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植被覆盖边坡难以获取高精度地面点云数据,导致精确监测边坡地表变形较为困难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布设在边坡体上的传感器获取表面点云数据以提取边坡变形的方法。布设在边坡上的GNSS天线整流罩外形是半径逐渐变化的球形设备,利用点云切片拟合出圆心坐标和半径,通过拟合残差和验后中误差评估点云精度,实现质量控制。通过两期半径的对比,实现同名点匹配,根据两期圆心坐标达到点式监测的目的;根据边坡上的台阶及雨量计的外围设备实现面式监测。实测数据表明,三维激光扫描与GNSS的监测结果一致,可以提取毫米级别的变形。  相似文献   

2.
针对边坡的台阶状地形特征是露天矿地形表达的关键和难点问题,该文基于边坡台阶要素的空间关系建立边坡层次关系模型,采用一种逐层加入扩展点和约束线的方法生成扩展约束TIN模型,将某露天煤矿作为实验区,实现了露天矿DEM的动态建模。结果表明:提高了边坡坡面的层级可视化效果,保持了地形结构的完整性,实现了边坡实体单元的分层次表达,能够获得不同水平层次的DEM数据。基于边坡特征分析的分层约束方法为露天矿DEM的构建提供了一种思路,可为边坡监测、灾变分析和灾情预测等领域提供精确的地形数据。  相似文献   

3.
边坡工程对安全性要求极高,对其进行变形监测是保证边坡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GNSS技术具有数据实时采集、实时分析、可全天候观测、易于实现全系统的自动化等优势.以GNSS技术为基础,将其与计算机技术、数据远程传输技术相结合构建边坡自动化监测系统,并将其运用到边坡结构安全监测中.结果表明该技术在边坡监测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边坡自动化监测过程中,由于传输信号中断、设备故障、电源中断及传感器替换等原因,不可避免地出现监测数据缺失的现象。数据的缺失对后续的边坡稳定性分析及预测带来不确定的因素,使分析结果产生偏差。本文针对边坡自动化监测数据缺失这一现象,采用时间序列回归预测模型对不同数据缺失率的边坡监测数据进行填补,通过填补值与真实值之间的绝对误差与均方根误差判别其在不同数据缺失率的填补效果,得出该模型对缺失率低于10%的缺失数据具有良好的效果,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多轨道InSAR融合方法监测的南北向形变误差大,难以科学地识别露天矿边坡滑坡隐患的问题,本文提出了联合InSAR与坡向约束的露天矿边坡三维形变监测方法。首先,将露天矿边坡水平位移主要沿着坡向的先验信息作为约束条件。然后,根据SAR卫星形变投影关系,建立了附加约束条件的露天矿三维形变观测模型,并据此求解三维形变。最后,选用辽宁省阜新市新邱矿区作为研究区域,实现了仅基于升降轨InSAR数据的露天矿边坡三维形变监测。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解算的三维形变精度约为1.2 cm,仅占最大形变值的5.6%。本文方法有助于改善目前InSAR露天矿山三维形变监测精度不高的情况,提升露天矿山边坡滑坡隐患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6.
滑坡单点式位移监测难以反映滑坡的整体位移状态,采用多尺度模型到模型的点云比对算法(M3C2)可实现对滑坡的面域监测。本文首先通过对无人机采集的影像进行运动恢复结构(SfM)分析,还原滑坡三维点云模型;然后利用点云比对算法对两期点云数据进行处理,以色值大小体现滑坡区域的位移,进而识别滑坡表面位移变化;最后将该方法运用于实际边坡的表面位移监测。试验结果表明,应用M3C2算法可成功识别边坡变动区域,捕捉到1 cm的水平或垂直位移变化,能直观反映滑坡面域的变形状况。该方法适用于复杂地形条件下的滑坡位移整体监测,识别精度达到厘米级,性能优于两云直接比对算法(C2C)。  相似文献   

7.
为克服传统人工边坡调查方法效率低、风险高、难度大等缺陷,针对高陡裸露边坡,本文提出了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的边坡三维重建和灾害识别分类方法,即利用无人机多视角序列影像重构裸露边坡三维实景模型,并将不同时期的边坡三维模型统一在相同的坐标系内。经试验验证,重建模型精度优于2 cm,基于点云与点云比较算法的三维点云数据变化检测算法,能够分析两个时期点云模型的细微差异,通过在三维实景模型中进行标记,结合PointNet++分类神经网络算法自制点云数据集,成功地实现对标记区域的识别与分类,从而实现边坡滑坡、坍塌、落石等灾害场景的智能化识别。  相似文献   

