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测站的云天,上午开始,就有晴天下的浓积云、淡积云和碎积云生成,但13时过后,浓积云迅速发展为积雨云,并伴有  相似文献   

2.
碎雨云、碎层云和碎积云都是破碎的低云,外形很相似。在实际工作中,碎积云相对比较容易识别,而碎雨云和碎层云却很容易混淆,可这两种云在我省山区又很常见。但在观测记录中,除晴天有雾或有层云的清晨偶尔记录有碎层云外,一般很难见到该云的记录。当雨后阴天,且以后没有降水记录时,碎层云常被记为碎雨云。记录的正确与否,应该根据当时的天气条件及破碎云的成因等来区别。碎雨云是降水云层下由雨滴蒸发,使云下湿度增大,经扰动凝结而形成的碎云。初生时少而离散,不断滋生,很快合并成层。由于云体散乱破碎,移动较快,形状多变,呈…  相似文献   

3.
现行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在描述淡积云的特征中,没有讲该云是否产生降水,只是说浓积云“有时可产生阵性降水”。在实际工作中,一般观测员是不敢轻易记录淡积云降雨的,凡记录有阵雨时,必同时记cb云或浓积云,有时微量阵雨也记sccug。之所以如此,是怕招惹麻烦,恐有云状判断错误之嫌疑。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以下三种云天状况进行集体观摩学习,分析总结出碎雨云和碎积云容易混淆及漏记的原因,从而正确识别碎雨云和碎积云:测站没有降水,将测站上降雨云层下面的碎雨云误记为碎积云;反之,测站有降水,但不管降水时间长短,也不管降雨量大小,又统统将测站上空所有的碎云误记为碎雨云;因观测员粗心大意,将测站上空降雨云层其下量不多的派生出来的碎雨云漏记。  相似文献   

5.
碎云     
伴随着恶劣天气而出现在降水云层之下的碎云是碎雨云,这是无可非议是。可是,当降水天气发生之后,在测站四周山腰生成的碎云是否亦是碎雨云?这个问题倒是值得提出讨论的。 根据“贯例”,每逢有这种云出现,我们都把它记为碎雨云。笔者最近经过实地观察,认为应把这种云记为碎层云为妥。 不可否认,降水天气之后在山地所生成的碎云也是降水物蒸发后,使之水汽含量增大达到饱和凝结而成,仅从这点来看,它与前者碎雨云的生成有共同之处——都是降水物蒸发后所凝结之产物。但是它们在生成过程则有差异。  相似文献   

6.
CL云:一淡二浓三秃积,四积云性五普通,六层七碎八不同,九是鬃状积雨云. 解释:"淡"指淡积云或碎积云,或两者同时存在;"浓"指浓积云,可伴有淡积云、碎积云或层云,云底在同一高度上;"秃积"指秃积雨云,可伴有积云或层积云或层云;"积云性"指积云性层积云."普通"指普通层积云;"层"指层云."碎"指碎雨云;"不同"指层积云与淡积云、碎积云同时存在但高度不同.  相似文献   

7.
书本上对淡积云天气意义的介绍 ,多是“晴天积云”、“天气睛好”及“睛天常见”等。但广州观测到的淡积云 ,也有预兆坏天气的 ,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1 预兆当天有地方性阵雨的淡积云  这种淡积云的特点是 :1淡积云生成的时间比睛天时早 ,0 7时左右便可生成 ,这表示大气不稳定。但需注意 ,要和从海面移入的淡积云区别开来。因为夏季睛天的后半夜 ,水体表面的温度比其上空低层气温降得慢 ,常有淡积云形成 ,有时有浓积云甚至积雨云 ,清晨随海风移入陆地 ,而陆地的温度比其上空低层的气温降得快 ,故移入的淡积云很快变成积云性层积云 ,并在 …  相似文献   

8.
有些台站常把碎雨云误记为层积云,尤其是在台站四周有降水而本站未降水时,对从外地飘移过来的大块破碎的云,更容易误记为层积云.尽管在降水云层下有层积云的可能,但在降水云层下仍以碎雨云为主,所以在识别碎雨云和层积云时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相似文献   

