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结合1:10000基础测绘DLG的增量更新方法、生产流程,通过变化发现信息与资料收集分析利用、生产单位检查及质量检查验收来阐述增量式更新方式实现1:10000基础测绘重大地理要素、重要地理要素和一般地理要素的更新的质量控制,从而更好更快地实现1:10000 DLG库体的准实时更新,对常见问题进行总结和分类,分析问题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为今后类似工作提供经验及可行性操作.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CASS,ArcGIS数据格式的分析,结合FME强大的数据转换功能,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FME技术实现地形图数据主流的CASS DWG格式经由SHP格式转换为符合国标规定的ArcGIS Geodatabase(MDB)数据的一种新方法,实现了地理数据批量、无损、高效地转换入库操作。以某市的地形图数据为数据源,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利用FME的Joiner函数模型可同步实现数据的格式转换、地理要素编码转换、地理要素的重分类与分层、投影变换等操作,可有效解决制约地理空间数据集成与共享的多源数据格式不统一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3.
利用WFS实现对象关系空间数据库更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空间数据的现势性要求对空间数据及时更新。本文在研究WFS的基础上,提出网络环境下利用WFS进行空间数据更新,使空间数据更新不必依赖特定的平台和操作语言:选择对象关系空间数据库PostgreSQL进行空间数据存储,GeoServer作为网络要素服务器,分别利用uDig和OpenLayers在C/S和B/S环境下进行实现,验证了利用WFS实现对象关系空间数据库更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地形图数据库更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要素的地形图数据更新方法。根据地形图数据更新的特点,将地形图数据的更新分为变化检测和数据入库两部分,在变化检测中利用缓冲区分析、几何量算等方法检测地形图数据中发生变化的要素,并写入临时库,赋予其特定的属性值,根据临时库中变化要素的不同变化情况,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相应的更新操作。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要素的地形图数据更新方法能实现地形图数据的更新,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由于南方CASS和清华山维EPS等主要数字图形处理软件开发的地形图缩编功能存在一定的不足,操作时效率低下,不易控制质量。针对韩城矿区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的缩编工作,主要研究了曲线要素的处理,利用AutoCAD二次开发功能,实现了曲线要素的检查、删除、图层、宽度等的自动变更和编辑。生产实践证明,基于交互式制图作业,可以减轻作业强度和工作难度,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保证了作业质量。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近几年的实践为基础,结合信息系统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适合于中小城市土地管理部门使用的系统集成方案.该方案包括三大软件要素,即数据库管理系统、GIS、文字/表格处理软件.三大要素利用ODBC和OLE/OCX两类技术实现图文的实时访问,使管理过程及查询操作能够在友好、一致的界面下高效地完成.文中还探讨了中小城市土地信息系统建设方面的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7.
张标  陈楠 《测绘工程》2021,30(2):7-12
针对一些大比例尺面要素数据在没有接边线的情况下无法有效进行接边检查的问题,文中在分析面要素接边原则和接边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面要素接边检查算法,并对算法的关键环节进行详细阐述。利用ArcGIS Engine相关组件,在Visual Studio开发环境下进行算法实现,形成面要素接边检查工具。将所开发的工具应用于陕西省某些区域居民地及植被数据的接边检查工作,实践结果表明,按照文中提出的算法所开发的工具可以快速、准确地查出数据中存在的接边问题,减少人工操作,有效提升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8.
