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球科学中,元素之间的亲合性是元素地球化学行为的基本属性.1923年V.M.戈尔德斯密特首次将"亲"字(Philo-构词成分)用于元素地球化学分类中,将元素分为亲石(Sifhophile);亲铁(Siderophile);亲硫(Chalcophile);亲生物(Biophile)和亲气(Afmophile)5个地球化学族(V.M.戈尔德斯密特.地球化学.沈永直,郑康乐,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  相似文献   

2.
化学地层学的兴起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正永 《地质论评》1991,37(3):265-273
化学地层学是近十年兴起的一门将地层学,地球化学和数学地质融为一体的边缘交叉学科。本文介绍了化学地层研究模式,研究历史,重点介绍了研究内容、方法及应用前景。论述了利用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稳定同位素、有机元素在我国前寒武系的研究成果,如S、C、O同位素组成在我国前寒武纪出现了三次较大的间断(即2200—2000Ma,1400Ma,600Ma);S、C同位素演变曲线在前寒武系出现背向演变趋向。此外,利用这些元素对确定沉积盆地古海水温度、酸碱度、古气候及古构造环境亦有重要意义。为取得可信的结论必需建立在大量数据的基础上,文中亦论述了化学地层数据库结构。  相似文献   

3.
元素地球化学分类探讨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相似文献   

4.
5.
相容元素——不相容元素协变图在岩石成因研究中的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笔者根据前人提出的各种岩浆作用模式,如分离结晶作用、部分熔融作用、岩浆混合作用等,通过纯数学推导,提出一套判别岩浆岩形成机制的相容元素—不相容元素协变图。 从几何图形的讨论,指出相容元素i(Di〉2)和不相容元素j的CTi—CTi和IogCTi—logCTi图解上可以区分不同成因的岩石,包括分离结晶作用、平衡结晶作用、实比和非实比分离熔融作用,实比和非实比分批熔融作用以及岩浆混合作用。不同成因岩石在协变图上其成分点的分布有明显差别,这在解释山西临县紫金山碱性环状杂岩体的成因中获得满意的效果,从而确认该者体是多次分批部分熔融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6.
7.
8.
土壤化探元素预测天然气的探索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通过德阳新场气田化探成果与气田上有机物异常,物探异常和钻孔实际见气的对比,结合成都地区,宜宾地区综合研究,认为As,Ab,Hg,Ba,Mn五元素及Cu,Pb,Zn,Mo,Cd,Ni,V,P等是预测天然气的指示元素,用该指标对新场气和成都地区实际勘察结果映证预测指示元素是正确的,从而探索出一条利用化探元素异常寻找天然气的新路。  相似文献   

9.
绪言 Hiemstra(1985)曾在有关UG—2层的研究中指出,铂族元素浓度的对数值随高度(从铬铁岩底部升高某一距离后的高度)直线下降。铂族元素的这一关系早已由有关元素分馏的瑞利定律所预言。然而,亲铜元素镍和铜的行为并不与此相似,尽管它们与UG—2层和梅林斯基层中的铂族元素通常有着很好的相关关系。这种区分即使存在的话大概也被随后  相似文献   

10.
刘兴起  于升松 《沉积学报》1997,15(A12):142-146
利用6步连续化学提取法对察尔法盐湖91-Ⅳ4孔23个碎屑沉积物样品进行了处理和分析,9种元素在6个不同地球上占比例表明;残渣部分〉中等还原相,易还原相〉碳酸岩相〉可交换部分〉有要质部分;各元素在地层垂向上的分布规律反映了沉积物形成时的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11.
本文着重阐述了微量元素是植物的必需营养元素,是植物体内酶的重要组成。对植物生长发育,减少病虫害,提高农作物产量与品质起着关键性作用。特别是植物的特需微量元素,不仅决定着植物生命活动中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而且还与某些农作物的轮作问题有一定关系。因此,从农业地质背景的角度,去研究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变化特征,对指导农作物生产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元素分带及其在地质找矿中应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介绍了元素分带的研究概况,不同热源体周围元素的分带特征。讨论了将元素分带用于预测盲矿和评价矿体剥蚀程度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成果建立在对产于晚太古代录岩带中的55个中温热液金矿床的137个大样的约70种元素的分析基础上,尺管这些矿床在成矿省和单外矿床的元素共生组合和富集上有明显差别,但总体来看,Au,Te,S,As,W,Bi,Ag和Se依然是金矿勘探中最重要的元素,Te,As,Bi和Se的富集一般大于玄武岩平均丰度的1000-100倍,W、S和Ag的富集系数则为100-10。Sb,B,Mo,Cu,U,Hg,Pb,  相似文献   

