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当前,对于大修、改造高速公路如何指导和检验沥青加铺层的厚度,成为当前公路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以广东某高速公路大修改造工程为例,探讨了GPS高程拟合技术在高速公路大修中的应用,同时,指出该方法在使用中需注意的问题及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李国辉 《测绘通报》2006,(11):72-73
一、工程概况 宝钢二号高炉是中国乃至亚洲最高的高炉之一,在运行了多年之后,要进行必要的大修.从常规进度看,抢修这样一个高炉需要半年时间,但此次由于采用了许多新的施工工艺和手段,使大修时间缩短至100天完成,这是一个全世界少有的施工速度.  相似文献   

3.
Zeiss Redta 002型自动速测经纬仪,大部分是五十年代或六十年代进口的,使用日久,往往都需要大修。为了保证大修后仍能维持其原有性能,即在良好的条件下测距精度应达到1/5000,在一般情况下也应达到1/3000~1/4000左右。因此,也就产生了如何满足此项要求的检校问题。下面谈谈我们对k、c值检校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4.
李国辉 《测绘通报》2006,(11):72-73
一、工程概况宝钢二号高炉是中国乃至亚洲最高的高炉之一,在运行了多年之后,要进行必要的大修。从常规进度看,抢修这样一个高炉需要半年时间,但此次由于采用了许多新的施工工艺和手段,使大修时间缩短至100天完成,这是一个全世界都少有的施工速度。过去,钢铁、建筑等行业的建造、检修几乎都只采用应力应变等技术手段对钢结构厂方或框架实施实时监测,对外部变形的24小时实时监测却是首次采用。事实证明,利用先进的徕卡测量仪器和计算机软件技术,实时动态地检测出高炉框架钢结构的各监测点的变形情况,并与施工开始前的初始数据进行比较,在工作…  相似文献   

5.
城市供水管网是一个城市的生命线,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基础信息,本文在分析了城市供水管网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介绍了采用ArcEngine作为基础平台开发城市供水管网信息系统的优势和方法,着重介绍了利用VB和ArcEngine实现系统的一些关键技术,实现了给水管网三维显示、虚拟三维飞行等功能,该功能能根据选定的路径查看沿线地形环境,解决了传统的二维显示的局限性,为供水管网设计部门进行管线设计和工改大修等提供了一定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6.
以"3S"为代表的测绘新技术正在不断地扩大到各种工程建设中和经济生活中,应用测量学的教学内容必须引入数字测绘.随着数字测绘仪器和技术的普及,随着<数字测绘基础>教材的出版,开展数字测绘教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王树连 《地图》2004,(2):28-35
明太祖朱元璋在"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旗帜下,南征北战,于1 368年推翻了元朝,建立了明政权.明初的洪武年间,进行了统一全国的战争,把元军的残余势力赶到了蒙古高原一带.但是,退居大漠以北的″元人北归,屡谋兴复",企图卷土重来,不断向南进犯.到了明朝后期,东北地区的女真强大起来,开始觊觎关内.于是明朝″依山形,随地势,或铲削,或筑垒,或挑堑″,大修长城,设立边关,加强边防.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地理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城市规划、交通、土地利用、社会治理、政府综合决策等所需的以城市基础地理信息为主的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将进一步加剧。随着国家对事业单位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以城市为依托的城市测绘单位将面临市场经济所带来的严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科技和信息化测绘的发展,大型工程安全监测的方法和手段也在飞速地发展,体现在了测量机器人、电子水准仪、GPS、网络通讯、传感器等测量技术的综合应用。国内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工程监测预警系统也是随着安全监测与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本文提出了在以大地测量仪器和物理学传感器为感知层,以GPRS/CDMA和互联网为网络层,以集成化的数据中心软件和网络数据库为应用层的基础上,设计开发了网络化自动监测预警系统。该系统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管理、数据分析和数据发布等功能于一体,是物联网和网络通讯完美结合下的物联网监测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0.
遥感技术在农用地缩减统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用地向外扩张,农用地受到直接影响,面积不断缩减。随着遥感技术日趋成熟,可通过遥感技术获取的影像图片来分析农用地的面积形态。以达州市农用地的缩减为例,引入缩减强度指标,分析和总结了达州市农用地的缩减规律及特征。  相似文献   

11.
城市导航电子地图的道路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GPS/GIS/GSM车辆导航和监控系统的成熟和普及,导航系统电子地图中的道路数据模型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在非导航应用中较少研究的道路交通线模型,在此成了无法回避的且必须理清的问题。本文详细分析了现代城市路口的通行规则,论述了单线模型的缺陷,设计了适用于导航的双线多结点道路模型。  相似文献   

