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网络电子地图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阳  朱翊  刘纪平 《测绘科学》2007,32(Z1):93-95
目前GIS带动的产业急剧膨胀,已经深入到市政工程、企业决策、交通运输、公安急救、旅游、科研、教育等各个方面。非GIS专业用户对地图的需求是在基础底图的基础上加载本专业部门的定位与属性信息,这就要求GIS系统支持简单易用的电子地图系统,以便于为实现非GIS用户对GIS应用的需求。本文根据网络地图的特点和设计地图的影响因素,介绍了网络地图设计的理论,并以河南省人民政府网站电子地图为例,展示笔者对网络地图设计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技术引入地图学之后,引起地图制作与生产方式的极大变革。地图设计作为地图制作的核心,其内涵也发生了重要变化。以电子地图的多尺度表达为目标,探讨了地图设计在时空尺度上的扩展,提出了多尺度地图设计模型。为地图设计知识的抽象化、可视化以及设计知识向普通大众的传播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技术引入地图学之后,引起地图制作与生产方式的极大变革.地图设计作为地图制作的核心,其内涵也发生了重要变化.以电子地图的多尺度表达为目标,探讨了地图设计在时空尺度上的扩展,提出了多尺度地图设计模型.为地图设计知识的抽象化、可视化以及设计知识向普通大众的传播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  相似文献   

4.
城市旅游电子地图是人们出行旅游必备的信息指南。为了设计满足不同性别的旅游用户的需求的城市旅游电子地图,本文分析了基于性别差异用户的认知特点,以及性别差异对旅游电子地图编绘的影响。重点提出了基于性别差异的城市旅游电子地图的内容设计、符号设计和语音功能设计。最后,本文探讨了城市旅游电子地图的编制原则,主要包括内容设计原则、界面设计原则和符号设计原则。基于用户性别进行地图设计的研究思想可以更好地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加全面翔实的旅游信息和服务。  相似文献   

5.
针对疫情地图对街道小区层级疫情信息表达的详细程度不足、用户体验感不够友好等问题,提出了市级尺度疫情电子地图的设计和制作方法,主要展现不同疫情阶段地市级、街道小区层级的疫情情况.在设计中重点考虑用户需求的变化及其用图体验,深入研究了市级尺度疫情电子地图的底图设计、表示内容设计和静动态显示设计的方法.并以河南省郑州、信阳、南阳和驻马店4市疫情地图设计和制作为例,制作出4种类型160多幅疫情电子地图,该系列地图在河南省多家媒体的疫情新闻报道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地理信息领域的应用,电子地图逐渐扮演起主导地图产品的角色.电子地图有众多的产品形式,以面向多用户为主要任务的通用型大区域矢量电子地图是其中重要的一支,其数据表现为电子地图数据库,其功能则表现为对数据库的快速浏览、检索、维护、更新以及分发.通用型矢量电子地图的设计原理及方法同传统地图和其他电子地图的设计有较大差别,具体表现为在地图符号系统的逻辑设计,空间数据可视化的表现手段,地图数据库系统的结构化设计及地图数据的应用设计等方面的不同.本文以沪苏浙电子地图的开发实践为基础,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从地图设计的角度总结了通用型矢量电子地图的设计原理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随着手机智能化水平的不断进步,地理信息系统在移动通讯设备中的移植技术具有越来越重要的研究价值。参照嵌入式系统的快速面向对象建模过程的基本思想,设计了安卓平台室内地图服务系统,实现室内地图的需求分析、对象分析、机械设计和数据设计。以广州白云机场室内地图设计为例,分别在瓦片地图模型、地图概括、路径导航文件组织优化的基础上,实现飞机场内快速面向对象建模的安卓平台室内地图设计。  相似文献   

8.
多媒体电子地图的信息传递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将多媒体技术引入电子地图的编制,为空间信息可视化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表达方式,同时也对地图信息的传递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多媒体电子地图实现了制图者和用图者之间的真正意义上的信息交互,从而使地图设计更具有用户化的特点;而且多媒体电子地图可以提供查询、量算、统计、分析等手段用以挖掘数据间的关联性和发展趋势,加强地图的社会功能。在多媒体电子地图(集)的设计中,应根据地图(集)编制的目的和用户类别确定地图(集)系统的信息总体流向,用一系列的节点(热区)和不同类型的链接来组织地图(集)的信息流程,将地图(集)的主要信息有重点、有层次地传递给地图的用户。  相似文献   

9.
视觉艺术设计是地图设计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影响着地图的美观和信息传输效率.结合新版《深圳市地图集》的组织设计,探讨了视觉传达设计的原理和影响用户认知的因素.将视觉艺术设计与地图设计中的具体问题结合起来,把形式美的原理运用到地图设计中,讨论了视觉艺术设计在地图图面配置、符号设计和色彩设计中的运用.结合视觉语言与制图技术,利用一些地图整饰的手段,使地图设计更具美感,也更符合用户认知,从而提高地图的信息传输效率.  相似文献   

10.
曹亚妮  江南  张薇  王驹 《测绘科学》2010,35(2):24-26
电子地图符号测试系统对提高电子地图符号的信息传输效率,与用户达成认知的一致性、准确性,促进电子地图符号的发展等都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分析了现有电子地图符号测试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可用性理论在电子地图符号测试系统中的应用。最后,分别从功能设计、界面设计、测试项目设计、测试环境设计等四个方面研究了电子地图符号测试系统的设计方法,并用VC++语言对其编程实现。  相似文献   