8.
水电站高边坡监测是水电站灾害防治中的关键问题,基于卫星遥感技术进行库区滑坡监测是解决该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利用卫星影像亚像素相关性算法获取地表形变位移场,能够克服SAR影像失相关因素,在水电站边坡监测中具有重大的应用潜力。本文以溪洛渡电站2015—2019年5期Google Earth影像和2019—2022年4期Sentinel-2影像为数据源,采用相位相关算法计算了边坡形变量,通过构建一次多项式曲面拟合模型去除轨道误差等趋势性误差,获取了2016、2017和2019年溪洛渡电站下游边坡形变值。分析显示,两种影像提取得到的边坡形变量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均与谷幅实测数据吻合较好。本文结果验证了基于多时相遥感数据将亚像素相关性匹配技术运用于大型水电站边坡形变监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B/S模式的边坡监测数据分析及安全预警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建三  颜奇  徐卓揆  徐敏 《测绘科学》2010,35(6):186-188
公路边坡工程监测项目多,且监测数据量大,传统的数据库系统难以有效地进行管理。为及时处理监测数据,充分利用其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采用动态网页技术(JSP)和WebGIS技术,开发了基于Browser/Server模式的边坡监测数据分析及安全预警系统,为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提供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有利于对边坡工程的安全施工进行动态指导。  相似文献   

10.
河槽边坡地形的观测是河流边坡侵蚀和稳定性研究的基础。2016年洪季,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多波束测深系统、RTK、差分GPS等仪器组成的多模态传感器系统,对长江下游铜陵段窝崩边坡和马鞍山段侵蚀型河漫滩边坡进行了联合地貌测量,对边坡陆上、水下高精度三维地形点云数据进行了融合研究,成功实现了边坡陆上水下三维地形的一体化和可视化。结果表明,多模态联合测量手段及三维点云融合方法能够获取较高分辨率的河流边坡陆上与水下一体化三维地貌模型,利用该模型可对边坡整体地貌特征进行定量计算分析,实现对河流险段的监测与稳定性评估,具有一定的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SOKKIA NET05AXⅡ测量机器人为基础平台,结合边坡监测实际需求,以“工作基点后方边角交会+监测点极坐标测量”原理为基础,设计开发边坡安全在线监测系统,对系统的整体框架、拓扑结构以及业务流程进行详细设计,以期解决边坡监测过程中数据时效性较差、恶劣天气下无法监测等问题;并对极坐标测量原理及误差来源进行分析研究,得出误差来源主要包括测量机器人测角和测距误差、测量机器人与监测点之间的斜距和竖直角,然后通过某边坡监测项目对在线监测系统的稳定性及成果准确性进行综合验证,采用人工监测方法对自动化监测数据进行复核,结果表明:系统监测数据与人工复核成果基本一致,满足规范和边坡安全监测需求。  相似文献   

12.
结合国内某大型露天矿高陡边坡稳定性监测工程项目,选择该矿山南帮的边坡变形区域为研究对象,利用边坡雷达系统对露天矿南帮边坡连续进行实时监测、预警,通过对滑坡预警实例的研究,验证了SSR数据的可靠性、边坡雷达监测作业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全站仪和GPS等监测技术对地形较为复杂、高度较高以及坡度较陡的区域来说,作业比较困难。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可以实现对物体进行高精度、高速、连续和自动三维数据获取。通过两者结合,可以高效地对目标区域表面进行三维坐标点的采集。可以完成目标区域三维模型构建、大比例尺地形图、横纵断面图、DEM模型等测绘工作,为高危边坡监测提供有效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14.
大数据时代的农情监测与预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情信息是世界粮农组织、各国政府、粮食贸易企业以及农场管理迫切需要掌握的信息。大数据时代的农情监测与预警正在由模型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大数据正逐渐成为监测与预警的核心驱动力。伴随着农情监测与预警大数据的爆炸式增长,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为农情监测与预警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2013年以来,全球农情遥感速报系统(CropWatch)已逐步引入聚类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关联分析、时空变化异常诊断等大数据分析方法,并应用于业务化运行的农情监测与预警中。大数据技术提升了CropWatch的数据挖掘能力,对CropWatch农情监测与预警时空尺度的拓展以及农情监测内容的精细化起到推动作用,促进了面向需求的CropWatch农情信息与预警精准云服务的发展,促成了大数据时代CropWatch农情监测与预警技术体系的升级。未来,大数据时代的农情监测与预警将逐渐向全自动化监测、实时化精准农业管理与智能化信息服务方向发展;通过众源采集技术高效低廉的获取农情观测大数据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大数据技术跨领域数据挖掘的能力,使得丰富多元化的跨界信息服务将成为大数据时代农情监测与预警的主流发展方向。大数据时代的CropWatch正在向基于大数据的农情监测与预警系统全速迈进。  相似文献   

