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主要随机选取三类地物地貌类型共十五块实验区域。利用SOCET SET 5.4软件中的不同匹配策略来自动提取实验区域DSM产品,并分析在不同地物地貌类型下的匹配效果。通过目视观察和误差分析得出不同匹配策略和地物地貌类型对自动提取DSM的影响,并总结出针对不同地物地貌类型如何选择匹配策略的规律,以归纳基于匹配策略高质量和高效率自动提取DSM产品的方法,为在以后的生产中即较好较快的完成任务又减少人工干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测绘》2017,(6)
利用资源三号影像,结合PixelGrid和PCI GXL软件对DSM和DOM的大范围快速生产方法进行研究。首先探索DSM自动匹配及其人机交互后处理、DOM正射校正与融合的技术方案,然后在研究区进行DSM和DOM生产试验和成果精度分析,结果表明产品精度满足1∶50000DSM和DOM的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3.
高景一号为高分辨率、高精度数字表面模型(DSM)的自动提取提供了重要数据来源.本研究利用高景一号数据,采用常用的3种国产测绘生产软件自动匹配DSM,并对其匹配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采用CloudTubeSat软件和CIPS软件整体的匹配结果较好,光滑噪声点较少.其中,采用CloudTubeSat软件在山地中匹配效果较好,采用CIPS软件在平地、地貌琐碎区匹配效果较好.3种软件对困难地区的匹配效果较差,均存在粗差、地貌丢失等现象.因此,在后续研究或生产中,可针对不同场景和地形地貌特点,选择合适的匹配方法和软件.  相似文献   

4.
资源三号测绘卫星是我国首颗民用高分辨率立体测图卫星,其主要任务是利用三线阵影像实现1:5万立体测图。与采用国外商业卫星遥感影像进行测图相比,建立我国自主的测绘卫星的成像几何模型,进而生产影像产品和测绘产品,是卫星测绘应用的核心技术问题。本文根据资源三号测绘卫星的总体设计,分析了资源三号卫星高精度几何处理的关键问题,结合资源三号测绘卫星几何特性,提出了基于虚拟CCD线阵成像技术的资源三号测绘卫星成像几何模型,并进行传感器校正产品生产。本文利用资源三号卫星第一轨影像大连地区数据,完成了前视、正视、后视的传感器校正产品的生产试验,不同控制点情况下进行了平差试验,初步生产了该地区的数字表面模型(DSM)和数字正射影像(DOM),并验证了精度。结果表明:在试验区四角布设控制点的情况下DOM平面精度优于3m,DSM高程精度优于2m。试验验证了资源三号测绘卫星成像几何模型的正确性。与国外相近分辨率的卫星相比,资源三号测绘卫星可以达到较高的几何精度。  相似文献   

5.
孙晓云  陈璐璐  吴琼 《北京测绘》2023,(10):1364-1368
为探索研究在高山地地区选择使用数字表面模型(DSM)基础数据的最优方案,推进实景三维中国建设项目(简称“实景三维项目”)顺利进行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利用高分七号卫星影像,针对项目DSM自动匹配所常用的吉威公司影像处理系统(CIPS)和天宝影像处理软件(INPHO)两款主要软件,对高山地地区整体匹配效果及高山地中的冰雪、阴影弱纹理区域的匹配效果进行试验。通过对比分析,发现INPHO匹配的整体效果和在冰雪区域的表现更适合本项目实际生产,而在阴影区域二者均有一定的粗差,需要人工交互编辑处理。  相似文献   

6.
数字表面模型DSM作为测绘项目4D产品中的重要一项,其处理结果将直接影响后续DOM、DLG数据生产工序的进行。受限于大数据量、复杂地形、自动匹配算法等问题,DSM的水域高程处理向来是人工处理的一项复杂工序。本文结合基于Qt框架的软件研发成果对DSM数据水域高程的自动化处理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7.
基于资源三号卫星影像,利用像素工厂软件制作DSM数据的实践,详细介绍了DSM数据生产的流程、质检方法及作业中遇到的难题,并进行详细分析,提出了解决方案,为今后的测绘项目生产提供了作业思路,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资源三号测绘卫星影像产品的高精度要求和几何处理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基于虚拟TDI CCD阵列重成像技术的传感器校正产品生成方法。尤其针对多光谱影像4个谱段采用同一虚拟TDI CCD,解决了谱段间几何配准问题。生产了河北安平地区三线阵及多光谱传感器校正产品,进行了平差实验和立体模型定向精度分析。利用传感器校正产品进行了数字表面模型(DSM)和数字正射影像(DOM)生产实验,并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资源三号测绘卫星传感器校正产品的几何精度完全满足1∶5万立体测图要求。  相似文献   

