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典型地物后向散射特性的测量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和C波段FM-CW制式陆基微波散射计测量了不同极化、不同入射角以及不同方位向和不同时间的典型地物后向散射系数,包括裸土、冻土、草地和玉米等。首先介绍了实验装置和测量方法,根据不同的散射机制,将地物分为以面散射为主和以体散射为主两大类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包括各种地物在不同入射角、不同极化状态和不同时间的散射特性,以及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同时还结合相应的地物散射模型,定量研究了后向散射系数随地表参数的函数关系,反演得到了不同地物的地表参数,并对比实测数据分析了各种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对岩土工程概率取值的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岩土工程中的许多规范,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概率取值,不同规范的概率取值对象、取值保证率不同,计算结果不同。探讨了岩土工程概率取值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和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3.
笔者通过大量的钻井岩芯观察、地震剖面解释、测井资料分析,详细研究了东营组层序划分和特征,共划分出了两个长期旋回,4个中期旋回。在层序划分的基础上,进行了全区的地层对比,各层序在不同地区发育程度不同是由于当时的古地理背景不同以及后期构造抬升剥蚀程度不同所造成的。分别建立了东西和南北向的层序地层格架模型,不同时期各中期旋回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发育特征。  相似文献   

4.
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法监测地下介质污染问题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地下介质不同污染模式的电性分布特征,给出了不同的地电模型。针对不同的地电模型,利用2.5维有限元正演模拟的方法计算出了不同监测装置形式下的异常分布特征,并给出了针对不同污染模式的最优监测装置形式和异常分析方法。同时模拟分析了对于不同污染程度监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浅论油气藏的逸散史与油气化探异常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不同油气藏上方的异常发育特征.指出了各类异常模式差异的原因可能是油气藏逸散阶段不同的结果,分析了油气藏不同逸散阶段各指标异常的变化特征,建立了不同逸散阶段的理想异常模式。  相似文献   

6.
兖州煤田小构造发育特征及其对顶板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兖州煤田3煤顶板小构造发育特征,重点分析了小断层发育的优选方位;然后分析了应力场作用下形成的4组不同性质的断裂构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概论了不同性质小构造、不同类型组合以及出现在不同位置对煤层顶板稳定性产生的各种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7.
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滞后时间分析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政友 《水文》2011,31(2):42-45
利用地中蒸渗计多年资料,对不同岩性、不同埋深的蒸渗计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滞后时间进行了分析。认为不同埋深、不同岩性的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滞后时间随着降水特性、前期含水量的不同,表现为不同的时间段,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滞后时间与地下水埋深符合乘幂关系,并推出了相应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8.
叶连俊 《地质科学》1959,2(12):353-353
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人类的科学文化有着不断的飞跃,因而不同时期的科学有着不同的使命和内容。人类在生产斗争突践中,不断地丰富了自己的智慧,创造了新的科学。在石器时代,人类利用不同的岩石或矿物亲制造生产工具,用不同的石料做不同的生产工具。这个时期应当说已经有了地质学的萌芽。之后,到了铜器和铁器时代,人类熟练地掌握了用火的知识,他们开始了矿物的加工,选取不同的矿石来进行加工。这个时期矿床学的知识开始得到培育。  相似文献   

9.
裂变径迹法在研究造山带隆升过程中的应用介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介绍了4种类型的造山带隆升-冷却模式,不同模式对应不同的磷灰石裂变径年龄--高程图特征;了不同构造造背景下的热历史特征一裂变径迹年龄序列。裂变径变宅遮挡同统计分布型式对应于不同的热历史,具有不同的年代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某多层住宅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事故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比较普遍,而建筑物的破坏经常从裂缝开始,不同性质的裂缝其危害性不同。对某多层建筑住宅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进行了现场详细调查,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根据不同的裂缝性质及其危害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通过一年多的监测,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1.
激电测深法勘查效果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应用激电法进行普、详查时,往往需要投入激电测深工作。结合固定点源测深法与常规电测深法(对称四极测深、温纳测深)在某铅锌矿区的对比应用研究成果,归纳分析了3种不同电测深法的各自应用效果,认为在确定矿体的中心埋深、几何形态、赋存状态等方面固定点源测深法优于常规电测深法。  相似文献   

