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平均云量图分析太平洋热带辐合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月平均卫星云量图揭示了太平洋上热带辐合带的基本气候特征。西太平洋热带辐合带的位置和强度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并且有双辐合带结构。而东太平洋热带辐合带则始终稳定在5—8°N附近,季节变化很小。东西太平洋的这种差异可能与海洋热状况有关。同时,西太平洋热带辐合带又有明显的年际变动,它对台风活动有一定的影响。 1984年8月18日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从分析卫星云图角度着手,探索8509号台风的发生发展过程。 一、9号台风的形成情况 图一为8月15日14时的红外云图,图中亦道辐合带表现为一列东西向长条明亮云团,在带上25N,123°E附近云团比较稠密,色调也较亮,并呈现螺旋结构。经过12小时以后,到16日02时(图二),原在25°N,123°E处的热带涡旋已发展成为强热带低压。低压中心附近的  相似文献   

3.
陈瑞闪 《气象》1978,4(11):9-9
我省地处广阔的太平洋西岸,属于付热带地区,夏季主要受热带、付热带天气系统(付高、台风、东风波、热带辐合带等)影响。春、秋、冬季在西风带影响下,平均3—5天就有一次冷空气影响我省。过去我们比较强调冷空气活动对冬半年降水的影响。1970年使用卫星云图资料后,我们开始认识到暖空气活动对冬半年降水的作用同样很重要。考虑热带云团是暖湿空气活动强烈的表现,我们进行了用热带云团作我省降水预报的实验。  相似文献   

4.
江西8种强对流天气形势与云型特征分析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许爱华  马中元  叶小峰 《气象》2011,37(10):1185-1195
利用1999—2009年红外云图、常规天气图、雷电和地面危险报等资料,针对江西62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在分析强对流天气发生时天气尺度影响系统的基础上,提炼了引发强对流天气的中尺度对流云带(团)发生发展的典型云型特征。结果表明:副热带高压边缘强对流云型、斜压扰动云系尾部强对流云型、地面倒槽中MCS、东风波(热带低压倒槽)、冷锋前强对流云带、冷锋前部的MCC、高空低槽后强对流云型、热带气旋及其外围飑线云带云型,这8种云型特征是构成江西强对流天气的典型云型。8种云型特征和低槽、切变、冷空气、东风波及热带气旋,高低空急流、副热带高压等影响系统的强弱、相对位置有密切关系。斜压扰动云系尾部强对流云型、冷锋前强对流云带、冷锋前部的MCC常常和低层较强空气活动有关,当500 hPa低槽经向度大,低层槽前暖平流显著时易出现斜压扰动云,其尾部出现强对流天气;β中尺度的对流云团易在锋前异常暖中心和不稳定中心合并发展成MCC。而高空低槽后部、副热带高压边缘、东风波这三型则和中高层干冷空气及中低纬天气系统相互作用关系较大,高空负变温或水汽云图的"暗区"移近低层辐合系统时,MCS发展。当高空出现辐散气流和辐散状卷云时,地面倒槽中的辐合线附近MCS强烈发展。热带气旋及其外围飑线云型则与台风的活动密切相关。斜压扰动云系尾部强对流云型预报指示性最好。  相似文献   

5.
2005年夏季中国登陆台风的环流特征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舸  张庆云  孙淑清 《大气科学》2007,31(5):909-918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中国台风网提供的2005年台风资料,研究了2005年夏季台风登陆及中国东部频发性台风暴雨的环流特征及南北半球环流系统的相互作用。2005年夏季登陆我国的台风存在显著的阶段性变化,即6月10日~7月11日西太平洋无热带气旋生成,7月12日~9月30日西太平洋热带气旋频繁活动,造成登陆我国台风间隔时间短、 频数高、强度强,使得我国东部台风暴雨频繁发生。研究指出,6月10日~7月11日西太平洋无热带气旋生成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南、越赤道气流较弱、东亚热带辐合带(5°N~15°N,120°E~150°E)对流偏弱有关。而在7月12日~9月30日,西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频繁与西风槽的多次南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断裂(或东撤)、东亚热带辐合带对流加强有关。进一步研究发现,气候平均态的西太平洋越赤道气流分别位于125°E和145°E附近, 2005年夏季125°E和145°E附近的越赤道气流减弱,然而在7月12日~9月30日,130°E~135°E附近的越赤道气流加强并维持时间较长。130°E~135°E附近越赤道气流加强与澳大利亚高压东移以及140°E~180 °E赤道低压加深有关。  相似文献   

