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0 毫秒
1.
论铝土矿床成因及矿床类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铝土矿全部是风化作用形成的,无一例外。地球上含铝(含少量铝质也可以)岩石在适宜的气候和地形条件下,风化成红土矿物,包括铝土矿物及少量粘土矿物、含铁矿物及少量含钛矿物等风化壳铝土物质(红土铝土物质)。第四纪以前的古风化作用形成的是古风化壳铝土物质(古红土铝土物质),迁移就位以后便形成风化壳铝土矿床(红土铝土矿床)。深埋地下经过成岩变化,再随地壳抬升进入地壳浅部,或地表的叫古风化壳铝土矿床。我国98%是古风化壳铝土矿床,即国外所称的喀斯特铝土矿床。由于其迁移就位方式不同,便形成了不同的风化壳和古风化壳(亚型)矿床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铝土矿床类型及其红土化风化壳形成机制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铝土矿床98%以上为古风化壳型,少量属红土型.前者分六个亚型,即铝硅酸盐岩古风化壳原地残积(Ⅰa);碳酸盐岩古风化壳准原地堆积(Ⅰb)、异地堆积(Ⅰc)以及异地沉积(湖水)(Ⅰd);Ica古风化壳异地沉积(海相);Ⅰf碳酸盐岩古风化壳准原地堆积(或沉积)-现代喀斯特堆积等六个亚型.ⅠⅠb、Ⅰc三亚型矿床在大气条件下就位,就位以后继续红土化,为此矿层很少层理;矿石中常有渗流管、渗流凝胶.Ⅰd、Ⅰe亚型在水体中沉积,有层理,无渗流管、渗流凝胶.所有铝土矿床的矿物组成及矿石结构、构造都是含铝岩石红土化风化作用易溶物淋失,难溶的钛、铝、铁质残留的风化壳铝土物质;无水体中结构、构造特征;δ18O‰及δD‰值证为风化物;除Ⅰc外均无动物化石及其碎屑.  相似文献   

3.
贵州北部铝土矿床成矿地质条件、机制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讨论了黔中古陆北部及黔北古陆下石炭统铝土矿床,即所谓的息熄式铝土矿床。本类型铝土矿床系古陆经过长期红土化风化作用而形成的古风化壳原地残积和原地堆积的。下伏基岩为碳酸盐岩的为原地堆积侣土矿床;下伏基岩为页岩、粉砂岩及细碎屑岩有连续过渡的现象的为原地残积铝土矿床,均属古风化壳型铝土矿床。其共同特点是:矿体中均含红土化风化壳物质;无水体中沉积结构、构造;无动物化石及其碎屑。碎屑、豆鲕红土化形成时的特征明显,如豆鲕外壳有较多的氧化铁包壳薄膜。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铝土矿床类型及其红土化风化壳形成机制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铝土矿床98%以上为古风化壳型,少量属红土型.前者分六个亚型,即铝硅酸盐岩古风化壳原地残积(Ⅰ_a);碳酸盐岩古风化壳准原地堆积(Ⅰ_b)、异地堆积(Ⅰ_c)以及异地沉积(湖水)(Ⅰ_d);I_(ca)古风化壳异地沉积(海相);Ⅰ_f碳酸盐岩古风化壳准原地堆积(或沉积)—现代喀斯特堆积等六个亚型.ⅠⅠ_b、Ⅰ_c三亚型矿床在大气条件下就位,就位以后继续红土化,为此矿层很少层理;矿石中常有渗流管、渗流凝胶.Ⅰ_d、Ⅰ_e亚型在水体中沉积,有层理,无渗流管、渗流凝胶.所有铝土矿床的矿物组成及矿石结构、构造都是含铝岩石红土化风化作用易溶物淋失,难溶的钛、铝、铁质残留的风化壳铝土物质;无水体中结构、构造特征;δ~(18)O‰及δD‰值证为风化物;除Ⅰ_c外均无动物化石及其碎屑.  相似文献   

