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已有的空间数据多尺度表达多为基于静态多版本机制的.其原理是通过不同的系列比例尺数据之间的尺度变换来模拟地理要素的连续显示,这在地图缩放过程中给用户视觉上造成了较强的跳跃感.这里在相邻的基础比例尺数据之间插入中间比例尺(关键比例尺)数据来进行空间数据的多尺度表达,给用户连续的视觉感受.  相似文献   

2.
面向空间数据连续地图综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骨架线端点匹配的面状要素渐变方法,通过在两个关键表达之间进行尺度内插,实时、动态地派生任意中间比例尺地图数据。首先,对面状要素在大小比例尺下的两重表达分别进行约束Delaunay三角网剖分并提取各自的骨架线特征;然后,使用最优子序双射优化技术对骨架端点进行匹配获得多边形边界上相对应的特征点序列;最后,在剖分边界的基础上进行分段常规线性内插,获得面状要素介于始末尺度之间的多尺度表达。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充分顾及了空间数据弯曲结构特征,对于光滑边界面状要素的渐变变换具有良好的渐变效果,可用于空间数据的连续地图综合和多尺度表达。  相似文献   

3.
连续多尺度表达是当前地图制图领域中的热点问题之一,常规地图采用多级瓦片剖分、多版本存储技术实现空间多尺度表达,存在数据量冗余、跨级别不一致、瓦片间尺度跳跃大等问题。结合传统地图综合、多尺度表达数据结构和空间索引建立等多种策略,在目标数据模型中加入尺度维和操作信息,记录地图综合的过程和尺度变换,建立空间数据矢量金字塔模型。该模型离线综合获取多级基态尺度表达数据,确定每个目标的尺度表达空间范围,并通过面向对象建模技术将目标表达状态及其纵向关联关系、算子类型及控制参量等信息封装在多尺度目标中;同时,建立一端或两端控制的尺度变换结构。基于该模型可快速获取适应用户需求的连续尺度表达状态。  相似文献   

4.
基于小波分析的线状特征数据无级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小波分析提出了线状特征空间数据的多尺度一致性无级表达模型,研究了基于该模型获取整数尺度上的地理信息,以及通过增量、连续地增补细节来获取分数尺度上的过渡地理信息,从而获取任意尺度上不同详细程度的地理信息的方法,动态地实现了线状特征空间数据的无级表达,并给出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5.
面向线状地图要素连续尺度变换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DTW算法支持下的连续综合方法。该方法基于尺度融合的思想,将同一地理实体在大小两种比例尺下以不同的几何表达作为输入,首先基于DTW算法建立两种几何表达坐标顶点之间的对应关系;然后采用线性内插方法动态派生任意中间尺度上几何数据,从而实现连续地图综合。顶点之间对应关系的正确性,直接决定了线性内插的结果,而同一实体在不同比例尺下的几何表达往往具有不同的坐标点数,顶点之间具有一对多的对应关系。为寻求最优顶点匹配方案,以顶点距离作为匹配代价,以整体最小距离作为目标函数,采用DTW算法求解最优匹配。试验结果表明,基于DTW的顶点匹配方法可适应不同的地图综合场景,该方法支持下的地图综合效果可实现连续、光滑的渐变,符合地图表达规则和人类空间认知。  相似文献   

6.
线状要素多尺度表达不确定性的综合分析与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继强  徐丰 《测绘科学》2007,32(6):69-71
空间数据的多尺度表达和GIS数据的精度分析及质量控制问题是当今地理信息科学和国际GIS界十分关注的两大前沿课题。本文首先确立线状要素多尺度表达的实现方式;然后紧紧围绕线状要素多尺度表达的实现流程,分析线状要素多尺度表达不确定性的来源,并利用误差传播规律建立线状要素多尺度表达误差传播规律;最后通过实验得出线状要素在尺度扩展中不确定性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
针对现有数字水深模型(DDM)多尺度表达过程中由于单一固守"安全性"准则所导致的DDM表达精度不高和DDM产品形式单一及使用范围受限的问题,该文在简要介绍二维滚动圆变换及其在等深线化简中的应用的基础上,通过对二维滚动圆变换的维数扩展,提出了滚动球变换的概念。经过大量的计算推导,得到了正(负)向滚动球变换的不同组合方式,实现了既可以顾及"安全性"准则,又能够满足"保真性"需求的DDM多尺度表达方法。该方法可以提高测深数据的利用率和数据表达精度,适应多领域不同层次的DDM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8.
基于提升方法的DEM多尺度表达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详细介绍了提升方法实现的原理和构造的3个步骤,利用提升方法来处理浙江某地DEM数据,对其进行多尺度表达,并同第一代小波变换的多尺度表达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实例表明,提升方法有计算速度快、变换过程中数据无损失、可以很好地保持边缘数据质量等许多优点。  相似文献   

