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4 毫秒
1.
江蓠属红藻门江蓠科,它是世界性的暖温带性海藻,我国沿海都有生长,南海种类繁多而蕴藏量也大,江蓠藻体含有大量的琼胶,干品含琼胶量一般达25%以上,是加工琼胶的好原料。琼胶产品有多方面的用途,在国际市场上销路很广,属于国际性大宗商品之一。一级琼胶产品目前售价40,000多元/吨,国际市场价1.3—1.5万美元/吨。  相似文献   

2.
江蓠是一种食用海藻,是制造琼胶的重要原料。目前全世界这种海藻的年产量约30,000吨干品。大部份是天然生长的,产量也不稳定,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琼胶制造业的需要。近年来不少国家进行了小规模的江蓠人工栽培试验,但真正有一定规模生产、成为一项人工栽培业的只有中国的华南沿海和台湾省。在华南沿海已发展到2,000公顷的栽培面积和3,000吨干品的年产量,而台湾省的栽培面积为300多公顷,产量达1,000吨干品,合计全国的年产量已超过4,000吨。中国当前人工栽培江蓠的主要方式为池塘撒苗栽培和潮间带浮筏式夹苗栽培两种。前者是在沿海水池、鱼塭或盐场贮水池中投放细基江蓠繁枝变型(G.tenuistipitata f.liui)及菊花心江蓠(G.lichenoides)等种苗,主要依靠营养体繁殖,投放种苗后,便不断生长,不断收获。栽培方法简单,发展很快。或投放脆江蓠(G.bursa—pastoris)、芋根江蓠(G.blodgettii)等种苗,这些江蓠虽然要依靠孢子繁殖,但它们春夏秋都能不断放散孢子,萌发成江蓠幼苗,种苗也容易解决,生产发展也比较快。潮间带浮筏式夹苗栽培的对象主要为真江蓠(G.asiatica)、细基江蓠(G.tenuistipitata)、粗江蓠(G.gigas)及龙须菜(G.sjoestedtii)等含胶量较高的优质种类。目前正在进行自然海区较大面积的采孢子培苗,利用潮间带浮筏式夹苗栽培,稳步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3.
江蓠(Gracilaria)是一种经济海藻,是制造琼胶的重要原料。细基江篱(G.tenuistipitata)是优良的栽培品种。我们在1984年春节前后,用两个月的时间,在广东省湛江港进行了潮间带浮筏式栽培细基江篱试验。收获时藻体长达80厘米以上,获得了平均亩产191公斤的干品,达每公顷2.8吨以上的高产。这种栽培方法是值得推广的。  相似文献   

4.
江蓠是一种经济海藻,是目前提取琼胶的一种主要原料。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向前发展,无论在医药卫生、食品工业、农业及科学研究部门都日益需要大量的琼脱,因此作为琼胶主要原料的江蓠便越发供不应求了。当前各方面都要求研究江蓠的高产稳产方法,为国家提供更多的琼胶原料。我们多年来在广东湛江港进行了江蓠的栽培试验,已初步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增产措施,也先后试验过某些植物生长刺激素对江蓠生长的影响,获得了一  相似文献   

5.
江蓠(Gratilaria)是一种经济海藻,是制造琼胶的重要原料。细基江篱(G.tenuistipitata)是优良的栽培品种。我们在1984年春节前后,用两个月的时间,在广东省湛江港进行了潮间带浮筏式栽培细基江篱试验。收获时藻体长达80厘米以上,获得了平均亩产191公斤的干品,达每公顷2.8吨以上的高产。这种栽培方法是值得推广的。  相似文献   

6.
江蓠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红藻,藻体含有大量的琼脂质。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分析,江蓠干品含胶量在25%以上,是目前制造琼脂的主要原料之一。目前全世界年产量20,000吨左右,其中以阿根廷、智利为最多,巴西、阿扎尼亚、日本、菲律宾也有一定数量,我国约年产3,000多吨。我国目前生产的江蓠除用来制造琼脂外,沿海居民也用做食品。北方沿海多叫做“龙须菜”,闽南一带称做“海面线”,广东、广西又有“蚝菜”、“海菜”等名称。明朝李时珍著的《本草纲目》中对江蓠曾有过描述,可见我国劳动人民利用这种海藻已有相当长的历史了。  相似文献   

