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近期举办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住宅产业暨建筑工业化产品与设备博览会上,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标准院")围绕"全面住宅产业化"主题,集中展示了在住宅产业化"六有优势"以及在PC结构住宅、钢结构住宅2.0、新型装配式内装领域的领先技术优势和集成创新能力,全面体  相似文献   

2.
<正>本刊讯记者吕俐报道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积极发挥勘察设计在建筑产业化中的先导作用,更好地推动建筑设计领域向工业化建筑方式转型发展,近日,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产业化分会在京成立。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院长刘志鸿出任第一届理事会会长、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刘东卫任常务副会长、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装配式建筑研究院副院长刘轶任秘  相似文献   

3.
<正>本刊讯记者郝莹孙晓璐报道6月1日,受住房城乡建设部委托,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标准院")主办的建筑产业现代化国家建筑标准设计首次宣贯培训会在北京召开,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王宁出席会议并讲话,住房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巡视员尚春明、中国建设科技集团总裁黄宏祥等出席,中国建设科技集团副总裁、标准院院长孙英主持会议。近年来,在住房城乡建设部的领导和推动下,各地政府相继出台了鼓励建筑产业化发展的政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标准院")组织编制的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3J811-1改《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图示(2015年修改)(以下简称《图示》)面市。该《图示》根据最新正式出版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以下简称《建规》)编  相似文献   

5.
《中国勘察设计》2011,(9):84-84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了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等单位编制的《城市道路工程设计技术措施》和《外墙内保温建筑构造》(建质[2011]110号)等14项标准设计为国家建筑标准设计,自2011年9月1日起实施。原《外墙内保温建筑构造》(03J122)、《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  相似文献   

6.
<正>为适应我国医院建设与发展的需要,促进医疗建筑新技术、新材料的科学应用,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标准院")修编了《中国医院建设指南》,在修编过程中首次添加了"基于BIM的中国医院建设"等相关内容。新修编的《中国医院建设指南》即将出版。据介绍,2012年,标准院承编了《中国医院建设指南》下卷《医院建筑装备、产品采购与应用手册》;2014年,标准院再次受邀作为主编单位对其进行修编。标准院凭借对建筑产品应用技术的多年  相似文献   

7.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批准了由中国寰球工程公司等10个单位分别编制的《爆炸危险环境电气线路和电气设备安装》(12D401—3)、《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12G901—1)、《细水雾灭火系统选用与安装》(12SS209)等11项标准设计为国家建筑标准设计,自11月起实施。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苏州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州设计")被授予江苏省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基地(设计研发类)。据介绍,苏州设计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对工业化"装配式框架轻板"结构进行系统研究和设计推广,对以钢筋混凝土预制装配式结构为代表的工业化建筑设计和应用拥有丰富经验。同时,苏州设计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注重研发投入,积极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2011年,经江苏省科技厅批准成立江苏省(赛德)绿色建  相似文献   

9.
正近期,住建部印发《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提出了"一个指导思想、四项主要任务、三大保障措施",并要求"加强信息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推进基于BIM的建筑工程设计、生产、运输、装配及全生命周期管理,促进工业化建造",对建筑业企业在工业化建造中的信息化建设作出了具体部署和要求。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十分重视BIM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同时  相似文献   

10.
建设部日前审查批准由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等七单位编制的《建筑无障碍设计》、《平屋面建筑构造(二)》、《平屋面改坡屋面建筑构造》、《木门窗(部品集成式)》、《防火门窗》、《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钢筋混凝土过梁(烧结多孔砖砌体)、(混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承办的《建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制图标准》BIM编制组成立暨第一次编制工作会在京召开,这标志着《建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制图标准》编制工作正式启动。此项制图标准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主编。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标准院")创建于1956年,前身为原建设部直属事业单位——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于2000年转制为中央科技型企业,现隶属于中国建设科技集团。经过60余年的发展,中国标准院已发展成为中国城乡建设领域业务广泛、实力较强的综合型科研、设计与技术服务企业之一。中国标准院集建筑标准与标准设计、城乡规划、建筑工程设计、工程总承包、技术咨询和产品制造安装等多元业务于一体,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建筑行业乃至全国享有很高的声誉。  相似文献   

13.
正当前,我国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缺乏能完成建筑高质置建造工艺的产业工人,理论研究和试验模型与现场实际建造的结构存在一定差距,薄弱点难以预估和防范。同时,我国区域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不平衡,加之目前建筑平均成本普遍较高,因此在全国大批量推进存在很多困难。但目前各地不同程度追求"装配建筑占有比例",大力促进装配率提升。尤其是2017年年底新出台的国标《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门  相似文献   

14.
<正>本刊讯记者王艺静报道为全面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近日,住建部印发《"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管理办法》以及《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管理办法》。其中,《行动方案》提出,到2020年,全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15%以上,培育50个以上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200个以上装配  相似文献   

15.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简称"标准院"),隶属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创建于1956年,原为国家建设主管部门直属的科研事业单位,2000年转制为中央科技型企业。标准院是目前国内唯一集标准规范、标准设计、工程设计、地下人防、产品认证、软件研发等于一体的综合型科研、设计与技术服务企业,在建筑行业享有较高声誉,在全国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近日,由北京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和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专业(混凝土结构)分册》宣贯活动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相似文献   

17.
《中国勘察设计》2011,(11):93-93
近日,"2011·中国首届保障性住房设计竞赛"在京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在本次设计竞赛中凭借其"公共租赁住房整体解决方案"荣获大赛一等奖,并获得最佳公租房设计单项奖;该院的"标准化设计工业化建造的公共租赁住房"方案也凭借其创新性的探索荣获二等奖。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作为我国现代建筑产业最具实力的综合性科技研发企业,多年来凭借其独特的资源和技术优势,始终致力于积极推动我国住宅工业化发展,其住宅产业化研发团队,集技术研发、标准编  相似文献   

18.
为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技术应用与设计,加深广大结构设计人员对结构体系的认识及结构设计方法的了解,前不久,云南省勘察设计质量协会在昆明举办了建筑产业现代化技术与设计交流会。会上,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建筑技术处处长叶明作了题为《建筑产业现代化及其发展》的演讲。他指出,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思路是以绿色发展为理念,将住宅建设作为重点,依托技术和管理创新,使新型建筑工业化成为途径,并广泛运用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模式,将房屋建造的全过程联结为完整的一体化产业链,最终实现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转变,进而全面提高建筑工程的效率、效益和质量。  相似文献   

19.
《岩土力学》2015,(3):884
<正>著者:国振喜,小16开本,精装,708页,定价:99元,出版单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版次:第1版,出版时间:2015-01,标准书号:ISBN 978-7-112-16551-3,征订号:25393。内容简介:本书是以国家最新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T104-20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等;以及其他国家现行的规范、标准、  相似文献   

20.
<正>自2015年12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推动建造方式创新,以推广装配式建筑为重点,通过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以来,我国的装配式建筑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办《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十三五"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