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邢华 《地理教学》2011,(20):31-31
“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儿乎所有的生命都依赖水维持,我们人类也不例外。离开了水,我们人类就失去了赖于生存的条件,水于我们的生命而苦是如此重要。  相似文献   

2.
潘翠花 《地理教学》2010,(14):34-36
了解上海即将迎来世博会。作为东道主应该自觉养成爱水节水护水的文明好习惯,并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知道水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知道保护水资源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3.
陆地生态系统碳- 水耦合机制初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和水循环是当前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大量的研究已经表明两者之间具有密切的 耦合作用。但是目前对于两者的耦合关系和耦合机制还缺乏系统的分析和总结。本文在综合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 陆地生态系统碳- 水耦合的基本过程和基本作用机制作了概括。我们认为陆地生态系统碳- 水耦合过程共包括土 壤- 植被节点、植被- 大气节点(气孔节点)、土壤- 大气节点和生化节点4 个碳- 水耦合节点。碳- 水间的生化反应、气 孔对光合- 蒸腾的共同控制和优化调控作用、生态系统对碳、水循环的同向驱动机制分别是陆地生态系统碳- 水耦 合的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和生态学基础,共同构成了碳- 水耦合的基本作用机制。我们还用水分利用效率(WUE) 概念对碳- 水耦合过程中的碳/水耦合比例关系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和水循环是当前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大量的研究已经表明两者之间具有密切的耦合作用。但是目前对于两者的耦合关系和耦合机制还缺乏系统的分析和总结。本文在综合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水耦合的基本过程和基本作用机制作了概括。我们认为陆地生态系统碳-水耦合过程共包括土壤-植被节点、植被-大气节点(气孔节点)、土壤-大气节点和生化节点4个碳-水耦合节点。碳-水间的生化反应、气孔对光合-蒸腾的共同控制和优化调控作用、生态系统对碳、水循环的同向驱动机制分别是陆地生态系统碳-水耦合的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和生态学基础,共同构成了碳-水耦合的基本作用机制。我们还用水分利用效率(WUE)概念对碳-水耦合过程中的碳/水耦合比例关系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太湖夜航     
按计划,傍晚,我们考察团将挥手告别到处环绕着温情似水的吴锡,前往术杭州观光。 从吴锡到杭州,水陆空立体水交通条条大路通罗马,而我们却选择了水,选择了由京杭大运河进入太湖,然后横渡太湖抵达杭州的路线。 告别晚餐后,我们便来到了吴锡客航码头。此时正是下午五时。离开船的时间还有整整30分钟。码头上包括我们乖坐的“虎跑轮”在内,一共三艘客船首尾相衔,静侯起锚。 七月的南方,天气热情得近乎离  相似文献   

6.
华愉奕 《地理教学》2010,(22):36-36
一、活动背景 水是人类和一切生物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水资源和环境不仅是紧密相联并互为因果的,而且水对大自然的健康运行十分关键。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良好的水环境就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而这恰恰是人类赖以生存、延续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在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中,人与水的相依共存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现在我们的水资源越来越少,水质量越来越差,严重威胁着我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7.
邵益民 《地理教学》2010,(14):33-34
上海地处江南水乡,到处都有水,因此,在小学生的头脑中很难形成水的危机意识。在开展“长江水学校”项目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如果在课堂教学之外适当开展一些实践活动,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爿兴趣,从而进一步提高“水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地理教学》2010,(2):64-64
“确实,真的,我们找到了水,”美国航天局科学家安东尼·科拉普雷特13日说,“而且不是一星半点,是惊人的数量。”  相似文献   

9.
《地理教学》2010,(6):32-32
水是生命。 地球上的水诞生于十亿多年前。所有动植物的生命都靠水来维持,我们自己的生命也是如此。离开了水,我们须臾不能存活。我们用它来维持生存、清洁,发展农业、工业和能源,消除贫困与疾病,进行娱乐和休闲,甚至陶冶性情。  相似文献   

10.
水是地球上宝贵的资源,保护水资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未来社会的主体是青少年,保护地球水资源,最好的方法就是从开展青少年的教育开始,提高少年儿童对水环境的保护及对水资源的节约利用意识。依托长江水学校的项目,设计一系列的爱水教育活动,从实际的教学及生活中渗透爱水观念,让爱水节水成为一种生活习惯,甚至成为一种时尚理念。  相似文献   

