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马晓惠 《海洋世界》2011,(10):44-47
2008年2月15日,一张《人类对海洋影响的全球地图》在《科学》杂志上联名发表.这张地图是由来自1 6个研究机构的19名科学家,耗费将近4年时间绘制而成.这张地图是以黄色为主、绿色为辅,还有橘色和红色夹杂其间;分别代表了人类活动对海洋影响程度的深浅,海洋的污染程度一目了然.这也是由科学家们首次尝试评估所有的人类活动对全...  相似文献   

2.
金峰 《海洋世界》2014,(2):68-69
<正>马修·连恩,我们曾经在2013年第一期杂志里介绍过他的《北极庇护——零下40度的冰雪柔情》,而今天这张《水事记》则是他的另一张以水为主题而展开的台湾原生态音乐专辑。如果你热爱自然和人文风土,《水事记》绝对是一张可以让你听得泪流满面的专辑,这张双CD发行于2004年,CD1和CD2分别是水事记(人声)、马修·连恩的声音旅行音乐地图(纯音乐演奏),荣获了次年的金曲奖"最佳跨界音乐专辑"。  相似文献   

3.
1929年,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皇宫中,几位史学家发现了一张16世纪奥斯曼王朝时期的地图残片以及绘图者的笔记本。从这张地图残片中,不仅能够辨认出大西洋、南欧和北非,并且还能看见延伸到最南端的南美东部海岸线。地图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土耳其文字,这些文字说明,此图的绘制者是土耳其的皮里·雷斯海军上校,绘制年代为1513年。根据图中的署名,史学界将此幅地图称之为《皮里·雷斯地图》。  相似文献   

4.
《明代丝绸之路大地图》是中国人在16世纪所绘的、具有很丰富的世界地理知识的珍贵手绘地图。它的出现推翻了中国世界地图是学习利玛窦的这一说法。时光回溯至500年前的明朝,微弱的烛光下,嘉靖帝正御览着一幅写意式的图画。这是一副"手卷"。青山绿水,重山连绵,错落有致,山间雄关萧寺,并精确标注出多个地域名称。这究竟是一幅山水画,还是一幅地图?  相似文献   

5.
第一张精确海底地图问世美国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绘制了第一张精确的海底地图.这就像是把海水排光,从外层空间看地球一般.这幅大型彩色地图展现了占地球71%的海底地貌.科学家称,耕地图打开了揭示海洋奥秘的大窗门.以前,海底地图的绘制一般借助于海轮.它利用海底对...  相似文献   

6.
郑一钧 《海洋科学》1993,17(6):68-69
在我国历史上,郑和下西洋是一次直接由国家发动和组织的规模较大的海洋事业。为了有效地利用海洋空间,发展国家的海洋事业,必须首先开展对海洋的调查研究,掌握有关的海况资料,编绘有关的海图。在郑和下西洋之前,首先进行了海洋调查研究工作。据泉州发现的《海底簿》记载:“永乐元年(1403年),奉旨差官郑和、  相似文献   

7.
《海洋世界》2005,(7):18-18
中国古船模型研制中心主任、厦门集美大学教授陈延杭认为,虽然郑和七次下西洋每次舰只数量都不一样,但是从《明史》、《郑和家谱》等书综合来看,郑和下西洋舰只的实际数量每次应在63艘左右。这些船在茫茫大洋上都是按照什么阵式航行的呢?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一名叫罗懋登的人写了一部通俗小说《三宝太监下西洋记通俗演义》。20世纪末,山东大学张维华据此将郑和舰队布局图画了出来,纸上呈现出的是一只展翅飞翔的“飞燕”。更令人震惊的是,这张“飞燕阵图”与明末民族英雄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中所画的一张水军阵的图式几乎完全一致。因此可以推论,郑和舰队虽然不在了,但他们在海上布阵航行的实战经验却为明代水军传承下来。  相似文献   