9.
张力  孙钰珊  杜全叶  韩晓霞 《测绘科学》2019,44(6):96-104,132
针对国产光学卫星影像的特点,该文介绍一种适用于超大规模立体/单景覆盖的多源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的全自动连接点、参考控制点匹配及精准几何信息(DSM/DEM)提取方法。该方法引入精度已知/精度可验证的参考地理数据作为几何约束,采用由粗到精的多层金字塔逐级影像匹配策略进行影像连接点和参考控制点的自动提取,并实现超大规模影像整体联合区域网平差处理,精化定向参数;结合半全局匹配算法(SGM)与基于物方几何约束的多影像相关匹配算法(GC3)完成多角度多视影像匹配及密集点云的自动提取,并利用已有DEM对密集匹配的DSM中的云遮挡区域和大面积水域进行修补,完成精准几何信息提取并自动生成高精度DSM/DEM/DOM影像产品。最后,利用多组典型实验区的国产高分辨率光学卫星影像数据验证了本文方法的适用性、可靠性和精度,结果满足卫星影像几何定位精度及DSM/DEM/DOM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验证资源三号卫星生产数字表面模型(DSM)产品精度。利用整体精度评价指标对平差后DSM产品进行了精度评价。实验结果表明,ZY301、ZY302、ZY303生产的DSM产品精度依次提高,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85 m、1.70 m、1.55 m;同一颗卫星11—12月比9—10月的立体像对生产的DSM数据精度高;基于前-后视立体影像生产的DSM产品的高程精度明显优于基于前-正视和基于后-正视立体影像生产的产品。  相似文献   

11.
Digital surface models (DSMs) extracted from very high resolution (VHR) satellite stereo image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a wide range of geoscience applications. The number of software packages available for generating DSMs has been increasing rapidly. The main goal of this work is to explore the capabilities of VHR satellite stereo pairs for DSMs generation over different land-cover objects such as agricultural plastic greenhouses, bare soil and urban areas by using two software packages: (i) OrthoEngine (PCI), based on a hierarchical subpixel mean normalized cross correlation matching method, and (ii) RPC Stereo Processor (RSP), with a modified hierarchical semi-global matching method. Two VHR satellite stereo pairs from WorldView-2 (WV2) and WorldView-3 (WV3) were used to extract the DSMs. A quality assessment on these DSMs on both vertical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was carried out by considering the following factors: (i) type of sensor (i.e., WV2 or WV3), (ii) software package (i.e., PCI or RSP) and (iii) type of land-cover objects (plastic greenhouses, bare soil and urban areas). A highly accurate 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 (LiDAR) derived DSM was used as the ground truth for validation. By comparing both software packages, we concluded that regarding DSM completeness, RSP produced significantly (p < 0.05) better scores than PCI for all the sensors and type of land-cover objects. The percentage improvement in completeness by using RSP instead of PCI was approximately 2%, 18% and 26% for bare soil, greenhouses and urban areas respectively. Concerning the vertical accuracy in root mean square error (RMSE), the only factor clearly significant (p < 0.05) was the land cover. Overall, WV3 DSM showed slightly better (not significant) vertical accuracy values than WV2. Finally, both software packages achieved similar vertical accuracy for the different land-cover objects and tested sensors.  相似文献   

12.
吴炳方  高峰  何国金  张宁  曾红伟 《遥感学报》2016,20(6):1479-1484
本文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球变化及应对"专项之"全球变化大数据的科学认知与云共享平台"项目介绍。针对中国全球变化数据"数据海量、信息缺乏、知识难觅"的困局,项目力图通过联合中国对地观测领域、大气科学领域、气候变化研究领域的优势力量,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球变化大数据共享平台,践行破除信息数据"深藏闺中"的壁垒。该平台将集大数据快速汇聚、大尺度产品快速生成、不确定性分析、大数据驱动的全球变化敏感因子认知于一体,一方面为中国全球变化研究提供中国区域最好的全球变化大数据集,另一方面为在国际相关活动中,掌握全球变化问题的主导权,发出中国的倡议与声音提供应有的支持。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用PPSG UAV对双鸭山市郊区2.5 km2地域(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双鸭山试点)试验区进行无人机航摄,无人机搭载非量测型相机获取低空遥感数据,计算机安装专业空三解算软件处理具体影像,最终取得数字正射影像图( DOM)、数字表面模型( DSM),通过数据分析了该系统的空中三角测量成果的精度和数字正射影像图( DOM)、数字表面模型( DSM)的精度,都达到了航空摄影测量地理信息数字成果比例尺1∶1000的成图精度。  相似文献   

