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基本情况我市分县预报的研制试行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从一九九○年四月份开始进行全市分县预报对比试验.从九○年、九一年二年的对比试验结果来看,九○年市台预报和县局独立预报差距甚微,而九一年市台预报质量则明显高于县局独立预报.第二阶段从一九九二年开始,用市台预报替代县局独立  相似文献   

2.
为适应目前预报、服务工作需要,进一步提高预报、情报和灾害性天气联报联防的传递时效,按照省气象局统一部署,我们从1986年开始进行甚高频辅助通信网的试验与组建。各级领导对此项工程非常重视,县站服务人员密切配合,在参加省地网路试验的同时,以较快的速度完成了区内网络勘察、试验。当年部分县站装机试用,至1987年6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冰雹分县预报方法研究与试验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利用探空、地面资料和HLAFS数值预报产品,对山东省32次冰雹天气过程进行天气形势分型和物理量诊断分析,应用爹 指标叠套方法和PP预报方法,研制了一套山东省3-6月产雹落区和分县预报系统,经1998年6月试验,取得一定效果。为冰雹落区和分县预报提供了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4.
利用ECMWF格点预报产品和14年历史实况资料,在预报日前后10天左右找相似,采VB 5.0编程,制作周口分县24 h天气预报.经试验,预报准确率为68.6%.用VC++4.0和VB 5.0编程,制作周口分县24 h天气预报。经试验,预报准确率为68.6%。  相似文献   

5.
借这次讨论机会,结合我地区预报工作的实际情况,对县站预报应如何在调整中加强,谈几点看法。一、对县站预报任务进行调整。现行的三级预报、逐级具体的预报业务体系,使区(省)、地、县三级台、站各自发布长、中、短期天气预报。造成了预报层次重叠,预报内容重复和预报服务混乱的现象,同一服务单位同时收到几份预报,有时是相矛盾的预报,造成服务上的矛盾。三级预报任务有必要进行调整。目前县站预报人员在数量、质  相似文献   

6.
我区各气象台站“分片预报,分县服务”的预报改革,在省气象局的领导下,经1980年调研论证—1981年开始试验—1985年正式使用—1987年深化改革至今,较好地完成了组织调整、任务分解、地县联络和技术攻关等任务。基本克服了预报业务上下“一般粗”的弊端,达到减少县站部分重复劳动,发挥地、县各自优势,提高天气预报质量,加强台站气象服务工作之目的。总之,我区的预报改革是根据实事求是的精神进行的,多年实践证明也是可行的,但仍需不断  相似文献   

7.
将T106数值预报产品24~48h的几个主要物理量预告场格点数据,用距离权重法分别插值到全区所属10个测站上,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选取与降水关联度大的物理量作为预报因子,运用灰色预测GM(0,h)模型制作铜仁地区短期24h逐日降水县预报。经对1995年6~8月进行模拟试验和对2000年8月进行试报,可作为我区短期降水分县预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冰雹客观分县预报系统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应用多指标叠套法和权重系数法及PP预报方法和HLAFS数值预报产品建立了山东省冰雹客观分县预报系统。预报试验和业务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有一定的预报技巧。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市台分县指导预报、县站独立预报及县站临近订正预报效果进行检验、对比和分析,进一步探讨了目前县站预报业务体制改革若干问题。指出:县级台站制作天气预报应在上级指导预报产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地方天气实况、经验指标等优势,重点做好临近订正预报,切实提高县站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一、研制的思路根据解释预报的要求、充分利用上级指导预报产品,尽力挖掘本站资料信息,使县站有可能揭示一部分中、小尺度造成的小概率天气.因此,我们建立了一些解释预报指标,对上级台预报本片有≥25.0毫米降水消空、补漏和进行≥38.0毫米降水的订正解释.  相似文献   

