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城镇土地利用潜力评价——以广州市天河区为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我国城镇土地利用从外延扩展走向内涵挖潜、从粗放扩张转向集约利用的时代背景下,开展城镇土地利用潜力评价是实现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前提.通过对现有研究的剖析,提出城镇土地利用潜力的概念,明晰城镇土地利用潜力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影响城镇土地利用潜力的因素,构建城镇土地利用潜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基于GIS建立一套城镇土地利用潜力评价的技术方法、流程和评价模型.以广州市天河区为例,对其土地利用潜力进行了系统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天河区345个评价单元中,适度利用、过度利用、低度利用和不均衡利用等4种潜力类型的土地单元个数分别占总评价单元的44.9%,15.9%,35.7%和3.5%,可供挖掘的潜力很大,并基于评价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通过对广州市天河区城镇土地利用潜力的评价,不仅为天河区的城市建设和土地利用提供依据,也为城镇土地利用潜力评价的推广和应用提供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2.
北京城市功能区土地利用协调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利用与经济、社会和生态密切相关。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来反映北京市城市土地利用状况,并设计了土地利用协调度模拟模型。模拟结果显示:北京市土地利用系统整体比较协调,经济效益系统的协调度高而社会、环境效益系统协调度不够;考察各城市功能区,经济效益系统协调度不相上下,但社会效益系统、环境效益系统协调度差别较大。利用协调度模型对城市土地利用进行综合评价,有利于制定有针对性的合理利用城市土地的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广州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及其潜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龚建周  刘彦随  张灵 《地理学报》2010,65(11):1391-1400
基于广州市土地利用结构、地区经济、生态与社会特点,结合广州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对广州市域土地利用结构进行生态经济效益-自然生态效益导向的多目标优化配置研究。结果表明:对广州市土地利用数量结构进行调整,一定时间内能够满足地区可持续发展;但是,土地仍然承担着巨大的压力,焦点是建设用地和农用地之间的数量转变,以耕地为主,也包括对未利用土地的利用;土地利用潜力度模型结果显示,通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土地系统的协调度增大而潜力度减小:在生态经济效益目标下,潜力度分别为0.628~0.661,0.372~0.339;在自然生态效益目标下,分别为0.531~0.782,0.469~0.218,表明土地利用系统将趋于更高的协调状态,而其数量结构优化配置的潜力减小,优化各产业部门内部土地资源结构及其空间布局,将是广州市土地资源高效集约利用和进一步挖潜的主导方向。  相似文献   

4.
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与案例研究   总被引:59,自引:5,他引:54  
王雨晴  宋戈 《地理科学》2006,26(6):743-748
土地利用效益是衡量土地利用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个方面着手,建立城市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改进熵值法来确定各指标权重,构建土地利用效益的协调度评价模型,以量化方式评价全国14个大城市的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的变化趋势,评价的结果与现实情况吻合,表明协调度函数模型可操作性强,可信度高,不失为一种评价城市土地利用效益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基于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将城市群解析为由经济、社会、生态等子系统集成的复合系统,以长株潭城市群为对象,探讨国家“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获批成立以来长株潭城市群经济-社会-生态协同发展水平的演化特征并探寻其提升路径。结果表明:1)从城市群尺度看,2007—2019年长株潭城市群经济、社会、生态子系统有序度总体呈提升趋势,复合系统协同度由轻度失调走向中度协同;2)从城市尺度看,长沙市、株洲市已实现中度协同,湘潭市仍为轻度协同,研究期内长沙市复合系统协同度持续强化、株洲市与湘潭市相对弱化;3)长株潭城市群协同发展目前存在两大问题,一方面城市群总体协同水平偏低、社会-生态子系统变化缓慢,主要制约序参量为基础设施和环境治理;另一方面城市间协同水平存在明显差距,主要制约序参量为经济规模、发展质量、产业结构和污染排放;4)长株潭城市群协同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在城市群尺度下需合理制定各子系统有序发展与协同目标,健全城市群财政及公共事务统筹管理机制;在城市尺度下各城市应补足短板、提升发展能级,不断完善城市间互动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6.
基于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信息熵、均衡度和优势度,对1999~2012年间西宁市主城区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4年间西宁市主城区建设用地面积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城市空间不断扩大;同时西宁市主城区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在不断调整,并逐渐趋于合理化;西宁市主城区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均衡度总体处于波动式下降态势,优势度处于波动式上升状态,表明西宁市主城区城市土地利用系统朝相对有序状态进行演变。  相似文献   

