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鄂尔多斯盆地周边分布着神东、陕北、黄陇和宁东四个大型煤炭基地,煤炭资源丰富,但开采利用程度低,是我国"十二五"期间重点开发的矿区。在系统分析盆地内侏罗系煤层顶板白垩系裂隙含水层和第四系萨拉乌苏组孔隙含水层富水性的基础上,揭示了含水层与煤层的叠置关系;以煤炭开采破坏含水层、煤层与含水层距离、煤层与地表距离、含水层富水性为依据,将含水层破坏模式划分为:破坏顶板萨拉乌苏组含水层亚区、煤层埋藏浅破坏顶板含水层及生态环境亚区、破坏顶板含水层富水性较好亚区、破坏顶板含水层富水性较弱亚区,并对含水层破坏程度进行了分区评价;最后提出了含水层保护措施,为煤炭开采后的防治水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文中进一步厘定了煤炭资源/储量的概念,全面分析了我国煤炭资源勘查开发现状,深入阐述了我国煤炭资源保障程度,认为煤炭资源总体丰富,可采、预可采储量不足,服务年限少,区域煤炭资源保障不平衡,优质炼焦用煤稀缺,中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压覆严重,中西部煤炭开发的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在分析煤炭资源保障程度基础上,根据煤炭安全高效绿色勘查开发的基本要求,提出了煤炭资源绿色勘查技术、煤矿高精度高效安全开采地质探测技术、煤矿水害探测与防治技术、煤矿绿色充填开采关键技术、采煤沉陷综合治理与生态环境恢复再造技术、煤矿瓦斯井上井下联合抽采技术、废弃矿山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恢复技术研究、煤矿高矿化度矿井水及固废处理技术、洁净煤技术的基础地质研究、煤系多能源矿产综合勘查开发和利用技术、煤炭地下气化与煤层气联合协调勘查开发技术、煤源雾霾研究和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技术十二项煤炭绿色勘查开发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3.
1 问题提出榆神府矿区位于鄂尔多斯侏罗纪煤田东北 ,煤炭资源丰富 ,据有关资料 ,其煤炭资源约 80 0× 10 8t,且具有地质构造简单、煤层稳定、倾角平缓、开采技术条件优越等优点。榆神府矿区的开发建设 ,对我国下世纪国民经济发展 ,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但这一地区又是水资源贫乏和生态环境脆弱区 ,水资源和煤炭资源不平衡。榆神府矿区地处毛乌素沙漠前缘 ,煤系上部大面积分布第四系萨拉乌素组含水层 ,水量相对丰富 ,是当地工农业生产生活供水水源。但由于该含水层直接覆盖于含煤地层上部 ,煤层顶板基岩较薄 ,煤炭开采将…  相似文献   

4.
西藏和青海地区开展了多次煤炭资源潜力调查工作,但由于煤炭地质工作程度低,极大的制约了青藏高原煤炭资源潜力的评价工作。以整个青藏高原为单元,在系统梳理煤炭资源预测区煤炭资源条件、开采技术条件、开发条件、生态环境条件的基础上,选用层次分析法,将四个评价条件量化为8个评价指标、20个评价参数,建立了青藏高原煤炭资源潜力评价体系,对青藏高原61个煤炭资源预测区垂深600m以浅的煤炭资源量进行了综合评价。划分出有利区18个、中等区23个和较差区20个,并提出了青藏高原地区下一步煤炭地质工作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崇信县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地下赋存着丰富的煤炭资源,预测资源量30多亿t,规划“十二五”末要达到1000万t以上的煤炭生产能力.研究区浅部煤炭资源已开采多年,新建矿井的煤炭资源大多都赋存在深部,通过对生产矿井、在建矿井地质资料的研究认为,随着埋藏深度增加,煤层赋存的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受成煤时期的古地理环境、后期构造改造、采矿等因素的影响,煤层厚度变化、煤层顶、底板的稳定性、断层、深部冲击地压、地下水等地质因素制约着深部煤炭资源的开采,并针对这些问题,对矿井建设、生产过程中的地质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6.
遥感技术在煤炭资源开发状况监督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图象可以快速查明煤炭资源开发状况以及煤炭资源开发的合法性(界内开采、界外开采、越界开采)等,对煤矿安全生产及维护矿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以我国中部某煤炭开采密集区为试验区,选择不同分辨率的遥感数据,从矿山铺助设施、道路、矿堆、矸石的特征出发,进行矿山开采状况遥感解译;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为支撑实现采矿权数据、规划数据图层与遥感专题数据的叠加分析和相关分析,判断非法与越界矿山,评价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规划执行情况。  相似文献   

