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燕山北部崇礼-隆化-阜新构造带形变特征及其控矿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崇礼-隆化-阜新构造带是燕山北部重要的控岩控矿构造。晚华力西期-印支期,该构造带以韧性剪切变形为主,形成一系列近EW向断续分布的韧性剪切带。燕山期,该构造带以韧脆性-脆性断裂变形为主,在早期韧性剪切变形的基础上叠加一系列同方向的高角度压性-压扭性逆冲断裂。喜马拉雅期,该构造带仍有一定的继承性活动,以张扭性-扭性断裂活动为主。
崇礼-隆化-阜新构造带对金矿化分布有明显的制约作用。在空间上,该构造带控制了张家口-隆化-阜新金矿带及其中5个金矿化集中区的展布;在时间上,该构造带不同类型的形变伴有不同类型的金矿化。该构造带与NE向、NW向断裂带的复合部位是金矿成矿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2.
崤山地区拆离滑脱构造控矿模式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崤山与其毗邻的小秦岭、熊耳山同属华北地块南缘华熊复合地体的一部分,金矿成矿条件相似。但是,与其西邻的小秦岭相比,崤山金矿找 矿工作始终未获重大突破,目前仅发现中型金矿床1处。究基原因,主要是对金矿控矿构造体系研究不够深入。本文研究工作的目的是通过对崤山地区金矿控矿构造体系的实地调查、解析、建立金矿控矿构造体系模式,研究金矿矿化富集与控矿构造体系间的空间关系,寻求金矿找矿重大突破的方向。研究表明,燕山期环崤山拆了滑脱构造体系为区内金矿控矿构造体系,环崤山主拆离滑脱构造带为区内主要的控矿,储矿构造,金矿找矿工作重点应围绕环崤山主拆离滑脱构造带开展。  相似文献   

3.
小秦岭东闯金矿构造控矿规律及矿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秦岭金矿田是我国重要的金矿聚集区,东闯金矿是其中典型的碰撞造山带石英脉型金矿之一,其形成受控于秦岭造山带的构造作用机制,主成矿期为燕山期,金矿的形成、演化与分布严格受构造活动尤其是断裂构造的控制.通过对东闯金矿矿床地质、构造特征、成矿期次的研究,对主要矿脉507脉的矿化趋势的分析,建立起矿田构造活动与成矿过程的时空演化关系,总结了矿脉(体)产出受断裂构造控制的机制与规律.这对属于危机矿山的东闯金矿的深部找矿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小秦岭—熊耳山地区金矿的成矿流体特征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系统地总结分析了小秦岭-熊耳山地区金矿的成矿流体特征和成矿作用及矿床的S、Pb、O、C等稳定同位素特征,提出金矿床的成矿流体为地幔流体。流体的运移方向则是自南向北,由下向上,并非来自矿床北部的燕山期文峪花岗岩。新的测年结果表明,不少矿床的成矿时代为印支期,燕山期是迭加在印支期之上的成矿期。它们构成了中国东部中生代成矿作用的完整旋回。成矿受印支期构造作用的制约,是在远离商丹主缝合带的拉张环境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5.
陕西省宁陕县丰富金矿产于南秦岭构造带东江口岩体内,为一中型规模金矿床,赋矿围岩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矿床形成于印支-燕山期秦岭造山过程中由碰撞向伸展构造体制转变的后碰撞构造环境,成矿时代限定为200Ma左右的燕山早期,矿床类型为硫化物石英脉型和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的赋存状态有包裹金、裂隙金及晶隙金三种,以裂隙金和晶隙金为主,具有多期成矿特征。围绕主岩浆期后超浅成-浅成侵入的中基性岩脉、岩枝、岩株呈环状展布的缓倾斜断裂是主要的控矿和赋矿构造,成矿作用与主岩浆期后火山-次火山作用或隐蔽爆破作用引发的热液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
为了总结扬子地块边缘造山带内中生代锂铍铌钽钨锡矿床的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明确板块作用对稀有金属成矿的时空约束,文章以川西马尔康、湘南骑田岭和陕东南镇安矿田为实例,开展构造背景、成岩成矿时代、岩石地球化学等方面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的稀有金属矿田具有相对一致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构造背景均属于碰撞造山晚期相对稳定或造山期后初始伸展阶段;成岩成矿时代相对集中于印支晚期—燕山早期和燕山中晚期;与稀有金属成矿有关的花岗岩均具有高分异、弱过铝质、钙碱性特征,多属于碱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类。地质年代学的相近性及构造背景的相对一致性,表明扬子地块边缘造山带内的中生代稀有金属成矿明显地受扬子地块相对统一的构造活动约束;板块边缘不同造山带内的优势稀有金属矿种、主成矿时代、与成矿有关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等可互为参考,以促进扬子地块边缘松潘-甘孜、南秦岭、华南等造山带内稀有金属矿的找矿勘查。  相似文献   

7.
