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富乐多金属矿床位于川滇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区南东部,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的川滇黔多金属成矿带是我国乃至世界上重要的分散元素成矿域,该区是我国重要的铅、锌、镉、硒、锗生产基地之一,目前已发现大、中、小型铅锌多金属矿床和矿点400多个,富乐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该成矿域南东部,其铅锌储量规模属中型,但是伴生Cd、Se、Ge、Ga多种分散元素储量规模分别达到大型、大型、大型、小型.  相似文献   

2.
杨志宏  谢汝斌 《中国地质》1999,(4):31-35,21
北岔沟门铅锌多金属矿床的发现,是华北地台北缘中段地质找矿的一项重大突破。在矿床的发现和勘查过程中,物探、化探勘查方法始终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仅根据D5号激电异常所发现的三个  相似文献   

3.
秦岭地槽区是一个重要的铁、铅、锌成矿带,其中带泥盆系分布区是成矿最有远景的地段。近年来该带西部厂坝、李家沟、黄厂等大型铅锌矿床,中部大西沟大型菱铁矿多金属矿床,东部桐木沟铅锌矿床的发现和铅硐山、峰崖铅锌矿床的突破都  相似文献   

4.
张国玉 《矿产与地质》2003,17(Z1):358-360
六十林场-阿里河成矿区是塔源-塔河多金属成矿带的一部分.该区已发现了环宇铅锌矿床及嘎仙、吉峰、甘东七运等多金属矿点.通过对各个矿点的研究,发现了一些成矿规律,为该区找到大型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提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5.
维拉斯托银铅锌多金属矿床外围发现大型锡多金属矿床,目前估算锡的远景储量为93 127 t,钨金属量15 800 t,锌金属量32 540 t,铜金属量9 175 t.推测其成因类型为斑岩型.  相似文献   

6.
兰坪矿集区是西南三江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发现有大型-超大型铅锌多金属矿床,找矿潜力巨大。文章在分析兰坪矿集区典型矿床特征的基础上,依据构造旋回、含矿建造、成矿时代、成矿作用,将兰坪矿集区中的矿床划分为2个成矿系列、5个成矿亚系列,并对成矿系列的时空分布特征、成矿规律进行了论述,其中燕山期与晚三叠世海相沉积作用有关的铅锌矿床和喜玛拉雅期与沉积、填充交代作用有关的铅锌银铜钴多金属矿床是兰坪矿集区的主要成矿类型。  相似文献   

7.
铅锌矿床研究与找矿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7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外铅锌多金属矿床研究和找矿勘察取得了巨大进展。尤以层状和层控铅锌矿床成矿理论和成矿模式的研究成果更为突出。特别是沉积岩容矿海底喷流铅锌多金属矿,已成为国外极其重要的超大型富铅锌矿床类型。近十多年来,将成矿模式研究同有效的物化探方法相结合,国外新发现大型—超大型铅锌矿16处,国内发现和勘探了大型铅锌矿约20处。  相似文献   

8.
福建永定大排铁铅锌多金属矿床是闽西南地区近年来发现的大型多金属矿床。对矿区内蚀变花岗岩的锆石SHRIMP U-Pb定年和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年结果显示其分别形成于(127.0±1.8)Ma和(133.5±4.1)Ma,这一年龄与区内马坑铁矿及潘田铁矿的成岩成矿年龄相一致,指示区域上该期铁铅锌多金属矿与区内花岗质岩浆作用有密切的时间和成因联系,大排铁铅锌多金属的主成矿期可能为燕山期。结合已有的区域地质资料及研究成果,认为福建永定大排铁铅锌多金属矿床可能为层控矽卡岩型-斑岩型复合型矿床。  相似文献   

9.
叶霖  陆丽娜  程增涛  潘自平 《矿物学报》2007,27(Z1):315-316
勉略宁地区位于秦岭造山带西端,是指由阳平关深大断裂与勉略缝合带所夹的三角形地块,是我国西北重要的铜金多金属成矿远景区,已发现多种类型的铜、铁、铅、锌、金和银等多金属矿床(点)多达上百处(李朝阳等,2000;任小华,2001),除金矿床为大-超大型外(煎茶岭和李家沟金矿床),铜金多金属矿床规模均不大(中-小型),该区最具代表性的铜厂铜金多金属矿床和东沟坝金银铅锌多金属矿床,其规模也仅为中型,可谓是铜金多金属矿床(点)星罗棋布,仅是"只见星星,不见月亮".长期来,在区域铜金多金属矿产勘查研究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和争议,许多被大家所看好的地段或含矿层位的进一步找矿却步履艰难,久攻不破,寻找大型一超大型铜金多金属矿床一直是该区地质研究工作的难题.  相似文献   

10.
<正>夏塞银多金属矿床位于四川省西部巴塘县义敦海子山北侧,产于燕山晚期绒依措花岗岩外接触带的大型银铅锌多金属矿床。是在义敦岛弧带上发现的与中酸性岩浆岩的侵入活动密切相关的一种新类型的超大型银多金属矿床,在西南三江和青藏高原具有重要的找矿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对该矿床的硫、铅同位素特征研究,探讨矿床成因,为区域成矿规律研究和找矿突破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1.
<正>蒙亚啊铅锌矿床是西藏巨型冈底斯成矿带东段境内一个重要的铅锌(银)矿床,位于西藏嘉黎县绒多乡南东18 km处。近些年,在西藏冈底斯地区开展的地质调查评价及研究工作中,发现了一批铅锌多金属矿床,显示了冈底斯成矿带优越的成矿地质条件。根据冈底斯成矿带铅锌多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总结出该区铅锌矿床主要  相似文献   

