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曾就气象服务效益问题,访问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气象局业务科沈科长.他说,去年气象台的预报组和服务组、霍城县气象站、尼勒克县气象站被评为春季服务先进单位,受到自治区气象局的奖励. 赛里木湖至果子沟一带,地势险要,气候多变,自古以来就是伊犁地区牧业转场的咽喉要道.每年春季,霍城县、伊宁县、伊宁市、自治州有几十万牲畜从这里转到春牧场.转场中有风暴雪寒如事前不加防备,往往造成牲畜的大批死亡.所以,各级领导历来重视转场的气象服务工作. 往常,这儿转场一般在三月上旬开始,但  相似文献   

2.
今年2月的日历最后一页刚刚翻过,伊犁地区在冬草场越冬的牲畜就开始转场。截至3月中旬末期,几百万牲畜顺利、安全地转移到春草场,准备产羔育幼。牧民们高兴,各级领导满意,畜牧部门交口称赞。早在2月上旬,伊犁地区气象部门就春  相似文献   

3.
游直方 《气象》1987,13(5):40-41
牧草,是牲畜的粮食,是发展草原畜牧业的物质基础。随着牲畜头数的增长和草场的退化,草畜矛盾日益突出,生态平衡严重失调。牧草产量预报,是为实行“以草定畜”合理利用草场,科学打草,保护草原,为确定牲畜存栏数提供依据,是牧业气象服务的重  相似文献   

4.
春季风雪对我县畜牧业生产危害很大,广大贫下中牧在畜牧业生产的长期斗争中总结出“夏跑,秋肥,冬瘦,春乏”的规律。据不完全统计,全县每年因春季风雪天气造成的牲畜死亡达三万五千多头,最多年可达七万五千多头。因此,春季风雪是我站开展春季服务的关键天气。  相似文献   

5.
塔城地区牧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的比重.1985年底,地区牲畜存栏头数为270万头,1985年出栏总头数为73.83万头,出栏率为27.44%. 牲畜除农区外,全部为天然草场流动放牧.牧业生产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自然条件制约,其气象因素在自然条件中又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夏季降水多寡,决定牧草长势好坏;冬牧场牧草好坏;冬季气温积雪迟早、雪的厚薄、积雪时间的长短等,直接关系到牲畜的越冬.越冬状况又决定了牲畜春季的抗灾能力.牲畜抗灾能力的大小与春  相似文献   

6.
在3月下旬召开的哈密地区第二届农村科普“双先”表彰会上,哈密地区气象学会再次被评为“哈密地区农村科普工作先进集体”,余绍合同志被评为“哈密地区农村科普工作先进个人”.并由哈密地区科协推荐、自治区科协审定,哈密地区气象学会还获“自治区农村科普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长期以来,哈密地区气象学会始终把“科技支农”摆在学会工作的重要位置,并紧紧围绕这个中心,较好地将试验研究成果与  相似文献   

7.
达坂城位于天山中部的山沟之中,海拔1103.5米,居住着回、维、哈、汉等四个民族,全区近20000人口,50000多亩耕地,牲畜70000多头(只),是一个半农半牧区. 我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日照充足,年日照时数3025.4小时,年均气温6.2℃,≥5℃积温3224.3℃,≥10℃积温2732.5℃.降水量稀少,大气干燥,年平均降水量63.6  相似文献   

8.
每年入冬以后,当外界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时,牲畜仅靠饲料代谢所产生的热能就不足以维持其正常体温的需要,这时畜体将消耗体内贮存的脂肪和蛋白质,表现为体重的减轻,这就是牲畜的掉膘现象。造成牲畜掉膘的原因,除与冬季牧草枯黄,数量减少,营养成分降低等有关外,气...  相似文献   

9.
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宅福田村是全国有名的“雷击村”。从20世纪80年代初以后的20年间,该村因雷击造成数十人受到伤害,牲畜死亡多头。有房屋被雷电击坏的,有的墙壁被击成洞的,财产损失不计其数。  相似文献   

10.
新疆是我国第二大牧区,是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几十年来,尤其是近十几年,新疆的畜牧业有了很大发展,但由于基础设施仍然很差,草场生产力低,“逐水草而放牧”、“四季游牧”的落后生产方式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夏饱、秋肥、冬瘦、春亡”的情况仍然存在,牧区雪灾仍是新疆畜牧业生产的最主要自然灾害之一。近40多年,1960、1966、1969、1977、1979、1985、1995、2000、2001年新疆都曾发生过大范围严重雪灾,仅在1969年初的伊犁、塔城雪灾就损失牲畜144万多头(只),全疆损失达230万头(只),畜牧业生产几年得不到恢复。牧区雪灾包括大雪、暴风雪、…  相似文献   

11.
前言塔城地区北四县包括塔城市、额敏县、托里县、裕民县,面积39802.665平方公里,其中草场面积3676.329万亩,占全地区草场总面积的35.67%,是自治区主要牧业基地之一. 1987年底北四县牲畜存栏155.08万头,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气象》1992,(4):33-37
冬季12月末(日历年度)牲畜存栏数可成是冬季草场的实际载畜量。直接用日历年度性畜存栏数序列做冬季草场载畜量预报时拟合效果和预报效果都不好。本提出用牧业年度(6月末)牧畜饲养量到日历年度牲畜存栏数的净减率做冬季草场载畜量预报,其拟合效果和预报效果均优于前。  相似文献   