12.
路网更新的轨迹-地图匹配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吴涛  向隆刚  龚健雅 《测绘学报》2017,46(4):507-515
全面准确的路网信息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基础之一,在城市规划、交通管理以及大众出行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然而,传统的基于测量的路网数据获取方式往往周期较长,不能及时反映最新的道路信息。近几年,随着定位技术在移动设备的广泛运用,国内外学者在研究路网信息获取时逐渐将视野转向移动对象的轨迹数据中所蕴含的道路信息。当前,基于移动位置信息的路网生成和更新方法多是直接面向全部轨迹数据施加道路提取算法,在处理大规模轨迹或者大范围道路时,计算量极大。为此,本文基于轨迹地图匹配技术,提出一种采用"检查→分析→提取→更新"过程的螺旋式路网数据更新策略。其主要思想是逐条输入轨迹,借助HMM地图匹配发现已有路网中的问题路段,进而从问题路段周边局部范围内的轨迹数据中提取并更新相关道路信息。该方法仅在局部范围内利用少量轨迹数据来修复路网,避免了对整个轨迹数据集进行计算,从而有效减少了计算量。基于OpenStreetMap的武汉市区路网数据以及武汉市出租车轨迹数据的试验表明,本文提出的路网更新方法不仅可行,而且灵活高效。  相似文献   

13.
道路信息在多个应用领域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光学遥感影像能够以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对目标地物进行精细化解译,可大幅增强地物目标的提取能力。充分利用光学遥感影像丰富的几何纹理信息,进行道路的精确提取,已成为当前遥感学界研究的热点与前沿问题。鉴于此,本文依据近年来大量相关文献,对现有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归类与总结,通过分析不同方法采用的道路特征组合,将道路提取方法划分为模板匹配、知识驱动、面向对象和深度学习4类方法,简要介绍了道路提取普适性的评价指标并对部分方法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最后对现有光学遥感影像道路提取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14.
随着遥感卫星的发射,国内影像处理事业逐渐被人们重视。高效、快速地对遥感及航测影像进行特征提取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次实验采用辽宁科技大学1∶2 000航拍影像图,针对教学用地建筑物直线提取中绿色植被和道路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直线提取算法。实验将直线拟合和Hough变换结合并进行改进,对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改进前后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很好地适应复杂地形下建筑物的直线特征提取,提取速度快,有效地解决了教学用地中道路和绿色植被对建筑物直线提取的影响问题。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已全面展开,其目的是全面掌握黑龙江地理国情现状,系统掌握全省自然、人文地理要素的现状和空间分布情况。黑龙江省是资源大省,除煤、木、粮、油、机外,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作为连接中原与黑龙江地区的水陆大通道,黑龙江冰雪丝绸之路比西北丝绸之路早了1000多年,且一直繁荣了几千年,存有大量的历史遗迹,但近百年来却鲜为人知。充分利用基于现代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获得的地理国情数据和信息,恢复和开辟黑龙江冰雪丝绸之路旅游带,对弘扬黑龙江历史文化,宣传黑龙江意义重大,功在当代,利在后世。  相似文献   

16.
针对现有算法在计算道路网节点重要度时忽略节点间的相互影响以及道路密度引起的重要度异常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网页排序算法的道路网自动提取方法。首先将道路连接成路段,以路段为网络节点,道路交叉作为节点连线,路段长度作为边的权重,将道路网抽象成有向有权图;然后利用加权网页排序算法计算有向有权图节点的重要度,并利用链接作弊检测的方法修正由道路密度引起的节点重要度异常,得到道路节点的最终重要度排序,从而完成道路网的提取。通过真实路网数据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相对基于网络中心性的方法,该算法的提取结果能够更好地保留原始路网的密度差异和整体结构。  相似文献   

17.
以湖南农业大学为研究区,对2005年和2010年的遥感影像进行土地利用景观分类,选取并计算具有代表性的景观指数,结合GIS的空间分析技术,从景观的总体和单元特征、空间构型和景观异质性等方面对景观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过五年的建设,研究区大量其他景观转变为绿地景观、道路景观、生活设施景观、娱乐场地景观及教学设施景观。尽管土地利用程度加大,但景观格局日趋合理,功能分区进一步明确,且生态环境得到较好的保护。  相似文献   

18.
城市交通网络面向对象的时空数据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志文 《测绘科学》2002,27(4):31-34
原有的城市交通网络数据模型无法对大比例地图中道路的面状特征进行描述。本文引入面向对象的时空数据模型 ,把各种实体作为对象 ,把道路作为面状要素描述。作为面状要素的道路对象直接继承原有道路的非空间特征 ,通过道路中心线对象和交点对象来继承原有线状要素的道路特征 ,包括网络关系和叠加关系等 ,通过车道段对象来增加作为面状要素的道路特征  相似文献   

19.
以车载激光点云数据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新的路面检测与重建的方法。该方法根据GPS定位器中的索引文件或激光扫描仪的旋转角度值提取扫描车的车行路径,利用提取到的车行路径去检测对应的路沿。然后,对检测到的路沿中出现的各种异常进行相应的平滑处理。在得到精确的路沿线后,可得到路面的三维模型,从而完成对路面的重建。输出的路面三维模型为OBJ格式,可满足相关领域对精确路面的需求,比如三维城市建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