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5 毫秒
1.
吴迪军  熊伟 《测绘科学》2016,41(6):130-134
针对海上恶劣的气候环境和不利的观测条件致使长距离跨海高程传递测量难度加大的问题,该文设计了一套基于全站仪三角高程法的跨海高程传递测量技术方法,并在4.3km跨距的跨海场地上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达到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该方法已应用于港珠澳大桥跨海高程传递中,目前已完成30跨次的跨海高程测量,测量成果全部达到二等跨河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路线总长约45.7km的全桥跨海高程贯通测量高差与陆域一等水准测量高差的互差仅为24.8mm,小于二等检测限差(40.56mm)。实验研究及工程应用分析结果表明,全站仪三角高程法适用于10km以内跨距的跨海高程传递,成果精度可达国家二等水准测量标准。  相似文献   

2.
郝旦  王芬 《测绘通报》2019,(3):159-162
随着全自动智能型全站仪的发展及光学水准仪的逐步淘汰,精密三角高程测量在跨河高程传递方面应用广泛。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全自动照准全站仪的精密三角高程测量的四边形跨河水准测量方法的原理及步骤,并对该方法中对向观测获取跨河点间高差进行了理论推导和精度分析,证明了控制在一定跨河距离内并采取相应措施消除其他误差的情况下,该方法可用于二等水准跨河测量;最后通过实例证实了该方法能满足二等跨河水准测量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3.
夏月晖 《北京测绘》2020,(3):314-318
为将三角高程法跨河水准测量的技术规范要求对应到工程案例中,有效指导技术人员实际操作,本文通过工程实例,按测距三角高程法跨河水准测量的作业流程、计算公式、各未知数据求值展开,逐层解构分析,细致阐述跨河水准测量中测距三角高程法的要点,实例验证了利用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实现二等跨河水准测量的可行性。同时对“跨河垂直角观测时视线长”的简易计算公式进行了推导,探讨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对跨河二等水准测量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针对常规跨河测量方法受场地及气象条件影响较大、效率低、工期长等实际工程问题,本文提出将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简称“GNSS”)水准测量技术应用于长跨度的跨河水准测量,并根据实验场地的特点采用直线拟合模型实现对长跨距的跨河高程传递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GNSS跨河水准测量应用于长跨距的高程传递具有可行性,该成果满足国家二等水准观测精度要求,对于类似跨河测量工程具有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精密三角高程跨河水准测量的改进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现行规范中一、二等三角高程跨河水准测量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法并进行技术设计。通过在某桥梁工程中进行二等跨河水准测量的实例验证和分析,测回观测成果的合格率高达94.4%,环闭合差小于规定限差一半的测回数超过总测回数的80%,三角高程法与GPS法形成的跨河水准环的闭合差为4.72 mm,小于规定限差。试验表明:改进的三角高程跨河方法具有受外界气候条件影响较小、作业效率高、成果精度良好等优势,特别适合于在跨越距离较大、场地条件复杂、外界气候影响大、不对称垂直折光影响突出的情形下采用。  相似文献   

6.
远距离跨河高程测量在水利基建工程项目中是被广为关注的问题,本文利用高精度测量机器人自动照准测量功能,采用四边形法精密三角高程测量方法进行远距离跨河高程测量作业,对其作业原理、测量步骤以及主要误差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并通过工程实例对该方法的高程控制测量成果精度进行综合分析,验证了四边形法精密三角高程测量能够满足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为远距离跨河高程测量提供了较为可靠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张恒  胡波  袁长征 《测绘通报》2019,(11):121-125
本文对精密三角高程测量的理论与方法、误差来源及精度指标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了其代替二等水准进行跨河水准测量的可行性及关键问题,提出了采用两台高精度自动照准全站仪对向观测进行跨河水准测量的具体操作方法及要求,并在重庆轨道交通环线建设中进行了多次应用,证明了精密三角高程测量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满足二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改进的三角高程法在跨海高程传递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角高程测量法是跨海高程传递中一种比较常用的观测方法。本文在国家规范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跨海高程传递三角测量法,简化了作业流程,提高了作业效率。结果表明,在两跨海段高程传递中,测量精度均达到二等水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随着测绘新技术的发展及高精度自动照准全站仪的出现,传统高程传递的作业模式具备了改进的空间,本文对基于自动照准全站仪的精密三角高程测量代替二等水准测量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经理论推导、精度分析和实际应用,基于自动照准全站仪的精密三角高程测量成果完全满足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0.
精密三角高程测量利用两台高精度测量机器人对向观测,大大削弱大气折光的影响,并且无须量取仪器高和棱镜高,避免了该项测量带来的误差,能够达到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精度的要求.对精密三角高程测量方法进行研究,利用C++编程语言开发了精密三角高程测量系统TriLevel,该系统基于地理数据通信接口(GEOCOM)与测量机器人进行通讯,实现精密三角高程自动化测量和质量控制.通过在青海地区开展实际工程应用,与二等水准测量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达到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且工作效率有很大的提高.应用成果对类似高程传递测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GPS在桥梁跨河水准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伟  吴迪军  李剑坤 《测绘科学》2012,37(2):100-102
传统的跨河水准测量方法以几何光学观测为基础,受距离和气候条件的影响显著,工作效率较低。GPS技术所具有的三维定位功能,以其快速、全天候测量的优点,为跨河高程测量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本文针对桥梁工程特点,探讨了GPS跨河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采用线性拟合模型推求跨河点之间的高程异常差,再结合GPS大地高即可求得跨河高差。在安庆长江铁路大桥精密控制网测量中,进行了二等GPS跨河水准测量试验,采用测距三角高程法进行验证,较差为4.7mm。  相似文献   

