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说三个观点。第一,我不同意城镇化支持农民进城。城镇化是通过两个流动实现两个转化的过程,一个流动是人口的空间流动,从农村流向城市。第二个流动是社会流动,由中下收入的阶层,逐渐通过城市化过程中的培训、教育、就业,逐步上升为中产阶层。当一个国家建立了以中产阶层为主的结构的时候,城市化进程完成。第二个是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关系。在工业化发展前期工业化决定城镇化,工业化的中后期城镇化决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的进程中,国土资源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彰显.如何开发利用好国土资源,直接关涉国家的富强、人民的福祉.随着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在我国,国土资源工作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更全面、更深刻地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3.
李蕾 《今日国土》2013,(9):20-21,24
中国为什么要发展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应“新”在哪里?过去的城镇化“缺陷”在哪里?怎样发展我们的新型城镇化?这是当今很多管理者和专家学者关注研究的内容。由于工作关系.我去过国内很多城市.也去过一些欧美国家小城镇。本文仅从我表面观察到的细节.凭着直观的感受、视觉和感觉.提出我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和崇高使命,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日前在北京胜利闭幕.肩负着全国各族人民的信任和期待,凝聚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我们党开启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伟大进军,开启了共创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未来的崭新征程.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上所作的报告,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测绘地理信息工作,作为信息化的重要内容,责无旁贷,重任在肩.  相似文献   

5.
我最近也在研究城镇化的问题,刚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研究》,并启动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城镇化质量评估与提升路径研究》。城市是各种产业和要素的聚集地,是人们生产、生活和休闲的空间载体,城市既是一个区域,也是国土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城镇化是社会进步和繁荣的重要标志。所以,城市和城镇化问题能够把我们五家学会连接和聚焦在一起,这个问题也是我们共同的研究领域。我想就城镇化问题谈两个观点。第一,城镇化速度不是越快  相似文献   

6.
张光源 《今日国土》2013,(10):38-41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以来.我围的城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党的十八大审时度势.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将“提高质量”作为新型城镇化的工作重点。由此可见.我国的城镇化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阶段里.合理构建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对科学评价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成果.及时发现并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新老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相互协调,离不开城乡统筹的深入推进。2009年,金昌市被甘肃省委、省政府列为城乡统筹三个试点城市之一。金昌市以此为契机,以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为平台,积极探索支撑城乡统筹的土地利用新路径,有力推动了农民市民化、农业产业化、农地集约化,让农民共享城镇化红利。  相似文献   

8.
徐州作为江苏省的农业大市和全国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维护耕地保有量、稳定粮食生产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同时全市正处于陕速发展的新阶段,无论是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还是加速城镇化步伐,建设用地需求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9.
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的土地利用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引言城镇化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产物,土地利用则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承载空间,两者相互促进和相互作用的结果便是形成了城镇土地利用。不同于一般土地利用,城镇土地利用因城镇化形成、发展而产生和演进,并且因城镇化发展的递进而打上了不同阶段的烙印,呈现出不同特点并暴露出不同问题。中国城镇化当前正面临着快速发展阶段的土地利用问题。一、中国当前正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0.
今天的主题是城镇化与城乡协调发展,我谈谈我的几个观点。第一个观点,我认为中国的城镇化已经是不可逆的一个形势,但从历史学和地理学的角度来看,其实质是空间结构再安排、物质环境再构建、社会关系再建构和空间关系再调整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非常复杂的、长期的,保证这一过程的良性发展是许多学科集成研究才能回答的问题。现在中央提出城镇化,许多人都大胆建言,我觉得为了促进城镇化的健康发  相似文献   

11.
企业在推动“三农”发展方面,具有分散小农户不具有的优势。企业下乡是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战略契合点.企业下乡带来的一系列效应将推动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深度融合、“三三制”是企业下乡的模式选择.能够有效破解农业耕地、工商用地、居住用地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问题,实现农民、企业、政府之间的“三赢”局面.在企业下乡过程中.各级政府应有更大的责任与担当.  相似文献   

12.
新型城镇化建设之路如何走?12月12日至13日在京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对下一步我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诸多新要求。会议指出,推进城镇化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遵循规律,因势利导,使城镇化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确定城镇化目标必须实事求是、切实可行,不能靠行政命令层层加码、逐级考核,  相似文献   

13.
“新型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引擎。江苏省人多地少、土地后备资源匮乏,全国每平方公里140人,而江苏每平方公里700多人。人口密度高、环境容量小,决定江苏的城镇化必须走集聚发展、集约发展之路。日前,江苏省国土资源厅有关部门采取开座谈会、问卷调查、个别交谈、实地查看、翻阅资料、典型剖析等方式,以“强化节约集约用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为主题,  相似文献   

14.
加强土地管理,是改革和发展进程中必须始终把握好的一个关键环节。这既关系到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的稳定,又关系到工业化、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在土地问题上,我们决不能犯历史性错误。  相似文献   

15.
我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稀缺,当前又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切实保护耕地,大力促进节约集约耳地,走出一条建设占地少、利用效率高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土地利用新路子,是关系民族生存根基和国家长远利益的大计,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条根本方针。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江西省宜春市委、市政府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始终高举节约集约用地大旗不动摇,以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打好“源头管控、批后监管、用地考核、内涵挖潜、动态巡查”的“组合拳”,走出一条有自身特色的节约集约用地之路,为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资源保障.截至2013年年底,全市耕地面积达713.89万亩,基本农田保护率达85.5%以上,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均列全省第一.  相似文献   

17.
以山西省11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从城镇化质量和城镇化水平两方面,分析了2000-2017年山西省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时空差异.结果表明:①山西省城镇化发展速度快,城镇化水平由2000年的26.53%上升为2017年的57.34%,地市间城镇化水平和发展速度差异较大;②城镇化质量呈增长态势,经济和社会城镇化为主要驱动力,但是地域差异较大,太原市长期位居首位;③山西省城镇化发展协调度上涨21.82%,但整体协调状况较低,到2017年仅为勉强协调;④太原市城镇化发展协调度最高,为初级协调,但发展速度缓慢,大同和运城为新型潜力城市,东北部地区是协调发展的"洼地";⑤山西省城镇化协调度发展缓慢,实际水平偏低,且具有不均衡性.  相似文献   

18.
经过多年快速发展,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展望未来.亿万农业转移人口如何尽快实现市民化?财政资金能否满足城市建设的大量需求?城市扩张会不会过分侵占耕地.危及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城镇化发展现状及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呈现出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非农化,城镇规模等级结构基本合理,城镇化的区域差异较为明显,人口流动的促进作用在增强,大城市的中心地位得到加强,中小城市数量发展出现迟滞,小城镇发展仍需引导和扶持等现状和特点。  相似文献   

20.
新型城镇化应该如何实现?我的老家是东北吉林,在长白山脚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