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地下水》1984,(4)
苏联为开展深部地质研究,在几个地区进行设计一万五千米的深钻井,目的是研究大陆地壳构造及演化,探索包括油、气在内的深部矿床。其中第一个超深钻井在科拉半岛,据一九八四年初报道该井己深达一万二千多米,是目前世界最深的钻井。科拉钻井深部遇到强烈矿化水气流循环及穿过广泛的变形带。井底处的流体静压力超过每平方英  相似文献   

2.
我局张同钦等一行6人,随地矿部地质考察团于今年8月12—27日赴苏考察。在苏期间,访问了苏联科学院矿床、地球化学等研究所,参观了科拉(半岛)地质博物馆和实验室,考察了芒切哥尔斯克铜镍等3个矿床和世界上目前最深的CT—3超深钻孔。该孔浅部和深部,每加深90、40 m增温1℃,  相似文献   

3.
Kaza.  VI 赵国春 《世界地质》1991,10(1):154-155
科拉超深钻已反驳了基于地表的地质和地球物理研究所建立起来的东巴尔干地质深部构造模式。无论原先什么样的推测,超深钻孔在6840m~12000m这段深度并没有碰到玄武岩或麻粒岩等基性岩石,而钻到的是太古宙科拉岩系中的花岗片麻岩。在这段上,变质火山成因的岩石与变质陆源岩互层产出,残余层状特征仍保留下来,这是与褶皱随深度增加而减弱的观点不符。以最大深度处,钻孔遇到一新的构造层,这被三维磁场测量和地球化学资料的结果所证实。 UD-3钻孔核部的构造岩石分析证实了元古宙内生作用对科拉岩系的强烈影响。在中元古宙(1.8~2.0Ga),Pechenga火山沉积杂岩和太古宙的花岗片麻岩均遭受从葡萄  相似文献   

4.
1概况本世纪六十年代,继人造地球卫星上天之后,原苏联提出了向地下进军的深钻和趋深钻计划,相继实施了SG—3科拉共(已钻进至1226lin,下同),沃洛基洛夫(Vorotilov)井(5374m.),乌拉尔并(4950m),提米阿乌茨(Trmyauz)井(4001m),科尔瓦(Colva)井(7057m),图明一伯前拉(Trmen—Pechora)井(e904m),图明(Tumen)井(7500。),#班(Kuban),井(40.00m)图依马辛斯卡亚(Tujmazinskayy)井(3845m),明尼巴也夫卡亚(Minnibaevskava)井(5099m),诺沃也尔克霍夫斯卡亚(Novoyelkhovskaya)20009井(5500m…  相似文献   

5.
我国正在计划打一口13000 m的特深地质井,以超过目前世界上最深的俄罗斯12262m科拉超深井,意义重大。深井、特别是超深井钻进中,除了钻井设备、钻具(含钻头)之外,钻井工艺和操作技术也非常重要。钻井工艺和操作技术目前主要是利用地面仪表显示的井底参数数据来进行指导的。但是这些数据与井底钻井参数的实际情况可能有较大差异,直接影响技术经济指标的提高。俄罗斯阿斯特拉罕国立技术大学В.Н.Есауленко教授等人,设计出了井底参数自动测量控制系统,其中传感器是必不可少的关键器具。现以方位角传感器设计计算为例对其进行讨论和分析,或许对我国打此特深地质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科拉超深钻的钻进和探测首次提供了以前无法达到的深度的有关古老大陆地壳成分和构造的直接资料。岩石密度和它们弹性的各向异性已成为当今地表地质正式描述形式和参考剖面的主要参数。所给出的完整模型的证据是基于科拉超深钻的探测及辅助的地表地质研究。模型认为贝辰加矿区是一个幔源火山岩-侵入岩中心式成矿系统的水平部分。本文还对铜-镍硫化物矿床产出条件给予了新的解释,并有助于理解贝辰加矿区在贝辰加—依曼德—瓦尔朱格缝合带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7.
本文讨论了对东欧地台前寒武纪基底中科拉超深钻和其他几个深钻剖面的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的结果。科拉钻分别在0~6842m和6842~12064m已揭示出构成Fechenga古裂谷的元古宙变质沉积岩和变质火山岩与下伏太古宙花岗—片麻岩基底。由封闭体系条件下递进变质作用引起的水充裂隙而造成的密度降低带可在上地壳4500~9000m范围内识别出来。截然的岩石结构变化,孔隙度的增加与矿化流体的存在是这些带的特色,它们可能引起了构造变形和变生矿床。在Tatar穹窿剥蚀较强的太古宙基底上的深孔提供的资料用于构造深大25~30Km的下部地壳的岩右—地球化学模式。从建立的下地壳地球他学趋势外推计算出原始大陆壳具有石英二长质—奥长花岗岩质成分。我们提出,下地壳是由于地球的球粒陨石壳初始熔融形成的,并且它仅在前太古时期存在。我们还提供了科拉钻和某些其他钻孔剖面上的温度资料和放射性成因元素的分布资料。提出太古宙地壳的一个生热模式。依照此模式,地壳对热流的贡献是25mw/m~2,或占总热流量的52%,而地幔的贡献为22~24mw/m~2或占总热流量的48%。  相似文献   