7.
澳大利亚西澳州煤炭资源分布广泛,开发程度不高。通过对西澳柯利盆地、珀斯盆地、坎宁盆地等主要含煤盆地的地质特征和煤炭赋存状况进行分析,结合澳大利亚西澳州现阶段煤炭开发的情况,对中国企业可供投资及申请矿权的区域进行了介绍,并对现阶段国际煤炭市场状况做出概略分析,为中国企业在澳大利亚煤炭资源的投资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在鄂尔多斯盆地油气资源开采产业的逐渐发展,地质专家学者对于鄂尔多斯盆地地质研究工作也愈加深入,为油气资源开采工作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数据指导。《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中生界成油体系》通过对区域地质上古生界沉积相及演化特征的研究,对天然气资源的开采利用有着重要意义,能够为该区域的深入勘察与开发提供研究指导。  相似文献   

9.
通过系统梳理"全国煤炭资源潜力评价"项目,研究了我国煤炭资源勘查最新进展数据,更新了我国煤炭资源基础数据,分析了我国煤炭资源勘查现状,并根据我国煤炭资源聚集和赋存规律、生态环境承载力、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及煤炭供需情况等条件,提出了新常态下"五类七区"的煤炭资源区划方案。  相似文献   

10.
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不仅资源丰富,而且煤类齐全,煤质优良.但是,我国煤炭资源地域分布不均衡,复杂的煤矿开采技术条件和生态环境制约着我国能源基地煤炭资源的开发.当前我国煤炭资源勘探开发中的突出问题是,地质勘探工作滞后,资源接替问题突出,资源浪费严重,煤矿环境压力大,煤炭洁净生产利用发展缓慢.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煤炭资源勘探开发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资源保护战略和科技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1.
在原煤炭工业部组织的4次全国煤炭资源预测和评价中,其中3次分别运用了槽-台学说、地质力学理论和板块构造理论。简要评述了前3次煤田预测成果。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第4次煤田预测以来的板块构造理论和煤田地质研究进展,以及对2006年6月开始的煤炭资源潜力评价,建议在总结阶段,应在不同板块构造体制下,根据含煤原型盆地恢复、大地构造单元性质与盆地构造演化,对煤炭聚积、煤化作用的控制和影响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建立板块构造理论指导下的中国煤炭资源潜力评价的工作思路与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2017,(3)
民勤盆地位于我国甘肃省河西走廊石羊河流域的下游,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后,该区域由于地下水大规模的开采,造成了水质恶化、植被退化、沙漠入侵等一系列的严重的生态和环境问题。为准确评价民勤盆地的地下水资源开采潜力,采用相对完整的地下水综合潜力评价方法,对民勤盆地地下水开采潜力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民勤盆地地下水开采潜力指数P为1.16,潜力系数为1.18,地下水综合潜力模数为0.31,从综合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来看,地下水潜力一般,地下水开发利用处于临界值,地下水开发利用在保证当地国民经济规划用水中已处于极限状态。为今后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依据,保证民勤盆地生态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13.
以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为例,分析了低变质煤的煤层气地质特征、保存条件、主要储层参数的分布特征以及煤层气资源状况。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煤的变质程度低,煤层发育层数多、厚度大,水文地质条件有利,煤层气资源条件优越。与美国粉河盆地对比,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煤层气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中国低变质煤分布广泛,煤炭及煤层气资源量巨大,煤层气地质条件优越。但其勘探程度较低,应进一步加大勘探力度。   相似文献   

