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海表面温度数据和海面高度异常数据,采用矢量几何法提取南海的中尺度涡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从海表面温度和海面高度异常数据都可以提取涡旋,两者的提取能力差异很小。由海表面温度数据可以提取较小尺度的涡旋,但跟踪涡旋时存在不稳定性;由海面高度异常数据虽然不能检测到较小尺度的涡旋,但跟踪涡旋相对稳定。两种数据所提取涡旋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合理有效地分析和挖掘海洋涡旋移动数据中的规律和模式,本文以基于空间交互性流聚类的区域化方法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海洋涡旋移动特征的网格区域化方法。该方法以网格为统计单元,对涡旋移动数据进行组织,通过图论模型构建海洋涡旋的移动网络图,然后采用基于平均邻接的层次聚类和基于模块度的划分2个步骤,实现涡旋移动特征的区域划分。基于该算法,对1992-2011年中国南海海洋涡旋移动数据进行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南海海洋涡旋按照其移动频繁性特征可分为越南东南部(R1)、越南东部-巴拉望岛(R2)、南海北部(R3)3个区域。其中,R1区域包含了南海西南部深海盆地区的涡旋活跃条带;R2区域体现了南海中部涡旋向西移动的活动规律;R3区域则包含了南海北部东北-西南走向条带。3个区域内冷涡和暖涡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R1和R3区域冷暖涡变化相似,暖涡在夏秋季移动最多,冬季最少,而冷涡则相反,夏秋季移动最少,随后逐渐增加,并在春季达到峰值;R2区域暖涡在春季移动最多,而冷涡在夏冬移动最多,春秋移动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涡旋初始化对T639L60模式热带气旋路径预报的影响程度,以1002号台风康森为个例进行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在涡旋初始化中采用新的初始涡旋形成技术,能减小TC路径预报误差;从初始涡旋形成方案中通过改变七级风半径、涡旋外围尺度半径大小参数和有无进行涡旋强度调整方案进行敏感性试验,得到TC路径的预报对TC涡旋外围半径和TC强度较敏感,其路径会因涡旋外围半径大小和其强度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4.
台风及命名     
《山东国土资源》2005,21(9):83-83
台风是指发生在西北太平洋和南中国海的强烈的热带气旋(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强烈天气系统),也是在大气中绕着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转的,同时又向前移动的空气涡旋。它在北半球作逆时针方向转动,在南半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气象学上将大气中的涡旋称为气旋.因为台.风这种大气中的涡旋产生在热带洋面,所以称为热带气旋。在热带海洋上发生的热带气旋,其强度差异很大。当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小于8级时称为热带低压,8级和9级风力的称为热带风暴,10级和11级风力的称为强热带风暴,只有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到12级的热带气旋才称为台风。  相似文献   

5.
利用磁静日时序叠加方法和FFT频谱分析方法对红池坝地电场观测资料进行逐月处理,并与巫山建坪台地磁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红池坝地电场静日变化特征;计算红池坝台站磁暴期间产生的感应电场,与地电场观测数据对比,分析地电暴的特征。结果表明,静日随着月份的变化,相位发生变化,与巫山建坪地磁Sq变化一致;1月、2月、11月、12月的地电场日变幅明显小于其他月份;地电场显著周期成分与磁静日地磁场相同,并且通过周期成分的逐月对比分析得到,地电场与地磁D分量的不同周期成分的频谱值随时间的变化基本一致;某一方向的地电暴与该垂直方向的磁暴和该地区的电性结构有关;地电暴观测值与地磁感应电流计算值呈线性关系;地电暴变化与K值呈指数关系。  相似文献   

6.
水溶液是金属硫化矿产生氧化-还原反应、扩散电场、过滤电场的必要条件。地球处于太阳系中,在日月星球的作用下形成日潮、月潮、电磁潮。于是在含水断裂破碎带上方和不同岩性的接触界而上方可观测到自然电场变化场(),它是示水的新年数,既可用于寻找地下水资源,亦可用于矿产勘察,也可用于水文地质工程。应用较为广泛。  相似文献   