9.
分析城市规划空间数据的主要特点,指出城市规划空间数据多尺度可视化表达的关键在于建立一个多分辨率的空间以及相应的空间数据模型,其尺度效应及其尺度转换规律的研究必须考虑城市规划空间数据属性的语义层次,通过多尺度处理,新的空间数据集在一定条件下的产生应该是双向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对地观测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地理空间数据呈现出多源化、实时化和海量化等趋势,球面离散网格系统作为一种新的数字地球参考模型,它为多尺度、多源异构的地理空间数据集成提供了统一的框架。主要研究了球面离散网格系统为地理空间数据集成所提供的统一框架,并分别讨论了多尺度、多种格式和投影的地理空间数据的集成方法。通过特征归一化处理和构建地名索引服务,试图解决数据尺度不同所带来的挑战,实现海量地理空间数据的动态管理。  相似文献   

11.
基础地理数据分类是一个抽象真实世界、形成逻辑概念的过程,其结果是得到数据分类、建立数据编目的方案。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结合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的数据库建设项目,本文首先对基础地理数据类型进行了梳理,然后进行了数据资源统一规划、数据编码、数据标准的制定,接着对数据的维护、更新方案进行了研究,最后给出了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的基础地理数据分类和编码结果。  相似文献   

12.
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的技术路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三种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工作所采用的技术方法,分析了采用不同的技术方法所表现出的工效效应,并指出了其首选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针对人们对地理空间数据迫切需求,介绍了多源地理空间矢量数据产生的管理与技术原因及其5种表现形式,提出了多源地理空间矢量数据集成与融合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论述了地理数据模型的融合、地理要素语义的融合和地理数据投影和坐标系的统一是多源地理空间矢量数据集成与融合基本理论与方法。给出了实现多源数据集成的数据格式转换、数据互操作和直接数据访问方法。最后,讨论了地理要素几何位置的融合,以及通过地理要素语义融合消除地理要素数据描述和属性差异的矢量数据融合方法。  相似文献   

14.
随着地理信息科学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空间数据先后经历数据生产、数据质量、数据不确定性和可用性4个研究阶段。在分析各阶段研究内容和方法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空间数据现有研究间的联系与区别,并给出未来的研究对策。  相似文献   

15.
多源地理空间矢量数据集成与融合方法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针对人们对地理空间数据迫切需求,介绍了多源地理空间矢量数据产生的管理与技术原因及其5种表现形式,提出了多源地理空间矢量数据集成与融合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论述了地理数据模型的融合、地理要素语义的融合和地理数据投影和坐标系的统一是多源地理空间矢量数据集成与融合基本理论与方法.给出了实现多源数据集成的数据格式转换、数据互操作和直接数据访问方法.最后,讨论了地理要素几何位置的融合,以及通过地理要素语义融合消除地理要素数据描述和属性差异的矢量数据融合方法.  相似文献   

16.
大地测量数据接口技术与接口标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了由接口文件、接口文件处理器和共享信息模型组成的大地测量数据接口体系结构,划分了大地测量数据服务的3类不同接口类型。在建立了面向对象的接口数据模型的基础上,讨论了面向传统用户的控制点数字化成果格式、面向生产过程的大地控制网统一数据结构和面向GIS的大地测量数据交换格式。  相似文献   

17.
以制作辽宁省1∶10 000 DLG数据为例,简要地陈述了采用EPS制作DLG数据的基本方法,总结了利用EPS制作DLG数据的特点,较全面地阐述了EPS制作DLG数据从制作原理到编辑、入库完成图库一体化的全过程。通过实践应用,EPS系统有效克服了传统制图工艺的缺陷,能够快速、高效地完成辽宁省1∶10 000 DLG数据制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8.
从基础地理数据、专题数据的角度,分析了城市地理空间数据的内涵,研究了各类数据更新机制中的关键问题,制定了包括更新责任机构、更新周期在内的更新策略,探索了实用的更新技术,规定了数据更新的质量检查和安全控制方案,制定了历史数据管理机制.探究了具备应用价值的城市地理空间数据更新流程,并用实验证明了更新机制和流程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9.
数据建设是GIS-T的关键过程,合理的数据建设直接影响系统的建设成败。在当前的交通管理运行模式下,如何更好地规划建设数据是论述的重点。进一步地,分别从数据分布、接口设计及数据集成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在交通信息化过程中进行数据建设的方法和策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相关知识库和数据仓库的构想。  相似文献   

20.
论空间数据处理与空间数据挖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现行文献中反复提到的空间数据处理内涵的理解.将空间数据处理分为空间数据处理技术和空间数据处理理论,简要论述了各自的主要内容.讨论了空间数据挖掘的现状和今后研究的重点,比较了空间数据处理与空间数据挖掘的异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