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吉林陨石中的球粒分为正常快速冷却和过冷冷却球粒两种。前一类球粒中的橄榄石和辉石的化学成份相对稳定,代表了平衡球粒陨石的特征。后一类球粒中的橄榄石和辉石不仅在总的化学成份上有别于前者,而且矿物本身成份不稳定,反映了平衡球粒陨石中存在着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2.
吉林陨石的岩石学、矿物学、化学组成及球粒结构的研究表明,陨石主要由橄榄石、古铜辉石、铁纹石、陨硫铁、斜长石及少量的铬铁矿、钛铁矿、斜古铜辉石、白磷钙矿及玻璃等近40种矿物组成。橄榄石(Fa18.7%)及古铜辉石(En81.8 Fs15.3 Wo2.9)的成分比较稳定。球粒比较发育,约占20%,但大多球粒的轮廓模糊,有的球粒与基质难以分辨,球粒结构类型多样,组成球粒和基质的矿物成分基本一致。按W.R.范施穆斯(VanSchmus)的分类,吉林陨石应属于H_5球粒陨石。根据同位素地质年龄的测定结果,吉  相似文献   

3.
南极格罗夫山普通球粒陨石的岩石学和矿物学特征及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南极格罗夫山地区回收的11个陨石均具有球粒结构,确定为普通球粒陨石。研究了这些陨石的岩相学特征和矿物化学特征,进行了化学群-岩石类型的划分。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11个普通球粒陨石中,4个为H群,6个为L群,1个为LL群。其中GRV 020010(LL3)和GRV 021481(H3)的两个陨石是稀少的、在我国尚末见过的非平衡普通球粒陨石。进行了陨石磁化率的测试,初步探讨了磁化率在陨石化学群分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近40年来陨石分类学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60-70年代,由根据陨石的矿物结构的分类方法发展为球粒陨石的化学一岩石学分类法和铁陨石的化学群分类法;70-80年代,提出了分异型陨石和未分异型陨石的概念,球粒陨石被认为是未分异型陨石,而其它陨石(铁陨石,石铁陨石和无球粒陨石)大多被划入分异型陨石,80-90年代以来,陨石氧同位素组成成为了陨石成因分类的一个主要依据,使陨石分类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成因分类阶段,作者对80-90年代以来新确立的R群,K小群,CR群和CK群球粒陨石,以及根据氧同位素划分出的原始型无球粒陨石系列:A-L无球粒陨石,Winonaites无球粒陨石和Brachinites无球粒陨石进行了介绍,笔者对陨石研究和陨石分类学的发展在估算地球整体成分,探讨地球成因和早期演化历史方面的重要意义进行了说明,并建议地球科学家应对陨石学和陨石分类的发展现状给以关注。  相似文献   

5.
王奎仁  钱让清 《现代地质》2001,15(2):168-174
详细地研究了亳县陨石中的主要标型特征。亳县陨石是一块不平衡的普通球粒陨石 ,球粒结构齐全 ,保持原始信息多。对球粒中出现的 2 6种结构类型进行了合理的解释 ,为讨论球粒成因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亳县陨石中的几种特殊的标型矿物——指示强还原环境生成的标型矿物张衡矿、指示高压的标型矿物 Wadsleyite和指示高温凝聚产物的标型矿物亚铁尖晶石及 CAI包体的发现均作了详细的研究与讨论。  相似文献   

