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云电码编报中 ,从云所反应的天气意义考虑 ,将低云族中的雨层云和堡状、荚状层积云均作 CM云。因此 ,Nh云所编报的云量与地面气象观测记录中的“低云量”有时是不一致的。在实际工作中 ,不少同志 ,甚至不少台站由于理解错误或受错误习惯影响 ,将 Nh的云量误认为“有低云时编报低云量 ,无低云时编报中云量”,只有在定时观测时出现 Ns、 Sc cast、 Sc lent三种云之一 ,并且当时天空中还存在其它低云时才表现出来 ,这是一种理解上的错误。由于实际观测中这种情况出现次数不是很多 ,整个站组往往忽视了这种记录 ,形成整体出错。如 :云量 :1…  相似文献   

2.
天空状况不明时云的记录可归纳为 4种情况 :①因雪暴、雾使天空云量、云状无法辨明时 ,总、低云量记10 ,云状栏记该现象符号 ;因雾、吹雪使天空的云量、云状不能全部辨明时 ,总、低云量记 10 ,云状记该现象符号和可见云状。②因烟、霾、浮尘、沙尘暴、扬沙等尘粒现象使天空云量、云状全部或部分不明时 ,总、低云量记“—” ,云状栏记该现象符号或同时记录可辨明部分的云状。③有两层以上云 ,下层云布满天空 ,从云缝中可见上层有云且不能辨认时 ,云状栏记录下层云和“—”。④除以上 3种情况外 ,其他原因使天空状况全部或部分不明时 ,总、低…  相似文献   

3.
在长达十多天的连阴雨刚结束不久,空气异常潮湿的情况下,9月16日20时30分,星光灿烂的天空突然下降雨滴。我们几个同志在一起进行了讨论,有的认为是卷层云降雨,有的认为是层积云降雨,但经大家仔细判断以后,确认天空无云,并且星际(包括银河)非常清楚,而此时雨点比开始还大了,到21时10分降水才告结束。这在我站历史上还是第一次遇到。常言道:“天上无云不下雨”。那么,这“无云降雨”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随着时间的  相似文献   

4.
卫福华 《气象》1988,14(1):55-55
1987年7月13日15时57分至16时01分(北京时),我站出现了一次无云降水的怪现象。当时天空状况是:在西北、北和东北方有孤立的浓积云,总云量一成,其余均为晴空,有1m·s~(-1)的南风。观测员发现降水后立即组织集体观测,确认降水无疑。 我站观测环境符合规范要求。当时的浓积云并  相似文献   

5.
对于观测员来讲,能够见到外形特征明显的孤立的Cb云,无疑都能做出正常记录。但对于某些天空状态下的Cb云,要准确判定却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笔者根据多年来的观测经验,浅谈几种云天情况下观测Cb云的体会。 1 大面积的Cb云移至测站上空,布满全天,而未产生闪电、雷暴、阵雨。当时测站上空低云多,不易看清Cb云的侵袭,此时不可因天空  相似文献   

6.
1透光和蔽光云的云量记录在日常观测工作中,常常有个误区,就是:蔽光云的云量必须记成10成,透光的云量不能记成10成。以Actra云为例:《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对其描述为“云缝可见蓝天,即使没有云缝,云层薄的部分也比较明亮。”故只要观测到全天的高积云,且可看到蓝天,云块衔接部分比较明亮,就可以记录10-成的透光Actra。而实际工作中有时高积云没有布满全天,但覆盖天空部分云块比较厚,个体密集且不透光,这时观测就可按可见云量记为Acop。有时Acop和Actra同时存在,观测时应按照云量所占天空的多少为序同时记录,以上观点同样适用于Sctra和Scop。在实际观测工作中云状和云量的记录要根据实际情况记录,能尽量反映当时天空云的实际情况。2层状云的记录在观测中也常常遇到识别层状云时以日光能否透过来判断是透光还是蔽光,通常有这样的错误观点:完全依据透过云层是否可见日月来判断As的透蔽;以绕日月周围是否有晕来断定Cs的记录;出现层状云时云量必须记10成。就Astra为例,《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对其描述为:云层较厚,且厚度变化大,厚的部分隔着云层看不见日月,薄的部分比较明亮一些。但在实际当中,还存在这样一种情况,As在发展...  相似文献   

