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杨鑫  潘俊 《地下水》2011,(4):51-52
通过对沈阳南部污水处理厂排放污水对下游浑河大闸—黄蜡坨子河段的功能区影响进行综合分析,以实现对河段水功能区保护和水污染进行综合控制。本文利用QUAL2K建立河流水质模型对浑河大闸上游两种不同来水水质进行模拟预测,模拟因子选用化学需氧量(COD)、氨氮,从而为浑河的综合规划和治理及水功能区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第二松花江中上游悬浮物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悬浮物是河流重金属元素的主要迁移载体。对第二松花江中上游悬浮物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第二松花江中上游悬浮物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变化大;枯水期悬浮物主要以吸附重金属元素能力强的粘土矿物为主,而丰水期则以长英质矿物碎屑为主;枯水期悬浮物重金属元素含量明显高于丰水期;工业污染是导致吉林市区河段悬浮物中As、Cu、Zn、Cd、Pb和Hg元素含量远高于松花湖和下游河段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张微微 《地下水》2020,(1):182-184
通过对辽河流域干流水文情势年际变化、年内变化过程进行分析表明:2000年以来辽河干流径流量大幅度缩减,且河流沿程年径流量变化趋势一致,主要是干流上游入境断面来水量急剧减少影响。总体来说,辽河干流径流量主要来源于辽宁省境内的区间产流,由于辽宁省近年来用水基本保持稳定,且区间大型水库多位于支流、调节能力有限,流域的水文情势的年际和年内变化主要受上游境外来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大量工业和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严重的影响了河流水质状况,作为黄河主要支流的渭河流域更是如此.根据渭河下游水环境特性,选取化学需氧量(COD)作为水质模拟因子,采用WASP水质模型对渭河下游水质进行监测和模拟,将GIS集成到WASP水质模拟中同时利用外联式集成利用GIS对渭河下游水质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  相似文献   

5.
黄河干流重点河段水质变化趋势分析及水质管理对策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怡庭  翁建华 《水文》2003,23(5):16-19
以黄河干流重点河段水质变化趋势为例,采用季节性肯德尔检验方法,定量描述了河流水质变化趋势,分别分析了黄河干流兰州、潼关、花园口站的水质浓度变化趋势、污染物输送率变化趋势和流量校正污染物浓度变化趋势,并且探讨了水质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大型闸坝工程对河流稀释扩散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文》1982,(2)
我们选择淮河蚌埠河段来研究河道径流对稀释扩散作用的影响,是因为蚌埠河段的径流量受上游蚌埠闸的控制,闸下是河道主要的污染源,径流量与稀释扩散作用的变化比较明显。一、蚌埠河段的污染简况蚌埠市位于淮河中游,是安徽省的主要工业城市之一,主要工业区分布在淮河右岸,解放以来,各类工厂如化工、印染、造纸、酒精、皮革等厂相继兴建,排放大量含毒和含有机物质的废水,目前每天约有十余万吨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集中于右岸六条排污沟(涵)排入淮河,各沟口化学耗氧量均超  相似文献   

7.
曹娥江绍兴排污工程水环境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绍兴污水处理厂排放口是过渡性的,大量未达标的污水排入曹娥江,使得该河段污染负荷很大。为了解绍兴污水排放对曹娥江的水质影响,选用二维水流水质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格式数值求解方程来计算分析绍兴排污工程达标及未达标排放两种工况分别对曹娥江河口段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未达标排放时,曹娥江河口段水质污染严重,存在超Ⅴ类水体,若达标排放,水体基本能够满足Ⅲ类水质功能区划要求。就绍兴污水处理厂目前运行状况而言,很难保证本江段水体达到功能区划要求。因此绍兴排污工程污水达标排放对于保护曹娥江河口段的水体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WASP 水质模型在河流富营养化问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平  王童  陶占盛  王新民 《世界地质》2011,30(2):265-269
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型可以真实地刻画河流富营养化问题。基于这一模型,运用WASP 水质模型对浑河支流细河2007 年污染质运移问题进行数值模拟,并对模拟的效果进行分析与解释。结果显示, 7 月份在靠近工业园区和居民区附近河段,BOD 浓度> 140 mg·L - 1,污染严重,其主要原因为工业废水和居民污水的大量排放,表明基于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型的WASP 较以往的经验回归等统计模型更能反映河流富营养化问题的动态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
针对中国多闸坝重污染河流的典型代表——淮河中游河网,为提高其流域水环境预警及应急响应能力,依据水文-水动力-水质耦合数学模型DHQM(Hydrology, Hydrodynamics, and Water Quality Model )的理论框架,构建了由淮河干流、沙颍河和涡河3个一维模块和鲁台子、蚌埠闸2个二维模块组成的淮河中游河网水文-水动力-水质耦合数学模型.采用经过验证的模型针对一个虚拟的水污染事故情景,分析了不同调度方案与淮河干流来水组合下污染团下泄对下游水质的影响;并以保障淮河干流蚌埠市饮用水源地的取水水质安全和减轻事故对下游水质的影响程度为目标,优选出分期小流量慢速下泄污染水体为最佳的水量水质联合应急调度方案.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2017,(4)
大通河是黄河上游支流—湟水的最大一级支流,流域呈狭长地带,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干流全长560.7 km,天然落差2 793 m,流域面积15 130 km2,占湟水流域总面积的46%。运用1956~2015年60年实测流域长系列水文资料,对黄河流域上游湟水水系的大通河径流量变化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大通河流域近20 a径流量总体呈衰减趋势,天堂~享堂站径流量随河长及集水面积增加而减小,水资源开发利用影响自上游至下游逐渐显著。而梯级电站对对流域洪水过程影响较大,人为蓄放水,使天然的洪水过程由平稳状态转变为剧烈变化状态,对局部河段的冲刷作用加剧,对河床和两岸的稳定性以及下游河段防洪造成一定的影响。水资源密集开发等人类活动使大通河中下游河段生态环境呈现破碎化、片断化发展趋势。研究结果可为最大限度地减轻人类活动对河流特性、自然生态的影响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1.
关于水资源量与质相结合评价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山西省为例,阐述了我国水文水资源工作中水量、水质监测及其评价工作的现状。指出虽然我国的水量监测与评价工作具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在水质监测与评价中还有很大不足,在水质采样频次、评价方法等方面存在着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同时对水质采样频次、污染物输移量的计算方法、水质与水量相结合的水质评价方法及可利用水量的分析方法等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2.
李海京 《城市地质》2008,3(4):16-18
专家一般认为东高地地区寒武系岩溶裂隙水的补给来源以上游的佣向径流为主,与第四系地下水没有明显的水力联系;通过近来地下水位动态监测和岩溶裂隙水的同住素成分研究,我们认为寒武系岩溶裂隙水与第四系地下水之间有着明显的水力联系。  相似文献   

