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1 毫秒
1.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是地理国情普查的重要数据源之一,如何充分利用好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这关系到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的生产效率。以1∶10000DLG数据和重要地理国情要素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两类数据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两类数据的要素对照表,并研究了DLG数据到重要地理国情要素数据的转换模式,最后基于Geoway软件平台,成功将DLG数据转换成重要地理国情普查要素数据。  相似文献   

2.
当前的国土空间规划要求以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成果为底图底数,但三调采用的调查分类与国土空间规划基数分类要求不完全一致,为满足国土空间规划基数现状空间数据要求,必须开展分类数据转换,特别是对于城镇建设用地内部需要在三调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细化。从国土空间规划需求出发,结合重庆市自然资源规划管理实践,研究了三调全地类向国土空间规划地类转换的规则和技术方法,重点提出国土空间规划中依据管理数据开展城镇建设用地细化和分类转换方法,并以重庆市九龙坡区西彭镇为例,对区域三调成果开展基数转换和结构对比分析,最后提出了转换成果在国土空间规划的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3.
PHI成像光谱图像反射率转换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遥感数据的反射率转换基本上可以分为3 种: 第1 类方法利用辐射传输方程建立大气传输模型;第2 类基于图像本身,求出相对反射率;第3 类是参照已知地物的反射率及反射辐射,求出图像DN 值与反射率之间的经验关系。通过对几种遥感数据反射率转换方法的分析,采用经验线性法对机载成像光谱仪PHI数据进行了反射率转换,并对转换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通过案例分析系统地介绍了基础地理数据在数字城市数据采集中应用的可行性、可靠性,解决了不同来源间数据融合及提取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基础地理数据的利用效率,有效地促进了数字城市建设进度。  相似文献   

5.
目前时空大数据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在非时空数据转换为时空数据时,存在人工依赖程度高、转换效率低等问题,且实现异构海量时空数据高效存储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通过重庆市时空大数据服务平台的建设实践,总结提出了4种时空数据转换模式;并通过研究流程转换自动化、时空大数据存储、时空大数据计算、时空大数据分析等关键技术,实现了从数据接入、转换、管理、分析、服务到数据应用的自动化全流程服务.  相似文献   

6.
罗壮志 《地理空间信息》2010,8(6):42-43,152
对近年来GIS调查类项目的数据采集、数据转换等方面进行了论述,特别是在AutodeskCAD上进行数据采集,在Arc/Info上进行数据关联和数据转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通过解析电子航海图(electronic navigational chart,ENC)的数据空间组织结构与数据模型,提出一种利用数据存储方式建设ENC专题数据库的方法,这种存储方式解决了多物标类多属性的统一存储问题,简化了数据的存储结构.同时,基于设计的ENC数据解析与读取方法,结合ENC动态符号化技术,在空间信息平...  相似文献   

8.
针对XX市1∶500数字地形图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套利用FME进行CAD数据到GIS之间数据无损转换的解决方案,实现了CAD数据到GIS数据的无损转换,建设了某市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为某市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土地调查数据库的建设多是以ArcGIS为平台的Geodatabase数据库,ArcGIS具有强大的空间分析和数据处理功能。前拥有的前端数据仍以CAD格式为主,因此探究CAD到ArcGIS支持的数据转换确有必要。本文以郑州市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项目为例介绍了不同的CAD数据到Shp数据的转换方法。  相似文献   

10.
李逵 《测绘通报》2016,(3):115-117
针对目前形成的大量CAD格式成果数据无法快速建设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问题,提出了基于FME转换系统的完善解决方案,并顺利应用于某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项目中,实现了由CAD格式的数据无损转换为符合国标规定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真正意义上解决了异构数据的同化难题,为今后同类项目的建设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地理空间数据整合与持续高效更新存在的问题,将数据同化这一概念和思想引入地理空间数据的更新,目的是提高空间数据质量和空间数据库更新的效率。着重论述了地理空间数据同化的概念、内涵和关键技术。最后提出了地理事件-条件-操作GECA(Geographical Event-Condition-Action)规则驱动下的基于数据同化的地理空间数据更新机制。  相似文献   

