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4月10日,青海省国土资源厅举办全省地质环境网络直报系统、汛期地质灾害排查及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培训班,就2017年地质灾害排查工作要求,地质环境网络直报,有关地质环境管理和保护的政策、法律法规及地质环境保护的专业技术知识等进行培训。这标志着青海今年汛期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全面启动。培训会上还就青海省矿山地质环境详细调查技术要求及矿山地质环境信息一览表的填写要求,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地质环境、地质灾害防治等领域工作的实际情况,对地质环境信息化工作现状进行了总体评价,并指出了未来几年地质环境领域信息化的发展思路及主要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3.
正"十二五"以来,我省以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不断强化地质环境监督管理,突出做好地质灾害防治,持续推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积极开展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公园建设,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新成绩。地质环境法规政策体系基本形成2012年3月29日,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河南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为我省地质环境管理提供了重要法律保障;2012年,河南省政府先后印发《加  相似文献   

4.
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中指出:地质环境特别是地质灾害调查监测,是减少地质灾害损失,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工作。所以,实施地质环境保障工程,营造安全的地质环境,提高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和地质环境保护水平,是做好防灾减灾和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5.
正青海省环境地质勘查局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兵906水文地质部队,1984年"百万大裁军"时,裁撤归建原地质矿产部。1999年实行属地化管理,更名为青海省环境地质勘查局。主要承担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和生态治理工程的勘查、普查、调查以及地质灾害的勘查、设计、治理、监测等工作。近年来,青海省环境地质勘查局积极投身青海东部严  相似文献   

6.
<正>3月27日上午,省国土资源厅召开全省地质环境管理工作座谈会,副厅长杨士海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加快构建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地灾应急、基础支撑的地质环境"4+1"体系,不断提升地质灾害防御能力和地质环境保护水平,更好地服务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杨士海指出,2016年,在厅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地质环境工作取得了新成绩。一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成效明显。2016年,成功预报地质灾害27起,避免人员伤亡934人,避  相似文献   

7.
8月20日,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侯金武院长等一行4人到省国土资源厅,就我省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和地质环境图系编制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调研。厅党组成员、常务副厅长周亚明主持座谈会。周亚明首先代表厅党组向侯金武院长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希望调研组对我省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和地质环境图系编制工作提出宝贵意见,使我省地质环境管理工作得到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8.
为全面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能力与水平,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地质环境,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可靠的地质环境安全保障,嵊州市紧紧围绕高标准"十有县"建设目标,对照要求,细化措施,狠抓落实,取得了积极成效。  相似文献   

9.
专家聚类法在青岛市城市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地质环境是人类生活与活动的客观物质环境,影响城市地质环境的因素包括自然地质环境要素和人类工程经济活动2个方面,采用专家聚类法可以对城市进行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用以表征城市地质环境特征和质量,在此基础上可进行城市建设发展适宜性分析,为采取有效的地质环境保护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一、地质环境问题与地质灾害内涵 1.地质环境问题 地质环境问题是由地质作用引发的,不利于人的生存、发展的现象和过程。地质作用指的是自然地质作用、人为地质作用及二者耦合的地质作用,既涉及内动力地质作用,也涉及外动力地质作用和两者综合的作用。地质现象及其持续的时间过程都是由地质作用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是指那些对人不利的具有地质学性质的事物,受害对象可以指全球的人类、局域的人群或者个体的人。地质环境问题包含地质灾害和非地质灾害即渐进性的地质环境问题。渐进性的地质环境问题是指地质环境系统以渐进方式失稳而伴生的地质现象和地质过程,其后果往往是累进性的,较轻微的财产或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1.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围绕一个中心目标:为建设平安浙江、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安全良好地质环境;把握四个工作重点:法规建设、地质灾害防治、地质遗迹保护与地质公园建设、地质环境监测;抓好十项主要工作:  相似文献   