5.
我国古生代铝土矿矿石结构构造成因命名及矿床命名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廖士范 《贵州地质》1991,8(2):109-118
我国古生代铝土矿矿石的结构、构造及矿物组成均具有红土化风化作用形成的特点,与水体中形成的或机械碎屑沉积的完全不同,它是古风化壳铝土物质,与现代风化作用形成的红土铝土矿矿石的结构、构造、矿物组合、同位素组成等均相同,都不是水体中形成的或机械碎屑沉积。因此作者建议将这种铝土矿命名为古风化壳铝土矿为宜。这类矿石的结构、构造命名为红土豆、红土鲕、红土结核、红土结石、红土碎屑、红土碎块等,使之更具成因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铝土矿成因及矿层沉积过程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我国铝土矿床按最近作者等(1984,1985)的意见主要的是风化壳沉积型(Ⅰ型),占我国铝土矿石储量98.83%,其次是红土型(Ⅱ型),占我国矿石储量1.17%。前者又分三个亚型即Ⅰ1修文式--碳酸盐古风化壳沉积亚型,占Ⅰ型矿石储量83.2%,分布在山西、贵州、河南、四川、山东、河北、陕西、辽宁、江西、新疆等省(区);Ⅰ2苹果式--碳酸盐古风化壳沉积--近代卡斯特堆积亚型,占Ⅰ型矿石储量13.04%,分布在广西、云南等省(区);Ⅰ3乐山式--硅酸盐古风化壳沉积型,分布在四川、贵州北部、湖北、湖南等省。红土型(Ⅱ型)分布在福建、广东。是第三纪到第四纪玄武岩在近代气候条件下风化作用形成的三水铝石矿床。其成因已得到我国铝土矿床地质工作者的公认,与国外的意见也一致,本文不再讨论。但是我国对于古风化壳沉积型铝土。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云南省砚山县红舍克铝土矿成矿地质特征研究,认为该区沉积型铝土矿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1)基岩升隆、剥蚀,含铝矿物风化堆积;(2)切割、夷平和喀斯特化,含铝矿物迁移、脱硅,形成红土化堆积;(3)沉积、海解、去硅、铝土富集.而堆积型铝土矿床主要为沉积型铝土矿经近代岩溶化阶段所形成的次生淋滤矿床.地层层位、古侵蚀面、褶皱构造及地形地貌是该区寻找铝土矿的重要标志.该区铝土矿资源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8.
桂西岩溶堆积型铝土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桂西岩溶堆积型铝土矿床赋存于岩溶于、谷地中的红土,矿石具有中铝、高铁、高铝硅比、低硫的特点。成矿物质来地上二叠统底部的古风化壳型铝土矿层,成矿时代为早更民,矿床成因与岩溶作用、红土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
河南陕县瓦碴坡铝土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全树 《西北地质》2009,42(4):53-59
矿床产于下古生界碳酸盐岩不整合面上,严格受沉积间断面的控制。矿区及外围是由3个矿带、30余个矿体组成的大型铝土矿床,是河南省内主要富铝(黏)土矿成矿带之一。矿床受潮湿热带气候中形成的红土化与成矿密切相关;侵蚀面上形成大小不等的洼地及溶斗是铝土矿的定位空间,海湾泻湖相沉积环境是铝土矿床形成的有利条件。研究表明,矿床属于海相成因的短距离搬运-机械沉积为主的铝土矿类型,认为此区具有较好的铝土矿成矿前景。  相似文献   

10.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及研究,贵州兑窝铝土矿的主要赋矿层位为下石炭统九架炉组,可分为堆积型铝土矿和沉积型铝土矿两大类型,矿体多呈似层状、层状分布;矿石矿物成分以一水硬铝石、一水软铝石和水云母为主,矿石品级均为Ⅰ级,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可用于研磨料、高铝水泥、氧化铝等原材料;堆积型铝土矿在第四系中的分布规律受古地理环境影响较为明显,而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则受地形控制明显;矿床属于古风化壳再沉积型铝土矿床,其形成过程经历了红土化阶段、迁移就位阶段和表生富集阶段。  相似文献   