15.
黄晶莹 《湖南地质》1994,13(2):71-74
东山峰背斜寒武系地层分布区内,B,Li元素的水系沉积物测量平均值分别为177.78×10-6、220.0×10-6,衬值分别为2.32、5.07,Rb/k比值为0.0062。这些地球化学特征具典型的指相意义,反映出本区在早寒武世晚期至中、晚寒武世期间为一高盐度、强蒸发的泻湖相沉积环境,可与现代盐湖相环境类比。  相似文献   

16.
天然气的无机元素的土壤化探元素预测指标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德阳新场气田化探成果与气田上有机元素异常,物探异常和钻孔实际见气的对比,以及对成都地区,宜宾地区化探成果的综合研究,认为As,Sb,Hb,Ba,Mn五元素及Cu,Pb,Zn,Mo,Cd,Ni,V,P等是预测天然气的指标,用该指标对新场气田和成都地区实际勘察结果对照,证实预测指标是正确的,从而探索出一条利用化探无机元素异常寻找天然气的新路。  相似文献   

17.
18.
19.
陈榆 《地球化学》1983,(2):186-195
Continental crust rocks can be grouped into three petrochemical, systems, i.e.,oxygen-poor, transitional, and oxygen-rich system, which are intimately related to the intensity of crustal movement. Stable areas in the crust are characterized by rocks of oxygen-poor system, while rocks of oxygen-rich system are typical of active regions.Rocks of the transitional system form all gradations between the two systems Parallel to the orogenic cycle in crustal movement an evolutionary cycle from low to high oxygen content can always be recognized with respect to rocks in each system. On the other hand, with regard to rocks of the same type in the same petrochemical system, apart from the influence of crustal movement intensity, a tendency of increasing oxygen content with decreasing orogenic age is noticeable. As a region changes from active into gradational geologically, oxygen content is found decreasing for rocks of the same type,or vice versa. In this context, new implications may be attached to studies on petrochemical system : (1) A“family tree” can be established for rocks, thus sheding light on their evolutionary hlstoryand geneses (2)To provide information on the intensity of crustal movement, i.e., the tectonic nature for the studied area at the time of magma generation, and (3) To aid in determining petrogenetie age of magmatic rocks and in making geological divisions.  相似文献   

20.
广西弄拉白云岩环境元素的岩溶地球化学迁移   总被引:38,自引:17,他引:21  
蒋忠诚 《中国岩溶》1997,16(4):304-312
广西弄拉是典型的岩溶峰丛山区,主要的岩石是泥盆系东岗岭组泥硅质白云岩,不但富含Ca、Mg碳酸盐成分,而且Al、Fe、Si、P、K等常量元素和Mn、Zn、Cu、Co等微量元素的背景值也较高。在岩溶地球化学过程中,岩石的碳酸盐成分迅速溶解并以很高的浓度正向迁移,岩溶泉水的暂时硬度一般为13~15德国度,郁闭森林下的最高值可达18.9德国度;并伴随岩石的溶解,难溶的Fe、Si、Al、P、Mn元素在岩溶水中也有一定的含量。岩溶泉水在地表流动中,CO2逸出,元素发生随碳酸钙沉淀的反向迁移。白云岩的岩石-土壤的元素迁移不同于灰岩地区,其土壤剖面B层以下,主要岩石组分和微量元素含量具有随深度而增加的一般规律性,反映了原地残积和逐步淋溶风化的特征。弄拉环境元素的岩溶地球化学迁移与岩石的地球化学背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