6.
王桂琴  缪秉魁  林杨挺 《岩石学报》2015,31(9):2724-2736
荷叶塘为一块我国降落的原始3型普通球粒陨石,因此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本文对荷叶塘陨石光薄片及粉末样品的岩石学、矿物学和全岩组成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为这块陨石的深入研究提供重要基础数据。研究表明荷叶塘陨石具L3型陨石岩石学特征,具典型的球粒陨石结构,球粒清晰,球粒结构类型多,基质重结晶程度低,组成模式为:球粒80vol%,金属和硫化物含量为5vol%,基质15vol%。矿物化学成分表明,该陨石球粒以Ⅰ型(贫铁型)球粒为主,橄榄石Fa0.41-34.1(PMD=51),低钙辉石Fs1.82-27.2(PMD=88),Wo0.18-3.13(PMD=103),铁纹石中Co含量平均0.62%(PMD=20),矿物成份不均一程度高,橄榄石矿物结晶颗粒内部化学成分变化大,呈正环带分布,与岩浆型结晶顺序一致,球粒与基质及间隙物成分明显不同,表现为不同物质来源。化学成分全岩分析结果显示,荷叶塘陨石亲石、亲铁元素含量均为L型陨石特征。依据以上岩石矿物学和化学组成特征,依照陨石亚分类参数,将其类型划分为L3.4型普通球粒陨石。冲击变质程度S2,风化程度W1。研究结果表明荷叶塘陨石为一块受后期水、热蚀变和风化影响较少的原始类型陨石。组成矿物成分极不均一,在矿物晶体内部,球粒内部及球粒与基质间均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7.
1997年降落在山东省鄄城县的陨石雨,是橄榄石-古铜辉石球粒陨石。该陨石中的金属矿物主要为铁纹石和陨硫铁,其次为镍纹石,金属矿物呈填隙状分布于以橄榄石和古铜辉石为主的硅酸盐矿物粒间及球粒周围。陨石中可见由铁纹石和镍纹石组成的显微蠕虫状连晶,是陨石中金属矿物在降温冷却过程中发生固溶体分离作用而成。陨石中金属矿物的分布特征表明,金属Fe-Ni和硫化物(FeS)应该是星云凝聚不同阶段的产物。陨石中金属矿物的成分和组构特征及陨石中出现的球粒结构、橄榄石的炉条结构等特征表明,该球粒陨石是星云物质快速冷却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王奎仁  钱让清 《现代地质》2001,15(2):168-174,T001,T002
详细地研究了毫县陨石中的主要标型特征,毫县陨石是一块不平衡的普通球粒陨石,球粒结构齐,保持原始信息多,对球粒中出现的26种结构类型进行了合理的解释,为讨论球粒成因提供了科学依据,对毫 县职石中的几种特殊的标型矿物-指示强还原环境生成的标型矿物张衡矿,指示高压的标型矿物Wadsleyite和指示高温凝聚产物的标型矿物亚铁尖品石及CAI包体的发现均作了详细的研究与讨论。  相似文献   

9.
1984年10月25日15时,在黑龙江省肇东县境内坠落了两颗陨石,一颗落地后即碎成多块,另一颗形貌保持完整,重约14公斤。陨石基体部分呈灰色,表面有厚约1毫米的黑色熔壳。经研究,陨石的化学成分,主要化学参数,稀土元素,主要矿物成分和结构特征等与吉林陨石和普通H型球粒陨石大体相同,但局部特征也有某些变化。在陨石中见有26种矿物,主要硅酸盐矿物为贯橄榄石和古铜辉石;主要金属矿物为铁纹石、镍纹石和陨硫铁等。陨石具有典型而复杂的球粒结构,如全晶球粒、玻晶球粒、隐晶球粒和玻璃球粒等。球粒轮廓清晰,大小不等,最大者达5毫米,一般0.2至1毫米。球粒含量约占44%。陨石具显著的热变质(重结晶,脱歧化、金属扩散等)和冲击形变(晶体碎裂、弯曲、玻状消光等)现象。稳定同位素分析,δO~(18)值为 6.3(?);δS~(34)值为 0.31(?)。氧、硫同位素没有分馏现象。陨石稳定同位素成分与月岩和地球玄武岩大体相同,表明它们同来源于太阳系的星云物质。陨石中不相容矿物(如橄榄石与石英)的共生,复杂的原生、次生结构特征,以及矿物形成顺序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反映了陨石的形成与演化历经了复杂而特殊的物理化学环境,是多种复杂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普通球粒陨石是目前发现数量最多的陨石,对认识早期太阳星云演化和太阳系物质成分具有重要的意义。Northwest Africa (NWA) 15004是一块非洲西北部新发现的普通球粒陨石。本次研究使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探针以及扫描电镜等分析仪器对该陨石进行详细的岩石学、矿物学及球粒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该陨石球粒轮廓较为模糊,基质重结晶明显,橄榄石平均Fa值为25.4 mol%(PMD为2.65%),低钙辉石的平均Fs值21.3 mol%(PMD为3.95%),硅酸盐矿物化学成分较为均一,根据岩相学及矿物学特征将其划分为L5型普通球粒陨石。橄榄石和辉石颗粒发育波状消光和面状破裂,且观察到有熔融囊的出现,表明该陨石受到S3以上的冲击变质作用。球粒的成因和形成的星云环境需要准确的球粒类型划分,球粒按结构类型分类较多,但其化学成分均一,该陨石所有球粒的橄榄石辉石的Mg#约为74.5,均为Ⅱ型富铁球粒,结合“CIPW标准”计算基质化学成分均为A5型球粒。利用共生单斜辉石和斜方辉石矿物对成分特征计算得到NWA 15004陨石热变质平衡温度为814℃,说明该陨石母体经历了较高程度热变...  相似文献   