6.
一次台风外围雨带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及风场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使用常规天气资料、卫星云图和长春c波段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04年7月5日发生在吉林省的一次典型台风外围雨带降水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可看出两种尺度云系的相互作用,整个降水雨带为明显的旋转西进过程.多普勒径向速度图上,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配置有利于降水的发生发展.另外,低层由于存在摩擦,受台风雨带影响较小,而中高层受台风中α尺度系统和中B尺度雨团的共同影响,两者风场的叠加造成低层偏东风到高层东北风的风向变化.可提高预报的准确率,为人工增雨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 1°×1°再分析资料、FY-2E卫星云图及相关定量产品,分析了2013年8月18—19日浙江北部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结果表明:(1)热带低压是此次暴雨产生的直接影响系统,低压与副热带高压之间偏东风急流为暴雨产生提供了水汽和能量条件。(2)热带低压具有明显的不对称结构,其中心随高度西倾;强对流云团主要分布在500 hPa低压环流北侧,也是此过程强降水的直接制造者,其移动演变与强降水区移动演变一致。(3)卫星云图及相关产品分析表明,相当黑体亮温(TBB)、射出长波辐射(OLR)低值带对强降水区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其值大小对降水强度有较好反映;在实际业务中,可结合实况和卫星云图及相关定量产品对预报及时作出订正。(4)此过程水汽主要来源于东海,边界层为水汽通量辐合区;强降水区与850 hPa假相当位温密集带垂直;地面中小尺度系统为暴雨产生提供了有利的抬升条件;杭州湾喇叭口地形对降水有明显增幅效应。  相似文献   

8.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NCEP 1°×1°6h分析资料、卫星云图和宝鸡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2010年8月1日发生在关中西部的强对流天气,总结预报失败的原因,结果表明:高空前倾槽的结构加大了大气的垂直不稳定,是引起此次强对流天气的重要原因;中高层干冷空气的侵入和地面冷锋触发了强对流天气发生,FY-2E卫星云顶亮温TBB逐时演变与中尺度对流云团生消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多普勒雷达的反射率、回波顶高等产品,可以提前1~2h预报预警强对流天气。  相似文献   

9.
中国东部的爆发性海岸气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董立清  李德辉 《气象学报》1989,47(3):371-375
Sanders等学者研究了发生在130°E—10°E的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上的爆发性气旋,而本工作研究的海域位于130°E以西的中国邻近海区,故称之为中国东部的爆发性海岸气旋。 1.定义和资料 在45°N上、12小时内中心气压平均至少每小时降低1hPa的温带气旋称之为爆发性气旋。相应任意纬度上的地转调整率用12hPa/12h和sinθ/sin 45°的积表示,这样对应于40°N,35°N,30°N,25°N等纬度上12小时加深率的临界比率分别为11hPa,10hPa,8hPa和7hPa。  相似文献   

10.
日本气象传真广播JMH一天三次,播发02时、08时、20时卫星云图分析图,提供了大范围的(5—55°N、100—180°E)云的各种资料,包括云区覆盖的范围、云量、云状、云高,主要云系及对灾害性天气具有指示意义的活跃对流云区。每张图还附有指导报告,指出主要云区的生消和移动。这不仅弥补了海上监视和研究热带天气系统所需资料的严重不足,而且对陆上短时晴雨预报和大到暴雨的预报也提供了直观而又较为有效的信息。本文试用云分析  相似文献   

11.
利用卫星云图资料,对速行类、迂回类热带气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得出这两种极端类型的气旋有如下差异:1影响系统云图特征的差异(1)热带辐合带速行类气旋,辐合带云系位于15~18°N范围内,而迂回类气旋则位于5~10°N范围内。(2)双台风结构速行类不存在双台风影响,而迂回类则多数受双台风影响。(3)副热带高压速行类副高晴空区宽广且稳定.而迂回类副高晴空区狭窄且大小及位置不够稳定。2气旋本身云状结构的差异速行类云团结构紧密,边界清晰,有明显眼型结构,而迂回类则相反。速行类、迂回类热带气旋的卫星云图特征对比分析@陈见…  相似文献   