8.
《海洋测绘》2014,(5):75-75
<正>7月2日,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在西安组织召开标准审查会,由国家测绘标准化研究所承担的16项测绘地理信息标准通过审查。这些标准包括强制性国家标准《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测绘基本技术规定》,推荐性国家标准《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示地形图图式》、《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正射影像地图》、《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地形图》、《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运行服务质量规范》,行业标准《数字表面模型航天摄影测量生产技术规范》、《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50000数字表面模型》等。  相似文献   

9.
《海洋测绘》2005,25(5):9-9
学习贯彻《测绘法》依法从事测绘活动从事测绘活动必须遵守《测绘法》版图·祖国·主权·尊严加强地图市场监管正确使用中国地图爱祖国识版图正确使用中国地图是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强化版图意识教育加强地图市场监管自觉维护国家尊严是爱国主义的体现保护测量标志人人有责2005年测绘法宣传日宣传口号  相似文献   

10.
英语中的"America"一词有两种解释:"亚美利加"和"美利坚",前者指全美洲,后者指美国。我们现在已经习惯用"亚美利加"来称呼美洲大陆,但很少有人知道究竟是谁"发明"了这一名称。2007年12月3日,美国国会图书馆展出了一幅绘制于1507年的地图,这幅地图也被认为是第一幅使用"美洲(亚美利加)"一词的地图。  相似文献   

11.
苏生 《海洋信息》2003,(1):31-31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资源保护监测中心(UNEP—WCMC)成立于2000年,位于英国剑桥,是联合国环境计划生物多样性资料及评估中心。2002年8月,UNEP-WCMC正式出版了《世界生物多样性地图:21世纪地球生物资源》图集。该图集是第一本有关全球生物多样性综合性图集,它以图片方式反映了世界陆地、海洋、湖泊和河流动植物资源丰富或脆弱区域的地理分布状况并据此评估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界  相似文献   

12.
阅读海洋     
《海洋世界》2013,(5):68-69
《岛屿书》作者:[德]朱迪丝·莎兰斯基著,晏文玲译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日期:2013年1月简介:这是一本手绘地图和幻想文字极其美妙的结合,是一本品质完美的经典收藏图书。50个遥远岛屿,你未曾拜访,永不能游历。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却没有发现这些岛;人类驯服了陆地,却没有驯服这些岛。没有人能去这些岛屿,但又有谁不想去。朱迪斯·莎兰斯基用她的指  相似文献   