12.
正4月21日,国土资源部组织召开2017年全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议,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分管地质环境工作的杨旭巡视员、地质环境处、省地质灾害应急中心主要负责人及各市、县(区)分管地质环境工作的局领导、地质环境科(处)全体人员及地质灾害后多发的基层国土所有关人员在各分会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国土资源部总工程师彭齐鸣主持,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通报了气象情况,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凌月明对今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凌月明总结了2016年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13.
招远市具有丰富的黄金及石材等矿产资源,随着多年开采,地质环境破坏日趋严重。近几年,在开发矿产资源的同时,更加注重地质灾害防治与环境保护,通过普及全民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加强对群测群防体系建设的监督、加大对地质灾害资金的筹集,有效改善了矿产生态地质环境,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环境地质工作肩负着地质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地质生态修复和地质环境保护重责,是支撑青海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生态立省战略和旅游大省战略实施的有生力量,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加快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全国各地地勘行业都在迅速加强环境地质勘查队伍建设,以适应新时期、新阶段、新常态发展的需求。青海省环境地质勘查局作为青藏高原环境地质勘查的主力军,先后开展了特大型地质灾害防治、矿山地质环  相似文献   

15.
桂林是广西石灰岩矿的主要产出地之一,及时合理地处理矿区地质灾害是关系到矿山安全建设和解决地质环境问题的关键环节。该文以桂林桐木湾石灰岩矿山为例,通过分析该区现状地质灾害发育程度,结合矿山地质环境特征,进一步预测采矿活动可能引发和加剧的地质灾害类型以及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危险区,并在此基础上作出地质灾害综合发育程度分析,提出合理可行的防治监测措施。  相似文献   

16.
桂林是广西石灰岩矿的主要产地之一,开采石灰岩的矿山达250个。桂林地区石灰岩矿山的地质环境问题基本类似,发育的地质灾害主要有崩塌、滑坡、岩溶地面塌陷。该文以广西永福某石灰岩矿山为例,在收集矿山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详细的野外调查,发现该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主要为采场的高陡岩质边坡,基岩裸露,破坏和影响了地貌景观,容易引发岩质崩塌灾害;矿山功能区和废渣、表土的堆放占用和破坏了土地资源,可能引发小型的滑坡;灰岩石料加工等人类工程活动致使粉尘污染和噪音污染较为严重,对附近居民的生活环境造成了影响。针对矿山的地质环境问题划分了恢复治理分区,提出了相应的工程措施,恢复治理工程的实施可从根本上改变矿山采场的地貌景观,恢复破坏和压占的土地资源,消除地质灾害隐患,创造绿色矿山,为桂林地区石灰岩矿山的地质环境问题恢复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一、新形势下做好地质环境监测工作的重大意义 地质环境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地质环境、防止地质灾害是国土资源部门的重要工作,地质环境监测是为政府及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进行地质环境保护、履行行政监督管理,提供技术信息服务的一项基础性、公益性的地质工作,是国土资源地质环境管理的技术支撑。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地质环境监测工作,在2000年国土资源部颁布的《关于加强地质环境监测工作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地质环境监测工作的通知》中,已明确了地质环境监测工作的性质和体制:2003年国务院发布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以及湖南省人大颁布的《湖南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进一步把地质环境监测纳入了法制轨道。进入“十一五”以来,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以及《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强化了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调查监测,这是减少地质灾害损失、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工作,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地质环境保护以及地质环境监测工作的的重大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江苏城市地质环境出现的主要问题(1)地面沉降;(2)土体滑塌;(3)地面塌陷。就环境地质工作中的若干问题,提出积极开展城市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经济损失评估工作;建议在城市规划的有关法规中明确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的大规模建设,临沂市城区出现了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比如水土体污染、地质灾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等等,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为综合评价该区生态地质环境,加强该区的生态地质环境保护与管理,该文在目前国内外尚无生态地质环境评价规范和标准的情况下,运用模糊理论对临沂生态地质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把工作区分为良好区、较好区、较差区和差区4个区。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系统框架、关键技术、数据库及平台应用四个方面介绍了青海省地质灾害防治综合管理系统,系统基于国家地质环境信息化总体框架,在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经验上,依托青海省基础地理数据和地质灾害专业数据,面向青海省地质灾害信息管理和业务应用研发,系统将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和社会公众服务能力,同时为管理决策部门提供更为精确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