11.
《地球化学》1978,(3):197-201
大量石陨石的K-Ar年龄测定表明其年龄值一般要低于陨石母体的形成年龄,它反映了陨石的气体保留年龄。因此根据K—Ar年龄可以研究陨石母体与陨石的受热历史。陨石中Ar^38含量的测定可以提供陨石受宇宙射线辐射的时间标度。吉林陨石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球粒陨石,因而通过对气体保留年龄和宇宙射线暴露年龄研究将为进一步了解球粒陨石的成因与演化史提供重要的资料。本文除对吉林陨石雨的Ⅴ号、Ⅱ号、Ⅰ号陨石进行测定研究外,还对其他三块在我国降落的球粒陨石进行了对比研究。根据球粒陨石的有关资料,我们对吉林陨石的受热历史和母体环境作了分析,并讨论了宇宙空间球粒陨石的形成与消失过程。  相似文献   

12.
南极陨石的研究发现,有几个碳质球粒陨石富含与CI陨石类似的含水层状硅酸盐集合体及其角砾,其氧同位素比值也与CI接近,因而称之为类C1陨石。类C1陨石与C1陨石的区别是:类C1陨石中的含水层状硅酸盐既以基质的形式产出,也出现在球粒中;类C1陨石中含有球粒及有关组分,如球粒碎块、矿物集合体等。每个陨石中所含这些组分的数量不同,其矿物的成分也差别很大,从而说明它们形成的星云环境不同。因此笔者认为类C1陨  相似文献   

13.
南极陨石的研究发现,有几个碳质球粒陨石富含与C1陨石类似的含水层状硅酸盐集合体及其角砾.其氧同位素比值也与C1接近,因而称之为类C1陨石。类C1陨石与C1陨石的区别是:类C1陨石中的含水层状硅酸盐既以基质的形式产出,也出现在球粒中;类C1陨石中含有球粒及有关组分,如球粒碎块、矿物集合体等。每个陨石中所含这些组分的数量不同,其矿物的成分也差别很大,从而说明它们形成的星云环境不同。因此笔者认为类C1陨石可能是小行星区星云盘外层的星云凝聚物受到不同程度水化作用后吸积形成的陨石。  相似文献   

14.
南极格罗夫山陨石GRV 020043是一块特殊的球粒陨石,虽与普通球粒陨石有着相似的矿物组合,但矿物成分超出普通球粒陨石范围.主要矿物组合及其模式含量(vol%)是:斜方辉石40、橄榄石24、透辉石8、斜长石10、 Fe-Ni合金14、陨硫铁4 vol%、及少量铬铁矿和磷灰石.主要组成矿物成分均一,如斜方辉石(Fs10...  相似文献   

15.
南极 GRV 021788橄辉无球粒陨石的岩石学和矿物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橄辉无球粒陨石是一类特殊的无球粒陨石,既具有高度分异的火成特征,又具有原始球粒陨石的特征。南极格罗夫山GRV021788陨石由橄榄石、辉石以及少量的富碳基质、不透明矿物组成,具有橄辉无球粒陨石典型的岩相学和矿物学特征,包括橄榄石晶体三线共点的接触和富镁还原边等。GRV021788的主要矿物的化学成分为:橄榄石Fa23.2~Fa1.5,易变辉石Fs21.2Wo10.6~Fs18.7Wo10.7。橄榄石颗粒有明显的反环带结构,而易变辉石的反环带则不明显。黑色填隙基质富碳,含金刚石和石墨。岩石学和矿物化学特征表明GRV021788是一橄辉无球粒陨石,属单矿(monomict)Ⅰ类(Fa23.2~Fs20.4)橄辉无球粒陨石。陨石的形成机制与多阶段部分熔融-堆积模式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16.
清镇顽火辉石球粒陨石的矿物学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镇陨石以具有高度还原的矿物组合为特征。普通球粒陨石和碳质球粒陨石中的亲石元素在顽火辉石球粒陨石内显示亲铜或亲铁的性质。在该陨石中发现的矿物有陨硫钙石。硫镁矿、钾的硫化物——硫铜钾矿,含Si的铁纹石及Ni的硅化物——硅磷镍矿等。顽火辉石和斜顽火辉石具有低的FeO含量,其FeO/(FeO+MgO)比值范围为0.004—0.01。在未完全熔融的球粒中发现具尘粒状贫Ni金届包裹体的残余橄榄石颗粒。本文首次报道陨石中含Ga的闪锌矿和发现陨石中稀少的碱硅镁柱石。金属-硫化物组合显示再加热和熔融的结构特征,金属发生硫化作用并被硫化物所取代。清镇陨石(EH_3)的化学成分与EH_(4,5)球粒陨石很相似,其La/Sm比值比平均EL高,Co/Ni则比EL低。清镇陨石的形成部位比任何其他球粒陨石群更靠近太阳,可能形成于水星-金星区。  相似文献   