13.
以《全国海洋空间规划图集》为例,通过对图集的整体设计和地图的设计与制作等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的描述,探讨了"多规合一"的整体思路下,海洋空间规划类地图(集)的设计特点和关键技术。对未来的海洋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和海洋资源保护及利用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南海"三沙永乐龙洞"是目前全球已知最深的海洋蓝洞,具有独特的结构和科学研究价值。根据2017年5月中旬—2017年6月上旬对永乐龙洞及其邻近海域的综合科学考察数据和资料,对龙洞内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海域水采和网采浮游植物样品共鉴定出浮游植物166种,生态类型以广温广布型类群和热带暖水性类群为主,物种数和细胞丰度以硅藻(103种)和甲藻(57种)占主导,其它包括金藻(2种)、绿藻(2种)和蓝藻(2种)。永乐龙洞内浮游植物有63种,细胞丰度平均值为3.02×10~3个·L~(-1),主要优势种为菱形藻(Nitzschia spp.)、新月柱鞘藻(Cylindrotheca closterium)和舟形藻(Navicula sp.)等,种类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平均值分别为2.02和0.76;洞外深海区浮游植物有130种,细胞丰度平均值为1.89×10~3个·L~(-1),主要优势种为菱形藻(Nitzschia spp.)、角毛藻(Chaetoceros spp.)、菱形海线藻(Thalassionema nitzschioides)和伏氏海线藻(Thalassionema frauenfeldii)等,种类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平均值分别为3.13和0.87。浮游植物主要分布于光照条件较好的上层水体,细胞丰度高值对应于叶绿素a次表层最大值所在水层。Jaccard相似性指数表明永乐龙洞内与洞外深海区浮游植物种类组成有差异,主要体现在永乐龙洞内浮游植物物种数和多样性指数显著低于洞外深海区的。洞内外海水的有限连通性可能是永乐龙洞内外浮游植物群落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尹朝阳 《海洋测绘》2005,25(3):74-75
影像地图的编制方法、内容展现有别于线划地图。较详细地介绍了《南京市老城区影像图册》比例尺、开本选择、影像编辑处理、图面内容要素表示、计算机编图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6.
海洋蓝洞保留了原始的水体、沉积物、化石残骸和完整的生物骨骼, 是重要的自然遗产和地质奇观, 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三沙永乐蓝洞是目前全球已发现的最深海洋蓝洞, 有着独特的洞体结构和水体化学特征, 但其成因仍是未解之谜。本文结合南海的构造演化, 分析了永乐环礁碳酸盐岩台地的发育历史, 认为永乐环礁的形成以加积和退积为主, 其台地边缘属于陡崖型台地斜坡, 有利于发育断层/裂缝; 永乐环礁之上钻井岩心的氧同位素数据表明, 永乐环礁在14.75~168.60m的深度范围内发生了地下水溶蚀作用, 这与实际观测到的158m深洞体转折处之上发生的洞穴垮塌作用相符。通过综合对比分析认为, 三沙永乐蓝洞的形成是断层/裂缝溶蚀机制与深部洞穴垮塌机制综合作用的结果。地下水(淡水、海水)首先沿着台地边缘发育的断层/裂缝进行溶蚀, 在158m以上通过洞穴垮塌作用形成了近垂直的洞穴, 而在158m以下则沿着断层/裂缝继续向下溶蚀形成了略倾斜的深部洞穴结构, 最终由于海平面的上升淹没而形成了蓝洞。本研究可为未来寻找更多海洋蓝洞提供重要的经验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从小喜欢鱼的林萍高歌起《重返海洋》;生长在青岛的江涛呼唤《大海,永远的朋友》;从《黄河源头》走来的张迈这次《走进蔚蓝》;屠梅华愿意与大家《共享大海》;《楼兰姑娘》俞静则憧憬着《迎接海洋世纪》……近日在北京百花录音棚,一批词曲作家和歌星汇集在这里,为建国以来首张海洋歌曲专辑紧张录制。这张专辑汇集了刚刚结束的“南麂杯”全国海洋歌曲征集的一、二、三等奖和特别奖的作品12首。这12首歌是从2000多首参评作品中脱颖而出的。  相似文献   

18.
孙关龙 《海洋科学》1984,8(6):64-64
《古海洋与生命起源》一文(《海洋科学》1983年第6期)说:“经历了20亿年的太古代,沒有生命,只有岩石的分化瓦解。直到元古代,地球上才开始有了生命。”这是过时的观点。本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镜(SEM)和生物化学技术  相似文献   

19.
正三沙永乐龙洞位于我国海南省三沙市西沙群岛、永乐环礁晋卿岛与石屿之间的礁盘中,地理坐标为111°46′6″E,16°31′30″N,距离三沙市首府永兴岛70km(图1)。永乐龙洞是目前全球已知最深的海洋蓝洞,蕴含着海量的地质历史环境信息,与我国南海珊瑚岛礁体系的形成与演化息息相关,对我国海洋权益维护、  相似文献   

20.
长江中游(武汉—岳阳江段)豚类的分布、生态、行为和保护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白暨豚Lipotes vexillifer Miller和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Pilleri and Gihr)这两种动物,中国人民早就对它们有所认识,并作了记述(图1,2)。已发现的最早记述这两种豚类的文献,是在公元前200年左右的西汉时代写成的《尔雅》一书,记载了“暨,是鲢”。晋代的郭璞(公元276—324年),为《尔雅》作注释时,进一步对白暨豚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作了科学的描述,并将白暨豚和江豚区别开来。他是这样记述的:“鱀(鱼昔)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