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蒋邦远  张杰 《物探与化探》2002,26(6):478-482
层状大地上中心回线及重叠回线的近区视电阻率公式中,延时t的幂指数n以往都当作常数,实际是一变数。笔者推导证明它的差值Δn与视纵向电导S的对数差分相当,因此可以用于直接划分地层的解释。为此做了相当数量的数学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能较好地划分地层,但观测精度要求很高。  相似文献   

2.
根据已发表的大量古生物资料和实测地层剖面垂向岩性变化,依据国际地层指南修订版(1994)划分原则,将萨勒布尔山中上志留统详细划分为沙尔布尔组(S2s),克克雄库都克组和乌吐布拉克组。根据床板珊瑚、日射珊瑚组合特征,划分出三个组合带,自下而上为Dictyosolenia-Subalveolites-Halysites(S2)相当温洛克阶,Cladopora-Visbylites相当罗德洛阶,Diploepora-Aulocystis相当普日多利阶组合带。其生物和岩石地层特征与塔尔巴哈台山及巴尔喀什湖北部地区完全可以对比。还描述床板珊瑚、日射珊瑚5属9种(其中新种8个)。  相似文献   

3.
应用Johns等(1997)的形态分类系统,对首次报道出现于贵州关岭地区中上三叠统的软骨鱼类的微体化石进行了初步研究,描述了其中的1个牙齿化石(可能属于弓鲛鳖科的)和7个鳞片类化石的形态属种,其中包括两个鳞片类化石的新属种,即Lobaticorona cf. floriditurris,Sacrisubcorona co. circabasis,Glabrisubcarona co.arduidevexa,Parvi-corona dacrysulca n.gen.et.n.sp.s.f.Annulicorona pyramidalis n.gen.et.n.sp.s.f.,new(?) paragenera A和new(?) paragenera B。还初步探讨了软骨鱼类微体化石在三叠纪地层划分中的应用,以及中国西南部三叠纪软骨鱼类与北美相当地层中软骨鱼类的洲际对比。  相似文献   

4.
山东沂水沂沭断裂带西部寒武纪地层发育,中,下寒武统岩石的地层单位划分4个组9个正式和非正式段,早期为滨海相陆源屑岩夹碳酸盐岩沉积,晚期为滨-浅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属于陆表海环境,为发育粒滩和藻礁的缓坡盆地相模式,划分出七个三级沉积旋回,通过对比表现,沂水西部与复州地区中下寒武统岩石地层单位相当,沉积环境相似,为郯庐断裂带左行平移量估算及沉积古地理恢复提供佐证。  相似文献   

5.
层序地层旋回地层与多重地层划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现代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分析了多重地层划分单位的涵义,属性及划分标准;重点探讨了层序地层,旋回地层与传统地层单位的关系;以京西,冀北古生界为例说明了层序地层,旋回地层及多重地层划分理论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6.
刘汉男 《山东地质》1995,11(1):12-17
本文从现代理论地层学的概念出发,对华北二叠纪地层划分对比中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了探讨:①岩石地层、生物地层与年代地层的含义;②岩石地层基本单元--组的划分;③岩石地层对比与年代地层对比;④重要标志层在区域对比中的作用;⑤华北二叠系上、下统分界线的划分。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暴露了在地层划分对比中,因长期受传统地层学与统一地层划分某些观点的影响所产生的问题,今后应该注意什么和如何处理。  相似文献   

7.
庐山地区第四纪岩石地层单位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国刚  冯晔 《江西地质》1994,8(4):272-280
庐山地区第四纪地层发育,成因类型复杂,岩性岩相变化大,我队在1:5万区调中以沉(堆)积物为客观实体,应用多重地层划分理论,进行了岩石地层单位的划分与填图,并对气候地层、年代地层、生物地层进行了划分与对比,初步建立了庐山地区第四纪地层层序。  相似文献   

8.
1.岩石地层对比及清理的目的 1.1岩石地层对比:对比(Correlation)这个术语在现代地层意义上,表示地层单位的特征一致和地层位置相当。因为在多重地层划分概念指导下,地层单位是多种的,所以有取决于所强调特征的不同种类的对比。论证岩石地层单位的特征一致和地层位置相当称作岩石地层对比(litho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论证化石带的化石属种一致和位置相当是生物地层对比(bio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论证年代地层的时间一致和位置相当是年代地层对比。不加形容词的对比是一般概念的对比,不要一提对比就是年代一致,  相似文献   

9.
对辽河油田地层划分和对比工作的一点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河油田的地层划分基本上是传统的地层划分方法,所以存在一些问题,笔者采用多重地层划分方法,对牛心坨-曙北地区的代表性探井,作了岩石地层和年代地层的划分和对比,说明了多重地层划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岩石地层多使用《云南省岩石地层》的划分方案。该划分方案的石炭系与二叠系,与《中国区域年代地层表》、《中国地层表》的划分方案有明显差别。为此,在充分搜集、研究云南省岩石地层划分方案及其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多年进行不同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矿产勘查的认识,重新厘定了云南省石炭纪与二叠纪岩石地层的划分对比方案。在重新厘定的划分对比方案中:(1)上二叠统的底界不变,与南皮河组(P3n)、沙木组(P3sm)、羊八寨组(P3y)、奔子栏组(P3b)的底界相当;(2)三分方案的中二叠统底界相当于二分方案的下二叠统底界,与大东厂组(P2dd)、丙麻组(P2bm)、大名山组(P2d)、拉巴组(P2l)、吉东龙组(P2j)、大新山组(P2dx)、喀大崩组(P2k)、冰峰组(P2b)、阳新组(P2y)、梁山组(P2l)、岩头组(P2yt)的底界相当;(3)下二叠统与上石炭统的分界位于石炭系三分方案的上石炭统中下部,与空树河组(P1k)、丁家寨组(P1d)、他披组(P1t)的底界相当;(4)上石炭统与下石炭统的分界位于石炭系三分方案的下石炭统上部,与铺门前组(C1p)、平掌组(C1pz)、申洛拱组(C1s)、大羊场组(C1d)的顶界相当。在《云南省岩石地层》(云南省地质矿产局, 1996)出版之后,充分吸收近年来1∶25万、1∶5万区域地质调查的新资料新成果,石炭纪与二叠纪岩石地层增加了嘎拉博岩组(Cg)、丹珠岩组(Cdz)、义产独岩组(Cy)、张家田组(C1z)、木星土组(P1mx)、洛吉组(Plj)。  相似文献   