11.
在电子科技发展迅猛的新时代,电子地图可为车载导航、手机、PAD、互联网等使用者提供基于位置的各种服务。针对现有电子地图生产平台更新频率低、处理速度慢、现势性差等问题,本文利用大数据挖掘、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通过自动识别成图及自动化编辑能力,对电子地图的在线快速更新技术,以及从采集、编辑到出品的一体化流程进行了研究。并以此建立了基于云计算的新型高鲜度电子地图平台,实现了电子地图道路信息与兴趣点的在线增量更新,大幅度提升了电子地图的生产能力、准确率及效率。  相似文献   

12.
基于用户的城市旅游电子地图设计系统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旅游行业的蓬勃发展,城市旅游地图逐渐成为生命力最为旺盛的专题地图之一,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使用。这里对城市旅游地图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根据其存在的问题与实际需求提出了基于用户的城市旅游电子地图设计系统,并提供了系统研究内容、系统功能,最后给出了具体实践,证明了系统的可行性与可用性。  相似文献   

13.
作为信息时代实现位置服务的重要基础,位置地图交互性强、使用方便,并且能实时、应景地向用户提供位置关联信息,因而比传统的电子地图更能满足用户的位置服务需求。文中分析位置地图的特点和服务模式,并基于地图空间认知理论,提出位置地图的空间认知过程,最后探讨位置地图的认知设计原则,为基于位置地图的位置服务中空间信息的认知与表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地图是地图设计编制者将地理空间信息、社会信息及相关资讯科学地获取、加工,进而设计表现为一种符合人们阅读思维的信息传播媒介。在这个将客观世界转化为地图并为读者所使用的信息传播过程中,认知心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既影响地图作者的设计理念;又影响地图读者的阅读理解。因此,研究、理解和掌握认知心理学原理是对地图作者的必然要求。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儿童电子地图的设计原则与方法,旨在使地图作者利用认知科学的知识设计出更加易于儿童阅读的地图作品,进一步做好儿童的早期教育,从而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5.
蒋雪 《东北测绘》2014,(2):43-45
分析了现有网络地图多尺度表达设计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优化方法,并根据电子地图屏幕显示与阅读的特点,结合地图符号学理论,从地图视觉感受和用户实际需求出发,进行地图载负量设计、地图分级显示设计和符号尺寸设计,并以重庆市地图的多尺度表达设计为例,对提出的设计方法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16.
以郑州市街头的寻路地图为例,对其设计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这些地图的特点和其在设计上存在的不足之处。根据寻路地图的目的和用户的特殊性,制作了寻路地图样图,并就其在定向和路线选择等方面进行了试验,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地图内容、参考方向和地图符号是影响用户定向和路线选择的主要因素。以此为基础,得出了寻路地图设计中应当遵循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电子地图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及旅游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城市特色电子地图作为一种新型电子地图,是公众获取城市地理空间信息、了解和认识城市的重要媒介,也是宣传、推广城市的有效工具,它能有效凸显城市结构和城市文化。然而,目前关于城市电子地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开发与功能实现方面,鲜有对其视觉设计及艺术性表现的探索,难以凸显城市特色。本文基于城市空间认知、地图视觉感受、色彩地理学等理论,从可视化表达的角度探讨了城市特色电子地图的设计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南京城市特色电子地图设计的实践案例,对分级内容选取、符号设计及色彩设计的具体方法与过程进行了阐述,旨在为城市特色电子地图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Collective intelligence is the idea that under the right circumstances collections of individuals are smarter than even the smartest individuals in the group, that is a group has an “intelligence” that is independent of the intelligence of its members. The ideology of collective intelligence undergirds much of the enthusiasm about the use of “volunteered” or crowd-sourc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Literature from a variety of fields makes clear that not all groups possess collective intelligence, this article identifies four pre-conditions for the emergence of collective intelligence and then examines the extent to which collectively generated mapping systems satisfy these conditions. However, the “intelligence” collectively generated maps is hard to assess because there are two difficult to reconcile perspectives on map quality – the credibility perspective and the accuracy perspective. Much of the current literature on user-generated maps focuses on assessing the quality of individual contributions. However, because user-generated maps are complex social systems and because the quality of a contribution is difficult to assess this strategy may not yield an “intelligent” end product.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on collective intelligence suggests that the structure of groups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intelligence of group members. Applying this idea to user-generated maps suggests that systems should be designed to foster conditions known to produce collective intelligence rather than privileging particular contributions/contributors. The article concludes with some design recommendations and by considering the implications of collectively generated maps for both expert knowledge and traditional state sponsored mapping programs.  相似文献   

19.
地图个性化认知是地图设计与地图可用性研究中的重要问题。本文以二维电子地图为例,针对不同样式地图原型对特定用户的认知适合度问题进行研究。以交叉组合设计的4种地图原型为素材进行单因素组内眼动试验设计,采用Tobii X120眼动仪获取目标点周围兴趣区内的首次进入时间、首次注视时间和首次鼠标点击时间等眼动(行为)参数,通过描述统计、方差分析等多元数理统计分析进行量化计算,发现地图样式对首次进入时间、首次注视时间、首次鼠标点击时间均有显著影响,说明用户对不同样式地图的认知效果在认知敏感程度、注意程度、信息加工速度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而后,本文进一步寻求认知心理学理论依据,并绘制眼动热点图、统计均值图、折线图、雷达图等可视化图形,将上述结论进行直观表示。本文的研究工作表明,不同地图的认知效果因人而异,地图设计必须考虑用户的个性化认知特点。  相似文献   

20.
电子地图是传统纸质地图的模拟与发展,是可交互的多功能的可视化集成地图,可以直观、生动、形象地表达地理要素实体。本文从电子地图的定义、特点及制作流程入手,介绍电子地图的可视化设计表达,给出一些电子地图的可视化表达的原则与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