7.
浮标在运动过程中如果受到涡旋的影响,会回到之前某一时刻所在的位置,其轨迹中就会出现环状结构,故提取浮标轨迹中的环状结构,就可识别涡旋。鉴此,本文针对ALIS(A Simple Automated Loop Identifying Scheme)算法忽略了这一环状结构中出现的“复杂结构”之不足予以改进,提出了基于浮标轨迹回环结构的涡旋及其移动轨迹提取算法AILIS(An Improved Automated Loop Identifying Scheme)算法。其通过判断环状结构中的轨迹片段是否有自相交对“复杂结构”进行处理,使提取结果更加完善;在此基础上,该算法通过判断涡旋瞬时状态的相似性,可追踪涡旋的部分移动轨迹。本文通过与ALIS算法及其他相关算法结果的对比,并使用SLA数据及HD(Hybrid Detection)、HT(Hybrid Tracking)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能得到更多的海洋涡旋的瞬时状态和移动轨迹,为获取涡旋的物理参数提供重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运用简单的动力学方程,考察了旋转运动和辐合运动的初值问题,由此探讨了天气系统(尤其是涡旋系统)运动的可预报时限。对于天气尺度系统,确定性可预报时限约2~5天;对于107m量级天气系统,可预报时限约10多天;对于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可预报时限约1天。其结果同Smagorinsky等、Fraedrich等的结论基本一致。讨论还发现,在不同外部参数条件下,涡旋运动可预报性是有差异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1993-2017年南海中尺度涡的空间分布、季节变化、移动速度等特征。【方法】根据AVISO提供的地转流数据,应用Nencioli等人提出的涡旋识别算法。【结果】南海中尺度涡主要分布在南海东北部和越南东部海域,冬(夏)季有利于(反)气旋涡产生,中尺度涡以2.0~9.0cm/s的速度向西传播。【结论】南海气旋涡与反气旋逐年生成个数与ENSO事件相关,在1993-2007年期间,强(温和)厄尔尼诺年气旋涡生成数大于反气旋,弱(温和)拉尼娜年反气旋生成数大于气旋涡。2008-2017年,强厄尔尼诺年气旋涡生成数大于反气旋,温和拉尼娜年反气旋生成数小于气旋涡。在涡旋的生命周期内,涡旋半径与移动速度变化趋势相反。复杂海底地形会阻碍涡旋的传播。  相似文献   

10.
基于大气电场与闪电资料的雷电临近预警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气电场仪进行雷电预警误报率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多站大气电场仪组网观测地面电场,并结合闪电定位系统的观测进行雷电预警的方法。该方法结合了大气电场仪与闪电定位仪的优点,利用电场强度阈值和闪电发生的距离阈值,得出雷电预警等级的方法。采用此方法可以降低仅用电场强度来预警所造成的误报率,并能估计出雷暴的移动方向。经检验,此方法TS评分为0.73,漏报率为0.21,空报率为0.09。此算法对于由远及近的雷电活动,或者距离很近的雷电活动有较高的预警准确率。算法对10km内的强雷暴预警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大功率的激电测深法在寻找焦家式深部金矿中取得了大量的资料,由多次去除极化单元场的原理对导出大功率激电测深资料进行消除浅部强激电干扰异常,从而突出了深部矿床的激电异常,并利用处理后的激电测深曲线,定量求取了深部金矿蚀变矿化带的顶界面埋深。认为当供电极距达到一定值时,极化电场仍然会反映到地表,因此该方法可以寻找焦家式破碎带蚀变岩型的深部金矿床。  相似文献   

12.
A novel sensor for ocean electric field testing has been fabricated by polyacrylonitrile-based on carbon fibers with electro-chemical oxidation.The surface profil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rbon fibers were characteri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a and contact angle.Cyclic voltammetry and Tafel curves have been used to study its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s.Two identical electrodes in sea water as the electric field sensor will swiftly respond to applied electric field which causes positive and negative ions to move in opposite direction,resulting in a electric potential difference(ΔE).Test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offset potential is typically below 1 m V with a drift of 60-170μVd^-1.Typical self noise level is 1.07 nV√Hz1/2@1 Hz.The electric field response indicates that the modified electrode pair shows better response to AC sine signal of amplitude and frequency(5 mV and 1 mHz)respectively than its blank.The electric field response model of the modified electrodes is creatively presented according to its electric double layer capacitance and Faraday pseudo-capacitance.Many advantages of the carbon fiber electric field electrode will make it have potential application prospect.  相似文献   