12.
庞忠和 《地质科学》1987,(3):291-299
本文依据对庙岛群岛基岩裂隙水进行的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物探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适用于我国东部沿海基岩海岛的地下淡水蘑菇体新模式。以新构造控水为指导思想,探讨了基岩海岛裂隙水的赋存条件及富集规律,指出了地下水资源开发方向,并且结合生产实际,比较有效地解决了研究区变质岩海岛找淡水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敖瑙达巴斑岩型铜银锡乡金属矿床既不同于大多数由幔源岩浆衍生物所形成的斑岩铜矿,也不同于大多由地壳重熔岩浆衍生物形成的斑岩型锡(钨钼)矿床。它是分布于过渡性地壳上的、由起源于下地壳-上地幔的过渡性岩浆的衍生物形成的斑岩型铜银锡矿床。根据已取得的资料,在矿区内磁法、电法、化探异常的展布与已知矿化蚀变带一致。凡磁、电、化探异常吻合一致的综合异常,经验证都已见到了矿体。  相似文献   

14.
辽河群是出露于辽宁省东部的独具特色的古元古代变质岩系,赋存丰富的矿产资源,研究历史悠久.但对有关辽河群变质作用的一些重要问题上看法诸多,很难取得一致意见.本文应用P-T-t轨迹理论重新认识这些问题,认为引起辽河群变质作用的根本原因是大陆碰撞造山带使辽河群俯冲到地下深处;辽河群变质作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有独特的演化特征;辽河群变质作用与不同规模的构造或不同层次的构造的关系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15.
全球构造格局及其动力学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殿卿  陈庆宣 《地学前缘》1995,2(2):137-139
本文从地质力学观点出发,概述了全球构造的基本格局,即地球表层巨型构造(中、新生代造山带、裂谷系、板块边界、大型剪切网络等)的展布与地球坐标系和自转轴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它可能是由于地球自转惯性力所引起的导向和联通作用,把地球的热力、重力、物质间联系力、西向引潮力及其它有关天文因素等多种力源,在地球层圈滑脱效应和应力-时间效应的条件下,联合成统一的动力系统,构成全球构造格局形成的驱动机制。文中还提出了沿着这一条思路开展研究的方法和设想。  相似文献   

16.
断裂分布空间结构的信息维D1避免了容量维D0的缺陷,考虑了每条断裂对信息维所作的贡献,从新的角度反映了断裂分布的空间结构特征。计算结果表明湘中盆地北部信息维为1.792,南部信息维为1.685。南北两部分分属于信息维不同的两个自相似系统。结合区内锑矿床的分布特征,可发现信息维的大小对成矿流体的运移和矿床定位有一定的指示作用,锑矿(点)产出较多、矿床储量较大的地区,其信息维值较大。  相似文献   

17.
油气差异泵吸作用机理探讨——以泌阳凹陷为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对泌阳凹陷油气成藏过程的系统研究,发现在差异抬升过程中,深凹源岩区抬升幅度小,凹陷四周圈闭发育区抬升幅度大,差异抬升运动导致源岩和圈闭之间的势能差急剧增大,从而促使油气大规模沿砂体向圈闭充注,这一过程类似于水泵抽水的过程,据此,文中提出了油气泵吸作用和油气差异泵吸作用的概念及机理,并以泌阳凹陷为例讨论了油气差异泵吸作用的形成条件、主要影响因素及油气差异泵吸作用对油气差异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影响油气差异泵吸作用的因素主要有势能梯度、通道质量和泵源配置及油气运移距离;泌阳凹陷油气分布总体上受成藏运聚系统的控制,在各运聚系统内油气分布受油气差异泵吸作用的控制,其中势能梯度、泵源配置及油气运移距离是影响油气差异分布的主要因素,而在每一个大泵(复合泵)内部,通道质量差异是影响油气差异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首先介绍了未确知信息理论的概念及其应用领域,指出了传统均值法处理数据存在的问题,对未确知信息数学处理方法和过程进行了简要说明.运用这一处理方法对黄河上游某电站坝址岩体变形模量的取值进行了论证,并对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这一方法在不确定性信息处理中比传统方法具有更多的优点,能够给出不同保证率下的岩体变形模量值,表明其处理数据更精细、更科学,值得在地质工程相关数据处理中进一步探讨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石英、硅酸的物理性质,水晶晶洞、水晶矿床矿物流体包裹成分,不同颜色紫晶的痕量成分,水晶的共生、伴生矿物组合等相关问题的研讨,认为水晶的形成机制为:以硅氢化物气态形式迁移、分异、富集,在稳定、温和、宽松环境被缓慢氧化、水解,自由结晶成单晶和(或)晶簇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讨论了不同类型金红石样品磁化率的测定结果。金红石的磁化率与其铁的含量明显相关。其磁性来源主要有三:类质同象形式的铁离子的顺磁性(这是主要的)、出港相含钛赤铁矿的反铁磁性和出溶相钛铁矿的顺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