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四川仁寿优产粮棉区土壤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土壤地球化学调查结果,研究了仁寿地区优产棉、粮等农作物生长环境的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区内元素分布与地质背景、地貌景观、土壤属性、人类活动等因素有关。土壤中营养元素产榔棉生长最优地质背景。研究评价结果为本区农业生产合理区划、种植、土壤改良、科学施肥等提供了重要的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金堂县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农业地质背景和地球化学背景特征是决定农作物适宜生长和农产品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区内土壤中微量元素的背景分布与优质脐橙分布区的对比研究,探讨农作物分布与化学元素分布的关系,可为农业规划及科学施肥提供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研究内容:地质背景、地球化学、矿物岩石 应用及土壤地质四个方面。 农业地地质背景系指与大农业相关的地质体 或岩石体和地质应力作用的特殊综合特征,对农 业普遍具有潜在资源作用。包括:地层岩石、构 造、地貌、沉积相、水文、矿物、地球化学、地 球物理、矿体电导率等地质背景。其中,对农业  相似文献   

4.
岩石、土壤、农作物关系浅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表土(土壤)、母质、岩石三者之间化学组成变化很小,土壤的化学组成完全继承了母质、岩石的特性。从不同地域作物生长品质的差异的大量事例表明岩石、土壤、农作物之间关系密切。土壤养分绝大部分来自岩石,研究土壤肥力,就必须研究生长土壤的岩石。农业地质学所面临的一个任务是研究土壤与围岩的关系,土壤与农作物的关系,其发展前景无限美好。  相似文献   

5.
这是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第一个农业地质研究项目,其研究成果已由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李正积等人撰写成书,名为《涪陵榨菜优质的原因》,四川科技出版社出版。 榨菜的原料习称菜头,即蔬菜品种的茎用荞菜变种。四年来,通过菜头的产量品质与地质背景的相关性研究,初步揭示出菜头种植区的两个动态平衡问题: 第一、土壤母岩→土壤→菜头的地球化学元素迁移聚积平衡系统; 第二、大气降水→岩石土壤水→菜头的生理水分供需平衡系统。  相似文献   

6.
区域地质调查中农业生态地质研究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山东临淄城幅、青州市幅及河北龙华镇幅、流常幅的1:5万区域地质调查开发农业生态地质研究,总结出应主要从基础地质调查、土壤地球化学调查、水文地质调查3个方面与农业生态结合。基础地质地貌条件控制着农业的布局、土壤的地球化学背景,且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生长环境、营养元素含量等;其中水文地质特征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开展农业地质背景综合研究方面 1.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在四川省政府统一组织下,配合农业部门,开展棉花生长的地质背景条件研究,查明川红色岩层蓬莱镇组砂、泥岩互层分布区最宜棉花生  相似文献   