13.
全国强 《地下水》2012,(2):53-55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汾河流域静乐县断面、岚县断面及娄烦县断面的水体质量进行评价,并确定水质优劣顺序,为优先污染控制以及水环境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评价结果为岚县断面监测水质较好,娄烦县断面次之,静乐县断面监测水质较差。在水质较差的断面应加大环保投入,加强水质管理,从根本上改善流域水质现状。  相似文献   

14.
朱琰  赵宗举 《地质论评》1999,45(7):779-783
浙江省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带和中国东南沿海火山带,火山岩分布广泛。本文论述浙江省火山岩地区温泉、矿泉水的分布及其特征,分析火山岩岩性、岩石化学、构造性质及地貌因素对温泉、矿泉水形成的影响,提出火山岩地区温泉、矿泉水综合开发利用的意义,以及综合开发利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地幔中水的存在形式和含水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以含水变质矿物、无水硅酸盐矿物(橄榄石、辉石等)及其高压结构相(β橄榄石、γ橄榄石、钙钛矿相、方镁铁矿等)、高密度含水镁硅酸盐和熔体的形式存在于地幔各层圈中。根据各类玄武岩水含量推断出的上地幔源区的水含量,和由地幔岩主要矿物———橄榄石的水含量估算出的上地幔水含量(质量分数)很接近,在0.02%左右。以橄榄石和辉石高压相的水含量为依据,进行了过渡带和下地幔水含量的估算,其结果是:过渡带和下地幔上部的水含量(质量分数)为1.48%,下地幔下部水含量(质量分数)为0.21%。据此,计算出的地幔各层圈的总水量表明,地幔水的74%以上存在于过渡带和下地幔上部。将地幔总水量和现代海洋总水量之和作为地球总水量,计算出现代海洋总水量约占全球总水量(质量分数)的6.6%,这个结果与笔者根据地球的球粒陨石成分模型计算出的总水量(6%)十分接近。  相似文献   

16.
天然河流水资源开发中的水环境保护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贺停  汪雁 《地下水》2004,26(2):142-144
人类在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出于商业目的和个人利益,争相控制水资源,随意向河流排污,导致天然河流、湖泊及附近地区水环境恶化.保护天然河流和水资源是人类共同的责任,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有统一的认识、统一的措施来进行水资源的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7.
渗流井是一种结构较为复杂且有别于水平井及其他井孔的取水建筑物,利用河床砂砾石层的净化作用,将河水转化为地下水以获得水资源,该工程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作用尤为显著。通过引入“等效渗透系数”,建立研究区的地下水流三维数值模型,分别模拟计算了平水期和枯水期渗流井的出水量,最终确定大会坪研究区的建议开采量为30600 m3/d。  相似文献   

18.
张千杰 《岩矿测试》2006,25(1):71-73
根据法拉第电解定律,利用电化学原理自制了净水器,并进行了工作参数的选择,净水器的电生铝离子用来沉淀和分离水中超标的氟离子,以此除去高氟水中的氟化物,得到符合卫生标准的生活饮用水。应用该装置对9.0mg/L的高氟水进行处理,可以达到1.0mg/L的饮用水。  相似文献   

19.
南水北调西线引水区与黄河上游降水过程的水汽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南水北调西线引水地区和黄河上游的可降水量、水汽通量、水汽通量散度和该区域的流场.结果表明:在5~9月间,该地区可降水量7月最大,其次为8月、6月、9月,最小为5月;水汽通量主要从南边界获得,北边界存在较稳定的强度不大的净收入,西边界不太稳定,会出现负收入.研究区域上空600 hPa水汽通量主要为辐合,风场散度对水汽通量散度的贡献最大;向研究区域输送的水汽在低层既有直接从孟加拉湾输入,又有从孟加拉湾经中南半岛北部绕过来的,而高层则基本从孟加拉湾直接输入.  相似文献   

20.
邓铭江  尤平达 《水文》2007,27(2):16-20
运用水权偏差率的概念和反演评价的思想,以塔里木河流域初始水权为“标尺”,对1957~2005年各源流汇入干流的水量进行反演分析,准确地判断各源流实际汇入干流的水量与初始水权偏差变化的转折期,并运用水权偏差率正负变化的幅度,科学定量地评价各源流完成初始水权的达标情况,为流域综合治理提供可靠的依据,也为水权管理和水量统一调度提供一套科学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