15.
强烈地表或地下震动(如地震余震、爆破开采)会对露天采矿边坡稳定性产生影响,边坡稳定性评价是露天矿山开采安全生产的前提。利用地基InSAR系统可近实时监测露天矿边坡活动特征,为安全生产提供可靠数据。采用地基InSAR连续观测模式,通过简单网络组合方式对相邻时刻影像两两干涉处理,在远离爆破点的坚硬铁矿岩石上选取信噪比和相干性高的像元作为稳定参考点,建立环境因素相位时序校正曲线以消除环境干扰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次观测精度能控制在[–0.3,0.3] mm,除矿石堆积层产生了小幅度的下滑外,爆破未对整个开采面造成显著的破坏性影响。地基InSAR系统能在短时间内高精度、高分辨率观测并识别出变形区,可在人工边坡、灾后滑坡、露天开采边坡、工程区边坡稳定性调查与评价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地基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形变监测应用进行了分析,指出该类雷达已经成功应用于边坡监测等领域并取得了较好的实际使用效果。研究指出,此类雷达在形变监测应用方面要拓展其应用范围,要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提高现有产品数据采样的速度及精度,要提高后期成像数据处理的速度。  相似文献   

17.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出现,为边坡挡墙变形监测提供了新的监测手段,本文选用在测量领域中使用较广的脉冲式扫描仪,以监测某立交桥的边坡挡墙变形为实例,进行了点云数据采集。根据边坡挡墙变形监测的特点及数据处理的要求,使用机带软件RIEGL VZ-1000进行了点云数据预处理之后,再引入第三方点云处理软件Geomagic Studio和Geomagic Qualify,进行了数据处理及变形分析。通过研究,提出了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边坡挡墙变形监测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减小模型误差对FLAC模拟开采活动造成的影响,提高FLAC模拟的可靠性和精度,本文以大柳塔矿区52304工作面为例,针对复杂丘陵矿区高差过大导致In-SAR数据误差大的问题,建立基于地表等高线的复杂FLAC模型,并将模拟下沉结果结合In-SAR数据与GPS测得的下沉线曲线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FLAC在模拟煤层开挖时,上覆不规则表面的模型可以产生与实际情况相吻合的下沉盆地,验证了等高线复杂模型的可靠性;(2)在FLAC模拟中,等高线复杂模型可以减小模型误差;(3)使用模拟得到的数据和GPS数据计算下沉特征角值并进行对比,以此验证了模拟结果的可靠性;(4)通过与In-SAR的监测结果对比可以发现,FLAC模型具有边缘效应,模拟结果与In-SAR数据互补可以提高精度。  相似文献   

19.
以某简易均质边坡为背景,在数值模拟分析软件Midas-GTS中进行建模、计算、倾角位移的记录与分析。通过计算分析得出位移与倾角变化曲线,可用于滑坡的预警监测。针对边坡模型不同部位纵向和横向的倾角变化分析,以及倾角变化和安全系数之间的关系曲线,确定了边坡预警的参考倾角报警值。  相似文献   

20.
稳健时序分析方法及其在边坡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平  何秀凤 《测绘科学》2007,32(2):73-74,80
本文将稳健估计方法引入时间序列建模,提出了基于稳健估计的自回归建模方法。采用某实测边坡两个监测点连续30期数据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当监测序列没有异常值时,稳健与常规自回归模型的预报精度相当;而当监测序列含有少量异常值时,稳健比常规自回归模型的预报精度有较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