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分析GPS动态点定位、伪距差分定位和综合伪距与载波相位定位的理论与方法,重点讨论了广域差分(WADGPS)和运动中确定整周模糊度的相位测量技术(OTF),最后探讨了这些方法在海洋测量中应用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2.
潘书义 《北京测绘》2014,(2):122-125
GPS RTK技术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它由GPS接收设备、数据传输系统和内嵌软件构成,是一种新的GPS定位测量方式。GPS RTK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测量模式,能够实时完成,且没有累积误差,其操作简便,定位速度快,测量精度高,且需要测量人员较少、综合效益高等特点在地形测量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GPS点定位     
本文探讨了四种GPS相位单点定位模型。文章指出在不同观测条件下,各模型点定位能力不同,若选择合适的模型,GPS相位测量可以相同的精度替代P码伪距进行点定位计算。  相似文献   

4.
基于我们的车载 DGPS试验成果和 DDKIN动态载波相位测量数据处理软件,本文主要论述了 GPS 动态定位的下列技术问题:依据 GPS卫星给用户提供的 User Range Accuracy值,选择定位星座;顾及运动载体的特点,选用 GPS信号接收天线及其在载体上的安设位置;用 Trimvec Plus和DDKIN 软件,精细处理一秒数据率的动态载波相位测量数据。  相似文献   

5.
高精度的GPS测量必须采用载波相位观测值,RTK定位技术就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它能够实时地提供测站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并达到厘米级精度。相对传统GPS静态、快速静态定位,需要较长时间观测并事后进行数据处理,其测量定位效率大大提高,并能够满足一般城市测量的要求。利用GPS TRK技术可进行低等级控制点加密、工程放样、碎部点采集等测量任务。以下就本院使用Trimble 5700 1+2双频GPS RTK接收系统在商丘城市测量中的应用情况作些介绍。  相似文献   

6.
动态DGPS定位     
GPS定位的原理是基于测量学中的空间距离后方交会法。在 GPS观测中 ,我们得到卫星的位置和卫星到测点的距离 (伪距 ) ,然后就以卫星为球心、以距离为半径做球面 ,组成包括 4个未知数 (X,Y,Z,Δt)的 4个方程式。对这 4个方程式求解 ,便得到该点的位置坐标。此位置坐标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是独立的。这就是说 ,它的每一次定位代表了该测点在该时刻的位置 ,与其他测点和其他时刻无关。这一特点说明 ,如果将接收机安装在运动目标上 ,例如 ,船舶、飞机和车辆上等 ,就可以测量出运动目标的瞬间位置和运动速度。这就实现了运动目标的动态 GPS定位和导航功能。这种民用的定位精度限定在 10 0 m左右。为了提高定位精度 ,必须消除 GPS卫星轨道误差、电离层效应 ,以及由于 SA政策引起的误差。于是 ,在 GPS定位中 ,广泛应用着差分 GPS(DGPS)技术。就 DGPS工作原理而言 ,DGPS可分为四类 ,即位置差分、伪距差分 (包括相位平滑伪距离差分 )、广域差分和相位差分 (准载波相位差分和载波相位差分 )。在 RTCM ver2 .1格式中 ,Type 1是一帧最主要的 DGPS改正数电文。它包括观测到的全...  相似文献   

7.
陈永奇 《四川测绘》1994,17(2):81-84
§8-1动态定位的数学模型接收机处于运动状态的定位方式叫动态定位.动态定位又有绝对动态定位和相对动态定位(又称实时差分)之分.根据所用的观测量不同,又分为的距动态定位、伪距和相位结合的动态定位以及综合动态定位。下面分别讨论其数学模型.一、绝对动态定位1.用伪距观测定位如§2-1所述,任何时刻t所观测的伪距是接收机位置和时钟误差的函数.写成式中为位置矢量,dra为钟差.同时观测到至少四颗卫星的伪距,就可以解算和dr.具体解算过程§3—2已详细介绍了.2,伪距和相位观测结合载波相位观测量是接收机位五、时钟误差和相…  相似文献   

8.
姿态测量中GPS双频观测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GPS定位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利用GPS进行动态载体的姿态测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姿态测量问题中,实时、高精度的解算整周模糊度是关键.利用双频观测、RATI0检验等方法进行单历元整周模糊度的解算,得到较好的结果.因此,这一方法可以应用到动态载体姿态测量当中去.  相似文献   

9.
GPS是一种崭新的空间定位技术,在测量中的应用将会引起测量技术的变革,很多传统的地面测量方法将会被取而代之。 GPS定位原理简单,把18个卫星看作“飞行的控制点”(其瞬时坐标已知),地面站接收机测量了它到卫星的距离,用后交原理,就可解算接收机天线中心的坐标。这种定位技术观测时间短,又无须测站间通视,定位精度高。因此它将广泛应用于建立大地网、板块运动测量、地壳形变测量、地球自转和极移测量和精密工程测量之中。  相似文献   

