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钒是一个重要的第一行过渡族金属元素,由于其独特的多价态性质,且在地球的各个圈层广泛分布,因此钒元素的丰度变化被广泛用来研究和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的地球化学过程。随着基于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的同位素分析技术的发展,钒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也取得初步进展。目前的观测已经初步确定硅酸盐地球的钒同位素组成及其和陨石钒同位素组成的差异,这个差异为了解地球最初的物质来源和形成过程提供了新的制约。对高温岩石样品的测量发现钒同位素在岩浆分离结晶过程中存在显著分馏,因此钒同位素是潜在的研究高温岩浆过程的物理化学条件特别是氧化还原状态的新工具。推测低温下同位素的分馏应更显著,因此钒同位素在环境和生物地球化学领域也有望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正>钒是一个重要的过渡金属元素,由于其在自然界存在很多价态,且在地球的各个圈层广泛分布,因此钒元素的丰度变化被广泛用来研究和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的地球化学过程。钒有两个稳定同位素50V(0.24%)和51V(99.76%),根据同位素分馏的基本理论,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由于键强存在较大差异,同位素之间会产生较大分馏。因此,考虑到钒元素的多价态特性,钒同位素在自然界中应当存在很大分馏,且钒同位素的变化有可能为我们认识自然提供更多的信息。然而目前文献中的测量方法更适用于钒含量比较高的样  相似文献   

3.
钒矿开发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及处理处置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钒以钒铁、钒化合物和金属钒的形式广泛应用于冶金、宇航、化工等工业部门.随着钒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全球钒的需求量日益增长,钒矿开发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但钒矿开发将产生大量的固体废物,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问题一直制约着钒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郑媛 《地质与资源》2009,18(2):125-128
新城地区下寒武统黑色岩系分布广泛,蕴含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钒矿资源尤为丰富.钒矿体赋存于下寒武统牛蹄塘组的黑色炭质黏土岩中,钒矿(V2O5)的平均品位为0.64%,矿石主要类型为砂屑钒矿石.通过对成岩、成矿的研究,初步认为新城钒矿为海相化学及生物化学沉积生成,但可能也存在有淋滤成因.钒矿化受地层、岩性、岩相控制.  相似文献   

5.
南秦岭东段广泛分布着寒武系黑色岩系,中村钒矿、银花钒矿、千家坪钒矿等大中型矿床产于其中。夏家店金钒矿床的发现与勘查,揭示钒矿具有鲜明的层控和岩控特征,矿体产在下寒武系水沟口组底部,沉积成矿与寒武系的缺氧事件有关,而金的成矿过程不但受其制约,重要的是受到造山后期构造的叠加形成。在勘查过程中注重综合找矿,北东向的断裂构造与黑色岩系的叠加部位,是找金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6.
<正>钒(V)是人与动植物正常生长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它在降低血糖、促进造血等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而摄入过量的钒则会对人引起一系列急性病,如:呼吸道感染、结膜炎、喘息性支气管炎等疾病,严重者甚至会引起肺癌(滕彦国等,2007)。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工农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钒被排到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之中,对人类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吴思源等,2012)。钒及钒的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冶金工业、石油化工和一些催化技术(L.P.Tikhonova等,2009),如一些  相似文献   

7.
黄方  吴非  于慧敏  李雪芳  刘耘 《地质学报》2015,89(Z1):71-71
<正>钒是一个重要的第一行过渡族金属元素,由于其独特的多价态性质,且在地球的各个圈层广泛分布,因此钒元素的丰度变化被广泛用来研究和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的地球化学过程。随着基于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的同位素分析技术的发展,钒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也取得初  相似文献   

8.
钒是典型的氧化还原敏感元素,其在地壳中储量丰富,又是现代工业中性能优异的催化剂.由于地质风化作用及密集的开采、冶炼、应用等人类活动,导致土壤地下水钒污染日益严重,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从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3个方面,综述了土壤地下水钒污染修复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物理法主要包括改土法和电解法,化学法主要包括化学淋洗、化学吸附及化学还原固定,生物法主要包括植物修复和微生物修复.同时展望了钒污染土壤地下水修复技术的发展趋势,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钒的分光光度测定法很多,除形成[VO(H2O2)]^3 络合物的过氧化氢法和生成杂多酸的磷钒钨酸、磷钒钼酸等方法外,仅用于测定钒的有机试剂就有七十多种,惟在岩矿分析中只有磷钒钨酸和苯甲酰苯胲等少数方法应用较为广泛”。用邻菲啰啉测定钒虽早已提  相似文献   

