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5 毫秒
1.
重点对地灾监测方面的方案研究进行了阐述,在构建大数据信息平台的设计方案时,以实现高度自动化的全方位监测功能为导向,依托导航卫星数据接收机和多源传感器,集成构建大数据信息平台的系统解决方案,主要包括扼流圈卫星天线、GNSS数据接收机、MEMS传感器、环境测量单元、防雷区域单元等功能元件的组成、多传感器的系统集成,以及全方位监测的功能实现。按照地灾监测大数据信息平台建设、构建大数据平台关键技术突破及检测数据解算软件功能实现的顺序,完成了GNSS实时监测预警应用网络系统HCmonitor的研发。综合应用多种手段实现地灾监测的功能升级,为解决重大灾害预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该项成果在甘肃舟曲的灾后重建工程得到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2.
《河北国土资源》2006,(9):43-43
汛期将至,宣化县国土资源局对全县地质灾害进行了实地调查,发现隐患点33处。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该局与各乡镇签订了责任状,对隐患点实施24小时无间断监测,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地灾危害带来的损失,确保安全渡汛。  相似文献   

3.
针对灾后水中悬浮物质增多和高含水量农作物导致常规水体信息提取方法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缨帽变换的农田洪水淹没范围遥感信息提取方法。首先,对灾前、灾后遥感图像进行辐射定标和大气校正。其次,通过缨帽变换获取绿度分量和湿度分量;然后,利用最大类间方差法对湿度分量进行分割,结合绿度分量提取水体信息;最后,叠加农田矢量数据,确定农田洪水淹没范围。以湖南省岳阳市及其附近区域为研究区,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方法进行精度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所得结果边界清晰,范围准确,生产者精度和用户精度分别为0.97和0.90。该研究能够为农田灾损评估、洪涝灾害动态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祝俊然  邬满 《北京测绘》2023,(3):365-370
本文针对典型的海洋承灾体以房屋(点状)、防波堤(线状)、养殖蚝排(面状)等,基于卫星、无人机等遥感影像数据,利用深度学习方法开展台风影响下承灾体灾变、灾损演化特征及其对海洋灾害作用强度归一化响应机理研究,构建海洋承灾体智能识别模型;然后结合地理时空网格及区域脆弱模型(HOP),基于承灾体自身材料、结构、年份等属性及动力学相关模型,建立不同场景的承灾体脆弱性评价体系,实现区域化的承灾体评价脆弱性评价;最终基于Arcgis、skyline等二维、三维GIS展示技术,集成上述模型研发面向海洋承灾体的三维动态监测超融合平台。该平台实现对复杂海洋情景的模拟和预测,对海洋防灾减灾工作的辅助决策,以及最大限度地减少海洋灾害损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现代遥感技术在地震灾害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代遥感技术是非常重要的数据获取手段,为了研究现代遥感技术与地震灾害之间的关系,结合512汶川大地震实例,分别从灾前、灾中和灾后三个阶段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现代遥感技术在地震灾害中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基于GIS/RS的洪涝灾害承灾极限遥感估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GIS和遥感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洪涝灾害灾情调查和损失评估,可以采用一种新的方法──洪涝灾害承灾极限估算法。洪涝灾害承灾极限是区域稳定性的一种表述方式,而灾害条件下区域的稳定性取决于人-地系统中致灾因中的E{k}和承灾因子的E{k}及致灾因子和承灾因中之间的耦合关系E{k,k}。本文从原理和方法上对此作了阐述,根据承灾极限计算原理,在DEM数据的支持下,利用洪水期实时图像和正常水位时期遥感图像提取的信息,可以进行洪涝灾害的灾情评估。  相似文献   

7.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为广州地质灾害监测提供了新机遇、新思路。笔者结合近年来地灾监测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从感知、调度、共治的角度浅谈对于广州地灾监测的一些思考。感知方面:广州市地貌结构复杂,北部丘陵台地作为地灾易发区,建议构建重点区域天-空-地三查体系,及时识别潜在风险源。预警调度:广州市地灾的发生与降雨有很强的时间相关性和空间耦合性,建议在广州市雨窝、降雨集中区构建精细化气象预警网格,提高监测预警精准度;针对地灾监测预警存在的重监测、轻预警现象,建议构建基于数据-知识双驱动的预警模型,实现高精度可解释的地灾预测建模;针对疑难边坡,建立专家研判系统,实现精准“把脉”,精准“治疗”。共建共治:加强跨部门跨层级合作,加强新建工程项目地灾评估,消减地灾存量,控制地灾增量。  相似文献   