8.
喀斯特农业生态环境钙镁补偿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高尚玉  毕坤 《贵州地质》1995,12(1):61-68
钙镁是农作物生长所需的主量元素,在喀斯特农业生态环境中钙镁的赋存、迁移、平衡能否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是一个研究很薄弱的问题。本文应用钙镁迁移转化的垂直剖面变化,阐述其自岩石、土层、农作物的赋存状况及供虎平衡关系,初步总结出碳酸盐岩富钙镁,土层贫钙镁。农作物需钙镁的生态特征,以所掌握的资料,提出该区缺钙镁的认识,并采取相应的补偿对策,改善缺钙镁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
云南乌蒙山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铅锌矿成矿带,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为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发挥遥感在区域地质矿产调查中的作用,利用SPOT6、ASTER、ETM+多源遥感数据,通过目视与计算机辅助相结合,提取调查区内岩石地层、地质构造、遥感蚀变信息等成矿地质背景信息,并依照区内已知典型矿床点的地质矿产遥感特征,分别建立起铅锌、铜、磷、煤等4个矿种的遥感找矿要素模型,同时圈定9个成矿远景预测区。取得的成果为下一步矿产地质勘查工作提供遥感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夹皮沟地区金矿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模式及成矿预测》项目由吉林省地质矿产局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所承担完成。于1991年3月29日,由吉林省地矿局科技处主持,聘请长春地质学院,吉林省地质情报研究所,吉林省地质矿产局等单位在长春召开了该项目评审会。与会专家、教授对该项目给予了很高评价,一致指出,该项目选题合理,针对性强,工作中运用了太古宙中深变质岩区岩石—地质构造事件法,比较客观地真实的反映了夹皮沟地区花岗—绿岩地体形成和发展演化历史。在地质构造研究方面,以综合信息分析与地质调查相结合,进一步确立了以会全栈为中心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着重阐述了微量元素是植物的必需营养元素,是植物体内酶的重要组成。对植物生长发育,减少病虫害,提高农作物产量与品质起着关键性作用。特别是植物的特需微量元素,不仅决定着植物生命活动中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而且还与某些农作物的轮作问题有一定关系。因此,从农业地质背景的角度,去研究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变化特征,对指导农作物生产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揭示重庆岩溶地质高背景区土壤-农作物系统中重金属的迁移累积特征,选择在重庆市南部典型岩溶区,系统地采集大宗农作物(水稻、玉米和红薯)及其耕层土壤84组,分析测定农作物及耕层土壤中重金属砷(As)、镉(Cd)、铬(Cr)、铜(Cu)、汞(Hg)、镍(Ni)、锌(Zn)含量及理化性质,采用地统计、生物富集因子及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等方法,开展重金属元素在重庆岩溶地质高背景地区土壤-农作物系统中累积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水稻田、玉米地和红薯地耕层土壤重金属平均含量均高于重庆市和全国表层土壤背景值,呈现不同程度的积累,其中Cd元素富集现象较为突出。依据GB 15618-2018和GB 2762-2017.耕层土壤种Cd超标率达41.59%,水稻、玉米和红薯中Cd超标率分别为5.89%、6.25%和5.56%,显示出岩溶地质高背景区虽然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总量高,但生物有效性较低。相关分析显示,土壤-农作物系统Cd等重金属含量主要受土壤pH、土壤质地和土壤中铁锰氧化物影响。  相似文献   

13.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地质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是研究地质环境对农作物生长、名特优农产品形成及中低产田改造等方面关系的科学。近几年来,我国农业地质发展较快,在分析母岩、土壤、地球化学元素、水分运移等方面,探讨地质环境对发展农业经济、加快...  相似文献   

14.
一、农业地质的基本概念及研究现状 从1980年以来,笔者在四川的支农实践中发现了地质背景对大农业的制约作用,特别是岩石、土壤、植(动)物系统具有连续多变的动态性规律,能揭示出地质背景的资源性价值及理论意义。因此摒弃了农业地质旧概念,试提出完全不同的新含义。 (一)农业地质含义由来及其特点 “农业地质”一词是19世纪中期欧洲地质学家法鲁(F. A. Fellow)和李希霍芬(F. V. Richthofen)等仅用于研究土壤形  相似文献   

15.
地层岩性是生态地质环境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查明不同岩性对生长在其上植物群落的影响,对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以江西赣州市相同地貌条件和气候条件下的岩石、土壤、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植被和土壤开展全面调查与采样分析,探索了岩石-土壤-植物群落间的对应关系。分析了不同成土母岩衍生的土壤在粒度组成、化学成分、物理性质等方面的特征,揭示了地质背景条件与植物群落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 ①成土母岩岩性、土壤质地、土壤pH值、土壤养分、土壤中主量和微量元素含量的差异是影响植物群落分布的重要因素; ②研究区各岩性区的土壤养分含量从高到低为变余杂砂岩区土壤>粉砂岩区土壤>砂砾岩区土壤>长石石英砂岩区土壤>花岗岩区土壤。  相似文献   