7.
江蓠是经济价值较高的一种海藻,是制造琼胶的重要原料,目前无论在国际市场或国内市场都非常畅销。其中细基江蓠(Gracilaria tenuistipitata)更是优良品种,是我国目前人工栽培的理想品种之一。它的特点是生长周期短、个体较大、含胶量高(约30%)。但种苗如何解决却是一个突出的问题。我们自1977年到1978年先后进行了潮间带采孢子培苗试验,即在潮间带筑小围堤,建立简易的苗圃,用贝壳、小石块、碎珊瑚及聚乙烯或维尼纶网片等做生长基,用洒孢子水法,使江蓠孢子附着萌发,培育成幼苗。实践证明,这种苗圃每亩浅滩所培养的江蓠幼苗,可供10亩左右的海区栽培江蓠使用。这和农业上的播种育秧,种植水稻的效果相似,可以向广大群众推广,以解决人工栽培江蓠的种苗问题。  相似文献   

8.
江蓠是经济价值较高的一种海藻,是制造琼胶的重要原料,目前无论在国际市场或国内市场都非常畅销。其中细基江蓠(Gracilaria tenuistipitata)更是优良品种,是我国目前人工栽培的理想品种之一。它的特点是生长周期短、个体较大、含胶量高(约30%)。但种苗如何解决却是一个突出的问题。我们自1977年到1978年先后进行了潮间带采孢子培苗试验,即在潮间带筑小围堤,建立简易的苗圃,用贝壳、小石块、碎珊瑚及聚乙烯或维尼纶网片等做生长基,用洒孢子水法,使江蓠孢子附着萌发,培育成幼苗。实践证明,这种苗圃每亩浅滩所培养的江蓠幼苗,可供10亩左右的海区栽培江蓠使用。这和农业上的播种育秧、种植水稻的效果相似,可以向广大群众推广,以解决人工栽培江蓠的种苗问题。  相似文献   

9.
江蓠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红藻,藻体含有大量的琼脂质。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分析,江蓠干品含胶量在25%以上,是目前制造琼脂的主要原料之一。目前全世界年产量20,000吨左右,其中以阿限廷、智利为最多,巴西、阿扎尼亚、日本、菲律宾也有一定数量,我国约年产3,000多吨。我国目前生产的江蓠除用来制造琼脂外,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人工栽培江蓠分为两种主要方式:一是在半咸淡水塘中地播栽培细基江蓠繁枝变种,种苗容易解决,栽培方法简单,产量较高,但琼胶含量低;另一种是在浅滩上用浮筏式夹苗栽培真江蓠、细基江蓠、龙须菜等,培养种苗较麻烦,且产量较低,成本也较高,但琼胶含量高,质量也较好。为取两者的优点,我们把细基江蓠繁枝变种和细基江篱进行杂交,得出了杂交种。实验室培养结果表明,杂交种的琼胶含量介于两者之间,能在半咸淡水中正常生长。初步认为是一个适合于半咸淡水塘中栽培的优良品种,很有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11.
细基江蓠Gracilaria tenuistipita-ta C.F.Chang et B.M.Xia属红藻门(Rhodophycophyta)真红藻纲F1ori-deophyceae 江蓠科(Gracilariaceae),它和江蓠属的其它种类都是提取琼胶的主要原料,为了适应工农医疗事业日益发展的需要,今后必需大力发展江蓠栽培事业。细基江蓠在湛江内湾分布广,产量也大,资源是很丰富的。1975年前我们暂名为龙须菜,1976年张峻甫及夏邦美则定名为新种——细基江蓠,现即改用此名。其主要特征如下:  相似文献   

12.
据国际环境保护组织估计,全世界每年产生的垃圾约有500亿吨,其中70%以上的垃圾产生于世界各大城市.据悉,垃圾最多的是美国,每年可达25亿吨;人均垃圾最多的是德国,年人均达850公斤.中国城市的垃圾年增长量亦不容乐观,已达年增垃圾13000多万吨,仅北京日产垃圾就达1.2万吨,上海达1.15万吨,天津、成都、哈尔滨的垃圾产量也在直速增长.据测算,到2005年底,仅中国的城市生活垃圾年产量就可达到1.9亿吨左右.在未来10年内,我国垃圾即将占地45万亩,不仅加重土地相对贫乏的我国的资源负担,而且将形成我国城市和村镇的新的巨大污染源.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是探索由江蓠制琼胶的较好工艺条件:包括不同碱浓度、温度与处理时间对琼胶的凝胶强度的影响;采用亚氯酸钠、次氯酸钠为漂白剂,对江蓠和细基江蓠进行生产工艺的优选试验,得出“中温浓碱”法为较好的工艺条件,并设计了工业性生产工艺流程。经合浦水产公司冷冻厂和本院附属工厂实践检验,结果表明,采用这个新工艺具有生产周期短,工艺操作容易掌握,生产设备简单,建厂投资少,成本低等优点;更重要的是凝胶强度由普遍600克/cm~2以下提高到1000~1700克/cm~2,超过出口商品的标准,为国产琼胶进入国际市场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细基江蓠Gracilaria tenuistipitata C.F.Chang et B.M.Xia属红藻门(Rhodophycophyta)真红藻纲Florideophyceae)江蓠科(Gracilariaceae),它和江蓠属的其它种类都是提取琼胶的主要原料,为了适应工农医疗事业日益发展的需要,今后必需大力发展江蓠栽培事业。  相似文献   