7.
基于2011年和2016年两期土地利用变更数据,结合城市总体规划,构建了由交通设施、市政设施、公用设施和景观度4个方面16个评价因子组成的土地储备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分别计算居住、商服和工业等主要经营性用地在4个方面的权重,测算福建宁德主城区土地整体收储潜力。在此基础上,采用等扇分区法分析2011—2016年宁德主城区各个方向建设用地扩张情况,并根据8个方向的扩张强度对土地收储潜力进行修正。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土地收储的主要方向位于东北方向,与近年来城市向东南方向发展的规划并不一致;②采用不同方向的城市扩张强度系数表征产业发展的态势,以此对土地收储潜力进行修正后,研究区未来收储布局的重点区域为蕉南与蕉北街道的老城区和漳湾片区,其次为城市东部的三都澳新区,与主城区实际发展情况基本一致;③通过科学制定土地收储计划,可以有效协调好中等城市的产城融合,引导城市科学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城市化与土地集约利用耦合协调发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土地集约利用能够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而城市化水平又影响着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两者的耦合协调程度是影响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对甘肃省12个地级市进行实证研究,构建城市化与土地集约利用的耦合协调发展度模型,定量评价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并且利用地理空间分析工具进行空间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多数市已经从拮抗期过渡到磨合期,但是还没有进入协调期,说明甘肃省城市化与土地集约利用之间还未完全达到完全协调发展的程度;甘肃省城市化与土地集约利用的耦合协调发展度普遍较低,从2003年开始呈现出逐年扩张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基于脆弱性与耦合度之间的内在联系——低耦合度意味着高脆弱性和不协调性,没有或低脆弱性则意味着高耦合度和协调度,从脆弱性的视角剖析矿业城市人地耦合系统的内部诸要素及其结构特征。通过构建脆弱性评价指标,借助物理学中的容量模型,选取中国第一个资源枯竭经济转型试点城市——阜新市为样本城市,进行矿业城市人地耦合系统的时序动态耦合度评价。评价结果表明:(1)从各子系统的序参量来看,系统内部结构整体上呈现出一种向协调、可持续发展方向演变的趋势,且有着明显的阶段性,大体可分为4个阶段,同时也体现了一种经济主宰社会、生态环境发展的内在关联;(2)从各子系统间的耦合度来看,整体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并由前期拮抗、低水平的耦合阶段向磨合、高水平耦合阶段转变,但整体水平偏低,在耦合时序变化中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与子系统的序参量变化阶段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刘浩  张毅  郑文升 《地理研究》2011,30(10):1805-1817
处于城市化不同发展水平的城市,其土地集约利用的利用强度、利用形式与利用类型存在显著差异,城市土地利用最佳集约度与城市化水平密切相关,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可有效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基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的交互耦合作用机制,本文构建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度模型,定量评价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的耦合协...  相似文献   

11.
模拟退火算法用于产生城市土地空间布局方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新生  姜友华 《地理研究》2004,23(6):727-735
本文发展了一种模拟退火算法辅助产生城市土地空间布局方案。首先建立了城市土地空间配置问题的数学模型 ,目标函数是最小化土地开发费用、最大化不同功能地块间的空间协调性。由于问题存在的诸多空间约束条件使得可行的土地利用布局方案的搜寻过程变得十分缓慢 ,采用了将一些空间约束条件结合到目标函数中的方法 ,如结合了距离约束、方向约束、相同土地利用单元的邻近约束和地块形状的紧凑约束等约束条件。应用于湖南省长沙市暮云工业区用地规划的结果表明 ,模拟退火算法是一种辅助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有用的、有潜力的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及其溢出效应与影响因素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王良健  李辉  石川 《地理学报》2015,70(11):1788-1799
基于C-D函数剔除城市经济非期望产出构建随机生产函数模型,以地均投入产出技术效率表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采用2003-2012年282个地级以上市面板数据测算了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并建立空间滞后计量模型分析了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溢出效应与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结果表明:① 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有所提升,且存在明显的空间特征与区域差异。空间特征显示,效率较高的城市主要集中在珠三角、湖南、湖北、河南南部、安徽东部、山东与江苏交界处。区域差异显示,中部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最高而东北地区最低,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增速最快而西南地区较低且增速最慢;② 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存在显著为正的溢出效应,其中在中部、东北、西北地区较高,而在西南地区最低;③ 影响因素在各区域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作用存在明显差异,有必要采取具有区域针对性的措施提升城市土地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3.
以唐山市中心区土地利用为例,在分析研究区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综合研究影响城市土地利用潜力的因素,设计了评价流程,构建了土地利用潜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结果显示,中心区总面积11 479.27hm2,其中无容量土地、容量完全损失土地、未利用的土地、低度利用的土地、合理利用的土地、过度利用的土地6种潜力类型的土地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27.86%,6.43%,5.69%,23.64%,28.62%,7.76%,土地利用率偏低,有很大的挖潜空间。通过对唐山市中心区城市土地利用潜力的评价,不仅为中心区的城市建设和土地利用提供依据,也为城市土地利用潜力评价的推广和应用提供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的不断深入使城市下垫面发生改变,自然景观的大幅减少与人工建筑的大规模增加,给城市气候与环境带来了巨大影响。城市环境气候图作为分析与调控城市环境气候、评估城市环境气候状况的工具与平台,拓展了城市气候信息在城市规划与发展中的应用。针对目前中国华南地区城市环境气候研究缺乏多要素图层、多技术方法综合分析的现状,充分考虑到不同要素对环境气候影响程度的差异,论文结合已有的城市环境气候图的编制方法,选择典型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的广州市为研究区域,构建了多环境要素、多评估时段、多技术方法的复杂下垫面城市环境气候图系统,利用专业气象插值、遥感反演、GIS空间分析等多种技术手段,对广州市空气质量、热负荷与通风潜力进行分析评估。结果表明:广州空气质量和热负荷具有明显的季节和空间差异性,通风潜力的空间差异性明显而季节变化微弱。通过进一步叠加分析各环境要素,将广州环境气候划分为7种类型,其中最适宜类型主要分布于北部山区林地与城间耕地,最不适宜类型位于天河、越秀、荔湾的城市核心区以及白云、增城的工业密集区,形成“北优南劣”的环境气候空间格局。最后,以环境气候分析结果为基础,提出各气候类型所在区域的简要规划措施,为广州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建议与建设方向。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广州市区TM遥感影像数据的处理,提取该区地表亮温和NDVI数据,对广州市的热岛效应进行初步研究,经过研究得到:(1)高亮温地区包括:荔湾区、越秀区和海珠区等老城区、广州火车站附近铁路沿线和白云机场一带、天河客运站附近和天源路两侧以及黄埔大道和珠江沿线附近;(2)广州市城区(包括市中心商业区、居民生活区、外围工厂区)整体上为热岛群,郊区农村则多以绿色为背景;(3)从市中心向外亮温呈降低趋势,但城市热岛内部有丰富的细部变化特征;(4)局部热岛强峰并不出现在广州市中心,而是同工厂的空间分布有关。  相似文献   