9.
李泰峰  苏茂 《气象》1984,10(1):25-26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为云下的定义,有时与实际观测到的情况有出入。这在云的降水现象方面尤为突出。例如,从很薄的低云、中云、高云中,都曾观测到降水。有的薄云的降水量还相当可观。下面介绍几个我们观测到的薄云降水实例,供参考。 一、薄的对流云的降水 我们曾观测到厚度只有1仟米的中积云(Cumed)和碎积云降水。这里所谓中积云,指的是从淡积云向浓积云发展过程中厚度大于淡积云,且云顶已开始有两个或更多云头的积状云。  相似文献   

10.
孙民 《河南气象》2005,(1):48-48
有些台站常把碎雨云误记为层积云,尤其是在台站四周有降水而本站未降水时,对从外地飘移过来的大块破碎的云,更容易误记为层积云。尽管在降水云层下有层积云的可能,但在降水云层下仍以碎雨云为主,所以在识别碎雨云和层积云时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相似文献   

11.
积云的降水     
地面气象观测中,遇到有降水现象时,值班员都要慎重考虑该降水现象产生于何种云中?是否符合规范中有关技术规定?否则,就容易产生云天矛盾,发生技术性差错。 现行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在描述淡积云的特征时,没有讲该云是否产生降水,只是说浓积云“有时可产生阵性降水”。在实际工作中,一般观测员是不敢轻易记淡积云降雨的。  相似文献   

12.
陈洪奇 《贵州气象》2002,26(5):48-48
阵性降水是指强度变化大 ,骤降骤停 ,有时伴有雷暴 ,降自积雨云、积云、层积云中的降水。对阵性降水的观测 ,不能全以雷暴或者云状来确定 ,有的地面测报员一听到雷声后 ,在同一分钟内便将雨改记为阵雨 ,于是一日之中 ,雨、阵雨、雨、阵雨 ,这样反复转来转去 ,使记录不连续 ,失去了真实性。笔者在此浅谈观测阵性降水的体会 ,以供同行参考。首先在思想上对阵性降水要有明确的认识 ,阵性降水一定降自积雨云或对流旺盛的浓积云 (积云性层积云有时也可降阵雨 ,但量较少 ) ,一般有雷电现象。但在积雨云本身 ,对流不旺盛时 ,就可能没有雷电现象。因…  相似文献   

13.
碎雨云是降雨云层下不断滋生的云物理现象。多年的观测发现,碎雨云的生命过程除了与降雨持续时间有关外,还与雨滴、雨强大小有密切关系。当降雨持续越长,雨滴和雨强越小,越利于碎雨云生成和增多,当降雨持续越短或雨滴和雨强越大,碎雨云越不易生成增多。在较长时间的降雨过程中,碎雨云的生成量,决定于雨滴和雨强的大小。  相似文献   

14.
吴际平 《气象》1985,11(3):28-28
经验表明,对于“积云忽作闷雷声,雨弹光鞭欲杀人”的云层,及能够目击全部外形特征的孤立积雨云,无疑都会记作Cb。但对某些情形,要准确判定Cb却非易事。本文对几种云天情况,粗略谈点判断Cb的体会。 1 以Cu、Sc cug、Fc等为主,天空云量多,云块相互遮掩,不易看清云的顶部特征,尚未产生伴随的天气现象。这种现象常见于夏季午后。受热力对流作用,Cu不断生成和发展,多成为淡积云、浓积云、积云性层积云、碎积云并存,云量多。观测员目力所及仅在云块的底部或侧面,难于见到云顶。此种情况确实难于判定是否有Cu云块已发展成为Cb云了。这时须防止两种偏向。一是认为没有什么天气系统影响,忽视积云的发展变化,不产生雷电阵雨现象就不考虑记Cb云。另一种偏向是,仅看到云块黑一些或移过头顶时下几滴“过云雨”,便轻易地将Cu记为Cb云。  相似文献   