8.
含矿区深和超深钻的主要目的在于研究含矿体系垂直构造的变化型式。热液再循环的成矿体系—Almalyk斑岩铜矿床已经通过两个深度分别为2984m和3600m的钻孔进行了研究。这些钻孔可以通过斑晶和显晶质结晶相的关系以及矿物和地球化学特征的不同区分出两个矿物界面(0~840m和2260~3000m)。热液直生的钼-钨矿床已由Tyrnyauz—一个4km深的钻孔所穿透,基于上面钻孔的数据,确立了低水分含矿花岗质岩体的中心结晶模式。变质热液的含矿体系由Kola和Muruntau超深钻进行了研究,前者在9.5~  相似文献   

9.
科拉超深钻在科拉群的角闪岩中打到了铁矿层和磁铁矿-钛铁矿矿石,与变质的超镁铁质岩伴生的铜-镍硫化物矿化,以及退化变质带中的低温热液铜-铅硫化物矿化,在9.5—11公里处还见到了自然金。在9.5—11公里深处,有约430米长的岩心金的含量比较高,个别超过1ppm,最高达6.7ppm,岩心的矿物学研究表明,自然金中含有大约25%的银,自然金在黑云母、普通角闪石和斜长石中呈小于10μm 的不规则的碎片和细粒,虽然金矿化在空间上与叠加在黑云母-角闪石片麻岩上的退化变质带相一致,但是,浸染状的金与变质母岩的绿泥石化、绢云母化和绿帘石化没有直接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大陆科学钻探是地球科学发展一定阶段的产物。原苏联的科拉超深钻和克里沃罗格超深钻的重要发现,检验了池代地学理论,使人们重新认识地壳结构等许多问题,因而促进了地球科学和大陆科学钻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科学钻探是获取地球内部信息的最直接和最重要手段,在解决“向地球深部进军”战略科技问题上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简要回顾国内外大陆科学钻探的发展历程和深钻的发展现状,分析大陆科学深钻发展特点与态势;围绕中国大陆科学深钻,梳理其关键科学技术问题、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大陆科学深钻发展的目标、优先发展方向与发展途径建议。大陆科学深钻能够为地球动力学过程、地质灾害、地质资源和环境变化等全球关注的地球科学前沿问题提供独特的研究途径,但是其实施深度又受超高温和超高压等恶劣井眼环境的制约;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力促进了大陆科学深钻中各项技术的发展,为超深井和特深井科学钻探提供重要支撑。中国大陆科学深钻应以9000~15000 m特深井为目标,注重“超深”“深时”和“深观”等领域的科学问题,优先发展地球深部构造、深部生命、深时气候和深部资源探测等方向,研究超深物质、动力学过程和岩石物理等实验技术,研发超高温超高压环境下的钻井、测井和长期观测等技术与装备,促使我国深地探测能力和水平实现一次飞跃。  相似文献   

12.
角闪岩在前寒武纪变质岩石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以科拉超深钻资料为依据做一介绍。在CT-3科拉超深钻岩心剖面中,太古宙杂总厚度的30%为角浆岩岩石。它们多数呈浅成整合和不整合层状产出于片麻岩和花岗岩围岩中。根据产状结构构造特征和矿物成分,整个剖面中的角闪岩可为二个成因类型12个组。  相似文献   

13.
深孔、超深孔岩心钻探是了解地壳深部地质构造,调查与开发地壳深部资源的重要手段。为了探索地球内部组成,开发利用地下热能及油、气、水等资源,近十余年来,美国、苏联都打了一批深井和超深井。在岩心钻探方面,南非打的钻孔最深,其中有一个孔达到了4576.8米,日本打的钻孔较南非稍浅些,最深为3030米。我国的岩心钻探最深孔为2503.86米。可以预料,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今后深孔及超深孔岩心钻探任务,必将越来越多,越打越深。深孔和超深孔岩心钻探的课题已经摆到了我们的面前。怎样打好深孔,这是一个急待我  相似文献   