16.
在城市历史街区经济发展与空间演变的过程中,文化创意产业的进入为城市更新与历史街区的转型提供了新思路。研究使用定性系统动力学方法,通过质性数据构建因果循环图,对珠海北山社区的空间再生产过程进行分析,最终得到由5个正反馈回路与1个负反馈回路构成的空间生产动力机制,并得出以下结论:① 政府对城中村的规划改造与居民的空间让渡是北山空间再生产的开端;② 文化企业家的进入创造了新的空间主体与社会关系,对历史建筑空间进行了更新与再利用,打造了新兴文化创意空间;③ 游客的多元化旅游感知与媒体传播对北山进行了信息再生产;④ 空间主体的多元化构建了北山多重属性相互交融的空间,复杂并趋于稳定,各个利益主体在博弈与妥协中达到相对平衡。在回路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将“资本三重循环”理论与系统动力学模型相结合对北山社区的空间再生产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本研究为历史街区的发展转型机制提供具有系统预见性的新工具,并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In recent decades, the cellular automata model, among the urban development prediction models, has been applied considerably. Studies show that the output of conventional cellular automata models is sensitive to cell size and neighborhood structure, and varies with changes in the size of these parameters. To solve this problem, vector-based cellular automata models have been introduced which have overcome the mentioned limitations and presented better result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present a parcel-based cellular automata (ParCA) model for simulating urban growth under planning policies. In this model, undeveloped areas are first subdivided into smaller parcels, based on some geometric parameters; then, neighborhood effect of parcels is defined in a radial structure, based on a weighted function of distance, area, land-use, and service level of irregular cadastral parcels. After that, neighborhood effect is evaluated using three components, including compactness, dependency and compatibility. The presented model was implemented and analyzed using data from municipal region 22 of Tehran. The obtained results indicated the high ability of ParCA model in allocating various land-uses to parcels in the appropriateness of the layout of different land-uses. This model can be used in decision-making and urban land-use planning activities, since it provides the possibility of allocating different urban land-use types and assessing different urban-growth scenarios.  相似文献   

18.
Urban growth and population growth are used in numerous models to determine their potential impacts on both the natural and the socio-economic systems. Cellular automata (CA) land-use models became popular for urban growth modelling since they predict spatial interactions between different land uses in an explicit and straightforward manner. A common deficiency of land-use models is that they only deal with abstract categories, while in reality, several activities are often hosted at one location (e.g. population, employment, agricultural yield, nature…). Recently, a multiple activity-based variable grid CA model was proposed to represent several urban activities (population and economic activities) within single model cells. The distance-decay influence rules of the model included both short- and long-distance interactions, but all distances between cells were simply Euclidean distances. The geometry of the real transportation system, as well as its interrelations with the evolving activities, were therefore not taken into account. To improve this particular model, we make the influence rules functions of time travelled on the transportation system. Specifically, the new algorithm computes and stores all travel times needed for the variable grid CA. This approach provides fast run times, and it has a higher resolution and more easily modified parameters than the alternative approach of coupling the activity-based CA model to an external transportation model. This paper presents results from one Euclidean scenario and four different transport network scenarios to show the effects on land-use and activity change in an application to Belgium. The approach can add value to urban scenario analysi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port- and activity-related spatial indicators, and constitutes a general improvement of the activity-based CA mode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