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潮中,中国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大力推进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机遇。基于GIS技术,以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中国皮影戏为案例,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以欧洲城市为文化传播目的地的跨文化传播时空特征,并分析其传播特点。研究显示:第一,中国皮影戏跨文化传播欧洲目的地城市表现出一定的空间集聚性特征;第二,方向分布由初期的在欧洲的西北-东南分布,发展为近年来在欧洲地区的东南-西北走向,分布中心由瑞士转移至法国东部。第三,密度高值点转移,跨文化传播欧洲目的地城市密度分布的高值由意大利北部城市等转移至德国中部城市。我国的皮影文化在欧洲地区的传播以中欧地区聚集,并向周边国家扩散,主要是以法国、德国、意大利为主,主要传播城市为法国巴黎、英国伦敦、意大利米兰等。  相似文献   

2.
近日,由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组织的内蒙古“申报第三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评审会在呼市召开。今年,内蒙古共有12家企业申报了“第三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  相似文献   

3.
七年级下册地理课本人教版(2001年版)第八章第三、四节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澳大利亚”。湘教版(2002年版)“非洲”排在第一章第二节,“澳大利亚”排在第三章第七节。  相似文献   

4.
维罗纳(Verona)位于意大利北部阿迪吉(Adige)河畔,是一个人口约27万的意大利中等城市,它东接水城威尼斯,南通首都罗马,西依经济重镇米兰,北临阿尔卑斯山。维罗纳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商业中心,是威尼托区中仅次于威尼斯第二大城市,并且还是意大利北部最繁华的城市之一。Verona在拉丁语中意为“极高雅的城市”,自古就是一个兵家必争之地,同时也是意大利和欧洲铁路、公路相连通的主要枢纽,国际机场离市区仅10公里,因而,维罗纳也被称为”意大利之门”。它最重要的象征是著名石雕“狮门”。这是一座高约20米,宽8米的古罗马式拱门,矗立在古老的卡佩罗街头。尽管经历了好几个世纪,上面的群狮依然栩栩如生。  相似文献   

5.
陈炳飞 《地理教学》2006,(11):21-22
高中地理新课程必修“地理2”特别强调人地理要素和人地关系的发展变化。以人教版为例,在全书六章中,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和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的标题中都直接含有“发展”或“变化”,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标题中的“城市化”也隐含着发展变化之意,正部分更用了大量的篇幅阐述人口过程、城市化过程、农业和工业地域形成过程、人地关系思想演变过程等人地理要素的发展变化历程。  相似文献   

6.
季萍萍 《地理教学》2011,(17):22-23,13
一、教材分析 1.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节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三节的内容,在第三章中,与前一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一起,都是对天气知识的自然引申,与生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地理学报第28卷第4期(1962年)发表了陈才同志“试论经济地理学的发展趋向”的文章。该文着重从国内外经济地理学的历史发展和现状,论述了经济地理学的发展趋向,提出了经济地理学研究领域中客观上形成的三个主要研究方向:“即对地理环境同人类社  相似文献   

8.
《地理教学》2011,(9):64-64
国家统计局24日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的比重,从2005年的5.0%上升到2010年的9.5%。这份名为《国际地位稳步提高国际影响持续扩大》的“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指出,“十一五”期间,中国GDP总量的国际排序实现“三连跳”:从2005年的第5位提升到2006的第4位、2007年的第3位、2010年的第2位。  相似文献   

9.
200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已公布,这是自2004年以来的第四个关于“三农”问题的重要文件。前三个“一号文件”的主题分别为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此次主题是发展现代农业,与前三个“一号文件”的内容是相互关联的。每个“一号文件”提出的目标与要求.都不是在一年之内就能实现的,具有长期性。  相似文献   

10.
地理学报第28卷第4期(1962年)发表了陈才同志“试论经济地理学的发展趋向”的文章。该文着重从国内外经济地理学的历史发展和现状,论述了经济地理学的发展趋向,提出了经济地理学研究领域中客观上形成的三个主要研究方向:“即对地理环境同人类社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经济获得快速发展,取得可喜成就。但是.各地区的经济发展非常不平衡,地区经济差距显著。本文首先揭示了地区经济差距的现状,然后详细地分析各地区对外开放的差异及对地区经济的影响,并运用数学的回归分析法,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二者之间呈现密切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市场化、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我国区域规划实践与理论不断发展。系统总结并提出了发展的3个时期:1 1978年至1990年代初实践起步与理论引入期,是注重效率的区域不均衡发展阶段,国土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得到共同发展,区域规划理论开始引入、发展及应用;2 1990年代初至21世纪初实践增长与理论探索期,是注重效率兼顾公平的缩小区域差距发展阶段,区域规划工作受到重视并积极开展,区域理论研究进一步探索和发展;3 21世纪初以来实践深化与理论转向期,是注重公平的区域协调发展阶段,区域规划频繁出台并快速发展,区域规划理论多元化发展。在分析中国区域发展的新环境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规划在实践总结与理论创新、体系构建、实施机制创新、新问题跟踪等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长江产业带建设特征,问题与发展思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陈雯  虞孝感 《地理科学》1997,17(2):113-119
90年代以来,长江沿江地区经济增长迅速,沿江产业带初具规模,但产业带建设还面临着总体实力弱,地区差距大,产业结构和区域整体性差,粮食,交通,能源,环境保护不足限制性因素。今后长江产业带建设应以重点开发与整体推进相结合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和整体优势的发挥,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开发步伐,加经能源,交通,环境等保障工程建设,促进经济适度高速  相似文献   