13.
采用最大熵谱(MEM)分析法,计算河北省内昌黎、兴济、新乐、阳原、肥乡、大柏舍6个大地电场台站的数据,结合地磁场数据分析河北省内各台电场数据的谱成分特征。结果表明,河北省各台大地电场周期主要是以12 h半日波成分为主,24 h、8 h周期成分明显;磁暴时其谱值高于静日变化谱值;电场日变化主要周期成分来自外空间电流体系的变化。结果基本揭示了河北省内电场观测的背景谱成分特征,为电场数据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EFFECT OF ELECTRIC FERTILIZER ON SOIL PROPERTIE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Electric fertilizer, i. e. exerting electric field on plants during growing season instead of chemical fertilizer, is a kind of physical fertilizer, and the third kind of fertilizer with developmental prospect after inorganic fertilizer and organic fertilizer. For the purpose of studying the changes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soil after exerting electric field, five treatments with different applications of chemical fertilizer were arranged on the black soil in Yushu City of Jilin Province by randomized block method, and electric field was exerted on plants every ten days during the growing season. Through sample analysis the paper arrives at following conclusions: 1) Exerting electric field can make soil‘s granular structure increase, bulk density decrease, moisture capacity increase,thus improving the perviousness of soil. 2) Exerting electric field can make microorganism‘s number increase and activity strengthen, thus activating nutrient and increasing organic matter content. 3) Exerting electric field with 0.1A medium has the best effect. So the chemical fertilizer can be saved. Therefore, we can say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electric fertilizer is favorable for decreasing chemical poison, improving soil, relaxing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supply and demand of chemical fertilizer, and decreasing production cost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分布在天津市宝坻区和廊坊市永清县的2个观测台站在2021-04-16河北滦州MS4.3地震前均观测到大气电场异常。宝坻站监测到过境云与地质活动混合型电场异常信号;永清站监测到湾型持续电场异常信号,属于典型的临震前小时尺度先兆信号,其幅度和持续时间均明显高于宝坻站的异常电场信号。对比电场异常期间2个台站的气象活动和空间天气活动发现,虽然2台站电场异常信号的表现方式不同,但背景变化中均隐含大型地质活动信号。分析结果表明,未来可通过分析多源活动导致的空间静电演变过程,形成有效的识别方法,在一定的气象活动范围内,从大气静电监测数据中提取中等以上强度地震的前兆信息。  相似文献   

16.
突发钠层(Sporadic Sodium Layer,Nas)是中高层大气金属层最为显著的一种现象,其发生机制 目前尚无定论.突发E层(Sporadic E layer,Es)是等离子体密度异常增大的薄层,被认为与Nas密切相关.为进一步研究Nas及Es事件之间相关性及影响因素,利用中国科学院"子午工程"2010~20...  相似文献   

17.
东风金矿床位于玲珑金矿田内,受招(远)-平(度)断裂下盘次级构造控制。中浅部多以石英脉型为主,深部已渐变为蚀变岩型金矿。该文在系统收集、分析以往矿区勘查开发资料基础上,运用井中激电、测井和构造叠加晕研究,首次建立了东风金矿床构造叠加晕理想模式图,圈定物化探异常区。并利用钻孔对少量异常区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物化探异常区与实际见矿位置较吻合,预示该区深部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8.
讨论关于回转椭球静态场求解的一般方法,借助回转椭圆坐标系,静态场问题的一般解可以用实宗量和虚宗量勒让德函数以及余弦函数形式表出,使得结果更为简明和系统化。所得结果可以直接应用到椭球导体电场、尖端效应、介质椭球极化以至双极化雷达测量降水问题等,具有相当具体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