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庐江小包庄铁矿床是在庐枞矿集区内2012年发现的大型磁铁矿床。地面和井中磁异常在矿床的发现和追索控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总结矿床磁异常特征及其与铁矿体分布内在关系,深化磁异常认识,预测矿体的分布,具重要的找矿勘探意义。  相似文献   

2.
序言在已勘探的磁铁矿矿区,常常需要判断在已控制矿体的深部或旁侧是否还有未被查明的盲矿体存在.作为物探问题,就是要从实测场中减去由已知矿体引起的异常,研究是否还存在"剩余异常"(未被控制的磁性体的异常).假如能够同时提供已知矿体的形态及准确的磁性资料,这一问题本来是很容易解决的,但在多数情况下,由于很难给出准确的磁性资料,因而常常遇到许多实际困难.  相似文献   

3.
尕林格第四纪堆积物盖层厚度达150m~220m,属第四纪砂砾层下伏基岩及矿体。该区主要运用磁法勘探方法,该方法中的小波多尺度分解经过多阶细节分解能把不同深度的磁异常特征划分开来,并能确定底部的磁异常边界。再结合地质体特征运用二度半人机交互正反演能发现剩余磁异常,利用剩余磁异常推测深部隐伏矿体的位置及倾向,可以指导深部地质找矿。  相似文献   

4.
大冶铁矿是多年开采老矿山, 浅部的铁矿已开采殆尽, 为了进一步挖潜, 利用小波多尺度分析方法, 将磁异常分解到不同尺度空间, 结合谱分析方法解释深部盲矿体.理论模型和19-1勘探线的实际资料的小波分解结果表明, 该方法比常规的空间延拓、高次导数、匹配滤波等方法要好.通过处理与解释指出了西段(尖林山、龙洞、铁门坎) 五阶小波细节已无剩余异常存在, 推测在1000m以下已没有大型的铁矿体存在.但在东段(尖山、犁头山) 五阶小波细节还有剩余异常, 推测1000m深部可能还有铁矿体.根据小波多尺度分析方法结合人机交互反演推断15~12线有铁矿体, 2005年9月布钻验证, 在15~1线打到30多米厚磁铁矿体.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磁法在老矿山深部、边部找矿中的有利、不利条件,并以磁法在三个老矿山深部、边部找矿中的成功应用为基础,总结出:在老矿区深部、边部进行与磁性矿物有关的金属矿勘查时,高精度磁测、航磁、磁测井、三维定量反演是常规、经济和有效的工作方法;要充分利用已有磁测资料进行重新处理、推断解释;在推断解释引起磁异常的磁性体时,先对已知矿体进行正演,求取剩余磁异常,再精细反演引起剩余磁异常深部、边部矿体的产状和埋深;利用钻孔资料,不断修正反演结果,以扩大深部、边部矿体的范围和规模.上述工作方法和步骤对在老矿山深部、边部寻找与磁性矿物有关的金属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偏远、高寒地区开展地质勘查工作难度非常大,本次工作采用高精度磁法对新疆西昆仑某隐伏磁铁矿进行勘探。通过对磁法勘探数据进行处理,圈定了磁异常,通过对磁异常的分析,了解了隐伏矿体的展布形态,同时通过对磁测数据的反演,获得了矿体深部的空间特征,为矿山勘探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资金。  相似文献   

7.
安徽省庐江县泥河铁矿重磁异常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青松 《地质与勘探》2012,48(1):148-154
[摘 要] 泥河铁矿是应用理论找矿、验证磁异常发现的一处大型铁、硫火山岩型矿床。被中国地质 调查局评为2008 年度十大发现之首,是地质找矿新机制“泥河模式冶矿床。重磁勘探在该矿床的发现和 普查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重磁异常特征倍受关注。泥河铁矿位于鼻状重力高异常区,剩余重力异 常与矿体分布相吻合;原始地磁场以存在△T 负异常为特征,△T 正异常松散、零乱,与周边异常无明显 区别;△T 化极异常强度低,经上延或滤波等信息提取处理后形态较好,与矿体分布一致,是验证和矿床 普查布钻的重要依据,定量反演计算也在矿床普查过程中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磁铁矿勘探过程中矿层预测精度,解决钻孔钻进过程中终不终孔的问题,认为可以采用勘探线剖面高精度磁场观测、岩芯标本磁参数测定、磁参数与钻孔编录成果约束后的磁异常正演计算,由此来确定剩余磁异常的有无,从而推断地下有无隐伏磁铁矿矿层。笔者在预测过程中采用:①最大剩余磁化强度、磁化率;②平均剩余磁化强度、磁化率来正演,取得了一些实际效果和经验,为磁铁矿矿区开展勘探施工提出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9.
陈钟琦 《物探与化探》1981,5(5):278-285
目前,在重磁资料的推断解释中,广泛使用各种正演计算方法,例如,计算被揭露的矿体异常,将其与实测异常进行对比,并计算剩余异常以寻找隐伏或漏掉的矿体;又如通过不断修改矿体产状重复正演计算,直至求得与实测异常最为接近的矿体形态,起到反演解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利用面元法对已勘探地区作面积性的磁场正演计算,求算有无剩余异常,以了解有无较大的盲矿体存在是一个比较好的电算方法。我们用面元法计算了南沟南北两矿带磁铁矿体理论垂直磁异常,获得了较好的结果。回答了南沟富铁矿科研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采用座标旋转法以矿体为薄板进行消磁计算,然后再进行正演计算的方法,步骤是合理的。由于正演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对已知勘探矿区,在物探工作已完成的情况下,作任意形体重磁异常的正演计算,目前常采用的电算方法有直立线元法、正方形体元法、表而积分法及多边形截面法等。每一种方法在适当勘探条件下,都有其一定的应用效果。但我们认为,中国地质大学陈钟琦老师编制的多边形截面法电算程序,在形体逼近、勘探资料充分利用及对重磁异常正演计算精度上都较其它方法更适合于安微庐江矿区进一步的评价工作。为计算重磁的剩余异常,解决深部盲矿体存在与否,我们采用了多边形截面法程序Ⅰ、Ⅱ进行了资料处理。计算结果表明:只要合理选用野外资料,恰当地对数据进行预处理,采用多边形  相似文献   