10.
刘林 《世界地质》2011,30(2):186-191
从矿床产出特征、成矿物质来源、沉积环境与岩相、赋矿层位与含矿岩系及区域钒矿的对比等方面,对堰沟钒矿成矿地质背景等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堰沟钒矿是赋存于早志留世大贵坪组黑色岩系中的沉积型钒矿,广泛分布于平利古陆北缘早志留世大贵坪组黑色岩系中,具有良好的成矿条件和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1.
土壤中钒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过量又会给动植物带来危害。在这里综述了钒的化学性质及其在自然界的分布、土壤中钒的分布规律、化学结合形态及生物地球化学效应,并介绍了土壤中钒的分析方法。在自然界,钒主要分布在基性、超基性岩浆岩和硅质岩、泥岩等沉积岩及土壤中,并且土壤中钒的含量与全铁含量密切相关。钒的分析方法主要是光度法,而电化学分析法是钒的高灵敏度的分析方法。钒的化学结合形态有多种,但只有以可溶态和可置换态形式存在的钒才具有生物可给性。过量钒可导致人体多个器官的癌症疾病等;但低钒会导致心脏、血压、骨骼和味觉的病变。  相似文献   

12.
罗卫  戴塔根 《矿产与地质》2007,21(5):504-508
湖南西北部广泛分布的下寒武统木昌组黑色岩系中富含Ni、Mo、V,多处形成了镍-钼-钒多金属矿床(点)。主要可划分的Ⅱ类含矿岩性序列为:①含磷黑色岩系——镍-钼矿床;②碳硅质黑色岩系——钒矿床。研究认为,有机成矿作用对镍-钼-钒矿床的形成起了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杨家堡含钒石煤的物质成分和钒的赋存状态及配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家堡下寒武统黑色岩系中,含钒的腐泥煤和次腐泥煤(一般称为含钒石煤)是以钒为主并伴有多种金属元素的大型海相沉积矿床。层位稳定、分布广泛、规模巨大,是一种新型的矿产资源——黑色页岩型多金属矿床。杨家堡含钒石煤中V_2O_5含量达0.7—4.63%,一般品位为0.8—1.0%,完全符合作为独立钒矿床开采的要求。对杨家堡含钒石煤物质成分和钒的赋存状态的研究,是为杨家堡石煤提钒工艺流程的确定提供必要的数据和理论依据,并为黑色页岩型多金属矿床成因理论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4.
钒的生物效应及其环境地球化学行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间的关系,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钒是动物和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适量有益。过量则有毒。钒的毒性大小取决于钒的总量、钒的赋存价态和赋存形态。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科研工作者在钒的生物效应、环境中钒的来源及环境介质中钒的赋存状况等方面所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钒矿属于青海省储量尚未查明、极度缺乏的矿种之一,近几年勘查发现的大干沟黑色岩系型钒矿改变了这一历史。黑色岩系岩性组合为炭质板岩+泥钙质板岩+硅质岩+灰岩;矿物相主要为云母类矿物之钒,占67.16%,其次为氧化铁矿物、高岭土等矿物之钒,占27.36%;矿石矿物组成为石英、粘土矿物、炭质、黄铁矿等,钒以粘土矿物、炭质吸附的形式存在。实验室流程试验通过采用加助浸剂90℃酸浸钒流程,在V_2O_5品位为0.7%、0.3%时分别获得钒浸出率为88.84%、91.62%,开发利用前景佳。区域上黑色岩系分布广泛,初步圈出五大成矿潜力区,青海省钒矿勘查及研究工作有望进一步推进。  相似文献   

