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阐述了遥感多源信息复合的理论与技术依据,指出TM与SAR影像复合可实现优点的合成,旨在丰富地物的特征信息,提高目标分类精度,特别是有利于对滨海动态的监测与新生地貌体所关联的泥沙输移和海洋动力作用等隐伏信息,并以近期黄河口沙嘴演变的遥感影像作为例证。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分析黄河中上游研究区域ETM 遥感影像数据特征的基础上,利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处理遥感影像的方法,对图像数据进行了几何校正和融合处理,采用遥感图像多源信息复合、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和GIS技术相结合的解译方法.实现了湿地信息的提取,提取的总精度高达88.11%,Kappa系数为0.8764,比单纯的采用监督分类精度提高了20%,获得了理想的结果,为黄河中上游地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3.
戴志军  恽才兴  韩震 《海洋工程》2006,24(1):115-121
以茂名深水港选址为例,尝试将多时相卫星遥感影像和不同时段的数字化地形信息等资料相结合,从波浪入射方向、悬浮泥沙、滩槽冲淤等方面对建港自然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SPOT-5号卫星、多时相TM遥感影像和多时段数字化地形信息复合在港口工程中的潜力和优势,并提出基于港口工程选址分析的遥感影像和数字化地形结合的新技术框架。  相似文献   

4.
刘俊  韩聪  李诚 《海洋测绘》2016,(6):79-82
根据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可以提取道路细节信息和中低分辨率遥感影像可以提取道路轮廓信息这一特性,提出基于多尺度的不同分辨率遥感影像道路提取方法。以原始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底层影像建立影像金字塔获取不同分辨率影像,利用中低分辨率遥感影像上提取的道路骨架轮廓约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道路提取,并对Canny边缘检测算法进行改进。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消除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城市道路路面噪声的影响,道路提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GIS对遥感影像分类判读的辅助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GIS辅助下,遥感影像分类与判读出现的新特征,进而归纳了GIS辅助遥感影像分类分析的四种主要模式:GIS数据作为遥感影像分析的训练样本和先验信息;对研究区域场景和影像分层分析;建立面向对象的影像分类;提取和挖掘GIS中的知识进行专家分析。这些模式将导致GIS与遥感信息的更好结合,并促进遥感影像判读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单幅遥感影像去噪方法会过度扼杀影像边缘信息或噪声去除不理想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DS(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的多幅遥感影像融合去噪方法。DS证据理论结合多源信息,能够有效处理不确定性问题,适用于噪声具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情景。本文采用Landsat8卫星获取的上海周边海域遥感数据,依据DS证据理论处理不确定问题的优势,并充分利用多幅遥感影像的有效信息,设计4个模型,即两状态高斯混合模型、两个噪声分析模型、边缘分析模型。这4个模型用以获取每个像素与噪声相关的概率,作为证据理论的4个证据,用于决策去噪方案。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多幅遥感影像融合去噪方法在保证去除噪声的情况下能较好地保持影像边缘和纹理细节信息。  相似文献   

7.
在多源遥感影像融合中,基于传统PCA变换的多源遥感影像融合的光谱分辨率受到较大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PCA变换的多源遥感影像像素级融合方法,通过在传统PCA变换融合算法基础上引入小波变换融合,保留了多波段遥感图像光谱特性的有用信息,进一步提高融合后遥感影像的效果。给出实验的融合结果,并与传统PCA变换方法进行对比,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遥感影像局部兴趣目标授权使用的可逆信息隐藏算法。提取遥感影像上的局部兴趣目标作为待隐藏的信息,并在原始图像上对该目标进行变形处理,然后利用可逆整数线性变换实现待隐藏信息的调制嵌入,授权用户能够完全无损重建原始遥感影像。算法为盲算法,具有较大的嵌入容量,含隐藏信息图像的峰值信噪比较高,并且可以有效抵抗剪切及椒盐噪声等攻击。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灰度共生矩阵提取多尺度纹理指数影像,将纹理指数影像作为逻辑波段与原始影像波段组合,进行最大似然监督分类的实验,以改善单纯基于像元光谱影像分类技术的不足。利用SPOT-5卫星遥感影像对西门岛土地利用分类的实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SPOT-5遥感影像第一波段和第二波段计算所得的相关性和同质性纹理指数影像以及由第三波段计算所得的均值纹理和第四波段计算的同质性纹理指数影像,对海岛土地利用分类精度的提高均有较为显著的效果,其中加入多尺度纹理信息后西门岛土地利用遥感影像分类的总体精度由75.41%提高到89.41%。  相似文献   

