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贵名 《气象》1988,14(6):34-37
一、台风生成次数偏少 1987年西北太平洋(包括南海)共生成24个台风,其中强台风(风力达12级)18个,与多年平均相当;台风(风力8—11级)  相似文献   

2.
一、九月十五日,十七号台风正面袭击我区沿海地区。北海市区平均风力11级,最大风力超过12级。涠洲岛12级以上大风维持6小时之久,是北海市自一九五四年以来的第二次强台风。 对这次强台风,区海洋气象台和涠洲岛气象站分别提前2—3天发布了“强台风警报”和“强台风紧急警报”。北海市委、市政府据此部署防台措施。由于有较充裕的时间进行防御,有效地减少了强台风造成的损失。据调查:区内外各种大、中型船只1450多艘,都赶在台风来临前安全进港避风,1000余条小艇基本上无损失;进出口公司仓库约20万元的包装箱及出口的桂皮200吨,炮  相似文献   

3.
一、资料及统计规定 我们使用了1949—1985年共37年的资料。其中1949—1984年取自中央气象局编的《台风年鉴》,1985年取自广东省气象台编的《台风资料简集》。 统计规定: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增强到≥8级为台风生成。  相似文献   

4.
浙江影响热带气旋的几个统计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浩恩  陈海燕  赵璐 《浙江气象》2009,30(2):4-8,21
利用1949-2007年热带气旋资料(由于多年沿用习惯,本文将近中心最大风力≥8级的热带风暴统称台风)对影响浙江热带气旋进行了定义,从而对影响浙江台风的频数、台风暴雨、台风大风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表明:浙江各地受台风影响的频数自东向西递减,年均受台风影响次数最多的是东部沿海地区;登陆台风个数有增加趋势;影响台风集中在7—9月份;各月台风降水空间分布有一定差异,东南部沿海地区降水影响明显;东部沿海是台风大风频发区。  相似文献   

5.
<正>超强台风是台风中的王者,台风底层中心附近最大风力高达16级或以上,来势汹猛,破坏性极大,是浙江省防御自然灾害重中之重。纵观浙江气象史,超强台风最令人难忘。1956年"八·一"超强台风震惊全国,象山县深受其害,3401人不幸遇难。国产首部灾难大片"超强台风",剧本以真实事件为素材,就取材于2006年8月10日登陆浙江省的超强台风"桑美"。1949—2018年70 a间,在浙江登陆的台风共43个,其中超强台风10个,占所有登陆台风数  相似文献   

6.
受1522号台风"彩虹"外围螺旋云带影响,2015年10月4日15:28—16:00佛山市出现了强龙卷风并对多个镇街造成严重灾害。通过灾害现场调查、多普勒雷达观测、群众走访、视频影像等资料,综合比对分析龙卷风的特征,结果表明:该次龙卷风过程发生在台风"彩虹"外围螺旋云带中,发生时的台风中心距离佛山350 km;龙卷风影响时间约为32 min,路径长度为31.7 km,平均时速约为60 km/h,强度达F2级,属于强龙卷,具有"移动速度快、影响范围广、风力破坏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2013年国外     
《气象知识》2014,(1):18-21
全球最强台风“海燕”洗劫菲律宾 11月8日,超强台风“海燕”登陆菲律宾,登陆前后最大风速达75米/秒,超过了风力划分的最大级别17级,是有历史记录以来人类遭遇的最强台风。  相似文献   

8.
宁波市地处浙东沿海,属热带季风气候区,平均年雨量达1520.9毫米,7—9月台风活动频繁,据1949年至1990年统计,影响我市台风(热带风暴)47次,平均每年一次以上。台风(热带风暴)造成的灾害主要是: 1.强风。如1956年8月1日台风,风力90米每秒,在象山南庄地区登陆,使海潮跨塘而过,纵深10多公里一片汪洋,  相似文献   

9.
7708号台风影响我地风雨最大的时间,是在9月11日01—17时,其间平均风力七级,阵风十级(11日07时27分最大风速达27米/秒),降水量64.6毫米。11日18时后,本站转处台风后部,风雨明显减弱。本站过程降水量为88.0毫米,县内最大过程降水量为130.0毫米。  相似文献   

10.
8509号台风于1985年8月16日14时在日本冲绳岛附近生成,逐渐北上,于8月18日14时在上海附近第一次登陆,于8月19日9时30分在青岛市附近的胶南县一带再次登陆,当时青岛附近东北风最大风力接近12级,台风向北穿过山东半岛,穿过地区附近最大阵风达10级以上,并伴有大暴雨,台风中心于19日15时从黄县龙口附近进入渤海,向辽东半岛移去。(见图一)  相似文献   

11.
台风的破坏力及风害防御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台风袭来,其强大的风力会产生巨大的压力、剪力、弯矩、负压等。当这些破坏力超出受害物体的抗逆极限时,物体即会受损,以致被毁。据不完全统计,每个12级以上的台风袭击我国沿海时,都会带来几亿,乃至百多亿元的经济损失。因此,了解台风破坏力,掌握台风破坏规律,探讨相应的防御措施,对减少台风灾害损失具有现实的意义。本文就不同风力对不同类型物体产生的破坏力,以及各种物体在现行设计标准抗逆能力下的受毁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可供低纬沿海地区防减台风灾害参考。1 台风的破坏力1.1 一般破坏力 根据风压W0=KV02和…  相似文献   