李红宇 《地质与勘探》2010,46(6):1036-1044
牛头沟金矿位于华北陆块鄂尔多斯地块西缘贺兰山裂陷北段之基底杂岩带,赋矿地层为一套下元古界宗别立群第二亚群(Pt1z2)中的中-深程度变质岩系。矿体受深大断裂(正义关断裂)的次级主断裂(F1)控制;该控矿断裂构造(F1)形成于海西-印支期,经历早期逆冲挤压,晚期局部引张破裂的多期活动阶段,矿化作用主要形成于主断裂(F1)张性破裂阶段,矿化早期主要表现为强烈硅化,矿化晚期硅化岩破裂被主成矿流体充填-交代形成蚀变岩型金矿,为矿区主要成矿类型。石英脉型金矿形成于与主断裂有联系的次级张裂隙中。二者反映矿床类型不同,但成矿作用是一致的。即在动力作用下产生的变质热液在构造的有利部位或裂隙中交代-充填成矿。硫化物硫同位素组成和矿物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该蚀变岩型金矿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来源具多源性。  相似文献   

8.
太行山北段金矿成矿期主要为阜平期和燕山期;主要控矿因素是矿源、热液和成矿控矿构造。在燕山期,变质核杂岩的隆升导致沿第四期轴面劈理形成切割早期韧性剪切带的韧脆性断裂蚀变带,使含矿围岩和富集在早期韧性剪切带中的金向断裂蚀变带中迁移、聚集形成工业矿体。并建立了成矿模式,指出了进一步找矿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河南熊耳山地区金矿的控矿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熊耳山地区金矿的成矿物质来源主要来自基底太华群中深成变质岩、燕山期钙碱性岩浆岩以及构造蚀变岩。矿床受燕山期岩浆岩和构造控制明显,不同级别的构造控制着金矿的规模和展布。控矿断裂具有明显的方向性,断裂交汇处及断面产状变化处控制矿体或富矿体产出。文章从花岗岩特征和构造的控矿作用方面总结该区金矿的成矿规律,以期为进一步找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西藏大冈底斯北部金属矿床成矿系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近年西藏自治区矿产资源大调查的资料与西藏自治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研究获得的系统、详细的矿产资源资料,编写论述了西藏大冈底斯北部(包括班公湖-怒江成矿带、北冈底斯成矿带、中冈底斯成矿带三个成矿带)的矿产地质特征及成矿分布规律与成矿系列。班公湖-怒江成矿带包括燕山早期(洋盆形成时期,如东巧铬矿)及燕山中晚期(陆内俯冲挤压时期,如屋索拉金矿)岩浆作用有关矿床成矿系列和那曲-洛隆盆地与喜马拉雅期流体作用有关(如纳多弄铅矿)矿床成矿系列;北冈底斯成矿带矿床主要分布在申扎—嘉黎一线的北部地区(亦称冈底斯北矿带),包括玉古拉镍矿(燕山早期,岩浆岩型)、舍索铜矿(燕山中晚期,矽卡岩型为主)、尤卡朗-昂张铅矿(燕山中晚期,热液型为主)、俄龙呷砷矿(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早期,流体-改造型为主)四个地区不同类型矿床成矿系列;中冈底斯成矿带包括近东西向两个成矿亚带,北边为革吉-雄巴-文部成矿亚带燕山中晚期(如尕尔铜金矿)及狮泉河-申扎弧-盆系演化期岩浆热液成矿作用的矿床成矿系列,南边为朗久-塔诺错-纳木错成矿亚带喜马拉雅中晚期(如甲岗钨钼铋矿)岩浆热液成矿作用的矿床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11.
