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随着电算技术的普及,目前都把重磁资料的电算处理(如化极,求导,上下延拓等)作为异常解释的先行步骤.这样作的结果,一方面深化了对重磁场特征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为定性、定量解释提供了一些有效手段,对提高重磁异常推断水平也是有益的.但在近几年的实践中,通过电算与实测资料的对比,也发现了一些具体问题值得引起重视,现在提出来供同志们参考,不当之处请予指正.  相似文献   

2.
井中磁测和地面磁测基本理论是相同的。磁测发展到井中,本来需要为之建立一套解释推断方法,但如果我们了解了井中磁测与地面磁测两种方法之间的转换关系,就可以把对地面磁测的解释推断方法照用于井中磁测。现在先说明二者的转换关系,然后就内蒙某地井中磁测解释推断例举实例。  相似文献   

3.
1974年以来,我省地质系统应用电子计算机处理重磁资料逐年有所增加。各队在物探成果的整理和解释推断中,不同程度地应用了电子计算技术,为推广应用电算工作积累了初步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的地质效果。为了总结交流电算工作进展情况。这里仅就近年来,我省地质系统重磁资料数据处理概况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磁法在老矿山深部、边部找矿中的有利、不利条件,并以磁法在三个老矿山深部、边部找矿中的成功应用为基础,总结出:在老矿区深部、边部进行与磁性矿物有关的金属矿勘查时,高精度磁测、航磁、磁测井、三维定量反演是常规、经济和有效的工作方法;要充分利用已有磁测资料进行重新处理、推断解释;在推断解释引起磁异常的磁性体时,先对已知矿体进行正演,求取剩余磁异常,再精细反演引起剩余磁异常深部、边部矿体的产状和埋深;利用钻孔资料,不断修正反演结果,以扩大深部、边部矿体的范围和规模.上述工作方法和步骤对在老矿山深部、边部寻找与磁性矿物有关的金属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综合分析区域地质条件和区域重磁场特征基础上,根据区域重磁场特征和普查区1:1万高精度磁测资料,依据地质观察、槽探揭露、薄片鉴定和全铁化学分析结果和测定的物性资料,在经过对磁测数据处理的基础上,并对异常主剖面124线进行了半定量反演计算和正演模拟计算.依据上述资料对敦化朱敦店地区铁矿磁异常进行解释推断.  相似文献   

6.
老矿山深部、边部找矿潜力巨大。在老矿区深边部进行与磁性矿物有关的铁铅锌铜等有色金属、贵金属矿勘查时,高精度磁测、航磁、磁测井、三维定量反演、井地联合反演是常规、经济和有效的磁法工作方法。找矿时,利用磁测资料对已有矿体进行正演,求取剩余磁异常,再精细反演深边部矿体的产状、埋深。同时,要特别关注老矿山次级、低缓的磁异常。为了提高磁异常解释的准确度,要与地质相结合进行推断解释。  相似文献   

7.
王云 《四川地质学报》2013,(Z1):152-156
地球物理特征是衡量一个地区是否具备地球物理勘查前提的重要标志,参数测定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对原始资料的解译和定性判释。因此,为了能够对磁测资料进行更合理的解释,在矿区内的不同岩(矿)石表面利用野外岩石磁化率仪(KT-6)测定了其磁性参数,为区内系列磁测成果解释推断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8.
<正>磁法勘探寻找铁矿效果显着,随着备战矿区工作程度的加深,急需对该矿区的磁异常进行精细分析以确认矿区深部是否存在隐伏铁矿体。本文旨在通过对矿区磁测资料进行处理,总结磁异常特征,并对异常进行解释推断;认为其可能存在隐伏矿体,为矿区进一步勘探提供较为明确的地球物理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地质普查工作,推断芦草滩矿区深部有较多盲矿体存在,有必要开展进一步的勘查找矿工作。利用1∶1万地面高精度磁测工作圈定磁异常、推断划分地质构造,对磁异常进行解释和研究,发现了隐伏磁铁矿。采用2.5D人机交互拟合对磁测剖面进行反演,进一步推断在深部存在隐伏磁性矿体。利用井中磁测预测井下、井旁盲矿体,有效指导了钻探工作。实践证明,地面磁测和井中磁测的有机结合,在芦草滩磁铁矿勘查中取得了显著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10.
湖南省地矿局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秦葆瑚编著的《高精度磁测方法指南》,是作为地矿勘查单位推广地面高精度磁测工作的研究成果,由《湖南地质》编辑部作专辑公开出版发行。该专辑中论述了新、旧两代磁测的差别及高精度磁测工作的特点,总结了我国推广地面高精度磁测工作以来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保证磁测高精度的各项技术措施,介绍了高精度磁测资料电算处理有关程序系统,以及研究复杂磁异常  相似文献   

