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前,济南城南门内外,有多处纪念古帝虞舜的名胜古迹,像舜耕山、舜祠、舜井、舜坊;南门则命名为舜田门。据《墨子》、《史记》等古籍记载:“舜耕于历山”。这历山,山在何处?自古以来说法不一。有人考证,它在济南。济南古称历下、历城,都和历山的名称有关。历山,又名舜耕山、千佛山。 以舜相称的祠井、坊等纪念性建筑物等胜迹,最早的一批都在千佛山。1400年前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有:“城南对山,山上有舜祠,下有大穴,谓之舜井。”唐代封演《封氏见闻记》称:“齐州城东有孤石,平地耸出,俗谓之历山,以北有泉号舜井,…  相似文献   

2.
板子矶,位于长江下游,安徽省繁昌县荻港镇2.5公里处芦南乡辖区内,孤阜临江,激流拥抱,明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知县邓一儒因矶滨鹊江,改名“鹊起矶”。但“人之称斯矶者终莫之易也,仍存其旧名板子矶”(《繁昌县志》)至今。著名的繁昌十景之一“鹊屿江光”即  相似文献   

3.
西施古迹群     
《中国地名》2012,(1):27-27
1.苎萝山·红粉石苎萝山海拔127米,为会稽山余脉。在浣纱溪东岸,属苎萝乡。山上有红粉石,相传为西施妆罢将胭脂水泼于石上,日久积红;另说,西施告别故乡时,泣血所致。清初单隆周《苎萝山》诗:"石留红粉延朝旭,江带春纱绕绿芜。"  相似文献   

4.
赣州“八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州大地 ,山川锦绣 ,风光旖旎。不少城市、风景名胜区、园林乃至村镇 ,有所谓“八景”、“十景”……因其文化内涵丰富 ,突出了这些景点的特色 ,而为人们所钟爱。很多人以为 ,北宋画家宋迪的“潇湘八景”是中国八景文化的鼻祖。其实 ,千里赣江第一城赣州才是“八景”文化的发源地 ,大文豪苏东坡就是“八景”的始作俑者。不过 ,潇湘八景四字一句的命名方式形象生动 ,取法自然 ,诗情韵味浓厚 ,为世人普遍喜爱和采用 ,从而推波助澜 ,形成了我国独特的“八景”文化。据《赣州府志》、《赣县志》记载 ,北宋嘉礻右年间(公元1056—1063年…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葫芦岛市西北40余公里,山神庙乡境内有一古刹,始建于清代嘉庆十一年。据《朝阳县志》记载,此处“有清流一湍,水流潺潺,经年不竭”,凉水井子之村名或许就因此而得。灵山寺就隐蔽在村外山间绿树之中。  相似文献   

6.
昌吉曾有张堡城、彰八里、昌八刺等古地名。清代以来,对古地位置颇多考证记述,综述如下: 一、清以前对昌吉的记述: 1.宋欧阳修等《新唐书·地理志》“北庭大都护府”条记载:“自庭州西……轮台县,又百五十里有张堡城守捉”。2.元代李志常:《长春真人西游记》记“重九日,至回绝昌八刺城”。3.明代宋廉:《元史地理志附录》有地名“彰八里”。  相似文献   

7.
明朝是旅行家辈出的时代,王士性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一位。他“少怀尚子平之志,足迹欲遍五岳”,其一生游历,除福建外,遍及当时的两京十二省。“余已遍海内五岳,与其所辖之名山大川而游,得文与诗若干篇记之矣。”其所记之文即是众多精彩的游记与记游诗,结而成集为《五岳游草》,其文“极简练,而又文采焕然”。  相似文献   

8.
博斯腾湖的盐化原因及其控制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历史文献中,很早就有对博斯腾湖的记载,如《前汉书·西域传》讲“焉耆国……近海水多鱼”;《水经注·河水篇》称它为“敦薨之诸”;《西域水道记》称之为“巴喀喇赤湖”。就水域而言,博斯腾湖在新疆是仅次于罗布泊和艾比湖的第三大湖;就水质而言  相似文献   

