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李军  秦其明  陈超  赵越  解超 《遥感学报》2013,17(5):1131-1145
缓冲区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的一种重要方法,但应用现有的缓冲区分析方法处理海量数据的时间效率和空间效率非常低。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定义了缓冲区的一种近似表达方式--方程式缓冲区,它以数学方程模拟缓冲区的边界。使用方程式缓冲区代替传统的缓冲区能使缓冲区分析从一个包含复杂几何运算的过程转变成包含简单代数运算的过程,从而提高计算效率。论文阐述了方程式缓冲区的定义、图形、使用方法和性能。最后将方程式缓冲区应用于中国高速公路实时路况采集的数据筛选过程中,实验结果表明方程式缓冲区在海量地理数据分析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在海量地形数据可视化技术中,视场范围计算方法直接影响显示效率。本文提出了基于射线追踪法的视景体投影算法,投影后在二维平面上进行二次裁减。试验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龚琳 《测绘科学》2012,(4):207-208,177
本文根据虚拟海战视景的构成与特征,研究了基于Creator/Vega的视景仿真开发流程,重点介绍视景仿真中所涉及到的关键技术,实现视景环境中模型的构建和实时优化,生成了逼真的海洋气象和战场特效环境,并给出了仿真程序的编程流程。仿真结果表明,基于Creator/Vega的虚拟海战视景仿真的效果不仅真实感强,而且可以大幅减少源代码的编写,开发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图片资料的矢量和栅格处理方法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前地理信息系统(GIS)中采用的数据结构主要有栅格和矢量两种。栅格数据结构简单,图形运算速度快,但是难以实现拓扑和网络分析;矢量数据可以对实体的空间关系进行全面的描述,但结构复杂,而且当图层中包含很多空间对象时,图形运算速度会非常慢。根据一张北京市远景土地利用规划图片,利用处理栅格格式的GIS软件提取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用地面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种栅格处理的方法不仅可以用于图片资料处理,在遥感影像数据包含的内容比较复杂、边界比较模糊时,这种方法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5.
视景地形仿真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讨论了视景地形仿真的特点、数据基础及其实现的整个过程,列举了视景地形仿真在军事上和其它领域的应用实例。实验表明,本文所介绍的视景地形仿真过程简单而容易实现,仿真的地形景观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6.
基于PC网络的多通道视景仿真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蒙  夏青 《测绘学院学报》2005,22(1):54-57,61
多通道视景仿真系统能够为用户带来强烈的沉浸感和大范围的视野。这类系统通常是以昂贵的专用图形工作站为硬件平台,难以为普通用户接受。文中研究了一种基于PC网络的多通道视景仿真系统,给出了该系统的软硬件结构及实现方法,并分析了系统运行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7.
在视景仿真中对云的建模和实时渲染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全面研究了视景仿真中3维实体云的建模与绘制技术,并根据视景仿真对云景仿真的需求,采用分形技术和粒子系统技术实现了一种既能获得良好的视觉效果,又能实时绘制的实体云建模与仿真技术。通过视点相关技术、层次细节技术、动态视点替用等技术大大提高了实体云仿真的实时性,使其在一般的微机平台上可以流畅运行。  相似文献   

8.
在视景仿真中对云的建模和实时渲染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全面研究了视景仿真中3维实体云的建模与绘制技术,并根据视景仿真对云景仿真的需求,采用分形技术和粒子系统技术实现了一种既能获得良好的视觉效果,又能实时绘制的实体云建模与仿真技术.通过视点相关技术、层次细节技术、动态视点替用等技术大大提高了实体云仿真的实时性,使其在一般的微机平台上可以流畅运行.  相似文献   

9.
何隆华  甘辉平 《地图》1991,(3):26-28
一、引言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新兴技术,它的研究对象是地理空间实体,它的研究任务是以数字形式综合处理和分析空间信息。表示实体的空间关系的数据格式有两种:矢量格式数据和栅格格式数据。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的相互转换在目前的地理信息系统中几乎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0.
视景仿真在数字城市、城市规划、3DGIS、旅游和娱乐业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三维场景建模是其基础。以二维GIS数据为基础,提出了基于三维GIS—SiteBuilder3D的三维场景建立的过程,探讨了SiteBuilder3D环境下三维场景渲染和驱动的方法。最后结合在平顶山矿区承担的实际科研项目,对平顶山矿区某矿工业广场的视景仿真进行了实例分析和实现。  相似文献   