16.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本研究测定了江汉平原沙洋县东北部土壤、大气干湿沉降、灌溉水、肥料、岩石以及大宗农作物(水稻、小麦、大豆、油菜、玉米)中硒的含量,通过土壤硒元素平面、垂向分布特征,综合运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及相关因素贡献量统计,探讨研究区富硒土壤来源,并对土壤硒生物富集程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硒背景值为0.25 mg/kg,略低于江汉流域背景值和中国土壤(A层)背景值。R型因子分析结果显示,F1因子为反映土壤原始背景特征的元素组合,F2因子为反映土壤成土母质基本特征的元素组合,F3、F4因子为人类活动对土壤元素分布特征影响的元素组合。表层土壤硒元素平面特征和土壤元素组合特征皆显示其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受自然成因成土母质影响较大,硒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汉江冲积带内。典型土壤垂直剖面则揭示了汉江冲积带中土壤高硒区存在一定的外源输入,研究区表层土壤明显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但大气干湿沉降、灌溉水、肥料等的硒贡献量较低。农作物可食部分硒富集程度大小为:大豆>小麦>水稻>油菜>玉米,部分大豆出现了硒超富集现象。富硒农作物...  相似文献   

17.
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壤F分布及其与地氟病关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笔者结合珠江三角洲地区和中国土壤含F背景,研究了该区土壤F的含量特征、总体和典型区域的分布状况,对土壤类型、成土母质和土地利用类型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初步探讨了土壤F与地氟病的关系。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地区浅层、深层土壤F平均含量分别为510mg/kg和529mg/kg,其中海(陆)相第四纪松散层区的三角洲沉积潜育性水稻土、三角洲盐渍水稻土、基水地的F含量最高。6760km2的浅层土壤F高背景区广泛分布于平原区,东莞、新会、珠海局部呈现污染区;深层土壤F高背景区5504km2,而污染区都集中在邻海的珠海市高栏、三灶两岛。土壤F的富集在沉积物区明显与第四纪海陆、陆海交互相沉积物有关,在基岩区明显和花岗岩类有关,人类影响较强的土壤和水稻土及其盐渍化有利于F富集。区内地氟病分布于从化、增城、东莞郊区、南海、新会和恩平,病区均位于高F的地层岩石区和土壤高F区。土壤F高背景区生长的农作物F含量存在超标,且病区农作物F超标率和超标倍数大于非病区,表明土壤中F的生物有效量比例较高,土壤F已向农产品中迁移和富集,危及到农产品质量。高F的地质环境是造成本区土壤及其农作物F含量高的主要原因,成为地氟病发生的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18.
针对峨眉山玄武岩区土壤常见铜元素异常,利用云南省盐津县1:50 000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资料,开展铜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及环境风险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表层土壤铜元素异常带与峨眉山玄武岩组空间位置十分吻合,虽然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的土壤铜环境等级为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但区内灌溉水水质清洁,水稻、玉米和茶叶等农作物样品中铜元素含量均不超标。研究区表层土壤铜元素分布主要受成土母质和地质背景影响,暂无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19.
地质科学在我国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我国人口迅速增长,要保持农业特别是粮食生长持续稳步增长,除继续加强良种培育和推广先进栽培技术外,地质科学特别是农业地质的作用不可忽视。本文着重从农业生产的地质背景、地球化学、农用矿产资源等方面介绍了地质科学在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中的重要作用,产并对农业地质的工作阶段和工作内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调查项目工作进展综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汪庆华 《中国地质》2004,31(Z1):30-39
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调查是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合作开展的,旨在服务于浙江农业的基础性、战略性、应用性的区域地质调查工作.项目开展以来,通过土壤地球化学、农业地质背景、浅层地下水、农产品安全现状、农业产业结构和布局、主要特色农产品立地地质背景及海岸带地质环境的调查研究,在农业生态地质填图与土壤地质分类、农产品安全现状评价、名特优农产品适生地质环境建模、土壤元素时空演变、重金属在土壤-植物系统中迁移富集机理、污染元素同位素示踪技术应用、多参数综合地球化学制图方法及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技术和三维显示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新进展和新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