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8 毫秒
1.
田劲松 《测绘通报》2012,(Z1):185-187
寻找一条遍历n个测量控制网点的最短路径,为控制网点位优化设计和控制网平差计算服务。在研究蚁群算法和TSP问题的基础上,将蚁群算法应用到测量控制网遍历优化问题中。用蚂蚁的行走路径表示待优化问题的可行解,整个蚂蚁群体的所有路径构成待优化问题的解空间。路径较短的蚂蚁释放的信息素量较多,随着时间的推进,较短的路径上累计的信息素浓度逐渐增高,选择该路径的蚂蚁个数越来越多。最终,整个蚂蚁会在正反馈的作用下集中到最佳的路径上,此时对应的便是待优化问题的最优解。最后与遗传算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蚁群算法的测量控制网遍历问题优化的稳定性很好。  相似文献   

2.
高扬  杨志强  乌萌 《测绘科学》2011,36(3):236-238,229
针对车辆导航系统中地图显示问题,本文设计了"LOD层+多层四叉树+R树"三级索引结构,对现有的四叉树分块方式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基于多层四叉树空间分块和块内根据R树分包的数据组织方案,有效解决了覆盖多个网格的要素存放问题;提出了多层和多块的数据缓冲区结构,以及相应的数据后台预取和更新策略,提高了教据提取效率.试验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一种基于数据划分的遥感影像并行处理的路径优化算法,用于解决将并行技术应用于海量遥感影像分布式存储和处理领域时其处理模型所具有的多路可达性所引起的路径动态、最优选择问题。在栅格数据可分解性分析及并行模型数据态、元素、相对信息量和映射等8个基本定义和6个性质的基础上,给出并行处理一般数学模型。以该模型为基础获得在一般并行处理情况下,以平均计算代价变量的比值作为控制横向并行与纵向并行选择方式的标志,并进一步给出四叉树索引并行生成、基于四叉树的目标检测并行处理等具体示例。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分析了算法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采用数据分块进行地形数据组织,基于缓存策略进行数据调度,对各地形块采用四叉树LoD(level of detail)的细节简化算法,利用多核CPU的计算特性实现四叉树LoD的并行生成,在动态构造地形三角网后,让不同的CPU核心负责不同地形区域以实现并行渲染,基于OpenMP及OpenThreads建立原型系统。实验结果表明,并行化渲染具有明显的性能优势。  相似文献   

5.
蚁群智能及其在大区域基础设施选址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何晋强  黎夏  刘小平  陶嘉 《遥感学报》2009,13(2):246-256
提出了基于蚁群智能的空间选址模型,通过蚁群智能和GIS的结合来解决复杂的空间优化配置问题.这种启发式的智能搜索方法大大提高了空间搜索能力.为符合选址问题的求解,从信息素更新方式和禁忌表调整策略两方面对基本蚁群算法进行改进.同时,为了使得模型能实用于大区域的基础设施选址,提出了"分步逼近"的策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将所提出的模型应用于广州市公共没施的空间优化选址.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比简单搜索方法和遗传算法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6.
涂伟  李清泉  方志祥 《测绘学报》2014,43(10):1075-1082
由于存在多约束和多个优化目标,物流配送决策非常困难。针对城市多仓库物流配送问题,提出基于网络Voronoi图的空间启发式优化方法。从空间角度,将多仓库物流配送优化分解为区域分割和路径优化两个空间子问题。基于网络Voronoi覆盖进行服务区域初始划分,顾及仓库容量差异,进行区域边界修正,并创建初始解。路径优化将局部搜索范围限定在网络K近邻内,只搜索最有可能的空间邻域,迭代改进解的质量。该算法最小化路径数量和路径长度。利用深圳市的大规模多仓库物流配送问题测试算法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在15min内求解6400个客户点的大规模物流配送问题,解的质量优于ArcGIS约10.8%,计算时间约为其21.2%。  相似文献   

7.
针对点云配准算法中KD树多维查询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八叉树和KD树多层索引结构的点云配准方法。首先为模型点云数据建立八叉树全局索引,然后在八叉树叶子结点构建局部数据的KD树索引。对传统的ICP点云配准算法进行改进,通过叶子结点的全局索引值快速定位局部点云数据块,利用局部KD树索引加快最近点的搜索,计算最近点时利用欧氏距离阈值、点对距离差值和法向量阈值剔除部分噪声点。实验表明,改进算法提高了点云配准的效率和精度。  相似文献   

8.
相位解缠是InSAR信号处理的关键过程,针对传统的枝切法存在枝切线整体长度过长和容易产生解缠"孤岛"现象等问题,基于蚁群算法提出一种改进的枝切法,通过对传统的枝切线进行优化,有效地减少枝切线长度。采用伊朗Bam地区的InSAR图像数据对算法进行实验计算与分析,表明本文算法所需设置的枝切线整体长度较短,能获得更好的相位解缠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了获取研究区域内必要的基础数据,采用高精度的拟合模型进行GPS高程拟合的方法备受青睐。多面函数法适用于地形条件较复杂的研究区域,传统的多面函数拟合法很难达到预期效果。针对模型参数难以获取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的高程拟合方法,将粒子群优化算法分别与传统高程拟合法及蚁群算法改进的拟合结果比对分析。实验研究表明,采用粒子群算法优化的拟合结果优于传统拟合方法,模型精度提高了43.3%。在提高模型精度的同时,验证了粒子群算法获取特征点的收敛效果优于蚁群算法。充分证明了基于粒子群算法寻优过程的有效性,且验证了改进拟合方法的可行性,为高程拟合模型的研究进一步提供了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3维GIS中LOD_OR树空间索引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坤  刘修国  杨慧 《测绘通报》2005,(5):27-29,39
分析R树的不足之处,考虑3维场景绘制中的LOD信息,设计出一种集八叉树、R*树以及LOD信息的空间索引结构--LOD_OR树.LOD_OR树是将3维实体的LOD信息作为对象基本特征的OR树.OR树是结合Octree和R*树的一种混合空间索引结构,它利用八叉树索引将R*树表示的空间进行了限制,减轻了R*树插入、删除的开销,并在查找性能上比R*树有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