1∶5万土地利用现状图缩编主要是对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的面状要素和线性要素进行合并或改变其表现方式,利用制图综合的方法将小于规范要求上图面积的图斑合并到相邻图斑或将宽度小于规范要求的道路、河流等线性要素改用线状符号表示,在上述数据处理过程中需要较多的人工操作,因此本文针对1∶5万土地利用现状图数据缩编过程中如何运用ArcGIS软件,从提高缩编工作效率方面进行讨论,提出针对面状要素和线性要素处理的两种方法,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1:5万土地利用现状图缩编主要是对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的面状要素和线性要素进行合并或改变其表现方式,利用制图综合的方法将小于规范要求上图面积的图斑合并到相邻图斑或将宽度小于规范要求的道路、河流等线性要素改用线状符号表示,在上述数据处理过程中需要较多的人工操作,因此本文针对1︰5万土地利用现状图数据缩编过程中如何运用ArcGIS软件,从提高缩编工作效率方面进行讨论,提出针对面状要素和线性要素处理的两种方法,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
由于操作对象为地理要素的协同减灾系统,不同地域、不同专业的各位专家,对同一张底图中要素编辑过程中出现的编辑冲突并发问题,提出一种基于ArcGIS要素属性字段的解决方法。通过增添一个属性字段和加锁法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更加高效、灵活友好的并发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交通专题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实现了交通专题数据库的批量数据入库、交通地理信息空间数据、属性数据维护更新、查询统计、数据分发、制图打印、历史数据管理等功能,对基于ArcGI SEngine的交通专题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的技术路线、系统架构、系统功能设计和实现模式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利用GIS技术开发完成了建筑用地钉桩录入系统,利用数据下载机制和时间戳,实现了数据库的离线编辑,解决了网络用户同时编辑时数据库冲突问题。通过专门的录入界面,使存储在ArcSDE空间数据库和ORACLE上的其它描述信息同时更新,保持数据一致行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GIS的测量标志普查信息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峰  宋伟东 《测绘工程》2006,15(2):53-56
叙述了在VB和MapObjects组件环境下,建立测量标志信息普查管理系统。详细介绍了系统数据的处理和利用MapObjects组件开发系统过程,以及系统的主要功能。利用该系统可以全面了解和掌握某范围内测量标志的现状和完好程度,为测量标志的维护和管理提供依据。该系统提供方便、快捷的影像浏览、查询等功能,为测绘主管部门和测绘单位管理和使用这些控制点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14.
基于WebGIS的校园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连理工大学校园地理信息系统为例,对利用Web技术构建校园地理信息系统进行了研究,阐述了基于中间件的B/S多层结构的系统总体结构,对系统数据库和系统功能进行了设计,并说明了校园地理信息系统对于校园实现自动化、科学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管理的作用以及对于数字化城市建设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隐伏矿铅同位素预测信息系统软件是根据最新的铅同位素地球化学对矿体的深度和资源量定量预测理论,利用MapGIS的二次开发功能,通过矿区二维信息数据处理和三维建模,实现对隐伏矿体的埋藏深度、几何形态和资源量的快速定量预测。本软件在甘肃鹰咀山金矿的预测研究工作中进行了成功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数据管理、空间分析和操作能力,在MapInfo平台上进行二次开发,建立了功能完备的城市排水管网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可对排水管网的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高效的统一管理,可进行专业化的双向查询和多种方式的报表统计,具有符合专业要求的报表输出和绘图输出能力。在此基础上,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DEM模型和地形三维可视化技术,可为城市防洪和管网设计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多元数据分析与遥感矿化蚀变信息提取模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蚀变矿物的光谱行为造成了蚀变岩的光谱特征。利用典型岩石的多元数据分析,可以对蚀变矿物成份和光谱数据之间的关系作出定性和定量评价,进而建立遥感矿化蚀变信息提取模型。笔者利用青海某金多金属矿化区典型岩(矿)石样品的野外实测波谱数据和化学分析数据,进行了基于多元数据分析的遥感矿化蚀变信息提取模型研究,建立的比值组合线性回归模型较之单一比值方法具有更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武汉市水务集团公司利用SICAD/open系列GIS软件平台,建成“武汉市供水管网信息系统”简称GWGIS),以期利用先进的GIS技术,改进管理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取得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WebGIS子系统可供联网用户方便快捷地查询、检索数据库中的各种空间图形数据和相关属性数据,利用SICAD/openIMS软件,应用VJ++开发,建立Web服务器,极大地扩展了系统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9.
设计了河道淹没的三维仿真方案,利用历史水文数据,建立了水位-面积-容积模型。在该模型的基础上,分别通过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切片将历史水位数据进行插值,形成逐帧动画缓存,基于三维地形仿真平台,将连续洪水淹没过程嵌入虚拟地形中进行展示。该方案实现了符合历史规律的河道洪水淹没三维仿真。  相似文献   

20.
简要介绍了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在神府—东胜地区环境综合评价中的应用方法。针对这一地区的环境特点,建立了以遥感信息为基础的环境综合评价体系。该体系包括环境压力负荷、环境问题和环境潜力等3个方面的10个因子,运用层次分析法结合专家知识,实现了全部因子的权重排序。以GIS为技术支撑,对各专题进行了时空变化分析,建立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详细客观地评价了该区的环境质量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