14.
煤炭资源潜力评价是在系统总结煤炭地质调查工作成果的基础上,收集整理煤炭资源数据,查明煤炭资源现状,科学评价未查明资源潜力。以往对煤炭资源潜力评价主要侧重于资源赋存条件的研究,对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影响关系的研究仍待加强。本文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引领下,系统论述了建立煤炭资源绿色开发潜力评价的总体思路、评价路径、评价内容与方法,通过分析资源分布特征及勘查开发现状,资源存量和潜在资源状况,建立了煤炭资源绿色开发潜力评价模型,划分出"四类"煤炭资源(即绿色优先开发资源、非绿色可开发资源、非绿色难开发资源和难动用资源),提出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潜力与布局建议,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煤炭资源绿色开发潜力评价方法,并将其成功应用于大同矿区的煤炭资源潜力评价中。本方法的应用可为我国煤炭资源战略规划、合理配置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煤炭资源是我国的优势矿产资源。正确认识我国煤炭资源现状,实现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攸关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定义绿色煤炭资源为在当前先进技术条件下,资源禀赋条件适宜,能够实现安全高效开采、生态环境友好,适宜清洁高效利用,且具有经济竞争力的煤炭资源。从新的角度重新审视我国煤炭资源状况,详细阐述了绿色煤炭资源的概念内涵,构建了绿色煤炭资源评价技术框架,并对我国绿色煤炭资源进行了总体评价。结果表明,我国绿色煤炭资源总量较大,其中已探明资源量为9 733.65亿t,且集中分布于“井”字形区划下的晋陕蒙(西)宁地区和新疆北疆地区,但绿色煤炭资源基础储量约为855.77亿t,经济可采的绿色煤炭资源储量仅为445.34亿t,资源保障程度仍有待加强。全面确立基于绿色煤炭资源评价的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将有助于系统规划我国煤炭地质工作,明确区域资源开发战略与产能布局,实现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为了评价鹤岗盆地煤层气的资源潜力,从煤层气的成藏条件出发,将鹤岗盆地相关的地质、地化参数与阜新盆地进行类比,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对两个盆地资源潜力进行评分,并计算出鹤岗盆地煤层气资源总量。结果表明,鹤岗盆地绝大部分地质、地化指标相似于甚至优于阜新盆地;鹤岗盆地煤炭资源丰富,煤阶以气煤-焦煤为主,煤层累计厚度平均64 m,为煤层气的大量生成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但是,由于岩浆和构造活动以及有效盖层的差异,使不同矿区含气量差别较大,整体表现为东北高、西南低的特征。尽管鹤岗盆地部分煤层含气量和渗透率偏低,但其煤层分布规模大,煤阶中等,其煤层气资源总量可达445.6×108 m3,通过合理开采,可具有较大的工业产能。   相似文献   

17.
塞尔维亚煤炭资源丰富,其地质储量达189.83亿t,可采储量为75.14亿t,占世界总量的0.7%,在世界富煤国家中排名第14位。在其煤类中,褐煤占比超过90%。塞尔维亚的煤炭储采比为199,资源保障程度较高。塞尔维亚的含煤盆地虽然多达34个,但其地质储量与可采储量的97%以上都集中分布于Kosowo、Kolubala、Metohija与Kostolac这四大含煤盆地,Kolubala盆地东部地区与Kosowo盆地中部地区圈定为塞尔维亚的优质煤炭富集区。塞尔维亚政治基本稳定,经济发展较好,没有大的投资障碍,但是由于该国市场较小,比较适合小规模煤炭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18.
吴堡矿区赋存着丰富的煤炭资源,但开采技术条件较复杂,其中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是影响煤炭开采的主要不利开采技术条件。本文依据横沟井田勘探资料,较全面地分析了井田水文地质条件,并着重评价了井田矿井充水因素。认为黄河水对横沟井田煤炭开采无影响;奥灰承压水对山西组煤层开采在正常地段不会造成危害,对太原组煤层开采有很大的威胁。并提出太原组煤层能否开采利用,还需进一步作详细地质勘查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9.
中亚国家是我国的近邻,也是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地区。中亚国家矿产资源丰富,与我国矿产资源短缺和供给不足形成互补,中亚国家普遍支持外国企业投资矿产资源勘探、开采、深加工。分析和研究中亚五国的矿业管理与投资环境,可以为我国企业在中亚五国矿业投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浅谈邯邢煤矿区水环境问题及水资源保护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振岭 《地下水》2010,32(3):84-86
煤炭的大量开采引发了许多环境问题,特别是水环境问题比较突出,通过对邯邢煤矿区水环境资料的统计分析,指出了邯邢煤矿区煤炭开采产生的水资源浪费、水资源污染、含水层疏于和区域地下水水位下降等环境水文地质问题,提出加强煤炭企业对水资源保护观念、禁止煤炭资源无序开采、充分利用地表水、优先利用外调水等几项煤炭资源合理开发对策及水资源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