10.
目前提取遥感影像中的涡旋信息主要用边缘探测技术,例如Canny算子和Hough算子等,然而由于涡旋信息和遥感影像本身的复杂性和模糊性,用传统的方法不能取得理想的提取结果.基于多重分形技术,利用海洋涡旋信息的物理特征时空形态的自相似性来提取涡旋,用NASA MODIS,Sea WiFS和NOAA在典型海区如边界流的卫星影像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用多重分形方法获取的涡旋信息非常有利于对海洋涡旋的深刻认识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由多种AIS监测平台获取船舶信息的方法,探讨基于AIS的海洋环境目标监测技术。介绍了AIS信息获取和融合技术,提出了同类传感器多源融合与异类传感器多源融合的模型,描述了船只目标信息提取与应用技术。通过收集处理AIS信息,可以大大扩展船舶的监视范围,对于提高船舶动态的监控能力和海上安全的保障能力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宋留勇 《海洋测绘》2010,(Z1):126-130
作战环境信息作为一类重要的信息,在战场指挥决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根据态势估计理论研究需要,对态势感知层中态势要素的提取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应用证据理论和贝叶斯估计方法,构建了单检测站时域融合模型、多检测站空域融合模型。 为发挥作战环境在决策中的信息价值,构建了受环境制约下的时空融合模型;最后就该问题的下一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辉  赵峰  张峰云 《海洋测绘》2009,29(5):77-81
介绍了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起源、发展及应用现状,阐述了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基本概念、主要类别、相关技术和方法,研究了几个主要算法及其适用场合,最后分析了该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基于Radarsat-2全极化SAR、GF-1多光谱、Landsat-8多光谱影像,利用PCA变换、HSV变换等方法,分析了同空间分辨率的SAR与光学全色影像的信息量,并评价了其分别与Landsat-8多光谱影像的融合结果。结果表明:全极化SAR影像较全色影像的亮度高,图像标准差、信息熵及平均梯度总体趋于一致,信息量相当;融合影像目视效果相近,且SAR融合影像较光学融合影像包含的信息量更为丰富,利用高分全极化SAR影像替代光学全色影像开展海岸带遥感监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针对水下航行器航迹实时分析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测量方法。通过传感器获得水下航行器状态信息,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将试验数据作为一变量,定义总体的各主成分,利用测量值与主成分的复相关关系,给出了各传感器的综合支持程度和数据融合公式,完成多源数据的融合。应用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精确性,能够提高试验数据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的融合技术在IKONOS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处理中的不适应性,提出一种更为精确细致的图像融合方法——自适应小波包分析法,既可以对图像低频部分进行融合处理,还可以对高频部分采取所需的融合处理策略,以综合多源多时相图像中的高频细节信息。该融合算法在信息量、光谱特征和边缘特征等方面具有综合优势。融合后影像不仅很好地保留了原多光谱图像的光谱特征,而且在增加融合结果信息量,改善解译的精度和可靠性以及使用率等方面均收到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一种保持局域特征的多源海冰图像融合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海冰分类。本文提出的多源海冰图像融合方法包括保持空间局域融合和保持特征局域融合两方面。首先,通过学习得到投影矩阵和相似矩阵。投影矩阵将多源像素进行投影变换,得到保留像素空间局域特性的融合向量。相似矩阵度量像素特征间的相似性,通过拉普拉斯特征分解,得到保留像素特征局域相似性的融合向量。然后,将空间融合向量和特征融合向量进行像素综合,得到融合图像。在此基础上,本文设计一种滑动集成分类方法进行融合图像像素分类。提出的分类方法利用滑动集成的特点,在分类时增强刻画了海冰局域特性。由于本文的保持局域融合框架不仅刻画了海冰在物理空间中的邻接关系,而且考虑不同海冰类型的特征关系,因此其在多源图像(多光谱和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的海冰分类任务中表现优异。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保持局域特征融合的多源海冰图像分类方法有效提升了海冰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18.
不同高分辨率遥感图像融合技术特征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要回顾了图像融合技术的起源和发展情况。对图像融合的概念与基础理论作了阐述,剖析了其优缺点和使用领域。通过6种融合方法对杭州市滨江区QuickBird正射影像及数字化地形图进行了融合,并对融合图像进行了效果评价,结果表明,所有融合图像的方差和熵都大于配准后的图像,融合后图像的信息量大为增加。  相似文献   

19.
随着对水下目标特性研究的深入和声学探测技术的发展,基于单模态的阵列式信息融合或基于空间信息的分布式信息融合的水下目标识别方法研究已有一定成果,但针对复杂海况导致单一物理场或单一融合层次的系统识别性能提高有限等方面影响的水下目标识别方法研究还有所不足,因此,开展基于多模态深度融合模型的水下目标识别方法研究可利用模态互补,共享信息而提升识别率。文中在国内外研究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基于到达时差法和多模态方法组合的检测方法,初步形成了基于水声环境空间中多模态深度融合模型的识别框架,开展了海洋中典型自然与人为事件的信号分析与特征提取,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新型基于海底基站的被动识别系统。该系统同步记录和由位置等组成的时间序列标记声、磁和压数据,可实现高精度、高分辨率的识别。本研究可满足未来海洋观测对高性能水下目标探测、定位和跟踪系统的迫切需要,为海洋安全监管、海洋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等领域提供新的技术手段和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0.
水雷目标识别中的数据融合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动声纳发射声信号“照射”被识别目标,并从目标产生的回波中提取出目标的特征信息,结合可能得到的先验知识,对目标的类别作出判断。论文偿试把现代信号处理技术与信息融合技术相结合,应用到具体的水雷目标识别领域,以提高水雷回波识别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