11.
《地理教学》2011,(8):34-34
《沙漠清泉》上海三烈中学 鲍炳佳 鲍炳佳:水是宝贵的,我们要保护水资源,要节约用水。我们生长在长江口的学生是幸运的,但是身处沙漠地的人们水是严重紧缺的。发明一种可以生出水来并能储存起来的植物哪该多好啊!我就设想出一种带风能并能储水的沙漠植物来提醒大家一起保护水资源。  相似文献   

12.
在贵州省古代夜郎国境内,有一处迷人的景区——天星桥。千百年来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近年才被发现。这里石笋密集,植被茂盛,水到景成,“有水总成瀑,有石总成根”,游人到此,莫不为之倾倒。 天然盆景区我们由入口首先进入了天星  相似文献   

13.
世界湿地日     
1996年《湿地公约》常务委员会第19次会议决定,从1997年起,将每年的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因此,如今我们已度过了10个世界湿地日。每年的湿地日都有一个主题,历年的湿地日主题是:1997年1998年湿地的价值与人类对湿地的利用水与湿地1999年2000年人与湿地珍惜我们共有的国际重要湿地2001年2002年湿地世界——一个等待发现的世界湿地:水、生命和文化2003年2004年没有湿地就没有水从高山到大海,湿地在为我们服务2005年2006年湿地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湿地与减贫2006年3月第2卷第世界湿地日…  相似文献   

14.
戴剑 《地理教学》2012,(20):29-30
2011年3月,上海市普陀区青少年中心作为一所校外教育机构有幸成为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施华洛世奇和香格里拉可持续社区学会共同发起的"长江水学校"大家庭中的一员。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们围绕保护水资源的教育主题,共开展了九大主题活动,吸引了近万名师生参与"长江水学校"项目活动。2012年6月,上海市普陀区青少年中心少儿活动区域的改造工程在  相似文献   

15.
《地理教学》2010,(6):33-33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在过去的三十年中,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同时,中国的生态也面临巨大压力。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国向何处去,举世瞩目。对此,长江水学校项目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参与的平台。  相似文献   

16.
水在自然界中不停地运动着,形成水循环。水循环过程中由于水的处境不同,运动规律也就不同。通常根据水的不同处境把它分为空气中水、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四种,简称四水。研究这四水的相互转化关系,对水资源评价、旱涝灾情预报、以及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都有重要意义。 关于大范围的四水转化关系(或略去土壤水称为三水转化)。已有许多研究成果,而平原农田中的四水转化,目前还研究不多,特别在河南省。鉴于此,将我们在河南省周口市搬口水文试验站取得的资料,加以整理分析,做为对黄淮海平原农田中四水转化的初步探讨,供有关部门参考,并请指正。 二、搬口水文试验站资料分析  相似文献   

17.
在地球上,所有生命都要依赖水。作为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水不仅是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而且也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所不可或缺的。在全球总的水储量中,我们人类可用的淡水只占很小的部分(0.5%)在如此低的比例之下,淡水资源意义重大,它要满足加速增长的全球人口、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等的需求。它也日益成为现代社会赖以维系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18.
如何能在高三有限而宝贵的时间里,让学生高效复习,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呢?笔者想到了“木桶原理”。“木桶原理”告诉我们,一只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长的那条木板,  相似文献   

19.
陈中原 《地理教学》2001,(1):1-2,11
目前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制约因素是水,这已被很多科学家所认识。但是,目前西部开发中许多概念会与水资源发生矛盾,甚至冲突。人类文明的进化,实际上是一个水文明的过程。从古代到现代,人类社会始终离不开水的影响。古代文明的几大起源,无论是埃及的尼罗河文明、中国的黄河文明、南亚的印度河文明,都是在水的滋润下形成的,都是水的文明。离开了水,一切文明就会枯萎。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为重要的资本。所以,要到外星球寻找生命,首先就得找水;只要哪颗星球发现了水的踪迹,科学家们就会欣喜若狂,就会预测那里可能会有生命的存在,从而就有可能为我们的生活空间的扩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0.
水热反应是无机合成中的重要技术,介绍了水热反应的基本特点和类型,水热和溶剂热反应介质和反应装置,总结了水热和溶剂热合成程序。对近年来水热及溶剂热合成技术在无机合成中的应用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