14.
大陆科学钻探基地球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原苏联的科拉超深钻和克里沃罗格超深钻的重要发现,检验了当代地学理论,使人们重新认识地壳结构等许多问题,因而促进了地球科学和大陆科学钻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顺北油田是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塔河油田接替区域,顺北油田是目前国内最深的油气藏,地层温度、压力高,很多地方奥陶系桑塔木组含有辉绿岩,受辉绿岩影响,不得不用超深小井眼中短半径水平井钻井。以顺北14H井为例,该井面临托压、温度高而仪器配套难、轨迹难以控制等难题。针对顺北14H井难题进行分析,形成了相应的技术对策,顺北14H井采取这些对策成功钻至目标地层,获得了良好的油气发现。顺北14H井采用φ120.65 mm小井眼钻井,完钻井深8049.50 m,创造了φ120.65 mm小井眼水平井井深最深纪录。顺北14H井的成功完井,为超深小井眼水平井钻井的施工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6.
云南江城勐野井钾盐成矿新认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通过深入分析滇西南以往地质调查研究资料,而从中发现存在的疑点,从新特提斯形成局限海的成盐背景和滇西南特定的复杂的地质构造条件出发,通过大量地面地质调查、沉积相、盐构造及水化学研究,推断勐野井地区勐野井组中马尾丝状钾盐矿体可能是沿断层由深部侏罗纪含钾岩系挤压塑流到表层来的。因财制宜,选用低频大地电磁法(EH4)、高精度电磁频谱探测法(MES)轻便适用的物探手段,同时结合以往重力勘查(1/10万),综合分析表明,该区深部有多组盐层存在。为验证上述找钾新思路,部署了2口钾盐中深钻,其钻探成果与该认识相一致。其中第1钻井(MK-1)已完钻,在中侏罗统花开左组中部钻遇厚70 m含钾岩盐层;第2钻井(MK-2)已钻遇花开左组上部含膏岩系。与此同时,还进行了Sr同位素和包体测温以及盐体构造和沉积特征等分析。综上所述,论证了勐野井钾盐成矿机制,提出了深部侏罗系盐底辟浅部贯入的"二层楼成矿模式"。以此为指导,部署了区域性高精度重力测量(1/5万)、MES探测和浅钻工程,拓展了兰坪—思茅成盐带深、浅部找钾前景。  相似文献   

17.
根椐地震资料波罗的地盾北—东部的地壳有一带状成分区,它的厚度约40km,地壳的上部—花岗片麻岩层被科拉超深钻孔(深度6836~12261m)(SD-3)穿透,它是由二云母斜长片麻岩和浅色黑云母片麻岩及斜长角闪岩组成的。在研究科拉超深钻孔期间,资料证明酸性和基性成分岩石的原岩年龄一般不大于2.9Ga,基性岩和斜长花岗岩的侵入年龄为2745±65Ma,而在晚太古代变质作用期间,  相似文献   

18.
迄今为止,地球物理方法一直是研究深部地壳结构的重要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岩石的物理性质来推测深部地壳的物质组成,地壳的分层及分层界面性质。随着近年来研究发现许多依据地球物理资料和地表地质确定的深度超过1500m即定目标都未得到深钻或超深钻的证实(肖庆辉,1993),这种结果在地学界引起很大反响。从另一个意义上,由地球物理方法确定的地壳仅反映其终态,而对复杂的地壳演化方面尚显不足。深钻和超深钻方法近年来已成为探测深部地完结构的一种重要方法,它可以直观的研究深部地壳的岩浆作用、构造作用、成矿作用,也是研究…  相似文献   

19.
在超深地热井施工中,深部的煤系地层是事故的多发层段。利用高压喷射快速钻井技术和适合的聚合物泥浆体系,顺利的钻过埋深超过2 000多m和3 000多m的煤系地层,防止了事故的发生,提高了钻进效率。  相似文献   

20.
科拉超深钻:期望与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拉超深钻的钻进和探测首次提供了以前无法达到的深度的有关古老大陆地壳成分和构造的直接资料,岩石密度和它们弹性的各向异已成为当今地表地质正式描述形式和参考剖面的主要参数,所给出的完整模型的证据是基于科拉超深钻的探测及辅助的地表地质研究,模型认贝辰加矿区是一个幔源火山岩-侵入岩中心式成矿系统的水平部分,本文还对铜-镍硫化物矿床出条件给予了新的解释,并用助于理解贝辰加矿区在贝辰加一依曼德-瓦尔朱格缝合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