12.
孙群  温伯威  陈欣 《测绘学报》2022,51(7):1561-1574
多源地理空间数据的处理和应用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多源地理空间数据一致性处理技术是消除多源、异构、多时相、多尺度地理空间数据之间矛盾和问题的关键技术,也是地理空间数据生产和更新的主要手段。本文讨论了多源地理空间数据不一致性产生的原因,从几何、语义、关系3个方面对一致性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和阐述,在此基础上分析地理空间数据一致性处理目前仍存在的问题,对未来的研究重点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3.
地理空间框架数据的含义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分析了我国在地理空间信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系统性地介绍了地理空间框架数据的含义和作用,对于我国空间信息的有效获取、管理和利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数字地球建设中的地理空间Metadata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数字地球建设中现有海量地理空间信息的共建共享,有效管理和利用,结合国际地理空间Metadata标准规范,对数字地球建设中所需的地理空间Metadata的定义,作用,分类,内容,实现模型与实例及其应用进行详细研究和设计,提出用于数字地球建设的地理空间Metadata网络管理系统解决方案,并设计实现了原型系统,为数字地球建设中现有海量地理空间信息的有效管理和共建共享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切实可行的技术支撑。对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地球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和深远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基于多协议的地理信息服务集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多协议地理信息服务集成框架,探讨解决了其中的关键问题,实现了从不同地理信息服务获取的影像数据、矢量数据和DEM数据的无缝集成。  相似文献   

16.
刘纪平  张福浩  徐胜华 《测绘学报》2017,46(10):1678-1687
近年来,地理空间大数据引起了产学研及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甚至引发了许多变革。面向电子政务的地理空间大数据技术为政府信息管理和决策提供了新的手段。本文在阐述政务地理空间大数据的内涵及特点的基础上,重点梳理了政务地理空间大数据处理的关键技术,包括政务地理空间大数据整合、存储与管理、挖掘与分析、可视化以及决策支持服务技术,最后分析了当前和未来政务地理空间大数据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7.
随着大数据建设的快速推进,推动政府治理现代化成为大数据应用的热点。本文结合浙江省地理空间大数据应用示范工程建设,重点分析了政务应用中对时空大数据的需求,并结合现有地理信息公共服务中的瓶颈问题,提出了地理空间大数据建设的总体框架、主要内容及关键技术,并通过政务示范应用进一步验证了项目建设成效。  相似文献   

18.
李世忠  程承旗  王东  濮国梁  陈波 《测绘学报》2016,45(Z1):115-120
随着空间和对地观测技术的飞速发展,建立一个适应全球的多源、多尺度、多时相跨平台统一数据组织的网格框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前地理空间数据的生产、维护分散在不同单位,且采用的数据网格标准各异,造成了部门或系统之间、不同历史阶段之间标准不统一。本文针对高分专项地理空间信息保障库对数据资源全局展示、关联检索和模版应用等综合服务展示需求,基于GeoSOT网格与编码理论体系,提出了"地理空间信息全球统一网格化编码管理"的数据剖分组织解决思路,并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与设计。通过试验证明,基于GeoSOT虚拟一张图的数据组织管理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地理空间信息保障服务系统的整体应用效能。  相似文献   

19.
Despite advancements i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technology, the efficient and effective utilization of GIS to solve geospatial problems is a daunting process requiring specialized knowledge and skills. Two of the most important and burdensome tasks in this process are interpretation of geospatial queries and mapping the interpreted results into geospatial data models and geoprocessing operations. With the current state of GIS, there exists a gap between the knowledge user's possess and the knowledge and skills they need to utilize GIS for solving problems. Currently, users resort to training and practice on GIS technology or involving GIS experts. Neither of these options is optimal and there is a need for a new approach that automates geoprocessing tasks using GIS technology. This paper presents an ontological engineering methodology that uses multiple ontologies and the mappings among them to automate certain tasks related to interpretation of geospatial queries and mapping the interpreted results into geospatial data models and geoprocessing operations. The presented methodology includes conceptualization of geospatial queries,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for queries, techniques for relating elements in different ontologies, and an algorithm that uses ontologies to map queries to geoprocessing operations.  相似文献   

20.
从土地二次调查成果更新实际需求出发,总结当前基础地理空间数据更新模式,分析土地调查成果更新面临的问题,依据二次调查技术方案和相关技术标准,将3S集成技术的内外业一体化更新模式应用于二次调查成果更新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