11.
马静谨  李强 《测绘工程》2007,16(2):27-29,32
对于大规模地形而言,地形网格的实时动态绘制速度和质量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地形漫游在仿真、模拟、虚拟现实、游戏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该文在研究多种层次算法的基础上,采用一种地形瓦片重组数据结构的方法实现实时高帧率的绘制大规模地形。分析了地形场景数据管理与实时调度,视相关多层次细节模型与可见性判断以及分层数据组织和瓦片数据绘制等关键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改进了视景体裁切重组地形数据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保持地形逼真的前提下,有很好的绘制网格帧率和实时动态交互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地形可视化中快速视区裁剪算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讨论了地形可视化中的视区裁剪技术,分析了多种可能的改进方法,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层次包围球的快速视区裁剪算法。该算法可以十分快速和准确地判断地形渲染过程中节点和视区的相互位置关系,大大减轻图形系统的负担,有效地提高地形渲染的速度。  相似文献   

13.
汪荣峰  廖学军 《测绘科学》2013,38(1):130-132
本文为实现全球海量地形数据的实时可视化,提出了一种新算法。算法不使用几何数据而是利用球面特征进行地形多分辨率模型初建,然后基于视锥与节点关系对初建结果进行扩展来得到完整的地形网格。此外设计了能消除具有复杂邻接关系的节点间裂缝的拼接方式,构造了简洁的方法消除GPU32位浮点精度导致的"wob-bling"现象。实现的算法在普通微机上平均漫游速度达每秒95帧以上。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大规模三维地形实时可视化在GIS、虚拟现实、游戏、仿真等领域广泛应用的关键技术与难点,介绍了在四叉树地形数据简化算法的基础上,采用数据分块、基于块节点的视景体裁剪、部分数据常驻内存以及边界裂缝消除等实现对大规模地形数据的快速漫游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成果能够实现大规模三维地形的实时漫游。  相似文献   

15.
大规模地形实时可视化在GIS、虚拟现实、游戏、仿真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文中在总结现有地形数据简化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分块、动态调度以及与视点相关的地形实时可视化算法,实现了大规模地形的快速漫游。运用视景体裁剪、三角形条带组织以及边界裂缝消除、视觉光滑处理等手段,提高了地形漫游的效率与可视化效果。  相似文献   

16.
大规模地形实时可视化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规模地形实时可视化在GIS、虚拟现实、游戏、仿真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文中在总结现有地形数据简化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分块、动态调度以及与视点相关的地形实时可视化算法,实现了大规模地形的快速漫游.运用视景体裁剪、三角形条带组织以及边界裂缝消除、视觉光滑处理等手段,提高了地形漫游的效率与可视化效果.  相似文献   

17.
针对海量地形数据实时可视化,提出了一种瓦片金字塔模型和线性四叉树索引相结合的地形数据管理模式,利用视景体裁剪和基于分辨率测试的目标瓦片快速搜索算法,实现了地形数据的实时装载,采用基于动态二叉树构网的方法,实现了地形数据的实时绘制.  相似文献   

18.
地形漫游在仿真、模拟、虚拟现实、游戏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但其大规模地形实时动态绘制的速度和质量一直是一个难点。文章主要分析了地形场景数据管理与实时调度、视相关多层次细节模型与可见性判断以及分层数据组织与瓦片数据绘制等关键问题。在研究多种层次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实时高帧率绘制大规模地形的瓦片重组数据结构的方法,并改进了视景体裁切重组地形数据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保持地形逼真的情况下,有很好的绘制网格帧率和实时动态交互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利用4种地表类型共16个地面站点的MISR 9个角度反射率数据产品和MODIS反射率数据产品(MOD09A1), 对比两种传感器获取的地表方向反射观测数据和用BRDF模型参数产品计算的方向反射数据, 分析了这两种BRDF模型参数的外推能力。研究结果表明: (1) MISR和MODIS BRDF模型参数数据产品都具有一定的对观测数据以外方向反射的外推能力, 相比用MISR BRDF模型参数数据外推到相应MODIS观测角度方向反射的结果一致性较强。(2) 采用两种BRDF模型参数推算的方向反射率与观测数据的接近程度有随观测天顶角的增大而减弱的趋势, 在观测天顶角较小时一致性较好。(3) 所用数据处理结果显示, MODIS BRDF模型参数数据产品在近垂直主平面方向反射率推算结果相比近主平面方向的推算结果更接近观测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