10.
对于GPS短基线,载波相位双差观测量已基本消除了卫星轨道误差、钟差、大气折射误差等系统偏差的影响,主要包含距离观测量信息及随机测量误差,其中测量误差是高频的测量噪声,小波变换可将GPS载波相位双差观测量中的观测噪声(高频部分)分解出来。本文利用Coiflets小波基函数对GPS快速定位的原始载波相位双差观测量进行5层分解,通过重构第5层低频系数获得去除噪声的"干净"的载波相位双差观测量,然后利用"干净"的双差观测量进行最小二乘参数估计,以减小测量噪声对GPS快速定位病态方程解的扰动。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显著提高GPS快速定位中模糊度浮点解的精度,仅利用几个观测历元的数据就可以准确地固定模糊度。  相似文献   

11.
胡明城 《测绘科学》2000,25(4):54-58
首先分析了 GPS观测的主要误差源。其次 ,叙述了空基 (星载 ) GPS的科学应用 ,其中 TOPEX和 Micro L abe任务都是成功的范例。关于 GPS对于气象学的应用 (GPS/MET)方面 ,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地基 GPS/MET和空基(星载 ) GPS/MET的最新进展 ,二者处于 GPS的最新进展的前沿。  相似文献   

12.
胡明城 《测绘科学》2002,27(1):59-60,7
4 卫星雷达测高的最新进展4.1 从GEOS-3到SEASAT-1卫星雷达测高是从卫星上安置的雷达测高仪垂直向海面发射电脉冲,并被海面垂直反射至卫星.由电脉冲在测高仪和海面之间往返的时间,即可推算卫星对于瞬时海面的高度ha.由于电波束发散成为圆锥状,ha实际上是以εha(ε是波束圆锥的开角)为半径的一个圆形波迹范围内的平均高度.若ε=1°,ha=500-1000km,则此半径约为10km.在上节所述的激光测高中,地面光迹的直径为70m.因此,激光测高的分辨率远远好于雷达测高.为了把雷达测高结果换算为卫星至大地水准面的距离,需要加入一系列改正.测高卫星的位置可由该星的精密轨道求得,由此可算出该卫星至所选定的平均地球椭球面的距离h(即大地高),于是大地水准面高N=h-ha.  相似文献   

13.
空间大地测量的最新进展(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胡明城 《测绘科学》2002,27(3):57-59
4.6由卫星测高所得的全球平均海面和全球大洋环流 第一个全球平均海面是J·G·Marsh等人根据GEOS-3和SEASAT数据推算的,以IAG 1980年参考椭球为基准面,称为MSS(Mean Sea Surface的缩写词)?012.  相似文献   

14.
胡明城 《测绘科学》2002,27(4):64-66
5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的最新进展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terferometry或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缩写为INSAR)是利用由一甚短基线(几m到大约1km)获得的两个相位相干的雷达影像,将两影像配合起来,以产生干涉条纹,已知基线长和姿态,便可得出地形三维信息的技术.影像可由同一合成孔径雷达(SAR)两次在目标上空通过(复通过)获得,既可由同一平台上两根分开的天线获得,也可由在串翼式飞机上工作的两独立的雷达获得.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GPS气象学的若干研究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PS气象学是一门新的交叉学科。本文介绍了GPS气象学基本原理、特点和分类,以及国内外GPS气象学的研究和应用方面的若干进展。  相似文献   

16.
利用GPS/MET与CHAMP掩星资料反演地球中性大气参数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Abel积分反演算法 ,在干大气模式下 ,分别针对GPS/MET与CHAMP特定掩星事件的Level2数据进行处理 ,得到了相应的折射指数与大气参数廓线。分别将反演结果与UCAR和GFZ公布的结果进行比较 ,证明了反演算法的正确性与通用性。分析了两个温度反演结果都存在系统误差和CHAMP温度反演结果误差较大的原因 ,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利用了武汉CORS网及周边多个IGS跟踪站的观测数据,模拟了一个近实时GPS气象监测系统,完善了GPS水汽反演数据处理策略。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和GPS定位技术的发展以及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GPS车辆定位监控系统已在智能交通、物流管理及特种车辆的监控调度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嵌入式技术的不断研究和发展,嵌入式技术已应用到很多方面,其技术变得越来越成熟,其成本在不断降低.本文通过对GPRS特点简介,对GPRS车载定位网络服务系统结构及嵌入式GPS/GPRS车载定位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组合GPS和VLBI数据建立板块运动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GPS和VLBI的组合数据,解算了北美、欧亚、太平洋等12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欧拉矢量,得到了实测的板块运动模型GVM1。与地学模型(NUVEL1A)的比较指出,GVM1大体上与地学模型一致;EURANOAM的极位置与NUVEL1A的相应极比较接近,旋转速率略微偏大;澳大利亚板块在最近几年内是稳定的;太平洋板块与其他板块对的极位置与地学模型较为接近,这表明多种技术的组合数据提高了板块运动模型建立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北京全球定位系统(GPS)综合网的建设,以及地基GPS水汽反演技术的不断成熟,建立实时GPS数据下载和水汽自动处理系统,可提供气象科学研究所需的数据资料,为地基GPS气象学的业务化提供技术支持。本文介绍地基GPS反演水汽的基本原理及北京市GPS综合网的水汽含量自动处理系统,并利用该系统对2004年7月10日北京的一次强降水过程的大气水汽含量进行了反演。结果表明:在暴雨发生前3~4小时左右,GPS测量的气柱水汽含量在两小时内突增了6-7mm,很好地预示了其后的降水过程。可见该系统反演的全天候大气水汽场,可为准确监测和预报突发性强降水提供有意义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