12.
利用1979—2008年日分辨率的向外长波辐射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去除ENSO影响后,分析了1—3月北极涛动对热带太平洋和热带大西洋对流活动及降水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北极涛动偏强(弱)时,热带太平洋和大西洋对流活动显著偏强(弱)。北半球热带大洋冬季平均向外长波辐射与北极涛动指数的相关系数存在两个显著负相关区:一个位于中太平洋区,大致包括13°—20°N、160°E—170°W;另外一个位于热带大西洋,显著区覆盖的范围大体包括5°—20°N、15°—70°W。这些区域的降水量也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向外长波辐射、强对流面积指数、强对流强度指数、平均降水量等指标与北极涛动指数的相关均以冬季同期最高,随时间滞后相关迅速减弱。与此对应的对流层低层大气环流也有显著变化,850hPa风场的变化表现为热带太平洋有异常的气旋性环流,气旋中心区与显著强对流和降水异常区一致。而热带大西洋有显著的经向环流辐合和风切变,与异常对流和降水区吻合。海洋模式的模拟结果表明,与北极涛动有关联的海温分布,很大程度上与大气强迫有关,说明热带1—3月降水和对流活动与海温的关联较弱。北极涛动与热带太平洋、大西洋对流和降水活动之间主要是通过大气环流的变动产生联系的。  相似文献   

13.
西南太平洋经常存在着一支天气尺度云带。国外的研究成果以及我们根据1976—1978年三年卫星云图资料统计的结果表明,4月份这支云带频率的最高值在斐济群岛南部经所罗门群岛到伊里安岛西部一线(图略)。这支云带的南北跨度很大,最北可达5°S以北,最南可达40°S以南。云带活跃时可造成大范围的强烈降水和大风等灾害性天气现象。因而,对于这支云带的活动是应该进行研究的。但由于云带附近的资料较少,目前国内外对于这支云带的专题论述尚少。为了增强对它的了解,我们利用1978年热带天气图、卫星云图、卫星测风以及飞机报等资料对   相似文献   

14.
利用常规天气图、数值预报、卫星云图、雷达资料和各种物理量场等对2009年11月11—12日菏泽市暴雪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深厚的水汽、充足的水汽来源和中低层水汽辐合作用是暴雪天气发生的必不可少条件,影响这次暴雪有两个水汽来源,一个是700hPa的西南气流对水汽的输送,一个是850hPa的偏东风对水汽的输送,两个水汽输送带的辐合中心在菏泽交汇,造成此次暴雪天气;低层辐合高层辐散是造成这次暴雪的垂直环流机制;数值预报对于强降水出现的时间和落区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采用美国NOAA卫星观测OLR (outing longwave radiation)资料以及NCEP/NCAR、CM AP月平均资料,利用合成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热带西北太平洋(125°~140°E,10°~20°N)与热带东南印度洋(90°~105°E,5°~15°S)对流活动异常的联系。结果表明:热带西北太平洋与东南印度洋对流活动异常的联系有显著的年代际变化; 20世纪80—90年代存在显著的正相关,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有显著的负相关,其后转变为正相关。合成分析表明,热带西北太平洋与东南印度洋对流活动正相关时,两地区均存在反气旋性环流,低层辐散、高层辐合,对流活动弱,不利于降水产生,有降水负异常;当热带西北太平洋与东南印度洋对流活动负相关时,两地区环流异常存在明显差别,热带东南印度洋有正的海温异常,高层辐散、低层辐合,有上升运动,对流活动强,有降水正异常,而热带西北太平洋则相反。热带西北太平洋和热带东南印度洋之间的斜向垂直环流圈将这两个地区联系起来,并决定了这两个地区对流活动负相关关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利用NCEP 1°×1°再分析资料、自动站观测及雷达卫星资料等对2015年6月1日至3日发生在贵州的一次暖区持续性区域大暴雨天气成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低层高湿高能环境和上干下湿的大气层结有利于暖区降水效率的提高和强对流天气的产生;降水易发生在低空急流左侧和热低压东部第一象限和第四象限叠加区内,而强雷暴易发生在地面辐合线和850h Pa切变线之间的热低压第一象限里;垂直速度和涡度剖面图说明了暖区上升气流的强盛发展及其倾斜性,副高西伸北抬的同时地面辐合线却有所南压,二者反位相进退有利于斜升气流的维持;雷达组合反射率因子表明低层风速风向的辐合触发局地对流单体不断发生发展,降水过程表现出明显的"列车效应",而回波剖面显示该暖区降水回波具有热带降水回波的特征;卫星云图显示对流云团发展成长条状,整个过程表现出对流云团发展具有后向传播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利用MICAPS资料、NCEP1°×1°逐6 h再分析数据以及FY-2G卫星、安康雷达探测等资料,对2019年6月2日发生在秦巴山区的一次罕见雷暴大风天气进行成因综合分析。结果表明:2日陕南中东部地区存在有利于强对流风暴发生和发展的热力不稳定条件;地面图上,傍晚前后从关中向陕南发展移动的冷池触发了本次雷暴大风天气;过程发生时,云图上中尺度对流系统云系逐渐东移南压,云顶亮温梯度最大区域和地面冷池前方辐合线位置基本一致;雷暴大风发生时低层雷达速度图上有显著的大风速核、明显的中层径向辐合和低层辐散及其雷达强回波质心的下降,这些都为雷暴大风天气的预报预警提供了一定的指示。  相似文献   