7.
霍娟  吕达仁 《气象学报》2006,64(1):31-38
全天空图像自动云识别的研究相对来说是一项较新的研究领域。当前国际上较为通用的全天空图像云识别方法主要依靠图像蓝红灰度值对比的阈值方法进行判断。然而非洁净大气中气溶胶的增多给云识别增加了难度,同时太阳高度角不同天空色度分布情况也不同。文中利用Libradtran辐射传输模式,计算了不同能见度不同太阳高度角情况下3个典型波长(450,550,650nm;蓝/绿/红)无云及有云大气的天空辐亮度分布情况,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相同太阳高度角情况下,无云及有云大气中蓝红比值随能见度的下降呈单调下降趋势。在特定的云光学厚度和能见度情况下,天空色度彼此呈现出类似的分布状况。全天空图像阈值判断云识别自适应算法的建立需要与太阳高度角、地面能见度联系起来。当前尚无法建立一个判断阈值随太阳高度角以及能见度变化的函数关系式。较为可行的办法是建立典型能见度、典型太阳高度角情况下的辐射信息库,在具体云识别时,首先确定太阳高度角,而后根据天空辐射比情况确定天空能见度,并利用辐射信息标准库做云或非云判别。该工作为全天空云识别算法提供判别依据,同时建立云识别随能见度和太阳高度角变化的判别信息库。  相似文献   

8.
经验表明,对于“积云忽作闷雷声,雨弹光鞭欲杀人”的云层,及能够目击全部外形特征的孤立积雨云,无疑都会记作Cb云。但是,在下述几种情形下,准确判定Cb云并非轻而易举的事。 1.以Cu、Sc Cug、Fc等为主、天空云量多,云块相互遮掩,不易看清云的顶部特征,尚未产生天气现象时;  相似文献   

9.
在航空报规定的第5条中,第五款规定,积雨云与其它云同时存在,已高度相同时,还看天空总云量是否≥4/10,来确定编报几组8Nschshs。其中:①N≥4/10时,究编报CB的8Nschshs组.然拒,按0、4、6、10规定编报8Nschshs,这一组的Ns报合量。C编报积雨云之外电码大的云状。由于CB云是一种特珠的云种,容易出现一定特珠的天气现象,甚至灾害性天气,所以对CB云在航空报中的云量、云层的编报就显得十分重要。就应用航空报的单位来讲、收到这份航空报,对了解这个地方当时天空云量,云层有一个清晰的印象。那么.当Cll云与其它云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10.
张新雄  肖明丽  郑雪梅 《广东气象》2009,31(6):60-60,62
针对“隐性Cb云”容易漏记的现象,提出了通过分析气象要素的变化、雷达回波资料以及周围观测站的情况来判别隐性Cb云的方法,以及天空云量多、云块间互相遮掩又无雷电伴随的Cb云如何准确记录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阵雨降自何云,新规范26页“天气现象主要区别点综合表”中,阵雨降自 Cb、Cu、Sc。这里的Sc 没有标明云类学名。因此有人认为普通层积云是可以下阵雨的,如此类推,普通高积云也可产生阵雨。商县1979年8月17日下午,当时天空以 Ac、As 为主,天边有微量低云,有降水记录为  相似文献   

12.
基于模糊纹理光谱的全天空红外图像云分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对全天空红外测云系统获得的红外图像进行云类自动识别, 提出了基于模糊纹理光谱结合云物理属性的全天空云类识别方法。首先根据不同滤波窗口的模糊纹理光谱图像特征, 确定了滤波窗口大小, 然后通过分析不同天空类型下的FUTS谱 (fuzzy uncertainty texture spectrum) 以及同一种天空类型下的FUTS谱, 考察了FUTS进行云类识别的适用性, 最后利用最小距离分类法和云基本物理属性对全天空红外图像进行了分类测试。在200个测试样本中, 层状云、积云、高积云、卷云和晴空的识别率分别为100%, 100%, 90%, 100%, 100%, 平均识别率达到98%。基于模糊纹理光谱的云分类算法对单一云空具有很好的分类效果, 可进一步应用于全天空红外图像的云分类识别。  相似文献   