11.
蒲圻凤凰山、荆泉山两地晚二叠世晚期至早三叠世地层划分为三个层序:晚二叠世晚期至早三叠世早期的Ⅱ型层序、早三叠世中期的Ⅰ型层序和早三叠世晚期的Ⅱ型层序,该层序划分可与Marzolf(1993)在dolorado Great Basin同期地层的层序划分对比相当。还讨论了副层序组合堆积型式、Ⅰ型或Ⅱ型层序界面及凝缩段的概念理解和实践操作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奚舣  马长兴 《江西地质》1996,10(3):191-202
本文着重讨论赣东北地区前震旦系地层层序列划分的新方法,即以变质地层层序的划分为研究中心,对当前国内外研究浅变质岩地层层序划分的各种手段与方法进行综合补偿使用,主要确定了8种具体划分方法。  相似文献   

13.
赣西地区泥盆纪岩石地层划分与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赣西地区泥盆纪地层发育,分布广泛,属东南地层区,因区内不同地段的地层发育程度及沉积特征有差异,故可进一步划分出3个地层小区,文中介绍了各地层小区的岩石地层单位特征,及其划分与对比。  相似文献   

14.
浙西上震旦统西峰寺组划分对比的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正> 浙西上震旦统西峰寺组,一般认为与陡山沱组和灯影组相当。目前,对其具体的划分对比,认识颇不一致(表1、表2),因而在地层划分对比上遇到不少困难。1978年,笔者与俞育德、王国良等对本区西峰寺组若干代表性剖面进行调查后(图1),在地层划分对比方面取得了一些新的认识,今介绍如后。  相似文献   

15.
以现代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分析了多重地层划分单位的涵义、属性及划分标准;重点探讨了层序地层、旋回地层与传统地层单位的关系;以京西、冀北古生界为例说明了层序地层、旋回地层及多重地层划分理论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6.
在四川北部广元地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填图工作中,应用层序地层理论和方法,对测区古生代一中生代海相沉积地层进行了详细划分,利用层序地层对岩石地层单位界线进行了优化,从而提高了测区地层划分对比的精度和预测地质体的能力,使岩石地层单位的划分更为合理。建立了测区岩石地层单位,并论述了层序地层与岩石地层的相关性,提出了层序地层在沉积岩区1:5万区调地质图面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7.
陈中强 《地层学杂志》1995,19(4):274-281
层序是层序地层学常用的且最重要的地层单位,它既是以客观不整合面为界面的岩石地层单位,又是有严格时间属性的年代地层单位,具岩石地层单位和年代地层单位的两重性,它具横向可预测、全盆地统一及时限短等特性。与传统的地层单位有严格的区别,克服了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及年代地层在划分与对比地层时的缺点,提高了地层划分与对比的精度。  相似文献   

18.
华南"南华系"研究新进展--论南华系地层划分与对比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王剑 《地质通报》2005,24(6):491-495
华南新元古代裂谷系由一系列地堑、地垒式次级盆地组成,裂谷系地层位于震旦系与四堡造山不整合面之间,区域上侧向延伸不连续,呈“楔状地层”展布。大量新的U-Pb同位素年龄资料表明,“楔状地层”下部(包括板溪群或与之相当的高涧群、芙蓉溪群、丹洲群、下江群、登山群、厉口群等)的底界年龄均小于或接近820Ma。因此,在华南四堡造山不整合面之上缺失了与华北青白口系相当的绝大部分地层(1000-820Ma),这一结论与目前中国华南地层划分方案不同。由于820Ma代表了华南新元古代裂谷系沉积超覆的“起点”年龄,且这一重要沉积事件的时间又与国际地层委员会新元古界三分方案中成冰系的底界年龄接近,因此,建议将华南新元古代裂谷系沉积超覆地层与四堡造山带变质岩系之间的不整合面作为”南华系”的底界面。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中国东北区地层区划的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友勤 《吉林地质》1996,15(3):15-22
根据地层学理论,运用地层多重划分方法,结合中国东北区的地层总体特征,提出了东北区古生代和中、新生代地层区划意见,古生代划分出4个地层区和11个地层分区,中,新生代划分出1个地层区和4个地层分区。  相似文献   

20.
大青山地区发育一套以白云岩、灰质白云岩和少量石英砂岩为主的地层。以往由于缺少生物化石依据,对其划分对比及时代归属一直存在不同意见。通过工作,在该套地层中采到了三叶虫、笔石、头足、腹足和腕足类等多门类生物化石,经鉴定有相当部门属种是华北地区寒武-奥陶系常见的标准化石主要组成分子,为解决磁地层的划分对比及时代归属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