9.
一、洞庭湖的演变过程1、松滋溃口前洞庭湖的演变据清代同治五年《石首县志》记载:“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马林江堤溃,至今未筑”,至咸丰十年,荆江大水,在原溃口以下河道冲刷扩大,形成藕池河。据民国十年《松滋县志》记载:“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庞家湾黄家铺堤溃,是时洪水泛滥,……同治十二年黄家铺复溃,自此决口不塞”形成了松滋河。与在此以前已经形成的虎渡河的太平口与华容河的调弦口,构成了一百多年来荆江四口分流的河势。藕池与松滋两河形成以前,道光五年(公  相似文献   

10.
赵国君 《中国地名》2011,(10):67-67
无锡简称“锡”,因无锡有锡山而得名。“无锡锡山山无锡”,是无锡的一句老话,意为无锡虽有锡山,却没有锡。 据晋代周处《阳羡风土记》记载:“昔有谶云:‘无锡宁,天下平,有锡兵,天下争。”’这是迄今所能见到的最早关于有锡无锡之说的记载,但明确是一条谶语。  相似文献   

11.
刘烜 《中国地名》2014,(6):68-68
城郭山川两奇绝先人敝庐在其下巷口乔木柴门开山东诸城有著名的“十景”,其中“超然四望”居十景之首,苏轼在《超然台记》中有一段精彩的描述:“南望马耳常山,出没隐现,若近若远,庶几有瘾君子乎?而其东则卢山,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也。西望穆陵,隐然如城郭,师尚父、齐桓公之遗烈,犹有存者。北俯潍水,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超然台”因为大文豪苏东坡而名扬四海,可谓台以人显,“台下街”因处超然台下得名,则是街以台显。民国时的台下街,南起西市街(今人民东路),直抵超然台下,游超然台经此处最便捷。此台建于北魏永安二年,筑城时北城墙内侧建有东西两台,苏轼的超然台借用了西面的台子,从建台至今约1480年,“超然台”是由苏轼弟苏辙命名的,苏轼欣然同意,名称取自老子《道德经》“虽有荣观,燕处超然”。超然台得名至今有八百七十多年。苏轼在诸城虽只有短短的一年多,却留下了数百首诗词,千古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是在超然台上的即兴之作。直到调离诸城往别处赴任的路上,他还念念不忘“超然台上雪,城郭山川两奇绝”。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地名》2011,(12):33-35
“朝阳”一名始于清代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以境内凤凰山上的朝阳洞得名。据民国二十年(1931年)出版的《朝阳县志》记载:“因城址东邻凤凰山脚下,山形如青凤昂首展翅对城似鸣状”,即取储经·大雅》篇“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之意,引“凤鸣朝阳”之句而取“朝阳”二字命名。  相似文献   

13.
犍为种姜始于汉朝,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本草纲目》记载:“生姜生犍为山谷及荆州、杨州”。南朝齐梁间名流陶弘景则说:“蜀汉犍为姜旧美,荆州有好姜而不解作干者”,犍为生姜自古名扬天下。近代以来美誉更盛。据1937年《犍为县志》记载:姜“商场繁盛,贩者云集,有渝帮十数家坐庄收买,集零成整,每包重三百斤,其价积年上涨,转运沪上放洋。”同时,日本、德国等客商已在新民设庄收购干姜,顺江而下,漂洋出海。1951年国家外贸部组织犍为生姜出口原苏联、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原苏联《真理报》1953年的消息称“犍为县麻柳场穴今新民镇雪白姜品质好…  相似文献   

14.
秦桥遗迹     
在谈论山东省成山头古迹时,人们总忘不了提及秦桥遗迹。其实这是一处不是古迹的“古迹”。说它不是古迹。是因为其并非人文景观,而是天然存在的自然景观,属于名胜。但是因为它很早就与历史名人秦始皇附会,从而演变成了脍炙人口的神话故事,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喜闻乐道盛传不衰。在荣成建县之前它就是前文登八景之一,在荣成建县后又被列为荣成八景之一,名曰“秦桥遗迹”。历史上对秦桥遗迹的记载是很早的。据宋代乐史在其《太平环宇记》中摘录的资料,较早是十六国时期晏谟的《三齐略记》云:“始皇造石桥渡海观日出处。有神人召石——石去不驶,…  相似文献   