12.
<正>北衙金多金属矿床地处西南三江特提斯造山带与扬子地台西缘的结合部位,区内资源丰富,成矿条件极其复杂。在北衙东部笔架山、桅杆坡以及北部芹河等矿段勘探发现大量似层状铅锌银多金属矿床。前人对新发现的似层状铅锌银多金属矿床缺乏系统研究和认识,矿床成因存在争议,邓军等人认为似层状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是斑岩热液成矿系统外带的产物(邓军,2012),本文通过野外地质观察,综合前人研究资料及硫化物矿石S、Pb同位素特征,探讨似层状铅锌银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及形成机  相似文献   

13.
<正>扎西康铅锌锑银多金属矿床位于西藏山南地区隆子县,是藏南拆离系(STDS)内形成的具有特色和重要的铅锌锑银多金属矿床,矿床规模已达大型。笔者通过对该矿床S、Pb同位素组成的分析,探讨该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为矿床成因研究和找矿勘探提供一些基础性资料。  相似文献   

14.
<正>湖南省康家湾铅锌金银矿床是水口山矿田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水口山铅锌矿北东2.5 km处。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的交汇边缘,钦杭结合带中段(杨明桂,2009;毛景文,2011),是我国上世纪末发现的隐伏的铅锌、金、银均已达到大型以上规模的多金属矿床。因其规模大、品位高、伴生有用元素多,已经引起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扎木钦铅锌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扎木钦矿床处于大兴安岭中南部的锡林浩特-霍林郭勒多金属成矿带内,是近年来大兴安岭地区发现的大型铅锌多金属矿床之一.扎木钦铅锌矿床赋存在侏罗系上统白音高老组酸性火山碎屑岩中,矿体呈层状或似层状,受层状酸性火山碎屑岩控制,矿石组分复杂.铅锌多金属矿化与硅化、黄铁矿化密切相关,成矿时代为晚侏罗世,矿床成因类型属于与火山热液有关的火山岩型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16.
<正>姚家岭锌金多金属矿床位于铜陵矿集区的东部边缘沙滩角矿田内,是近年来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现的大型金属矿床。姚家岭矿体主要呈透镜体状、似层状等,多以共生为主,常见同一矿体中共生铜、铅、锌、金等矿产。矿床存在明显的矿化分带现象:矿带上部主要为铅锌,中部为  相似文献   

17.
沈存利 《地质与勘探》2019,55(4):899-912
近十年来,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银铅锌多金属矿勘查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相继发现和探明了二道河、上坑锅、八岔沟西、花脑特、白音查干东山等大型矿,正在勘查的巴尔陶勒盖、1017高地和乌兰陶勒盖东等矿具有特大型远景规模。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近几年新发现典型银铅锌多金属矿床特征的对比研究,运用区域成矿学理论,初步总结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银铅锌多金属矿的区域成矿规律。研究认为除了热液脉型银铅锌多金属矿外,火山-次火山岩型银铅锌多金属矿已成为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最重要的矿床类型之一,成矿时代主要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寻找大型和特大型火山-次火岩热液型银铅锌多金属矿的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8.
张子清 《湖南地质》1991,10(3):229-234
湖南省银矿床银主要来源于岩浆源,已发现的银矿床主要有三类:矽卡岩型银铅锌矿床,脉状热液型银铜铅锌矿床,斑岩型银多金属矿床。银矿的分布受大地构造的控制:属扬子准地台上扬子台褶带的湘西北区无岩浆侵入活动,无银矿点分布,也末发现银异常;属扬子准地台江南台隆的雪峰古陆过渡区,银异常密集分布,强度中等,系沉积型含银的钒磷矿分布区,尚未发现工业银矿床,属华南褶皱系赣湘桂粵褶皱带的湘中、湘南、湘东区,银异常呈点状分布,强度大,是主要岩浆源型银矿分布区,是银矿找矿的重点地区。  相似文献   

19.
<正>水口山铅锌多金属矿田位于湖南省常宁市北约40 km的松柏镇,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和贵金属生产基地之一。该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找矿潜力较大,相继已发现了老鸦巢、鸭公塘、中区、龙王山、柏坊、康家湾、仙人岩等一系列中型–大型的铅锌铜多金属矿床。在2014年老矿山深部和外围找矿项目中,更是在深部发现厚大含铜磁铁矿体夹含铜矽卡岩,新探获1个中型规模的铁铜矿体、多个  相似文献   

20.
大兴安岭南段是中国重要的有色金属成矿带,区内发育众多锡银铅锌等多金属矿床.双尖子山银铅锌多金属矿床是近年来发现的一个以银为主的超大型矿床,前人研究普遍认为该矿床是典型中低温岩浆-热液型矿床,缺乏高温成矿阶段.然而,文章在该矿床的井下和深部钻孔发现了大量铜锡矿化,表明双尖子山银多金属矿床的深部和外围具有巨大的锡铜资源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