11.
对磁场总量异常△T近似为调和场的误差进行了讨论,给出了△T近似为调和场的误差值估算式.同时指出△T近似为调和场的误差与磁异常强度的模量Ta、正常地磁场强度T0的方向变化值ψ呈正相关,与正常地磁场强度的模量T0呈负相关.当磁异常强度Ta与正常地磁场强度T0的夹角θ值接近π/2或3π/2时,误差为最大值.根据工区磁场特征,利用误差估算式估算△T近拟为调和场的误差值,合理地确定出磁测资料解释推断精度和磁测精度,避免了磁测资料的“过度”解释推断和磁测精度的“虚高”,这在高精度磁测工作中有较大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在福建德化双旗山整装勘查区开展了1∶5万高精度磁测,对磁测数据采用了化极、水平一阶导数、解析信号等处理方法,进而分析不同磁场区的磁性特征,对区内的断裂构造、火山构造和侵入岩的磁性特征进行推断解释,为下一步找矿工作提供物探依据。  相似文献   

13.
对岩矿标本退磁改正误差进行了分析讨论,指出岩矿标本的NΚ'近于1时,退磁改正系数很大且不稳定,视磁化率(Κ')的误差和退磁系数(N)的误差,经退磁改正后会引起更大的磁化率(Κ)误差和剩余磁化强度(Jr)误差,甚至可能得出磁化率(Κ)和剩余磁化强度(Jr)为负值的错误结果,导致磁参数难以用于磁测资料解释推断。提出应尽可能采集规整的岩矿标本并提高磁参数测定精度,减小视磁化率的误差和退磁系数的误差,以确保获得可用于磁测资料解释推断的磁参数。  相似文献   

14.
利用宁芜地区(江苏部分)地质资料,结合磁场特征,重点对该区侵入岩体、断裂等地质构造进行了推断,编制了1:5万磁法推断地质构造图,为铁矿预测提供了地质构造等综合信息要素。采用RGIS2008软件2.5D人机交互拟合方法,累计估算铁磁性矿体资源量84642.6万t并分级。通过已知矿床的分布特征分析,结合磁测资料解释应用的成果,对宁芜地区(江苏部分)铁矿资源潜力进行了探讨和预测。  相似文献   

15.
针对近两年笔者为客户开展的磁测资料解释研究工作成果,总结利用磁测数据研究和划分棋盘状构造格局,为以后相关工作总结经验.通过此次研究性工作,笔者认识到:很多数据在做初步解释以后,还可能有隐伏的、微弱的信息有待于提取.不能一劳永逸,更不能满足现状.一些创新性数据处理工作是必要的.前人没有发现更多的信息,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应用创新性数据处理,因为没有认识到,或者不掌握新的处理方法.在新认识提出以后,还可以返回去使用常规数握处理手段,利用新思路总结和发现新信息、新认识.磁异常解释不仅对于规模大、异常强的构造有所反应,对微弱的、交叉、凌乱的小规模棋盘状构造格局也会有很好的识别和指示.这些棋盘状构造格局控制了M2区内岩脉的产出,从而形成了岩脉交叉、凌乱,局部走向难以确定的问题.地质上观测的结果大部分与磁测推断的结果相吻合.但是,由于研究区的覆盖原因,地质观察不够直接.同时,研究区不少中等磁性岩性目前还没有,或者不能利用磁测手法加以区分.因此个别地质认识与磁测解释推断发生冲突是正常的,也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16.
第一期对钻孔电磁波法资料进行处理、解释 的M一1601机Fortra只程序系统……(1)运用概率统计方法分析对比两种电测 深反演程序的解释结果············……(15)利用小型计算机建立化探数据系统……(26)古地磁的电算处理方法···············……(31)数据网转换的一种快速电算方法···……(45)国内重磁数据处理方法概况·········……(52)用条件观测平差法进行重力基点网的 平差····································……(62)用富里叶变换解释岩脉磁异常·····…  相似文献   

17.
秦毅  郑伟 《四川地质学报》2012,(Z2):179-182
迄今为止,鲜见关于峨眉山玄武岩型工业铁矿床的报道。在平川铁矿外围峨眉山玄武岩中开展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对磁测资料进行ΔT小波分析、化极、向上延拓、水平总梯度模等处理。在矿区磁场高背景环境下,合理确定异常判识标准,采用2.5维人机交互反演软件对精磁剖面进行反演与推断解释,指导钻孔孔位布设,提高钻孔见矿率。实践证明,只要方法得当,路径正确,在剩磁大于感磁的玄武岩中,也能发现具有一定规模的铁矿床。  相似文献   

18.
利用复变函数论方法,阐述了二维磁异常Z_a—H_a参量图的数学意义。作为参量图在磁测资料解释推断中的应用,在讨论二维接触面Z_a—H_a参量图各个特征点与观测剖面相应点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基础上,给出了求解二维磁性接触面磁参数和几何参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对于低纬度地区的航空磁测的ΔT资料,如果化极处理时对磁化方向判断存在误差,用目前的化极方法进行资料处理,要比在高纬度地区化极发生更大的畸变,不适于对资料进行解释。通过一些模型计算及一些实际资料对比,在低纬度地区用航磁总场梯度模划分磁性体地面投影边界是简单实用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以往,对电测深资料的推断解释,多采用量板法及各种图解法进行。这种解释方法不仅效率低、精度差,而且人为因素干扰大。近年来,采用计算机对电测深资料作自动解释,其方法多为对曲线作分层处理,得到各电性层的厚度和电阻率。但是,当测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