12.
跨河(跨海)一、二等水准测量,一直是工程测量技术人员研究的课题。因观测中受天气影响,观测人员往往需要长时间外业工作,非常辛苦,且因用眼疲劳,观测数据难以符合规范。介绍采用多测回测角机载程序,实现二等跨河(海)高程测量全自动观测。观测数据全部由仪器自动采集,极大地减轻了测量人员的劳动强度,避免了"人"的误差,能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3.
林明华  苏志坚  侯飞 《测绘科学》2012,37(5):209-211
本文运用精密三角高程测量技术作为跨河高程传递的方法,探讨其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在水面视距分别为1.85km和2.2km并且不借助特制觇牌直接观测棱镜的情况下,通过优化观测图形以缩短两岸对向观测的时间差,利用一台全站仪,精确测量出云龙湖两岸的高差,精度可达二等水准要求。最后总结其中多次实验的经验以及教训,以期为同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三角高程实施跨河水准方法探讨及精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探讨利用三角高程进行跨河水准的可行性,从三角高程单向观测的公式出发,推导跨河水准对向观测的公式,并分析三角高程跨河水准的主要误差来源。针对三角高程测量中棱镜量高精度低的弱点,提出一种高精度的棱镜量高方法。最后结合实例,指出用精密三角高程实施跨河水准测量的可行性、适用范围,并提出几点操作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在水网和长距离(2Km左右)跨江跨河地区,进行四等三角高程测量的试验研究。通过对观测方法和设备的改进以及进一步实验研究,有望实现更长距离和更高精度的跨江跨河三角高程测量以及取代现有的跨河水准测量。  相似文献   

16.
主要研究利用GNSS无约束平差控制网数据和三角高程进行跨河高程测量,结合电子水准仪运用常规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得高差,通过对比三种跨河水准测量,分析GNSS跨河高程测量与三角高程测量数据精度,从而依实际工作环境选择最优的跨河方式。  相似文献   

17.
曾斓 《江西测绘》2013,(4):35-36
本文介绍一种新的跨河水准测量方法,可以达到二等水准测量的要求,它与常规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方法相比,节省了人力、物力和时间。作者对该方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作了相应的工程实验,取得较好的成果。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现行规范中三角高程跨河水准测量成果验算限差的合理性,大量实践结果表明:现行规范中的限差标准偏严,尤其当跨河(海)视线长度超过2 km时更加明显。推导了新的限差计算公式,并通过实测数据进行了分析论证,提出了合理可行的限差标准。  相似文献   

19.
常规的跨河水准测量方法有:经纬仪倾角法,水准仪直接读数法,静水面传递高程法,冰上水准测量。实际工作中这些方法显得繁锁且受环境因素的限制。随着红外仪的广泛应用,红外三角高程测量以其快速、简便,适应面广且能保证一定的精度而深受测量工作者喜爱。 1 红外三角高程测量原理及其精度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应用精密三角高程测量实现跨河水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三角高程测量单向观测的高差计算公式入手,分析了三角高程测量的误差来源,推导了跨河水准网中测距三角高程的精度估算公式,并结合目前的全站仪,指出了精密三角高程测量实现精密跨河水准的可行性和便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