12.
判别磁异常性质的一种新方法──磁偏角磁倾角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岩矿体剩余磁化强度与感应磁化强度的差异导致岩矿磁异常差异及磁偏角、磁倾角的不同,根据这一特征来判别异常性质。  相似文献   

13.
老矿山深部、边部找矿潜力巨大。在老矿区深边部进行与磁性矿物有关的铁铅锌铜等有色金属、贵金属矿勘查时,高精度磁测、航磁、磁测井、三维定量反演、井地联合反演是常规、经济和有效的磁法工作方法。找矿时,利用磁测资料对已有矿体进行正演,求取剩余磁异常,再精细反演深边部矿体的产状、埋深。同时,要特别关注老矿山次级、低缓的磁异常。为了提高磁异常解释的准确度,要与地质相结合进行推断解释。  相似文献   

14.
过去,我们在解释磁异常时,都假定矿体的走向为无限长,即所谓二度体.而实际的矿体都是有限长.因此,在解释异常时,经常碰到的困难是:一、用选择法作定量推断时,异常的负值部分总是符合不好;二、有时磁异常的走向并不与矿体的走向一致;三、有的地方,推断的矿体比实际的矿体小得多,特别是在磁异常的端点附近.实践及初步研究表明,这些困难主要是由于用二度体磁异常的规律来解释三度体磁异常所引起.  相似文献   

15.
从认识重、磁异常的物理意义及形成重、磁异常的地质因素出发,分析了地质调查路线所见岩石与路线经过的重、磁剩余异常及重-磁剩余异常组合的对应关系.调查结果揭示了重-磁剩余异常组合所反映的地质作用的特点,加深了认知异常地质体的成生、改造特征,总结出重-磁剩余异常4个组合8种排列方式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井中磁测在普查和勘探磁铁矿过程中,对快速评价磁异常,寻找井底、井旁磁性盲矿体,确定矿体形态、产状,以及在查漏定厚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地质效果.但目前广泛使用的国产JSZ型井中三分量磁力仪,是采用二次谐波原理设计制造的.由于其输出的二次谐波电压与外磁场不呈简单的  相似文献   

17.
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要求地质工作提供更多的铁矿资源,以满足矿山建设的需要。物探磁法由于对寻找磁铁矿有较好的效果,已经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目前,我们在矿区磁异常推断解释过程中的主要任务是:研究是否存在剩余异常,并指出与剩余异常相应的矿体空间位置相规模。这时,最常见的是三度体,或首要计算非中心横剖面上的磁异常。如果仍采用计算二  相似文献   

18.
关有国  李洪普 《矿床地质》2009,28(5):718-724
文章针对在东昆仑祁漫塔格群力地区圈出的9处1:5 000高精度磁异常,通过初步解译,6条剖而的磁异常(△T)求解及磁性矿体的反演计算,结合测定的磁物性及野外地质观察结果,将在磁异常内发现的地表矿体、深部隐伏矿体进行对比分析后认为,M1、M4、M5、M6等磁异常,地表强度大,峰值高,但反映的只是浅部矿体的特征,而M0、M8两个弱磁异常,虽然磁异常强度小、峰值低,但这些磁异常规模比较大,反映的是深部磁异常的特征.提出在以后的找矿工作中应苇视对这种弱磁异常的评价.  相似文献   

19.
激发极化法在伏牛山铜矿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伏牛山铜矿早在1958年进行过勘探,结果认为“矿体太小,远景不大”予以放弃.后由冶金810队对该区再次进行远景评价.我队为配合找矿,曾投入1∶2000的磁法、自电和化探工作,但地质效果不佳最后于1970年重点投入激发极化法,测量结果,不仅在已知矿体上,而且在成矿有望地段发现了明显的η_s异常,经过钻探验证,在新发现的异常位置见到矿体,在深部也找到了新的盲矿.该区已勘探完毕,证明是一个中小型铜矿.现将激电应用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综合物探在找黄铁矿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利用直流电测深法和磁法测量等综合勘探的方法,通过岩石的电、磁特性来探明矿层的空间分布情况[4-6].其中直流电法通过有效的数据处理,较好地突出异常,减小体积效应,提高了解释精度,再由磁法测量对电法所解释的异常带进行矿层界定.经过钻探验证,物探勘探成果可靠,基本查明了铁矿的分布范围和赋存规律,也说明了直流电法和磁法测量在找黄铁矿中效果明显,方法有效,可为矿体开采提供有效的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