15.
据考古学家报道,汉代马王堆中发现的未腐烂的2000多年前的西汉古尸手中就握有丁香。丁香是一味古老的中药,早在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即有记载,称之为“丁于香”。丁香人药最早见于南朝齐梁陶弘景的《名医别录》里,称之为“鸡舌香”。丁香是植物丁香树的花蕾,因为其形像“丁”字,且有强烈的香味,故称之为了子香,简称丁香。又因之花蕾干燥后酷似鸡舌,又名鸡舌香。日本《和汉药考》中还有“百里馨”、“瘦香娇”、“如宇香”等雅名。我国唐代诗人陆龟蒙《丁香》诗中赞之“殷勤鲜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香”。五代南唐主李煜…  相似文献   

16.
尼山在山东省曲阜市城东南,尼山的东南为颜母山,因颜母祷告于尼山生孔子而得名,山上有颜母井,在井旁有石碑一座,上刻‘扳倒井”三个篆字,在井的东边有颜母祠。传说,孔子的母亲颜征在生孔子之后,口渴难忍,井深不好取水,她把井一扳,井竞歪了过来,一股清水从井中流出,然后颜母手捧井水喝了起来。后人称此井为“颜母井”,俗称“扳倒井”。清人孔继汾曾写有《颜母井》诗一首:“忽下颜母山,却顾颜母井。井底洌寒泉,照人清见影。”“扳倒井”在哪@土生@铁岭  相似文献   

17.
《地理教学》2005,(4):45-46
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第一节写“澳门”,有一个明显错误,就是弄错了澳门被葡萄牙“掳去”即被葡萄牙侵占的时间。由于此诗于1925年7月发表在《现代评论》上,诗中描述澳门已被葡萄牙“掳去”了“三百年”,这就表明作认为澳门于1600年左右便离开了祖国母亲的怀抱。但历史事实表明,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赤峰市的克什克腾旗以其西北部宽阔无垠的大草原和东南部层峦叠嶂的大山脉(大兴安岭尾脉、七老图山山脉)相结合的特殊地貌,哺育了她特有的古代文明。《荀子成相》载:“契玄王,生昭明,居于砥石迁于商十有四世,乃有天乙是成汤。”《水经注》云:“砥云,辽水所出。”今克旗的西拉沐沦河的白查河都是辽水的主要上源。1975年在百岔川下游天宝同出土的商代铜(?),它们同近年来先后发现的克什克腾岩画一起,共同证明了克旗是华夏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据《蒙古游牧记》和《热河经棚县志》载,自周秦至汉初,克旗均为匈奴  相似文献   

19.
打开《辞海》和《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等工具书,可以知道豫北安阳是战国后期由“宁新中”更名而来的。在明清以来的《安阳县志》和《彰德府志》中还可以查到宁新中更名安阳的说法出自《史记》一书。《史记·秦本纪》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昭襄王五十年(公元前257年)十月,张唐攻郑拔之。十二月,“(王)攻邯郸不拔,去,还奔汾军二月余。攻晋军,斩首六千,晋卒流死河二万人。攻汾城,即从(张)唐拔宁新中。宁新中更名安阳”。这最后一句话,便成了安阳名称来源的根据。“宁新中更名安阳”之说被后来的史志书籍广为引用。然而若把《史记…  相似文献   

20.
湖州盛产名茶,诸茶中以紫笋为最。万历《湖州府志》载:“湖州温山出御苑,互通山有罗(山介)产茶甚珍。顾诸山谷生紫笋”。 紫笋茶生于长兴顾渚山明月峡,色呈紫,形似笋,故名。茶以金沙泉焙制。芽茶生高山沃土,清香独具品质。唐朝刘禹锡诗赞:“欲知花乳清香味,须谢眠云跋涉人”。紫笋茶的采摘十分考究,以紫芽白芯、叶卷似笋者为上,叶舒如芹者次。旭日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