并就空间天气科学的意义和发展澳门的科技事业与代表们进行了亲切交谈.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吴季先生在大会开幕式上宣读了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先生给大会的贺信.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地震学会强震动观测技术与应用专业委员会于2011年12月19日至21日在北京召开第一届委员会成立暨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有:①强震动观测技术与应用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成立;②学术交流。来自中国地震局各直属单位和省市地震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水利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国土资源部地质调查局研究中心、国家环保总局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同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成都防灾研究所等单位,以及国内外强震动观测仪器主要生产和销售单位的近60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中国地震局震害防御司杜玮司长、中国地震学会郝记川秘书长到会给予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