13.
白灾成灾综合指数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通过分析白灾的主要成灾因素,指出积雪掩埋牧草影响家畜采食是主要的致灾因子,积雪深度、牧草丰歉、牲畜体况、草地载畜状况、白灾持续时间以及承灾力的大小都对灾情有重大影响。文章还给出了全面考虑各影响因子作用的白灾成灾综合指数  相似文献   

14.
牲畜毛绒在畜牧业经济中占有重要比重 ,因此 ,牧民非常重视剪毛和抓绒这一生产环节。牲畜的毛绒结构、长度、密度和产毛量等 ,均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毛绒是牲畜为适应环境条件而形成的保护性物质。毛绒不但具有保暖作用 ,而且有隔热作用 ,以减轻环境温度对畜体的不利影响。分布于温热地区的绵羊 ,几乎全身长着粗毛 ,缺乏绒毛 ;而分布于寒冷地区的绵羊 ,则全身长着厚厚的绒毛。研究结果表明 ,绒毛含量与环境温度变化呈反比关系 ,粗毛含量与环境温度呈正比关系。例如饲养在我国长江以北 ,黄河以南地区的山羊 ,被毛外层为较厚的粗毛 ,每年秋后…  相似文献   

15.
2005年度(2004年12月—2005年11月)气象条件对牧区的牲畜越冬度春、春季产羔育幼和北疆部分地区牧草生长不利,而对延长夏草场的利用时间及秋季牧业转场、牲畜饲草料储备有利。1气象条件分析1.1冬季(2004年12月—2005年2月)气候概况气温:2004年12月全疆大部地区气温偏高0.1~4.1℃;2005年1月北疆伊犁地区及南疆大部气温偏高,全疆其余大部地区气温偏低;2月全疆气温偏低,且上、中旬明显偏低,而下旬升温较快,旬平均气温较常年明显偏高。冬季平均气温:富蕴、青河分别为-20.2 ̄-21.3℃,霍城、伊宁市、新源为-7.3~-5.6℃,北疆其余地区为-19.2~-10…  相似文献   

16.
哈密地区气象台自1986年初至今,针对预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作了两项小改革,使预报工作的某些环节走上了正轨,不同程度地提高了预报准确率,其结果是“小改革获得了大效益”. 前几年曾出现过这样一支小插曲:哈密地区气象台预报组印发的中期预报中,预报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2004年6月4日哈密地区东部大降水天气过程的分析表明,大降水是在北支低槽不断得到北方冷空气的补充,在哈密地区东部加深并切成低涡,低涡中心不连续西退,再加上特殊地形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并指出T’。,物理量预报产品对哈密地区大降水预报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1960—2008年新疆哈密地区的气温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哈密地区6个气象站1960-2008年气温观测数据的统计整理,利用回归分析、求相关和t检验、对比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哈密地区季、年气温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49 a来,哈密地区气温明显上升,1987年以来上升明显;春、夏、秋三季和年均气温每10 a平均最大值均出现在21世纪初期,最小值多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季...  相似文献   

19.
近47年哈密地区气候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新疆哈密地区5个气象台站1961~2007年气候资料,采用线性回归、Morlet小波和Mann-Kendall突变检测等方法,对哈密地区近47年的年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年平均风速和相对湿度等气候要素以及年潜在蒸散量和地表干燥度的变化趋势和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近47年哈密地区年平均气温、降水量和相对湿度呈升高趋势,日照时数和年平均风速呈减小趋势;②潜在蒸散量与年平均气温、日照时数和平均风速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年降水量和相对湿度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受上述各气候要素变化的综合影响,近47年,哈密地区潜在蒸散量和地表干燥度呈极显著的减小趋势;③突变检测表明,哈密地区年平均气温、降水量分别在1973年、1965年发生了突变性的升高,而风速、潜在蒸散量和地表干燥度分别于1980年、1980年和1975年发生了极显著的突变性减小,综合气温和地表干燥度的突变特征,可以认为,哈密地区气候在1973~1975年发生了"暖湿化"的突变;④各气候要素和潜在蒸散量、地表干燥度分别存在不同时间尺度的周期性变化。  相似文献   

20.
近45年哈密地区温度变化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1961-2005年近45年哈密地区6个站点的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地区的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和平均日较差、炎热日以及寒冷日的年际、年代际的变化特征,同时对降水、云量等要素也进行了分析,揭示其与哈密地区温度变化的可能关系。结果表明,近45年来哈密地区气候显著增暖,平均气温在夏季增暖幅度最大,春季最弱。1990年代以后增暖趋势表现最明显,21世纪以来增幅最大。与平均气温变化趋势相一致,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也呈显著升高趋势,其中最低温度的升高幅度远大于最高温度和平均气温的升高幅度。哈密地区近45年平均日较差显著减小,这主要是因为最低气温的升高幅度大于最高气温的升高幅度。在全球增暖背景下,哈密地区的炎热日数显著增加,而寒冷日数显著减少。个别站的气温增温不明显,这与局地的降水、云量增加,日照减少有一定关系。此外,哈密地区冬季平均气温在1980年代中后期有一次明显的突变,突变时间晚于新疆其他地区5~6年左右,表明气候突变在不同地区会有不同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