14.
杨幸彬  吕京国  江珊  张丹璐 《测绘学报》2018,47(10):1372-1384
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半全局匹配算法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字表面模型(digital surface model,DSM)生成方法。首先利用影像间连接点几何约束关系对有理函数模型进行系统误差补偿,在补偿模型的基础上对影像进行分块,利用投影轨迹法逐块得到核线影像对;在密集匹配阶段,对影像建立金字塔后逐层进行半全局匹配,匹配过程中引入顾及影像纹理信息的视差图膨胀腐蚀算法约束每一层视差搜索范围,增加了视差图边缘处的有效像素数,同时减少了算法所需的内存开销和计算时间;在视差图后处理阶段,利用加权中值滤波算法保护了视差图的边缘信息;最后基于前方交会获取DSM。选取WorldView 3和资源三号立体影像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获取的DSM精度在高程方向上接近于1.5倍GSD,并且较好地保持了地物的边缘特性,在计算效率和内存开销方面也具有较好的平衡。  相似文献   

15.
彭曙蓉  王耀南  刘国才 《测绘学报》2007,36(1):62-66,77
配准精度是InSAR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成像技术中的重要指标。为获得高精确度的测量结果,提出一种包括概略配准、像素级初配准和亚像素级精配准三个环节的逐级提高精度的InSAR复图像配准方法。利用EnView软件提供的经度和纬度实现概略配准、采用基于多边形结构和边缘提取的像素级初匹配方法大大提高匹配速度。考虑以往的匹配算法都是基于能量图进行并且忽略了整体性,采用基于整体松弛匹配和相位最小二乘匹配相结合的亚像素级精匹配算法减少误匹配率,提高匹配精度。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fusion of information extracted from multispectral digital aerial images for highly automatic 3D map generation. The proposed approach integrates spectral classification and 3D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s. The multispectral digital aerial images consist of a high resolution panchromatic channel as well as lower resolution RGB and near infrared (NIR) channels and form the basis for information extraction.Our land use classification is a 2-step approach that uses RGB and NIR images for an initial classification and the panchromatic images as well as a digital surface model (DSM) for a refined classification. The DSM is generated from the high resolution panchromatic images of a specific photo mission. Based on the aerial triangulation using area and feature-based points of interest the algorithms are able to generate a dense DSM by a dense image matching procedure. Afterwards a true ortho image for classification, panchromatic or color input images can be computed.In a last step specific layers for buildings and vegetation are generated and the classification is updated.  相似文献   

17.
自然资源与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四大重要基础信息资源库之一,综合信息产品库是其中的重要建设内容。本文在分析了综合信息产品库现存问题以及用户需求的基础上,进行了"以用户为中心"的综合信息产品在线定制模式的设计。针对用户综合信息产品浏览、综合信息产品个性化定制和自主制作信息产品3个层次的需求,本文相应地提出了"我要看图""我要改图"和"我要作图"3个板块,并围绕这3个板块设计了一种层次递进的在线定制模式。最后以浙江省综合信息产品库为例,基于该模式进行了综合信息产品在线定制系统的构建,验证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以全球1:25万分幅地表覆盖类别格网单元数据为基础,本文采用因素组合法对卫星影像获取难度、地形类别、云覆盖、景观破碎度等限制因素进行了分析,采用AHP法确定各限制因子权重、多因素综合指数法计算得分、自然间断点法进行优先区划分,最终将5类测绘地理信息数据(DOM、DSM、DEM、DLG、LC)建设优先区按照由易到难的次序划分为优先建设、适宜建设、困难建设区3类。研究分析能够为国家级测绘地理信息相关项目的任务划分、经费定额、工程实施等提供借鉴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曾宇  苏晓斌 《测绘通报》2018,(2):142-147
DOM为不动产统一登记提供基础底图,但在制作ADS正射影像过程中,关键环节是如何快速有效地编辑出高精度的DEM,DEM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正射影像效果。传统的处理方法是在立体下通过人工编辑特征点、线、面,优点是精度高,缺点是编辑效率低、周期长,投入人力物力大。本文基于此问题,提出了在华浩超算平台上利用地理国情基础数据辅助快速编辑DSM,从而生成高精度的ADS正射影像的方法。通过试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编辑DSM,从而生成符合精度要求的正射影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利用Map Info专题制图软件,对商洛市旅游资源进行重点筛选,介绍了制作旅游资源专题图的一般流程,并从底图要素设计、专题要素设计(包括符号设计、色彩处理等)、辅助要素的设计及地图的整饰、地图输出等,阐述了制作商洛旅游专题图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