11.
为了贯彻、落实全国和自治区局长会议精神,我区县站预报的管理,又从业务科调整到气象台来管,具体由我负责.因多年不管县站预报,情况不熟,不知如何来管.所以我在接受这个任务后,急忙跑了几个站,了解了一些情况,谈一点看法. 县站预报搞了几十年,县站预报建设和准确率到底提高了多少?不可否认,近10年来是我国气象事业大发展的年代,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当前,按预报业务体制改革的要求,国内发达地区正在调整预报台站的布局,部份县站成为中心预报站,多数县站变成服务站.这在发达地区可能是对  相似文献   

12.
近来,对县站是否作长期预报问题有些争论。 有人说,“今后可以充实加强省、地两级的长期预报业务,县站只对大台发布的长期预报进行补充订正”。我是不同意这种主张的,因为县站如果不再制作长期预报,就难以对大台的长期预报进行补充订正,也就不能做好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3.
随着通讯设备的更新,天气预报技术水平将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传真机配备到县站,必将使县站预报技术有一个大的发展。我区县站使用传真机虽然只有一年多的时间,但已发挥了显著的作用,从而使天气预报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我站自一九八一年 二月开始使用传真机以来,在预报实践中结合本站实际情况,学习外地经验逐步试验摸索,目前在短期预报中、已成为我站预报的重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县站直接使用市气象台指导预报,不独立做短期预报的可行性进行一些探讨,为今后县站调整预报业务提供依据。为了说明问题,现以绍兴市局各台站的降水预报及市台(绍兴,下同)与上虞站的温度、暴雨、寒潮预报为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使用五层原始方程有限区域降水预报模式进行汛期暴雨数值预报试验时,引进的新的初值方案。给出了用新初值方案计算的个例和1986年汛期实际预报试验的结果。与其它方案计算结果的比较表明,认真改进初值有助于改进暴雨预报,新的初值方案可以满足暴雨预报业务试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气象科技》1976,(3):28-29
在全国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运动蓬勃开展的大好形势下,咸宁地区气象台积极响应“全党动员,大办农业,为普及大寨县而奋斗”的伟大号召,为咸宁地区五年内普及大寨县作出新贡献。根据湖北省和咸宁地区预报建设方案的要求,制订了咸宁地区气象台1976—1980年预报工作方案。  相似文献   

17.
一、开展县站预报的理论研究 目前县站预报技术处于徘徊,停滞不前的状态,预报质量不稳定。这大概是由于有不少的方法缺乏物理意义,有些方法在实用上虽然还行得通,但其理论依据说不清。县站预报作为一门科学技术,它与其它科学一样,需要有理论指导,才能不断发展。县站预报业务技术的发展,需要实实在在地总结分析各个阶段的经验。这工作分散单干,或靠少数站来做是难行的。必须有一定的人员来系统地研究。因此,建立一个省、地、县结合的县站预报科研体系,开展县站预报方法理论研究,探索有理论指导下的县站预报  相似文献   

18.
曹鸿兴 《气象》1978,4(10):15-17
本文就县站天气预报发表一些见解,提出了若干供讨论的概念和观点。讨论仅限于把县站预报视为预报科学的一个分支,即进行学术性探讨,在此基础上对发展我国的县站预报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一、试验情况 我站从1982年开展MOS预报,1983年正式做为预报依据,1984年5—8月全面试行MOS预报。每天以晚上发布的天气预报参加对比,评定未来24小时预报,评比范围为:本站MOS预报、本站晚上对外发布的预报、省台晚上广播的我区天气预报、市台晚上对县站发布的预报。根据每月天气形势分月建立的MOS方程为:  相似文献   

20.
朱官忠 《气象》1978,4(11):10-10
做好县站预报,关键是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县站预报工具和方法。我国县站预报从1958年诞生以来,经过广大气象工作者的努力,已经创造了曲线图、时间剖面图、点聚图等各种县站预报工具,为我国县站预报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要形成一套完善的县站预报工具和方法,还有待于继续开展县站预报工具的研究和改革。 为了适应县站独立制作预报的需要,一种好用的县站预报工具或方法,必须具备:①反映天气过程较明显;②反映天气系统的能力较强,③对本地未来天气(特别是重大灾害性天气)有较好的预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