15.
我国南海面积广阔,海岸曲折,港湾棋布,滩涂更为平坦辽阔。海岸线长达6,000多公里,加上大小岛屿罗列,共有600多个,岛岸线长约2,500多公里。可供浅海养殖的滩涂面积约200万亩。我国最大的水系之一的珠江流入南海,加上其它河流如南流河、韩江等也流入南海,总计迳流量每年约达3,000亿立方米以上。这样带来了硝酸盐、磷酸盐等海藻所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南海又处于热带和亚热带,气候温和,沿岸海水温度一般在20℃以上。且海面下有许多起伏成群的岩礁及珊瑚礁等,这种地理条件很自然地造成了特别丰富的南海海藻资源,而红藻中的江蓠不管是种类或者数量,在全国都是名列前茅的。  相似文献   

16.
江蓠是经济价值较高的海藻 ,广泛地分布在全世界的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海区。目前已定名的约 10 0种。我国处在太平洋西岸 ,有丰富的江蓠资源 ,已鉴定清楚的约 30多种 [1,2 ] 。沿海各地群众对这种海藻的叫法也不尽相同 ,北方的辽宁、山东一带叫龙须菜 ,福建人叫它海面线 ,台湾不少人也叫它龙须菜 ,华南沿海称作蚝菜或海菜。江蓠这一名称 ,早在 2 0 0 0多 a以前 ,我国伟大诗人屈原写的《离骚》中 ,有“扈江蓠与辟兰兮 ,纫秋兰以为佩”。根据陆侃如教授等选注的《楚辞选》中有一备注 :“扈 ,披在身上。蓠古本也作离。江蓠 ,香草名 ,又名靡芜”…  相似文献   

17.
1 我国藻胶工业的历史和藻胶原料的利用近年来我国藻胶业发展较快 ,主要产品为褐藻胶 (Algin)、琼胶 (Agar)和卡拉胶(Carrageenan)。褐藻胶工业在我国起步较晚。 2 0世纪 5 0年代我国著名海洋生物学家曾呈奎教授等开拓了海藻化学及海藻胶的研究 [1,2 ] 。在青岛建立了第一个用马尾藻提取褐藻胶的生产车间 ,开创了我国的褐藻胶工业。后来随着海带人工栽培业的发展 ,除把一部分海带作为食品外 ,更把相当部分用来制造褐藻胶。由于马尾藻的含胶量较低 ,在 1 982年开始停用。目前我国褐藻胶的年产量已达 1 0 0 0 0t以上 ,跃居世界第二位。琼胶…  相似文献   

18.
江蓠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海藻,是目前提取琼脂的主要原料。为了发展江蓠栽培事业,我们多年来进行了江蓠人工栽培方法的探索及植物生长刺激素对生长的影响试验,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了促进江蓠幼苗迅速生长,达到提前出苗的目的,我们在1978年春季进行了  相似文献   

19.
江蓠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海藻,是目前提取琼脂的主要原料。为了发展江蓠栽培事业,我们多年来进行了江蓠人工栽培方法的探索及植物生长刺激素对生长的影响试验,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了促进江蓠幼苗迅速生长,达到提前出苗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是探索由江蓠制琼胶的较好工艺条件:包括不同碱浓度、温度与处理时间对琼胶的凝胶强度的影响,采用亚氯酸钠、次氯酸钠为漂白剂,对江蓠和细基江蓠进行生产工艺的优选试验,得出“中温浓碱”法为较好的工艺条件,并设计了工业性生产工艺流程。经合浦水产公司冷冻厂和本院附属工厂实践检验,结果表明,采用这个新工艺具有生产周期短,工艺操作容易掌握,生产设备简单,建厂投资少,成本低等优点;更重要的是凝胶强度由普遍600克/cm^2以下提高到1000~1700克/cm^2,超过出口商品的标准,为国产琼胶进入国际市场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