14.
国际连通是航空枢纽城市内通外联的基本功能体现,利用构建的航空枢纽连通模型测算了我国所有国际通航城市2012年和2017年的国际连通性指数和国际中转指数,并与城市的枢纽定位比较分析。五年间我国航空枢纽城市的国际连通能力快速提升,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代表的三大国际枢纽城市仍主导我国航空运输市场的国际中转连通,但国际连通性指数所占份额在下降,次国际枢纽城市和部分区域枢纽国际连通功能快速提升。洲际长航线对各类枢纽城市国际连通能力的提升更具有网络扩张作用,中短途国际航线对次国际枢纽及区域枢纽的国际连通具有重要意义,基地航空公司对城市的国际枢纽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我国国际枢纽的空间分布从单一的“三点集聚”开始向“多点分化”演化,国际枢纽城市的空间演化契合了我国地区经济开放发展与国际航空运输需求的多样化发展趋势。国际航线网络布局、机场设施发展是建设高质量国际中转枢纽的基础保障,部分新晋枢纽城市缺少有效国际连通与之匹配,“之路”与开放门户等枢纽发展战略仍任重而路远。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的内涵与机制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协同发展是新时期粤港澳大湾区提升国际竞争力、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关键,也是一项复杂、系统、与时俱进的科学议题。特别是当前伴随全球化格局、区域治理体系以及技术革新的快速演进,粤港澳大湾区的协同发展将面临机制性的变化。文章通过对新时期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的内涵与机制的系统性分析,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经历了生产要素一体化、制度整合一体化和全方位融合一体化3个阶段的演变,新时期协同发展涵盖产业协同创新、环境协同治理、资源协同配置、服务协同共享和制度协同安排5个维度,并且在全球化、市场要素、政府治理和技术变革影响下产生了诸多机制性变化。  相似文献   

16.
从科技进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先导作用出发,通过对科技进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先导作用机理分析,阐明了科技产生、进步以及与经济发展融合、渗透、互为促进的过程。通过追踪国内外科技进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先导作用模式,为研究河南发展模式提供了背景和启示。在此基础上,通过深入调查研究、系统分析,提出了10种科技进步在河南经济发展中起先导作用的发展模式,为推动中原快速崛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动漫产业在现代社会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在我国,动漫产业目前已获得了长足发展,动漫产业区域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但是我国动漫产业由于缺乏原创、资金、市场意识以及盲目跟风,动漫产业发展与动漫产业发达的国家差距较大。为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提出以原创和品牌为主的创作模式,以多层次的发展模式,以多样化的复合人才培养模式和多元化的投资模式来发展我国的动漫产业。  相似文献   

18.
利用1990年以来江西省交通运输及相关统计数据,在分析和评价全省各地市客、货运量状况的基础上,运用地域非均衡系数、区域位势商指标,对江西省客、货流运输联系的空间演化特征及趋势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全省在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客、货运输在空间分布上已由低水平的集中趋向均衡发展,客运的廊道效应初显,在京九铁路、浙赣铁路、昌九高速、赣粤高速沿线地区客流较为集中;货运重心南移,极化效应减弱,随着全省各地市的资源优势开始转为经济优势,货运地位出现有序演变。结合江西省经济发展所处阶段,对其运输化发展阶段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9.
中国服务业空间差异的影响因素与空间分异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申玉铭  邱灵  任旺兵  尚于力 《地理研究》2007,26(6):1255-1264
结合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深入剖析中国服务业空间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而运用聚类分析和Theil系数探讨中国三大地带间、三大地带内和31个省(区,市)服务业发展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发展程度、市场发育程度、交通通信水平、经济全球化水平和人力资源丰度是影响中国服务业发展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根据31个省(区,市)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差异,将其划分为发达、次发达、较发达、欠发达和不发达五个基本区域类型;中国服务业空间分异的基本格局总体稳定、略有波动;不同省(区,市)服务业内部结构存在着明显的梯度差异;1990年以来,中国服务业发展的整体差异水平扩张迅速,而三大地带间、地带内的区域差异变动较为缓和,东部地带内省际差异进一步扩大,对全国总体差异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20.
I.DevelopmentSituationTheregionalongtheYangizeRiveristhenationalmajorexploitationbeltandthebondoftheeasternandwesternpartsof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