11.
滇东南地区铝土矿床类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仁新 《云南地质》1992,11(2):121-129
滇东南地区的铝土矿床,层位时代为晚二叠世乐平期。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古风化壳红土型铝土矿床,由基性火山碎屑岩经红土化作用残积而成,红土化在剖面上从上而下逐渐减弱,矿层中仍部分保留了残余火山碎屑结构,一水硬铝石的δ~(18)O值为10.38%(SMOW);另一种是半局限海碳酸盐台地上的碎屑沉积铝土矿,矿层呈单层或复层,产于生物碎屑灰岩与炭质页岩的互层中,矿石中除常见的碎屑结构外,尚有蠕状变形的假鲕,其中细粒状、草莓状黄铁矿呈环状分布,表明有部分水铝石可能呈微粒悬浮在水体中后经沉积成岩而聚集成矿,δ~(18)值为15.62-19.29%(SMOW)。这两类矿床均程度不同地发育了氧化带,有的还能形成第四纪岩溶堆积矿床,较原生矿更有工业价值。上述两类铝土矿床在滇东南地区保留十分典型的成因特征标志,有助于当前国内铝土矿床成因的讨论和类型的建立,藉以认识第四纪以前的铝上矿床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12.
广西铝土矿矿床类型有沉积一水硬铝石型、堆积一水硬铝石型和堆积三水铝石型三种, 各类型铝土矿矿床均有相当数量达中-大型规模。矿石质量以堆积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最佳。广西铝土矿矿集区主要位于桂西和桂中地区, 其次为桂西南地区, 其中百色市的那坡—靖西—德保和平果—田东—田阳两个矿集区分布有广西大部分优质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矿床; 桂中地区的矿集区以堆积三水铝土矿分布为主; 桂西南扶绥—龙州矿集区亦具有一定的规模。广西沉积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矿床受控于上二叠统合山组煤系地层, 其后期风化形成了堆积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床, 而堆积三水铝土矿床则主要为碳酸盐岩分布区第四纪红土型风化作用形成的。广西铝土矿划分为两个矿床系列组合, 一为与沉积作用有关的矿床系列组合, 二为与风化作用有关的矿床成矿系列组合。作者采用全国统一成矿预测方法预测了广西铝土矿资源潜力, 圈出了7个铝土矿成矿远景区。下一步找矿将以探查沉积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为主。  相似文献   

13.
遵义川主庙铝土矿产于下石炭统九架炉组的中上部,以矿体形态呈漏斗状和“小而富”为其主要特征。研究表明,铝土矿的赋存富集受古岩溶漏斗和沉积环境的制约,基底页岩是形成铁铝质风化壳的母岩,矿床是在经过长期风化剥蚀的早古生代碳酸盐岩侵蚀面上发育起来的,即在有利的古构造、古地理和古气候条件下,首先经过红土化,后经搬运再沉积而形成的。矿床成因类型划为古风化壳型并地堆积铝土矿床,其成矿时代归属早石炭世大塘期旧司时。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三门峡境内铝土矿床是产于奥陶系灰岩之上的一水硬铝石型沉积型铝土矿床,铝土矿矿体形态与古岩溶侵蚀面有着密切的关系,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扁豆状)、溶斗状等,矿体的形态严格受古地形的控制.矿石类型主要为砾屑状、砂(粒)状、蜂窝状、豆鲡状及致密状铝土矿,以及它们之间的复合类型.矿床的形成主要受本溪组地层、构造、古地理等多种条件控制.  相似文献   

15.
柬埔寨王国红土型铝土矿,产于北东部蒙多基里高原,属第四系风化壳红土型三水铝石矿床,系玄武岩经风化作用残留而成。矿体呈面状分布于坡体顶部平缓台地区,厚度稳定,矿体分布受坡体展布形态制约,平面上受浅地表水系侵蚀呈不规则面状覆于地表、浅地表;矿床规模为大型,铝土矿资源量达数亿吨。  相似文献   