16.
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间的关系,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钒是动物和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适量有益,过量则有毒。钒的毒性大小取决于钒的总量、钒的赋存价态和赋存形态。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科研工作者在钒的生物效应、环境中钒的来源及环境介质中钒的赋存状况等方面所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南秦岭千家坪钒矿床钒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红周 《地质与勘探》2010,46(4):643-648
千家坪钒矿床产于南秦岭下寒武统黑色岩系中,矿石类型主要为硅质岩夹泥岩型。该矿床钒元素赋存状态研究,对于探讨钒成矿富集机制和钒提取利用均有重要意义。物相分析、X衍射分析和电子探针等研究共同表明:千家坪钒矿床中钒以三价钒为主,占74.22%,五价钒次之,占25.78%;钒主要以类质同相形式赋存于云母类矿物中,占61.72%,其次以吸附状态存在于炭质、粘土矿物中,游离氧化物中少量。含钒矿物主要为钒云母,少量含钒铁、铜氧化物和钒钛磁铁矿等。钒云母有1M型和2M1型两种标型,1M型钒位于云母结构层之间;2M1型钒不仅取代了位于六次配位的八面体层中的Al3+,而且取代了Si-O四面体层中的Al3+。  相似文献   

18.
张岱  李旻廷 《云南地质》2014,33(3):401-408
石煤是一种可综合利用的矿产资源,提取石煤中钒、钼、镍等金属是其综合利用之一.石煤在发电燃烧过程中钒的物相发生显著变化,而钒物相的变化对钒的可浸出性产生较大的影响.笔者采用选择性连续提取方法对四川某地石煤原矿和石煤飞灰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石煤原矿中钒主要存在于硅铝酸盐相和有机质相中,部分存在于铁锰氧化物相及吸附态中,极少部分存在于碳酸盐相中.而石煤发电飞灰中钒主要存在于有机质相、硅铝酸盐相和铁锰氧化物相中,少量的钒以吸附态形式赋存.燃烧过程中石煤的各种含钒矿物发生离解,其中的钒得到释放并被氧化成高价态.高价钒一部分与Na、Cl等结合生成可溶性化合物,形成吸附态的钒;另一部分与Fe、Na、Ca等发生反应生成难溶性化合物,并以一定形式富集在飞灰的有机质相、硅铝酸盐相和铁锰氧化物相中.  相似文献   

19.
湖南省寒武系黑色岩系蕴藏着丰富的钒矿资源,钒矿床产于寒武系底部富含有机质的碳、磷、硅质黑色岩系中;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形态简单,产状稳定。多项测试结果表明,钒的载体岩石为黑色页岩(碳质页岩、硅质碳质页岩);钒主要呈类质同象形式赋存于伊利石晶格中;矿石类型主要为钒矿石,少数矿床中石煤钒矿石也是重要的矿石类型;钒的价态以V3+为主。钒的富集主要发生在沉积阶段,与黑色岩系的沉积过程一致;矿床形成于缺氧环境中,大部分钒被黏土质吸附,随有机质、黏土质和硅质呈胶态腐泥沉入海底;在成岩过程中,云母类黏土矿物结构发生再结晶,将原有表面吸附的钒(V3+)转化为类质同象形式进入云母晶格中取代部分铝(Al3+),形成含钒伊利石并聚集成为钒矿床。研究表明,本区黑色岩系及其有关的钒矿在沉积成岩成矿过程中都离不开生物地球化学作用,矿床成因属于在热水作用参与下沉积形成的海相化学和生物地球化学沉积矿床,矿床类型为黑色页岩型钒矿。  相似文献   

20.
钒是工业国家重点关注和争夺的资源,已被部分国家列为关键金属。本文对矿床类型、地质特征、时空分布以及成矿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分析,以期丰富钒成矿理论研究,为提高钒资源的预测和勘查效率提供支撑,为钒资源储备提供保障。研究发现,钒矿床主要分为岩浆型和沉积型,其中岩浆型钒矿床(主要指钒钛磁铁矿床)成矿与铁镁质–超铁镁质岩及部分斜长岩侵位密切相关,成矿年龄与成岩年龄一致,钒可能来自上地幔并在岩浆演化过程中结晶析出赋存于含钒钛磁铁矿中;沉积型钒矿床多形成于黑色岩系及部分砂岩中,成矿多集中于上寒武世,钒可能来自海水和赋矿围岩,由于氧化还原电位降低,以吸附和类质同象等形式赋存于有机质和硅酸盐矿物中。同时,钒矿床的成因研究存在较多问题,如成矿物质钒的来源、迁移过程、赋存形式及富集条件等。笔者建议在今后研究中通过分析钒化学行为、围岩沉积物理–化学–生物条件及岩浆演化的地质动力背景来解析钒矿床成因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