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正在目前形变前兆仪器异常核实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从仪器的工作状态、异常前后时间段内是否发生人为干扰、气象因素和台站周边观测环境干扰等方面进行现场异常核实。台站山洞周边区域土质为非均质,该区域范围内的地表形变会引起台站所在的基岩区发生倾斜,进而可能导致洞室内的水管倾斜仪和水平摆倾斜仪产生与地震前兆异常相关的数据异常变化。由于台站周边区域发生形变范围较大,且形变区域的形变量较小,因此,仅仅依靠人力对形变区  相似文献   

2.
2018年12月姑咱海子泉气汞和气氡出现准同步突升异常变化,通过对气汞和气氡仪器观测系统、脱气装置系统、观测环境影响因素等的调查,观测室环境汞污染检查,龙头沟与二道桥CO2和水质加密观测以及四川地区其它同类台站观测资料对比分析,初步认为该变化是由于观测水源被污染,污染的水源又致仪器脱气装置系统出现故障或气路不畅,此次异常变化是一次典型的干扰案例,并不是地震前兆异常。  相似文献   

3.
一种可能的地震ULF电磁发射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兴才  陈智勇 《地震学报》1995,17(3):375-382
通过对发生在北京附近的两次地震之前,在几个台站上观测到的ULF电磁发射异常分析,并与亚美尼亚等地震前观测到的ULF电磁发射信号的横向比较,提出了一种可能与地震有关的电磁发射现象.它的主要特征是:① 异常扰动在地震前若干天内间歇性地出现,频率明显地高于ULF频段的暴间磁扰和地磁脉动的频率,至少不低于1 Hz;② 同一地震同一观测点的同类仪器,包括观测磁场分量的和电场分量的仪器都同时观测到了类似的异常信号;③ 同一地震距震中较近的台站与较远的台站相比,出现异常的时间较早,频率也较高;④ 异常信号的大小可能与地震的大小有关.较强的地震发射的电磁信号较强,并且信号强度在不同频率范围内的分配可能不同;⑤ 在地震之前能够观测到ULF电磁异常发射的地震似乎有一个震级阈值,如果较小的地震也有电磁发射的话,现有仪器的灵敏度可能还观测不到.   相似文献   

4.
苏家屯台电磁辐射异常与地震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家屯观测台是位于辽宁沈阳的一个地方性专业地震观测台站,用EMAOS-L数字化电磁辐射观测仪进行电磁观测。本文将该台站4年多的电磁辐射观测资料和这期间观测到的Ms4.0以上的震例进行了收集和整理,从观测仪器的性能指标、地质构造特征、电磁信息的来源等方面进行了震例的电磁前兆异常特征分析。研究认为,该台站前兆异常突出,电、磁异常同步性好,异常信息与发生在上地壳的震源深度小于20km的地震具有良好的对应性,同时,对震级较大的地震,其前兆异常有日变周期特性。  相似文献   

5.
2014年以来,琼中基准地震台连续重力观测数据出现较为显著的零漂转折加速和数据放大异常。经仪器观测系统检查、台站观测环境调查、数据分析等核实操作,分析认为:(1)零漂转折加速异常系观测环境影响所致;(2)数据放大异常系网络数据采集器故障所致。因此,2次异常均非地震地球物理异常。此类异常干扰判别可为其他重力台站观测数据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2008年8月30日的攀枝花仁和—凉山州会理间6.1级地震前,距离最近的攀枝花南山定点形变台多套仪器监测到了明显的异常变化。本文对此次6.1级地震前的多套形变仪器记录异常作了总结研究,各套仪器监测在出现中期异常的同时,又存在短临异常。结果表明:南山地震台石英摆仪观测NS向分量存在趋势变化偏小异常的同时,又存在短期突变加速异常;长水管仪的异常变化表现为加速和转向变化;石英伸缩仪NS向分量的异常变化在震前两天出现,表现为原始记录曲线、整点值的畸变。结合历史震例总结显示:攀枝花南山台各套形变监测短临异常的开始或结束时间对台站周边未来地震的时间有一定指示意义,即异常开始后一至两个月内,在监测台站周边地区可能发生6级以上地震;各监测分量方向异常变化对台站周边未来地震可能的方位也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异常的变化幅度与未来地震震级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2019年11月肥乡大地电场观测数据出现异常变化,利用逐步逼近法和排除法,对观测系统及场地环境进行巡检,通过对比主、备用观测仪器同时段数据,查找本台站历史干扰数据并对比其他台站相似数据干扰特征,排除地球物理异常,判定此次数据异常变化由农田灌溉机井漏电所致。  相似文献   

8.
营口地震台是全国钻孔应变观测台站中极少数同时拥有两台套分量钻孔应变同时运行的台站,两台仪器同时运行已4年多,观测资料基本完整。我们要以台站使用的预处理系统为基础,依据现有的观测资料进行对比观测分析,通过中国地震台网前兆管理系统和预处理系统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提取,并使用MAPSIS对观测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数据的自检和异常特性,查找一致性和区别,利用数学方法识别和提取,总结两种仪器的观测特征和异常信号区别,分析两套仪器的观测差异,从而提高观测质量和钻孔应变在地震监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引言 台站是构成台网的基本元素,台站单台监控能力直接影响着整个台网的监控能力,同时,单台监控能力又是考虑台网建设、布局的基本依据。高台地震台是国家I类基准地震台,“九五”期间又建成国家数字地震台,与原模拟地震仪进行工作,高台地震台在国家地震台网中属监测能力和质量最好的台站之一。那么,高台地震台模拟地震仪器的监测能力达到什么水平?数字地震仪的监测水平又如何?数字地震仪能否代替模拟仪器?为此,本文利用高台地震台模拟仪器和数字化仪器观测的资料,进行对比研究,试图给出一个定量结果。 1 台站基本情况 高台地…  相似文献   