16.
广西南部和东南亚各国风化壳红土型高铁三水铝土矿,其成矿母岩均为高铝岩浆岩及沉积高铝泥岩,在热带—亚热带,高温湿热条件下强烈红土化及化学分解作用,矿物迅速分解,在高原台地排水良好的环境下,活泼的Ca、Mg、K、Na被地表和地下流水迅速带走,而较为惰性的Fe、Al元素残积下来,抱团聚集而形成结核状、粒状、皮壳状、不规则状团块混杂堆积于红土层中,便成了高铁三水铝土矿层,年长月久便达到工业品位,构成具经济价值的风化壳红土型三水铝土矿床。但由于各个成矿区(带)的自然、地理、日照、平均降雨量等等条件不同、成因大体相同,但矿床地质矿产条件殊异。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三门峡境内铝土矿床是产于奥陶系灰岩之上的一水硬铝石型沉积型铝土矿床,铝土矿矿体形态与古岩溶侵蚀面有着密切的关系,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扁豆状)、溶斗状等,矿体的形态严格受古地形的控制.矿石类型主要为砾屑状、砂(粒)状、蜂窝状、豆鲡状及致密状铝土矿,以及它们之间的复合类型.矿床的形成主要受本溪组地层、构造、古地理等多种条件控制.  相似文献   

18.
红土型金矿指产于红土风化壳中,金的富集与成矿均与红土风化作用密切相关的矿床。金矿红土风化剖面一般见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年平均温度在20℃以上,降雨量1500~2000mm,产出地形较为平坦,其风化剖面自上而下分为:①腐植质红土层,厚0~2m;②上部红土层,厚0~5m;③含矿红土层,金矿赋存于豆状、球状或结核状铁矿物中,红土的主要矿物成分为三水铝石、针铁矿、高岭石等;④杂色红土层;⑤半风化基岩层。红土风化作用过程顺序为:①碳酸盐型风化壳阶段;②高岭土型风化壳阶段;③砖红土型风化壳阶段。风化作用过程取决于化学溶解迁移(D)、机械迁移(T)及与之相关的雨量(R)、降雨特征、坡长(X)(指分水岭至坡底的水平距离)、坡度()及植被发育情况等。通常风化堆积模型如下:式中:z为土壤厚度,t为风化进行的时间,dz/dt表示风化堆积的速度(mm/a),Ps为土壤状态参数,D为化学迁移速率,T为机械迁移速率。计算表明,一般合矿红土风化剖面厚30~50m,其形成时限一般在1~10Ma之间。我国南方属热一亚热带地区,具备红土化金矿床的形成条件,应注意普查这一类型矿床。  相似文献   

19.
务正道地区铝土矿是由风化作用形成的古风化壳沉积型铝土矿,成矿母岩主要来源于下伏中下志留统韩家店组碎屑岩.文章依据瓦厂坪矿床岩、矿石X衍射、电子探针分析成果,绘制Al2O3-SiO2-FeO三角图,并探讨了风化作用与铝土矿(岩)形成机理,认为风化作用是铝土矿形成的必要务件,母岩风化作用是(一个)Si不断的溶解迁移流失,Al和Ti相对残留、再迁移、沉积富集的过程,铝土矿形成受风化作用时期气候、地理环境等因素影响,矿床规模、矿石质量与风化时间、储藏条件、脱硅富铝作用密切有关.  相似文献   

20.
铝土矿床中豆鲕粒结构的形成,直接与红土化作用有关.本文试以黔北铝土矿床为例,论述了古代喀斯特型铝土矿床中豆鲕结构的成因机理。其豆鲕粒结构存在的本身便标志着经历了红土化阶段或直接源出于红土物质。当化学风化作用进入到酸性淋溶阶段时,大量的有机酸胶、铝、硅、铁胶,经过复杂的分凝、软胶化、扩散、间歇反应、陈化等胶体化学作用,直接孕育成了豆鲕粒结构.豆鲕粒的形状、大小、密度、分布等特征,则取决于原始溶胶的数量、浓度,浓度梯度和相对稳定度。与豆鲕粒结构密切伴生的复胶状结构,其成因也是胶体作用所致.属风化作用或与风化作用密切有关的矿床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