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拉格朗日插值公式病态现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永杰 《水文》1996,(3):31-35
拉格朗日插值公式病态现象的研究郭永杰(长春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拉格朗日插值公式(以下简称拉氏插值公式)是比较常用的数值插算公式。在水文资料电算整编中,水位流量关系线法推流部分大多采用拉氏插值公式的二次式形式,即一元三点插值法。经过近十年的实际应用,采用...  相似文献   

2.
过去采用流量系数法整编堰闸流量资料,由于算得的流量系数是一个变量,因而其成果不利于电算推流。尤其是沉溺式出流的流量系数,相关因素比较复杂,成果点据散乱,精度不高。为此,提出以多元对数图解法(又称逐步图解法)整编堰闸流量资料。经我省部分堰闸站(包括感潮堰闸站及电力抽水站)的整编实践证明,成果精度比较满意,且便于电算整编推流。现介绍于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水文信息处理系统是在Windows环境下、用Visual Basic 6.0高级语言研制开发的智能水文资料整编软件,引用数据库存储信息,调用Excel输出整编成果。该软件实现了水位、流量、泥沙等要素关系线的自动生成和人工辅助定线,并完成全部整编计算工作,结束了我国水文资料电算整编工作中依靠手工定线整编的历史,解决了计算机定线、推流和成果输出一次完成的技术难题,真正实现了水文资料整编计算机化。  相似文献   

4.
黄夏坤 《水文》2003,23(5):53-56
梧州水文(三)站是西江的首要控制站,历年来采用连时序绳套曲线法进行流量资料整编和水文情报预报查读流量,此法要求的流量测点多,工作量大,人工定线时还会造成一定的误差,且不适应计算机处理。通过连时序绳套曲线法、水位后移法、校正因数法、涨落比例法的对比分析,认为涨落比例法最符合梧州水文(三)站的测站特性,是一种有较高精度,便于电算化处理的资料整编和水文情报预报查读、计算相应流量,且能满足各方面要求的推流方法。  相似文献   

5.
利用正交函数拟合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挽鱼沟水文站实测流量资料,利用正交函数对该站水位流量关系曲线进行拟合,对选配的各阶曲线进行误差统计与"三项"检验,选取满足水文资料整编规范规定的误差指标与定线精度要求的曲线,并与人工定线的整编成果进行比较分析,说明正交函数拟合曲线能满足水文资料整编要求,能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和提高整编精度。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用电子计算机整编水文资料的工作中,对于较复杂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一般采取人工定线、输入节点、用插值方法进行推流。但是随着电子计算机进一步在水文资料整编中的应用,随着水文观测仪器的发展,观测数据逐步信息化,因此必须考虑对于复杂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自动定线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学习并推广使用电算整编水文资料通用程序,自十月七日至十二月五日在北京举办了研习班。我国用电子计算机整编水文资料,自1979年以来,发展很快。但整编程序不统一,不利于交流,不利于优化与提高,因而1979年开始组织力量编制通用程序,至今已完成了降水、水位、流量、含沙量等通用程序。这次研习班共有学员80余名,分为甲、乙两班,乙班在学习通用程序前先补习了电算方面的基础知识。通过研习班学习,学员都有较大收获,回到各单位后,将会对本单位的电算整编工作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时培海 《水文》1992,(2):14-17,23
在水文测验中,随机误差服从何种分布,目前尚缺乏论证。本文以水文整编资料为基础,用合并同一水位级的流量资料等方法,采用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来研究随机误差的分布规律。通过对浙江省钱塘江流域的青山殿、分水和衢县三个水文站流量资料的分析,并结合对误差理论的研究,从而对流量误差分布规律有了进一步认识。并且就分析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和继续研究的设想。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水文资料整编数据中的流量相关数据的检查情况。根据南方片整编程序推流数据文件中时间数据自动调取遥测水位数据文件中相应时间的水位数值,并与推流数据文件中的水位进行对比,检查水位数据正确性。特别是根据推流数据的开关闸时间和测流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来查找相应的遥测水位文件中的水位,并将查找出来的遥测水位与测流水位进行比较,水位不同的就列一个文件进行提示,并将推流过程和测流过程转换成DAT文件,展绘到水位过程线CAD图上以便对时间数据进行校核。同时对流量计算文件中的水位进行对比检查。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2019,(6)
依托网络"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水文发展提出"大水文"发展战略思想,全面推进水文测验方式改革工作。结合张掖水文局目前人力物力资源及技术力量分配现状,初步规划设立一个中心站,两个巡测区全面覆盖流域内各监测站点水位等水文要素的监测。水位采用雷达水位计,降水量自记雨量计及委托人工结合观测;流量经分析论证,水位流量关系能做单值化处理的部分站点采用历年综合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推求,不能做单值化处理的进行流量级划分,对不同流量级分析认证,确定中低水采用历年综合曲线推流,高水巡测实测流量进行推流。水温、蒸发量及辅助项目通过邻站资料相关分析,相关系数R~2在0.903~0.994之间相关性较好,可以通过线性相关插补延长资料系列。自动化监测设备与人工巡测相结合测验模式,及时高效的完成水文数据的收集、整编与报汛。增强水文应急监测的时效性与机动性。为防汛抗旱减灾、节水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及时、准确、高效的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1.
《水文》1988,(2)
电子计算机技术在水文上的广泛应用,是水文业务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从1980年起,我站就开始重视这项工作,并在无机的情况下,千方百计地赴北京、兰州等地学习别人的经验,为将来作准备。1982年底,我站购买了MC—68000高档16位微机系统,这为我站开发推广应用微机技术创造了有利条件,促进了我省水文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几年来,我们开发应用微机取得了一些成绩。一、实现了全省水文资料电算整编 1980年,北京水文资料电算整编座谈会提出了“电算整编是水文资料的发展方向”。此后,我站便  相似文献   