深部过程对哀牢山金矿带金成矿的制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毕献武  胡瑞忠 《地球学报》1997,18(Z1):167-169
本文通过矿化剂来源及其相关地质事件的研究,确定了金成矿与深部过程的关系。结果表明,哀牢山金矿带成矿之所以集中在喜马拉雅早期,主要是通过喜马拉雅早期受地壳拉张控制的富S深源流体上升,加入原在该区浅层断裂中循环的大气成因贫S流体中,从而使这种贫S的流体转化成富含足够S,进而能够大规模浸取Au的成矿流体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甘肃枣子沟金矿围岩蚀变特征及其与金矿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枣子沟金矿位于新堡—力士山复背斜南翼之合作—岷县区域断裂带南侧,是西秦岭西段近些年发现并勘查的大型金矿床之一。其围岩蚀变发育,类型多样。发育有区域地层变质期的面型热液蚀变作用和构造热作用的线型热液蚀变作用两类主要蚀变,其中线型蚀变中的硅化、黄铁矿化、毒砂化及辉锑矿化等蚀变与金矿化关系密切,可作为夏河—合作金矿富集区找矿...  相似文献   

13.
贵州水银洞金矿床矿石特征及金的赋存状态   总被引:24,自引:8,他引:24  
刘建中 《贵州地质》2003,20(1):30-34
详细阐述了水银洞金矿床的矿石物质组成、化学成分、结构构造、矿物嵌布特征,初步划分了成矿期及成矿阶段,对金的赋存状态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金厂峪、峪耳崖金矿自然金的标型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重点阐述了金厂峪、峪耳崖金矿自然金的产状、粒度、形态、成色、数量元素,晶胞参数的特征及其在矿床成因研究和找矿中的意义。经系统对比研究认为:峪耳崖金矿北矿带7中段以下仍有金矿脉延伸;峪耳崖金矿形成于中生代,金厂峪金矿的形成与早于中元古代的韧性剪切带有关,并受到后期地质作用的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福建尤溪肖板金矿床金的赋存状态及金矿物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肖板金矿床属受构造控制的中低温岩浆热液矿床,矿化类型为构造蚀变岩型。金多呈独立金矿物形式出现,少许呈分散状;金矿物以自然金为主,平均成色930,有少量银金矿和碲金矿。金矿物以包体金、裂隙金、连生金和粒间金等形式嵌布于黄铁矿、黄铜矿、石英、方铅矿及方解石等主要载金矿物中,且石英、方解石中较金属硫化物中占优势。金矿物形态各异,粒度以中细粒为主。  相似文献   

16.
大水金矿床金的迁移形式和沉淀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大水金矿床地质特征和矿物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研究成果,对金在成矿过程中的迁移形式和沉淀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金矿床在主成矿作用过程中金主要以AuC12-、Au(HS)2-、AuH3SiO40形式迁移,少量以硫络合物、硫氢络合物、胶体溶液、砷络合物(配合物)及地幔流体等形式迁移。推断水—岩反应(尤其是硅化和硫化作用)和以深部流体为主与古大气水的均一化流体的混合作用以及在此过程中的降温减压作用是金沉淀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7.