17.
在球粒陨石群中顽火辉石球粒陨石具高度还原和独特的矿物学特征。顽火辉石球粒陨石几乎由纯的顽火辉石、金属(含有固溶体的硅)、硫化物及少量的斜长石、橄榄石和单斜辉石组成。硫化物矿物的组成相当复杂,普通球粒陨石(H、L及LL球粒陨石)的强亲石元素Ca、Cr、Ti、Mg、Mn、K在顽火辉石球粒陨石中呈硫化物相产出。最近我们在原有工作的  相似文献   

18.
肇东、毫县陨石中的黑包体在总体成分、形状、大小上与陨石球粒相似,但两者的内部结构以及矿物组合不同。黑包体中矿物呈密堆状,主要由细粒橄榄石以及其它硅酸盐微晶组成,不含火成玻璃等特点表明黑包体未经历过熔融,它们可能是形成球粒的毛坯。因此认为球粒的形成有三个阶段:星云凝聚形成尘粒—尘粒吸积形成黑包体—黑包体熔融形成球粒。  相似文献   

19.
我国第16次南极考察队回收到6块稀少种类陨石-L3型,GRV99001,GRV99019,GRV99020,GRV99021, GRV99022,GRV99026。本文对其中3块陨石进行研究,研究它们的球粒结构和矿物化学成分.它们虽然都属于非平衡普通球粒陨石(L3),但它们的亚类不同,GRV 99001为L3.4,GRV99026为L3.5,GRV99019为L3.6.它们的球粒结构和球粒内的矿物晶体完整性和矿物组合变化比较大,橄榄石和辉石以高镁为特征.这三块陨石的球粒结构种类比较多,有班状的、炉条状的、扇形的和隐晶质的等.在GRV99001陨石中班状结构的球粒内能见到一个或两个以上完整的单晶橄榄石构成的球粒,也能见到多个细小的或是破碎橄榄石,被包裹在辉石晶体内.而在GRV99019和GRV99026陨石中只能见到多个细小单晶体或是破碎的橄榄石晶体.GRV99001陨石的炉条状结构,好象是由一条带状长石矿物,穿插在单个橄榄石晶体中构成.扇形和伞形结构的球粒,以一个点为中心,向外放射呈扇形.如GRV99019陨石中扇形结构球粒,它们是以辉石为主,陨硫铁充填在低钙辉石缝隙中,形成扇形.另一种是以多个点为中心,如GRV99001陨石,它们是由橄榄石、低钙辉石和长石质的玻璃,构成多个小伞形,形状类似三维立体的球,裂缝中也充填有金属矿物.隐晶质的球粒在GRV99026陨石中有两种,一种是在一厘米等于 100un时呈现隐晶质矿物,而放大到一厘米等于5un时,就可以清楚看到两种低钙辉石矿物,在低钙辉石中还有金属矿物.另一种隐晶质结构球粒由极细小破碎的橄榄石和辉石矿物构成.这三块陨石中的橄榄石和辉石都以高镁为特征.班状结构球粒,在GRV99001陨石中橄榄石的MgO-33.37-51.21,辉石为35.9-36.61;GRV99019陨石中橄榄石23.33-56.58,辉石 21.38-33.07;GRV99026陨石中橄榄石45.91-52.63,辉石34.48-37.35.扇形结构球粒,在GRV99001陨石中橄榄石29.94 -46.22,辉石28.17-30.36;GRV99019陨石中橄榄石29.17-34.38,辉石23.11-27.79.炉条状结构的球粒,在GRV99001 陨石中橄榄石51.84-56.03.隐晶质结构球粒,在GRV99026陨石中辉石20.17-21.54,橄榄石30.84-32.66.由此看出矿物晶体完整性越好镁的含量越高.  相似文献   

20.
凝聚岩石学     
凝聚岩石学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它的形成和发展与天体化学、陨石学的发展密切相关。特别是对不平衡球粒陨石的球粒、包体、基质的深入研究,发现了许多凝聚成因的矿物、岩石学证据,从而在矿物岩石学角度上证明了太阳星云经历过复杂的凝聚作用过程,这种凝聚作用是形成陨石和行星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提出了一系列星云凝聚过程中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