12.
确定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是流量资料整编的关键。对于电算整编来说,研究机器定线的方法,是有一定意义的。用机器定线,就要找一种适用的数学模式。以往,常假定水位流量关系式为: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实例和理论分析简述了感湖堰闹水文站一潮最大流量整编采用一潮平均流量与一潮最大流量建立相关关系推流的局限性,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水文资料电算整编软件包第一次工作会议于1990年7月1~3日在无锡市召开。会议由黄委会水文局主持,参加会议的有长委会水文局,江苏、山东、福建省水文总站,河海大学及水利部水文司的代表共10人。会议对目前已投产的各类水文要素整编程序之功能、计算方法及标准化问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  相似文献   

15.
目前,水文部门在利用PC-1500机为VAX机水文资料电算整编准备原始数据文件时,使用得较多的是珠委水文局提供的数据录入方法和联机通信软件,该软件的数据录入和传送基本办法是: (1) 采用PC-1500机的程序写入方法,把水文  相似文献   

16.
付洪涛 《水文》2001,21(6):52-53
论述了自行研制的“水文资料微机整编系统”软件,该软件在软硬件环境、图形功能、信息查询等方面,改进了原VAX系列计算机平台上全国通用整编程序的电算整编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7.
过去的水文资料整编成果,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或多或少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而水利水电建设对资料的要求越来越高,很有必要对以前的水文资料整编成果进行一次审核。建议有条件的地方开展这项工作。通过这项工作可以达到提高资料质量和使用价值,改进测量方法。具体作法是:一、登记测站及观测资料的基本情况(一)测站沿革;(二)测验河段及其附近河流情况;(三)水准基面、水准点变动情况;(四)水位资料情况,包括基本水尺变动情况,水位精度受影响时的处理情况;(五)流量资料情况,包括测速方法,起点距、水深测读方法,断面测验方法以及测速测深垂线的分布情况等;  相似文献   

18.
王士林 《水文》2001,21(4):49-52
通过近年实测资料的初步分析,采用落差指数法对石镇街水文站水位-流量关系进行单镇化处理,推流验证取得了较高精度,对精简测流任务,改变测验方式以及实现现代化技术整编均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
洪水期水位流量关系绳套曲线的直接拟合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高兵役  李正最 《水文》1998,(5):26-29
受洪水涨落影响的水痊流量关系通常为时序型绳套曲线,现有的校正因数法在电算整编中存在一定的困难,通过对校正因数法公式的幂级数展开,提出了水位流量关系绳套曲线的计算机直接拟合数学方法,并对该法原理、步骤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法能有效地模拟受洪水涨落影响的水位流量关系绳套曲线、且具有计算速度快,推流精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全国水文部门每年要刊印10卷74册约4000万个数据的水文年鉴,这些数据是从约2亿多个原始观测数据中经整理计算而得的。近年来,由于采用了电算整编,大大地减轻了工作强度,提高了计算精度和工效。但电算整编的原始数据,一般都要集中到水文总站,人工从终端键盘录入计算机,工作量很大。尤其目前正在建立水文基本数据库,需要集中录入历年的数据,工作量更大。在目前未普遍采用固态存贮器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