13.
有几种作为降水过程前兆的卷云是许多气象员和群众所熟悉的。例如系统侵入天空的钩卷云,辐辏状的卷云或卷层云,特别是“马尾状”的(也表现为辐辏状)卷云等。据本站的经验,这里提到的三种卷云在各个季节对短期降水的指示性都比较好。这些云侵入本站天空时,大部分首先见于测站西北方地平线附近,然后逐渐扩展到全天。云条  相似文献   

14.
三维辐射传输模式分析非均匀云对天空辐射场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霍娟  吕达仁 《大气科学》2009,33(1):168-178
为了解非均匀分立云体分布状况下的天空辐射场与无云晴空辐射场的差异, 本文借助一个三维辐射传输数值模式SHDOM模拟了离散云块分布条件下的天空辐射场分布, 重点分析不同云况分布情况下“非云”大气的辐射分布特征, 并将该区域与无云晴空大气辐射场的相同区域进行了比对。工作主要从辐亮度以及450 nm/650 nm的辐射比两参数入手进行讨论。研究发现, 相对无云晴空大气, 云的存在会对周围“非云”大气散射辐射产生影响, 影响程度与云量、云及气溶胶光学厚度等参数相关。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在云量不太大的条件下, 无云视场空间的大部分辐射值与无云晴空相比变化很小, 集中在±2%之间。这一结果表明, 已有的一维均匀大气辐射传输模式运算结果所得云与非云相元的判据基本适用于非均匀分布的有云大气。另一方面, 模拟结果表明我们也完全可以利用非均匀有云大气中的无云视场观测结果进行大气气溶胶等晴空大气光学特征的探测研究。  相似文献   

15.
根植于民间的气象谚语,是人民群众长期观察天气现象和鸟类、昆虫等在天气变化的时候所表现的聪明智慧。 “太阳落山乌云洞,明天晒得腰背痛”,这是说太阳落山时,如果西方天空有一些较厚的层积云或淡积云,太阳在云隙中显露时,积云呈现黑色,好象太阳落进了黑洞。这预示明天仍是大晴天。  相似文献   

16.
夜间云的观测是比较困难的 ,由于光照不足 ,云的亮度很弱 ,所以色彩很难分辨。在有较强月光照映的夜间 ,要判定云族并确定其云量 ,还相对较易 ,但当月光较弱或无月之夜 ,要判定云就尤为困难了。1 夜间云的观测体会  根据作者的经验 ,在夜间观测云天时 ,可用干球温度与 0 cm地温作比较 ,来帮助确定云层属于高云、中云还是低云。当干球温度大于 0 cm地温时 ,天空云状大致会出现下列情况 :1天空无云或有微量云 ;2天空有云但以中云或高云为主 ;3天空有低云 ,但云量较少。当干球温度小于 0 cm地温时 ,天空以低云为主。2 辐射逆温与云量  辐…  相似文献   

17.
固阳上空出现奇异光现象1996年11月6日15时20分左右,在固阳天顶稍偏西方向出现了一个内紫外红弓背对着太阳的彩色半圆环,与太阳夹角约30°左右。当时天空满布密卷云。按照冰晶对光线的折、反射原理出现这一现象应当是晕,但不论是22°晕和46°晕,其颜...  相似文献   

18.
王鑫馨 《贵州气象》2004,28(Z2):54-55
提出准确及时地判断云状、云量并估计其发展趋势的方法是根据云的外形特征和演变规律判断,结合当时的天气现象和天空状况作出判断;根据天气系统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19.
雨后Fn的记载在夏季,经常出现这种情况:雷雨过后,天气转晴,天空中仍有Fn存留。在这种情况下,云的记载问题就出现了不同见解。有人认为:云的记载应与当时天气情况配合,原来的Fn在天晴之后应记FC,以反映天气向晴好的趋势发展;也有人认为:虽然天气转晴,但...  相似文献   

20.
1995年2月15日15时,本站航空薄上记载的云状为A_s,云量为10。后经过分析和查看当时的卫星云图,判定此云状云量的记载属于误记。因当时天空状况比较特殊,在工作中很少遇到,现分析如下。 1 天空状况 当天各时次云的连续记载情况如表1所示。在14时观测时还看不到太阳的轮廓;在15时观测时,地面能见度为1.5km,天空呈现一片均匀的灰白色,太阳的轮廓已可辨,但没有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