12.
《气象知识》2019,(1):12-15
9月15日凌晨,22号台风“山竹”在菲律宾吕宋岛东北部的卡加延省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7级以上(65米/秒,超强台风),给菲律宾带来了暴雨和最高时速达85米/秒的强风,并引发了高6米的巨浪。台风“山竹”引发的暴雨和强风摧毁了吕宋岛大片的农田和许多房屋,造成菲律宾约81人死亡,59人失踪。  相似文献   

13.
9810号台风移动路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9810号台风于10月17日在菲律宾东部洋面生成,并向西北方向移动,20日发展为台风,25日02时移至东沙岛偏南方约200k。处,出现第一次大转弯,26日08时移至惠来偏南方约200kin处第二次大转弯,最后在揭阳市沿海(最近离岸约100k叫海面掠过,移入台湾海峡。受其影响,全市普降大到暴雨,沿海及内陆局部暴雨,风力5~6级,阵风10级。全市倒房991间,损坏5118间。农作物受害3.62万公顷,粮食作物受损2.447万吨直接经济损失11207万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698万元。表19810号台风过程各地降水情况mm表29810号台风过程备地风情m/s本文针对9810号台…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利用深圳地区8个沿海、陆地自动气象站2007年6月1日至2017年6月1日11年的小时风速观测数据,按不同季节对各站历史阵风观测进行特征分析研究,并计算比较各站的阵风系数。结果表明,沿海气象自动站四季风力观测普遍高于陆地自动站的风力;8个气象台站在夏、秋季受台风影响的最大阵风大于冬春之际受冷空气影响的最大阵风。各台站中,距离海岸最近的港口码头气象站,盐田港、妈湾港、蛇口码头具有最小的阵风系数;随着离海岸距离的增加,气象站的阵风系数变大,即距海岸线远的气象站的大风更具阵性特点。各台站中背仔角与盐田港是大风记录最为频繁的气象站,历史上受台风影响下的最大阵风达到了12级以上,最大平均风分别达到了9级和10级。进一步的大风个例分析结果表明,相比较台风、冷空气条件下的大风,深圳地区强对流天气引发大风更具有阵性的特征,大风发生地点更随机。本研究可以为不同季节条件下深圳地区的风力预测和风险评估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近海台风的发生发展往往会造成猝不及防的损失。8807号台风正是一个对我市乃至浙北地区影响明显的近海发展台风,它生成的位置距我市临海仅400公里;它的强度变化快,生成后12小时内中心风力由9级增强到12级,气压由990 hpa 加深到980 hpa;移速快,从形成到登陆象山县林海乡仅仅只有15小时;影响大,本市采取种种防范措施但仍有许多灾情出现。这里我们主要根据 GMS 云图对8807号台风的发生发展及移动路径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6.
戴武杰 《气象》1974,1(1):12-13
前言 本文把凡进入孟加拉湾地区的台风,不论是当地生成或由南海台风西行到孟加拉湾后重新发展的,均称为孟加拉台风(下称孟湾台风)。 影响西藏高原(下称高原)的孟湾台风主要在9—12月。盛夏,孟湾台风出现较少,且由于西太平洋地  相似文献   

17.
9615号台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概述9615号台风(以下简称TY15)是1996年正面登陆广东省的第一个台风,它具有移速极快、强度强、破坏力大的特点。它从生成到登陆,移动路径都很稳定,以西北偏西移动,出现过明显的台风眼。进入南海后,移速明显加快,达到35~42km/h,于9日11时前后在湛江市吴川沿海地区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阵风12级以上。受TY15影响,珠江口以西沿海至湛江一带海面风力11~12级,测得的极大风速是:湛江57m/s,电白48m/s,阳江闸坡≥40m/s(超量程),化州40m/s。强风还伴随着暴雨,使广东西南部地区普降暴雨到特大暴雨,阳春市…  相似文献   

18.
郑耀文  谢璞 《气象科学》1993,13(3):344-351
1983年4月28日,江苏省苏南地区先后遭受三次强风暴袭击,其中凌晨和下午是飑线,傍晚是强冷锋过境。三次强风暴平均风力6—7级,短时风力8—10级,最大风力11级,伴有雷阵雨,局部有小冰雹。一日之内发生三次强风暴,历史上是罕见的。 本文重点探讨凌晨飑线天气过程;同时分析了不稳定能量释放后一再重新积累的条件和触发条件。最后提出了几点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19.
王作述  张键 《气象》1981,7(9):4-5
7906号台风的初始扰动,7月1日出现在特鲁克岛(91334)的稍南边,3日达到台风强度。台风的暖中心相当明显,4日04时台风中心的下落探空仪记录与4日08时约300公里外的91413站的探空相比较,850和700毫巴台风中心的温度分别高3.O℃和6.4℃。5日晨台风发展最强盛(风力10级、气压990毫巴),当晚开始减弱,6日下午风力降到台风强度以下,最后在海上消失。图1是根据我国台风年鉴和日本气象要览点出的台风路径图。在本文中,我们主要对该台风在海上消失的原因作些分析。  相似文献   

20.
基于二维云信息扩散和三维信息扩散提出了一个台风灾害风险估计模型,构建二维云信息扩散模型,估计不同风力等级和降雨极值下的台风灾害概率分布;利用三维信息扩散模型估计台风直接经济损失分布;基于条件概率分布将其合成风险,估计不同水平致灾因子作用下的台风灾害损失风险;并以2000—2017年华南台风为例,对登陆时最大风力等级和降雨极值发生的可能性及其直接经济损失分布进行估计,得到了不同风力等级和降雨极值下的台风灾害损失风险,估计结果与实际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