15.
茅圣仁 《气象》2004,30(5):57-57
在地面气象测报中碎雨云Fn是常见的云,定义为:“低而破碎的云,灰色或暗灰色。不断滋生,形状多变、移动快。常出现在降水时或降水前后的降水云层之下。”该定义可理解为:“降水时或降水前后的降水云层下破碎的云记为Fn”。在工作实践中对“降水时或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拉萨地区1981 ~2010年汛期5~9月4个台站的地面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汛期5~9月各类积云的发生频率及其降水过程,分析了各类积云的降水能力;从卫星云图、天气雷达图识别及目测三个方面对拉萨地区汛期适宜高炮(火箭)人工增雨作业云系做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拉萨地区平均每年有40d以上的积云降水;其中伴随碎雨云的积雨云(Cb+Fn)降水概率最大.各县区平均积云降水过程占总降水过程的52.6%,平均积云降水量占总降水量的54.8%;汛期降水过程中由积云带来的降水占一半以上,一般产生小雨及小到中雨的雨量,产生大雨及暴雨的概率极小.降水性积云不仅人工增雨潜力很大,实施人工增雨催化作业的机会也较多.适合人工增雨作业影响的积云降水云系按其对降水量的贡献大小依次为伴随碎雨云出现的积雨云(Cb+ Fn)、伴随碎积云出现的混合层积云(Sc+Fc)、积雨云(Cb)、层积云(Sc).  相似文献   

17.
cb云观测是地面观测中的重要项目,而如何准确判断cb云的存在又是观测中难题。尤其是初春季节,出现在本地的cb云体较小,而且往往与其他云混杂在一起,较难辨别。在今年二月中至三月末之间,本站共记载了三次cb云(经集体观测而定,若无集体观测确认,是不会记cb云的),但都无雷暴发生。事后笔者查看了本站从1980年至1994年之间二月和三月的航空簿记录,除有雷暴发生的以外,竟然没有一次cb云的记录,即使出现很强的阵雨,也没有记cb云,而记为积云性层积云。根据积云性层积云的定义和降水特性,这种云一般不会出现很强的阵雨。有时甚至出现观测时记普通云,观测后马上有雷暴发生的现象,这对于平原地区来说是明显的误记。查看兄弟台站的资料,也有同样的现象。这说明初春时期cb云的漏记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拉萨地区19812010年汛期52010年汛期59月4个台站的地面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汛期59月4个台站的地面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汛期59月各类积云的发生频率及其降水过程,分析了各类积云的降水能力;从卫星云图、天气雷达图识别及目测三个方面对拉萨地区汛期适宜高炮(火箭)人工增雨作业云系做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拉萨地区平均每年有40d以上的积云降水;其中伴随碎雨云的积雨云(Cb+Fn)降水概率最大。各县区平均积云降水过程占总降水过程的52.6%,平均积云降水量占总降水量的54.8%;汛期降水过程中由积云带来的降水占一半以上,一般产生小雨及小到中雨的雨量,产生大雨及暴雨的概率极小。降水性积云不仅人工增雨潜力很大,实施人工增雨催化作业的机会也较多。适合人工增雨作业影响的积云降水云系按其对降水量的贡献大小依次为伴随碎雨云出现的积雨云(Cb+Fn)、伴随碎积云出现的混合层积云(Sc+Fc)、积雨云(Cb)、层积云(Sc)。  相似文献   

19.
魏利生 《气象》1986,12(9):29-31
1984年8—9月,空军组织进行了建国以来最大的人工消云雾试验,并于10月1日实验了人工消雾消云作业。试验作业效果较明显,达到了预期目的。 一、试验概况 1.影响受阅任务的云雾 针对国庆阅兵飞行气象条件,根据对国庆前后五天的上午、六个受阅起降机场近30年(1954—1982年)云的气候资料的整理分析,得知:可飞行日为79.2%,影响飞行日占20.8%,主要云状为层积云,其余依次是层云、碎层云、碎雨云和淡积云。层积云和淡积云的云底较高,多在1000—2000m之间,其它的云云底较低,为100—300m之间。低云出现时,天气较坏,受阅飞机一般都不能起飞.无需进行人工影响。层积云和淡积云,虽不影响起飞,但影响空中编队和  相似文献   

20.
也谈碎云     
对碎云观测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雨后碎云,千姿百态,有时难于确认。但只要掌握各种碎云的生成发展消失的条件和规律,也不难正确判断辨别。这里谈一些看法和体会。 碎云包括F_c、F_s、F_(no)一般情况下,好天气时的碎云记F_c,早晨有雾,低层生成的碎云,计F_S,这是无疑的了。而坏天气下的碎云,就比较复杂一些。我认为,一般情况下,坏天气下的碎云是F_(no)其主要有两种情况:一、当有天气系统影响本站时,特别是锋面、台风等天气系统影响时,一大片黑色的碎云随着降水云层,先后迅速向测站飞来,这种碎云,无疑是F_n;二、在持续阴雨天气期间,降雨云层下的碎云,它呈灰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