8.
汶川5.12地震陕西灾情专题地图的设计与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在“5·12”汶川大地震后,进行实时编制陕西省灾情专题地图的技术路线,较为详细地阐述了灾情专题地图在信息表达和图面表达等方面的设计,突出了快速、易用、全面、动态的编制原则,并对测绘在灾后应急保障任务中发挥的作用提出了自己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9.
《河北国土资源》2006,(7):44-45
汛期将至,为减少和避免地灾的发生,蔚县国土资源局及早动手,制定了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地质灾害防治是通过大量的监测数据预测灾害变形趋势乃至预报灾害发生时间,其结果将为地质监测管理决策人员提供辅助支持,保障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顺利进行.分析了提高地灾监测数据综合分析和预测预报能力的必要性,基于数据质量分析、相关性分析、位移矢量图、切线角法预警预报等综合处理与分析技术,结合巫山县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示范站地质灾害业务信息和地灾监测数据的特点,阐述了数据综合处理与分析的关键技术及其在地灾防治管理系统的应用,为地灾防治综合地质调查提供了信息化、网络化、标准化、科学化的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11.
在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中《地质灾害现状及易发区、危险区(点)分布图》和《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图》分别是一定区域内地质灾害点(区)现状及未来防治任务的直观体现。本文论述MAPGIS二次开发软件Section和Microsoft Office Excel软件在编辑制作该类图件的交互应用和体会。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和治理中的应用,即通过遥感技术及时准确获取地质灾害有关信息,对地质灾害防治方面实现灾前预警、灾情监控、灾后评估,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对遥感卫星影像数据进行分析,为灾后治理方案的科学制定提供重要基础资料,解决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基础数据缺乏和现势性差的矛盾,提高地质灾害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讨论了ArcGIS空间分析、数据库管理和移动通信等技术,并分析了地质环境因子、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报预警等级图及实际灾害点信息,将其与智能手机结合,建立了移动地质灾害应急指挥系统。通过系统随时随地获取可靠的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信息,提高对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反应能力,从而达到有效防灾、减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高分一号遥感影像地质灾害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区地质灾害发生频繁,受灾范围大,危害严重。提取地质灾害信息、估算受灾情况,对救灾工作极为重要。传统的遥感人工解译方法速度慢、效率低;计算机自动解译速度快但解译精度受影像质量影响大,大范围地区很难建立起普适性的解译模型。本文利用洮南市西部高分一号遥感数据,结合DEM生成三维影像,建立解译标志,解译基础地质信息,分析地质灾害成因;根据研究区泥石流地质灾害的主要影像特征,提取影像的分类属性,基于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建立信息提取模型,快速提取出地质灾害敏感区域;再进行人机交互,精确提取出地质灾害的类型和范围,通过野外验证,该方法十分可靠,为大范围地质灾害信息快速提取和灾后救援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矿山地质灾害特征遥感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应用Quick Bird遥感数据对山西晋城煤矿开采引发的地质灾害进行调查,研究了不同类型地质灾害(塌陷坑、地面沉陷、地 裂缝)的遥感影像特征,对矿区地质灾害现状、成因、分布规律特点和调查精度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绍兴市的地质灾害易发风险性进行定量评估,本文借助GIS软件对绍兴市进行网格划分,构建地质灾害易发风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和指数评价模型。通过对地质灾害进行定量评估,将绍兴市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划分为高、中、低、不易发4个等级,并绘制了绍兴市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成果图。研究成果支撑绍兴市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服务于绍兴市的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和决策。  相似文献   

17.
地质灾害发生时通常会带来巨大的人力物力损害,而易发区评估是防灾减灾的重要手段。为了尽可能减少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本文在GIS的支持下开展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研究。具体结合温州市自然地理状况及相关受灾情况历史数据,分析高程因子、坡度因子、坡向因子等地质灾害影响因子,提出了综合邻近环境的地质灾害分析方法,利用层次分析方法计算各因子权重,构建了温州市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温州市地质灾害易发区;同时还研究了山区、平原不同地形条件下的地质灾害风险规律。  相似文献   

18.
地质灾害一直是许多学者研究的焦点议题。北川羌族自治县作为2008年汶川地震的极重灾区之一,地质灾害严重影响该地区的生产生活。本文以影响北川县居民点的地质灾害普查数据为基础,从地质地貌、气候等方面,应用地理探测器针对北川县地质灾害的发生进行定量归因。研究结果表明:1)单因子方面年降水量(23.22%)影响力最大,地震烈度(3.70%)最小。2)交互作用大于单因子作用,其中,海拔高度与年降水量交互作用后的解释力达到33.37%。该研究成果可为制定北川县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和选择移民搬迁场地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利用成熟的技术路线和地质灾害监测点激光点云的特征,以及地裂缝的地形深度急剧变化规律,采取一种改进Morove算子的兴趣点提取方法,根据高程变化特征提取地裂缝;根据滑坡体的地形非连续性,在三角形生长算法基础上,采用异变点不参与构网的方法,使滑坡体与原山体地形分离,监测出山体滑坡地质灾害点,为地质灾害的监测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采用高精度的数据处理软件对CORS基准站不间断、实时的观测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结合大气、地表水及海平面变化等观测资料,研究地面水平和垂直形变、地面重力的变化.通过挖掘CORS基准站网监测地质灾害灾变过程的潜力,提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推进地质灾害预警向定量化、实用化方向发展,为浙江省重大工程建设和形变安全运营等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