18.
2011年7月5—6日和28—29日陕西出现两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陕西省气象台对两次区域性暴雨的预报均比实况推迟12 h左右,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T639物理量,分析两次过程的高低空形势、物理量、卫星云图等。结果表明:7.5暴雨是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东退、西风槽东移加深时产生的,7.28暴雨是副高明显北抬,与东移分裂西风槽共同影响,并且南海有热带系统生成时产生的;两次暴雨低空均有辐合切变存在,地面有弱冷空气补充南下;卫星云图上,7.5暴雨为不同尺度的对流单体,7.28为明显高空槽云系;两次暴雨期间均有强烈的上升运动和水汽辐合。在暴雨落区预报方面,当暴雨区在副高边缘且高压稳定时,暴雨区稳定或沿副高外围向北发展;当副高东退时,在西风带系统影响下,暴雨落区向东移动。  相似文献   

19.
利用常规高空、地面气象资料、区域加密雨量站资料和FY-2静止卫星云图以及NCEP1°×1°再分析资料,对2016年6月1日发生在河西西部玉门的暴雨前后的天气环流背景、影响系统、物理量特征和卫星云图进行分析。分析表明:此次暴雨天气的流场配置在高、低层均为"东高西低",受"歪脖子"高压的影响,上游低值系统在河西西部长时间滞留,青海低涡移速缓慢,形成了近似"北槽南涡"的形势;暴雨发生时高层辐散、低层辐合,形成了强烈的抽吸作用,有利于输送和汇聚水汽;强降水中心发生在对流不稳定、斜压不稳定相结合的区域和CAPE强中心的下游;此次暴雨发生期间,多个中尺度对流云团在暴雨地区上空移过形成了"列车效应"。由于在酒泉西部这种极干旱地区出现暴雨天气过程极其罕见,通过分析,以期掌握河西西部极干旱地区暴雨的发生机制,进而能提高此类天气的预报准确率,给当地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更加准确、优质的气象预报服务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利用1945~2011年美国联合台风预警中心(JTWC)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资料,研究了南海(5°N~25°N,110°E~120°E)与西北太平洋(5°N~25°N,120°E~180°)热带气旋生成位置、生成频数、强度和持续时间的季节变化差异及其成因。从热带气旋路径穿越经度带频数的角度,探讨了ENSO对气旋活动年际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南海热带气旋活动显著地受季风调控。在南海冬季风作用下,1~4月热带气旋生成于10°N以南且频数较少、强度较弱,这主要是低层气旋式相对涡度和弱东风切变区偏南造成的。相反,受夏季风影响,6~9月是热带气旋生成最多、最频繁的季节,大都生成于南海北部17°N附近。在5月(10月)的季节转换期,生成位置大幅度北进(南撤)且生成频数显著增加(减少),取决于风速垂直切变及中层的相对湿度的急剧转变。11、12月两海域热带气旋生成于10°N以南主要归因于其上空中层大气相对湿度较北部偏大。在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的季节变化没有南海显著,只在7月有一次明显的变化,7~10月是热带气旋活动的"盛期"。在强度上,西北太平洋大部分区域全年均为弱东风切变,因此热带气旋以台风为主且持续时间长;但南海多为热带风暴。ENSO事件使得不同季节热带气旋生成区域和气旋路径地理位置发生显著变化。在El Nio事件期间,穿越南海所在经度带路径频数为负距平,而西北太平洋经度带为正距平;在La Nia事件期间,情况相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