10.
引言 在“九五”项目的实施中,我国地磁观测台站已基本上配备了数字化记录的磁通门磁力仪和分量质子旋进磁力仪。高精度的CTM-DI仪磁通门经纬仪和G856质子磁力仪等绝对观测仪器也得到了普遍应用。有些台站仪器配置甚至更高,进口相对记录仪和绝对观测仪同国产仪器并行运行。但是,地磁观测任务决定了台站不能在架设数字化仪器的同时,立即停止原有模拟记录仪器,也就是说,各套仪器必须有一个并行运行期,这样做有利于数据对比分析及观测数据的连续可靠,进而分析仪器本身的性能,进一步做好数字化改造工作。在地磁台站,数字化改造改变…  相似文献   

11.
对2017年8月8日九寨沟7.0级地震前后四川及其邻区地磁台站数据进行垂直强度极化方法计算, 使用5~100 s周期发现震前地磁极化计算结果存在如下的显著异常特征: ① 2017年3月震中附近地磁台站同步存在极化超阈值异常, 时间上显示为短期异常; ② 同步异常台站出现最大幅度的时间较一致; ③ 九寨沟地震发生在异常阈值线附近, 对该方法预测地点有一定指示意义; ④ 对比异常时段内的Dst指数, 认为此次同步超阈值异常不是空间电流体系所造成的; ⑤ 3月18日地磁台站出现极化异常的台站数量较多, 异常分布区域面积较大, 异常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可能反映了该区域的应力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省内、省外台站分布情况、台址情况、观测记录仪器使用情况,观测记录仪器的性能指标,如观测仪器探头类型、架(埋)设方式,记录仪器的采样率、分辨率,震例情况等从电磁辐射的发生机理出发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找出地震前电磁辐射异常信息量、异常起始时间及持续时间与震中距、震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为分析1993年3月份出现的香河-宝坻地磁异常,于1993年4月份进行了专门的观测研究,内容包括:仪器与测点环境的考察,测点周围磁场梯度测量,布设4个临时台站的连续观测与对香河-宝坻测线进行了3次的加强测量。结果表明,仪器性能稳定可靠,测点环境良好,测点周围磁梯度符合要求。地磁总强度观测资料的差值比较与FFT分析的结果,没有明显异常显示,原有异常已恢复。此地磁异常及其恢复,可能是该局部地区地下应力  相似文献   

14.
“九五”地震前兆数字化台站改造后,数字化的地磁观测仪器在全国各地磁台站推广应用已有两年多时间,两年来,数字化观测仪器和模拟记录仪器在武汉台一直进行并行观测工作,其观测资料稳定可靠。本文通过GM-3磁通门磁力仪与其它仪器进行数字和模拟观测资料的时均值、日均值、月均值、年均值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数字观测资料优于模拟观测资料,数字观测仪器完全可以取代模拟观测仪器。  相似文献   

15.
数字化地形变资料异常形态与地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近几年马陵山地震台的数字化地形变资料,参照台站仪器工作日志,排除了人为干扰、气象因素等台站已知干扰因素,通过综合分析总结了本台数字化地形变日值分钟值曲线在震前出现的几种异常图象.  相似文献   

16.
对甘孜台ZD8B数字地电阻率的线路布设及安装过程作了简要介绍,从影响地电阻率数据的干扰因素入手,详细分析了影响日常观测的各种干扰因素,为台站日常观测工作和仪器维护提供一些有益参考,对台站正确识别干扰及异常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为台站测震人员举办仪器维修标定短训班为提高台站人员对测震仪器的维护、维修和标定能力,减少仪器故障对地震监测工作的影响和进一步提高我局台站地震观测工作的整体水平,局人事教育处和科技监测处委托局技术监测中心于1994年6月13~18...  相似文献   

18.
北京地区近年来大规模的城市化建设步伐日益加大,使得地震地下流体台站观测环境与原来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数字化改造以来,仪器运行遇到了原来模拟观测不同的问题,观测环境改变和仪器原因使得各种干扰信息与地震异常信息混杂.  相似文献   

19.
研发地震台站自动监控与管理软件,其主要功能是对台站不同种类的数字化地震仪器,按照不同的通讯规程和特征进行自动连接登录,数据采集,判断仪器工作状态和数据异常情况并进行告警;工作日志自动填写;对日常工作中的突发或惯例性事件提醒,充分发挥程序的人工智能优势。告警可采用音乐、网络平台、短信猫方式。软件在几个台站的应用情况显示,其方便高效,能确保仪器工作正常,减少人为失误,对提高观测质量、及时发现数据异常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LN-3A数字地震水位仪在安装及运行过程中,传感器、数据采集器、数据通讯及观测数据曲线出现的各种故障及异常,针对故障及异常进行分析并查找原因,提出了解决办法.为一线台站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处理仪器故障、找出观测数据曲线异常原因提供借鉴,为仪器的安全稳定运行和观测资料的连续、准确、可靠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