作者通过对新发现的茅排金矿的研究,测试了自然金、黄铁矿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等,并论述了成因矿物学特征。文中指出自然金、黄铁矿在矿体垂向上晶体形态的分布规律,利用形态系数计算公式可判断矿体、矿带的延伸方向和剥蚀程度。并指出,明金常见,自然金成色高,矿石中贫硫化物,黄铁矿中金品位高、Sb、Hg极低、无As,Co/Ni比较稳定、晶胞参数和红外吸收峰偏大等是“茅排式”金矿床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要介绍了浊积岩型金矿的概念、特征、成因和2个浊积岩型金矿的矿床实例,并对浊积岩型金矿概念和应用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Gold Grade and Tonnage Models of the Gold Deposits, China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Abstract: The gold grade and tonnage modelling is applied to some types of the gold deposits in China, including placer, Archaean lode, slate belt, Carlin, volcanogenic, skarn and Shandong Peninsula, among others. The Shandong Peninsula type denotes the gold deposit, which was formed in an intensely reshaped Archaean greenstone belt. The modelling results show: (1) the Archaean lode gold deposits of China are similar to the Homestake type in gold grades. (2) The Chinese slate belt type gold deposits are marked by moderately lower gold grades but considerably larger ore volumes than the similar type elsewhere. (3) The Carlin style gold deposits of China are identified by higher Au grades but evidently smaller sizes in comparison with their counterparts in western North America. (4) The volcanogenic (continental) style is similar to Sado epithermal veins in gold grade‐tonnage models and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while volcanogenic gold deposits of the oceanic subgroup contrast with Kuroko‐type deposits in the gold grade model. But the Chinese volcanogenic (oceanic) subtype (Palaeozoic age) shows similar higher gold grades to those of the Palaeozoic Kuroko‐type deposits elsewhere. (5) Porphyry and skarn gold deposits tend to have a large size but low grade. (6) Less than half of the Shandong Peninsula gold deposits are of ore volumes exceeding the 50th intercept of the relevant gold tonnage model, implying possible undiscovered gold deposits with a larger size in the peninsula. (7) In general, Chinese gold deposits of larger sizes tend to have lower gold grades in relation to gold grade models. (8) Gold grade‐tonnage models can be effectively influenced by how to include or exclude non‐economic gold resources in the modelling. Ore volumes of gold deposits actually to some extent depend on gold grades. Consequently, the way of including or excluding low‐grade values may effect a gold grade‐tonnage model and cause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 of the modelling results. This is particularly true to the gold deposits, which generally show an inverse correlation between gold grade and tonnage.  相似文献   

20.
1986年至2007年期间,中国先后研制了适用于区域地球化学调查、矿产勘查与评价、采矿与选冶等不同工作需求的背景、异常、中等、高含量以及矿化、边界品位、精矿等不同品级的痕量金和矿石金系列标准物质。经过多年使用尤其是近年来使用量的递增,这些标准物质中多数样品已经或已近耗尽,急需研制替代的标准物质。2016—2018年,本文严格按照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研制的相关规范,开展了7个痕量金(GBW07805、GBW07806、GBW07243~GBW07247)和3个矿石金[GBW(E)070012、GBW07807、GBW07299]地球化学标准物质的复制工作。在全国范围内选采了矿床和介质类型具有代表性的候选物,经粗碎、烘干、组合配置、细碎、过筛、混匀等步骤制备而成。经粒度检查,样品粒径达到0.74μm的累计含量达到99%以上,符合规范要求。本系列标准物质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及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等经典可靠的分析方法测定金含量,每个样品随机抽取25瓶子样进行均匀性检验测试,相对标准偏差(RSD)均都小于10%,方差检验的F值均小于单尾临界值F_(0.05(24,25))=1.98,表明样品均匀性良好。在一年的考察期内,定值成分未发现统计学意义上的明显变化,证明样品的稳定性良好。由中国5家具有金测试经验、技术力量强的实验室,采用经典可靠的多种测试方法共提供了292组分析数据完成定值测试。原始数据经统计检验并剔除可疑值后符合正态分布,以算术平均值作为标准值,并按照最新规范详细评定了不确定度。复制的标准物质量值准确可靠,不确定度合理。与原批次相比,两个批次的认定值基本一致,定值数据的标准偏差呈缩小趋势,符合标准物质复制的要求。本系列金标准物质含量范围广,适用于不同含量级次的量值比对和分析监控,可以满足地质矿产研究、区域地球化学调查、金矿勘查与评价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